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摘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十分重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是學生獲得知識和教師教學獲得成功的必要條件之一。小學數學教學如果處理不好,易給學生造成枯燥乏味的感覺,將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影響,在此根據筆者相關的教學經驗對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出幾點建議,激發(fā)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關鍵詞】小學數學學生積極性
數學的教學質量不僅取決于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更取決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當小學生學習邏輯性強,相對較枯燥的數學時,其學習興趣顯得尤為重要,在實施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積極性時,應當以把學生作為主體,教師作為主導為原則。教師要利用一切因素,讓學生處于最佳學習狀態(tài),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從而實現優(yōu)質高效的課堂教學。
一、影響小學生對數學學習積極性的原因
數學的邏輯性強,比較抽象,與小學生的思維特點不相符,這就從客觀上對小學生學習數學造成困難;另外一方面,小學生活潑好動,注意力不易集中,而在數學的學習當中需要涉及比較多的運算,易使學生對數學產生枯燥乏味的印象;此外還有來自教師教學方面的原因,學生本身的原因等等。
二、調動小學生數學學習積極性的幾點對策
1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數學的學習多是些數學符 號、概念、計算公式等等,相比其他學科比較單調。因此教師的教學方法尤為重要,在此建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取愉快的教學方法,創(chuàng)造積極的課堂氛圍,以此來帶動學生的積極性,正確引導,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相關知識。在日常教學中,根據不同課程不同學生的特點,采取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例如通過設置疑問、設置懸念等方法來帶動學生,使其具有飽滿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2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對于小學數學教師來講,只有先讓學生對數學產生興趣,愛數學,喜歡這門課程,才能更好的在日后的教學中培養(yǎng)他們的數學素養(yǎng),提高他們的數學成績。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結合課堂內容聯(lián)系實際生活中的應用和數學趣事趣聞,使學生對數學逐漸產生興趣。教師在備課時,要根據學生的智力特點和心理特點來確定課程的深度和廣度,選用恰當的方式讓學生們學到知識。教師在課堂上要關愛學生,小學生活潑好動,要保護他們的人格和尊嚴,不要責罰打罵,對于學生的見解和看法,要給予充分肯定,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1與學生勤于溝通,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學習過程中,若發(fā)現有學生不積極,不愿意與老師配合,一部分原因是由于師生之間溝通不夠,學生產生了對立行為。因此,若想學生對于學習有積極性,則師生關系必須平等和諧。教師應尊重愛護學生,給予學生關愛,給予學生信任感,絕不能高高在上,對學生的尊嚴和人格造成傷害,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是萬萬不可取的。師生關系好,學生才會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學習,課堂氛圍好,學生才會受益更多。
2.2多對學生進行夸獎贊美,師生共同探索學習
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夸獎與贊賞,小學生的心智還不夠成熟、穩(wěn)定,教師與他們相處較多,言行舉止對其影響較大,若能夠獲得教師的鼓勵及贊賞,則會對他們的學習產生十分積極的作用。教師在教學當中,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優(yōu)點,學生受到表揚會處于興奮狀態(tài),自尊心得到滿足,自信心得到提高,學生對于數學學習的積極性必然會增強。另外教師在實際教學當中也要把握好這個“度”,若頻繁夸獎,時間久了其激勵作用將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將會在贊賞中逐漸加強。
3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活動中,學生不是消極被動的受教育者,而應是積極的參與者,是學習活動的主體??鬃诱f:“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毙抡n程標準明確提出“以學生的終身發(fā)展為本”的理念,可見重視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的“教”任何時候也代替不了學生的“學”,要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因此,在小學數學的教學當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要我學”到“我愛學”,全面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更好的由“應試教育”過渡到“素質教育”。
3.1重視課堂活動,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
作為教師,對于教材要吃透,靈活運用教學方法,廣泛收集各種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的資源。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充分利用學生實際生活中的情景,布置學習任務,讓學生在其驅動下,積極主動地學習新知識,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品嘗成功的喜悅,大大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讓學生動手、動眼、動口、動腦的教學活動情境,把靜態(tài)的教學內容轉化為學生動態(tài)的學習活動,讓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活動過程中,使學生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感受到探求知識的樂趣。
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到社會實踐中去,作調查,長見識,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對激活創(chuàng)新思維,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是大有裨益的。通過這些活動,可使學生的數學思維品質、計算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較好的發(fā)展,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勞動、熱愛科學、為人們服務的優(yōu)秀品質。
3.2重視學習目的,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
小學生接觸數學的年限短,教師要適當對其進行引導,利用數學家的故事以及數學典故等培養(yǎng)學生積極進取,不斷追求進步的精神。結合學生將來可能面臨的形勢,幫助他們客觀分析自己,確立奮斗目標,潛移默化地激發(fā)他們對數學的積極情感和正確的態(tài)度。
總之,在教學活動中,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播者,只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積極性,培養(yǎng)其學習能力,才能將知識變成學生自己的財富。教師只要利用一切有利因素,讓學生處于最佳心理狀態(tài),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實現課堂教學的優(yōu)質高效。
參考文獻
[1]李偉.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J]. 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14:88.
[2]藍國偉. 數學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J]. 學苑教育,2012,21:45.
[3]李露. 在數學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J]. 新課程(小學),2012,1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