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艷景
摘 要:本文以剪力、彎矩和分布荷載集度之間的微分關(guān)系為基礎(chǔ),求出支座反力后可快速繪制剪力圖,根據(jù)剪力圖的正負和剪力圖面積來繪制彎矩圖。對于基礎(chǔ)普遍較差的三本院校學生來講,較易掌握。
關(guān)鍵詞:微分關(guān)系;剪力圖;彎矩圖;剪力圖正負與面積
中圖分類號:TB121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09-0137-02
材料力學中彎曲變形是四種基本變形之一,剪力和彎矩為彎曲變形的內(nèi)力。剪力圖和彎矩圖的繪制,可以很方便的看到梁各個橫截面上的剪力彎矩數(shù)值大小和正負,從而確定出梁的危險截面,為后面的正應(yīng)力強度校核和切應(yīng)力強度校核做準備。
一般教材中介紹的剪力圖彎矩圖的繪制有兩種做法。第一種是先列出剪力方程和彎矩方程,根據(jù)方程作圖。很顯然,如果梁上受到荷載種類較多時,剪力方程和彎矩方程需分很多段來列,非常復雜,因此這種做法用的較少。第二種方法是基于剪力、彎矩和荷載之間的微分關(guān)系來繪制。這種方法通常是在梁上取若干控制截面,直接由外力計算出控制截面上的剪力值和彎矩值,再根據(jù)微分關(guān)系確定兩控制截面之間的剪力圖和彎矩圖的連線。這種方法較第一種簡便,對于一些成績好的同學也可以掌握。
但是,如果梁上外荷載較多,所選取控制截面也會較多,計算較為復雜。此外,對于有一些基礎(chǔ)較差的同學,由外力計算剪力彎矩值掌握較吃力。故本文在剪力、彎矩和荷載集度微分關(guān)系的基礎(chǔ)上提出一種剪力圖、彎矩圖的簡易繪制方法,供廣大讀者參考。
一、繪制依據(jù)
1.剪力與荷載集度之間的關(guān)系dFs(x)dx=q(x)。由該式可得,dFs(x)=q(x)dx。即某段梁上剪力的增量,等于荷載圖的面積。
2.彎矩與剪力之間的關(guān)系dM(x)dx=Fs(x)。由該式可得,dM(x)=Fs(x)dx。即某段梁上彎矩的增量,等于剪力圖的面積。
二、繪制方法
(一)求解支座反力
由靜力學平衡方程求出支座反力,不再贅述。
(二)剪力圖繪制
從左到右繪制剪力圖:
①剪力初始值為零。
②若梁上有向上(下)集中力(含支座反力)作用,則剪力圖向上(下)突變,突變值等于集中力的大小。
③若梁上有向上(下)均布荷載作用,則該段梁上剪力圖為斜向上(下)的直線,剪力的增量為該段梁上分布荷載的面積。
④若梁上有集中力偶(含支座反力)作用,剪力圖沒有變化。
⑤若梁上無荷載,則剪力圖為水平直線。
⑥檢查梁末端截面的剪力值是否歸于零。如不是零,則說明中間過程有誤,需檢查修改。
(三)彎矩圖繪制
①綜合荷載圖和剪力圖,從左到右繪制彎矩圖。
②彎矩初始值為零。
③從左到右,若梁上有集中力偶(含支座反力)作用,則彎矩圖有突變。突變值等于集中力偶大小。若集中力偶順時針,則彎矩圖往正向即向下突變;反之,若集中力偶逆時針,則彎矩圖往負向即向上突變。
④若梁上有向上(下)均布荷載作用,則彎矩圖為向上(下)凸的拋物線。該段梁上彎矩的增量為對應(yīng)梁段剪力圖的面積。若剪力圖為正,則彎矩增量為正;若剪力圖為負,則彎矩增量為負。
⑤若梁上無荷載,則彎矩圖為斜直線。該段梁上彎矩的增量為對應(yīng)梁段剪力圖的面積。若剪力圖為正,則彎矩增量為正,彎矩圖為斜向下直線;若剪力圖為負,則彎矩增量為負,彎矩圖為斜向上的直線。
⑥若梁上有集中荷載,則彎矩圖在集中荷載作用處有尖角。
⑦檢查梁末端的彎矩值是否歸于零。如不是零,則說明中間過程有誤,需檢查修改。
