陳麗霞
容縣采茶戲?qū)儆谌菘h地方戲曲的一種,由贛南傳入,傳入到容縣后結合當?shù)氐恼Z言形成了個性鮮明的采茶戲。容縣采茶戲作為容縣的一種地方戲,在容縣廣為流傳,數(shù)百年來經(jīng)久不衰,被冠之為桂東南民間藝術奇葩。
容縣采茶戲的唱腔有別于采茶或彩調(diào)的曲調(diào)演唱,有其特點:1.主要唱腔乃是特殊的容縣“四平腔”;2.演唱時均用容縣的“土白話”;3.數(shù)百年來,根植于容縣的廣大城鄉(xiāng)群眾之中。本文針對容縣采茶戲的特點,從以下幾方面探討其藝術特征。
一、容縣采茶戲根植于地方生活。
容縣采茶戲起源于何時何地,沒有正式的記載。但根據(jù)1985年容縣文化館對采茶戲進行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容縣采茶戲活動早在明代就開始進行,最早最活躍的是松山鎮(zhèn),后逐漸向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傳播,傳播的方式是采茶戲班的演出與傳教。清光緒年間,容縣各地均成立有采茶戲班,還有跨鄉(xiāng)鎮(zhèn)的合班。通過不斷地演出以在群眾中間相當流傳的故事改編的《秦香蓮》、《梁山伯與祝英臺》、《殺狗記》等劇目,使采茶戲在全縣甚至相鄰縣市廣泛流行。至今,全縣仍有采茶戲活躍在各鄉(xiāng)鎮(zhèn),逢年過節(jié),遇紅白喜事,村里便把戲班請來,讓全村的鄉(xiāng)親都來觀看。據(jù)相關部門統(tǒng)計,容縣采茶戲由1981年全縣采茶隊347個、4260名隊員到現(xiàn)在的12個隊、大概120名左右的隊員,目前容縣采茶戲的傳承與發(fā)展也面臨著嚴峻的挑戰(zhàn)。
二、容縣采茶戲的唱腔特點。
容縣采茶戲的唱腔主要是“四平腔”, 這是容縣采茶戲最基本、最主要的唱腔,所有生、旦、丑角色都可以用。所謂“四平腔”,意為“四面八方平安”,旋律隨意舒緩,節(jié)奏感強,加上唱詞押的都是平聲韻,唱起來聲音響亮、自由、舒展?!八钠角弧庇址中隆八钠角弧焙团f“四平腔”, 新“四平腔”和舊“四平腔”同是上下句結構,其實除了旋律有差異外,在結構上也有所不同。舊“四平腔”前無引子,唱了上下句后有過門,再接著唱下面的上下句。過門時間可長可短,以供演員作過場用。如《舞春?!烦危?/p>
新“四平腔” 有引子,唱了上下句后有過門,緊接著唱下面的上下句,已由舊“四平腔”上下句發(fā)展為上下四句,而且前上下兩句與后上下兩句的唱法有所改變。如《二女爭夫》唱段:
三、容縣采茶戲的文學特征。
容縣采茶戲?qū)儆诿耖g地方戲曲的一種,保留著較濃厚的民間說唱文學的痕跡和地方色彩,顯得“土”而不“野”,深受廣大群眾的喜愛。
容縣采茶戲的戲曲文學形式,完全是迎合觀眾理解的定勢與采茶隊的演出要求。一般需要有比較詳細的故事梗概,但必須是劇情曲折離奇,其余的具體唱詞及道白,則由演員上場后根據(jù)情節(jié)要求而臨時發(fā)揮。戲的結構,開場有二十句唱詞的引子,由主角介紹劇情大意以及人物關系后方引入正戲。結尾有幾句“論戲”,也是由主角概括戲的主題。正戲是戲的主體部分,以唱詞為主,是大段大段的唱詞,有獨唱、對唱或合唱,不斷推進劇情的發(fā)展。
戲中的時間與空間十分靈活,以虛擬為主,虛實結合,并且場次多。舞臺上除演員外幾乎空無一物,劇中所表現(xiàn)的景物、情節(jié)、時間、季節(jié)等,全由人物自述與動作表現(xiàn)出來,演員采用夸張、省略或裝飾的表現(xiàn)手法與模擬的舞蹈身段來表現(xiàn)劇情。
容縣采茶戲的劇情具有“唱、白、介”三要素。傳統(tǒng)的采茶戲唱詞多,念白少,每個演員都有唱,唱了再道白,唱詞分上下句,大都七言,雙句末一字押韻,一段唱詞一個韻。唱詞或道白全部用容縣的“土白話”,還運用民間的諺語、歇后語、比喻、雙關及“反拗”等多種修辭格,生動活潑,具體形象,趣味昂揚,朗朗上口。大段的唱詞,可用于對話,可在角色之間進行思想交流,更重要的是用來推動劇情的發(fā)展和刻畫人物的性格。因唱而生發(fā)道白或旁白,多用于交待人物之間的關系或交待時空。用唱、白和表演手段,表現(xiàn)戲劇的沖突,在沖突中做的特定情景與人物思想感情相結合,所以能在有限的空間與時間里,表演了引人入勝的豐富多彩的內(nèi)容,并取得了很好的戲劇效果。現(xiàn)在所創(chuàng)編的劇本,時空與人物集中,分幕分場,克服了過去分場過于瑣碎和全場戲不突出的缺點。但是,劇情曲折,戲中有戲,故事中有故事,語言通俗形象口語化,則是相同的。只有諳通容縣采茶戲藝術特點的“劇作家”,才能編出好的劇本來。
綜上所述,容縣采茶戲是民間地方戲曲百花園中的一枝花,為了讓這枝花開的更加美麗,需要文藝園丁們的辛勤培植。雖然這枝花根植于容縣地區(qū),但它的獨特藝術已遠遠超越了時空的局限,在桂東南,粵西南白話地區(qū)有它的廣闊舞臺,深受著人民群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