三、舉例
圖中所示具有中間鉸C的靜定梁,試繪制剪力圖和彎矩圖。
(一)由靜力學平衡方程求解支座反力得
FAx=0FAy=81kNFBy=29kNMA=96.5kN·m
(二)繪制剪力圖
從左到右繪制剪力圖,剪力初始值為零;
A截面有向上的集中力FAy(支座反力),故剪力圖向上突變,突變值等于FAy等于81kN,突變后剪力變?yōu)?1kN;
從A右截面至E左截面梁上無荷載作用,故剪力圖為水平直線;E截面有向下的集中力F=50kN,故剪力圖向下突變,突變值等于F等于50kN,突變后剪力值變?yōu)?1kN;
E右截面至D左截面梁上無荷載作用,故剪力圖為水平直線;
D截面至K截面梁上為向下的均布荷載,故剪力圖為向下傾斜的直線,該段梁上剪力值的增量為荷載圖面積,即-20×3=-60kN,故K截面的剪力值為31+(-60)=-29kN;
K右截面至B左截面梁上無荷載,故剪力圖為水平直線;
B截面有逆時針的集中力偶,但不影響剪力圖,故剪力圖無變化;
另外B截面處還有向上的集中力FBy(支座反力),故剪力圖向上突變,突變值等于FBy等于29kN;
最終剪力圖回到零點。
(三)繪制彎矩圖
從左向右繪制彎矩圖,彎矩初始值為零。
A截面有逆時針集中力偶MA(支座反力),由前文所述規(guī)律,彎矩圖往負向即向上突變,且突變值等于集中力偶等于96.5kN·m。突變后,彎矩值變?yōu)榱?96.5 kN·m。
A右截面至E左截面,梁上無荷載作用,彎矩圖為斜直線。由于該段梁上剪力圖為正,故彎矩值逐漸增加,即彎矩圖為斜向下直線。彎矩的增量為剪力圖的面積,即81×1=81 kN·m,至E左截面,彎矩值變?yōu)?96.5+81=-15.5 kN·m。
E截面有集中力作用,彎矩圖會有尖角(彎矩圖繪制完成后可看到)。
E右截面至D左截面,梁上無荷載作用,彎矩圖為斜直線。且該段梁上剪力圖為正,故彎矩值逐漸增加,即彎矩圖為斜向下直線。彎矩的增量為剪力圖的面積,即31×1.5=46.5kN·m,至D左截面,彎矩值變?yōu)?15.5+46.5=31 kN·m。
D截面至K截面,梁上有向下的均布荷載作用,彎矩圖為向下凸的拋物線。且由剪力圖可看到,在距離K點1.45m的H點處剪力為零,則該點處彎矩有極值。D右至H段梁彎矩增量為剪力圖面積,即31×1.55÷2=24 kN·m,故H截面彎矩值為31+24=55 kN·m。HK段梁彎矩值增量為-29×1.45÷2=-21 kN·m,故K截面彎矩值為55+(-21)=34 kN·m。
K右截面至B左截面,梁上無荷載作用,剪力圖為負,故彎矩圖為斜向上直線。彎矩增量為-29×1=29 kN·m,則B左截面彎矩值為34+(-29)=5 kN·m。
B截面處有逆時針集中力偶Me,則彎矩圖往負向即向上突變。突變值等于集中力偶大小等于5 kN·m,突變后,彎矩值歸于零,可認為彎矩圖繪制正確。
對于本題來講,有中間鉸C,畫完彎矩圖后需檢查在此處彎矩值為零。
四、總結(jié)
本文提出的方法以彎矩、剪力與荷載集度微分關(guān)系為基礎(chǔ),求出梁的支座反力以后無需進行繁瑣的剪力方程、彎矩方程計算,也無需依外力計算各控制截面剪力彎矩數(shù)值,而通過計算簡單的幾何圖形面積輔以基本規(guī)律就可繪制剪力彎矩圖。作者認為,該種方法簡易方便,對基礎(chǔ)較差的三本學生較易掌握,對基礎(chǔ)好的學生則可以幫助其快速準確的繪制剪力彎矩圖。
(作者單位:天津大學仁愛學院)
參考文獻:
[1]孫訓方,方孝淑,關(guān)來泰.材料力學(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