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巴次仁
【摘 要】安全意識是學生對安全知識的掌握及保證自身安全的基本行為的認識。安全意識是學生自我保護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近年來小學生意外傷害事故時有發(fā)生,而且有相當大的比例是由于小學生缺乏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意識所造成的。因此加強安全教育,培養(yǎng)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就尤為重要。
【關鍵詞】安全意識;自我保護能力;培養(yǎng)
要確保安全,根本在于提高安全意識、自我防范和自護自救能力。抓好安全教育,是學校安全工作的基礎,沒有安全感的學校,師生也無法進行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和正常的學習。我認為學校要抓好安全工作,需要從以下幾方面經常性地開展安全教育。
一、讓學生了解安全小常識
對學生要定期進行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大致分為防水、防火、防毒、防電、防壞人、防交通事故教育等。
防水教育主要指要求學生不要一人下河洗澡,要有大人陪護。放學上學途中遇到暴風雨一定要結伴而行,不要往低洼處行走。遇到危險及時呼救。掌握一些溺水后的緊急自救辦法。
防火教育主要指不要玩火,不要在易燃物體旁燃放鞭炮。不要在森林邊點火。用柴取暖時周圍不要堆放柴火。在遇到火災時先逃生再報案,不要直接參與救火行動。
防毒教育主要指在購物時一定不要購買“三無”產品,(無生產期、無保質期、無生產衛(wèi)生許可證編碼)。不要吃腐爛變質的食品。不要撿拾別人丟棄的東西。不吃野果。生吃水果一定要洗干凈。
防電教育只要指不要用濕手插電源插頭。不要用金屬制品直接與電源接觸。不要用濕的手巾擦電器。不要用手摸裸露的電線。雷雨天氣,千萬不要站在樹底下避雨。在放學上學路上,要注意電線是否有脫落。出門前,一定要把所有的電源關閉或拔掉等一些常識。
防壞人的教育主要是指不要招惹社會上不三不四的人。不要參與他們的活動。上學放學不要坐陌生人的車輛。不要和陌生人說話。不要吃陌生人的東西。更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人的話跟著陌生人走。遇到壞人偷襲一定要冷靜,靜觀其變,找準機會脫身。
防交通事故主要指在公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無人行橫道要走公路的內側(靠邊走)。橫過馬路時要左右看看有無車輛行駛。不坐三無車輛。不坐超載車輛。不坐摩的。不在公路上玩耍。不在公路上騎車等。
無論進行那類的安全教育,我們都要有一些相關的圖片與事例加于教育,這樣讓學生更直觀的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就要講安全。
二、創(chuàng)設情景,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應變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是難以預料的。一念之間,就有可能發(fā)生安全事故。我們能為學生考慮到的是很有限的,隱藏在孩子身邊的不安全因素,我們不可能預料到底什么時候會發(fā)生。為了盡量避免這類事故的發(fā)生,教師應創(chuàng)設情景,訓練學生的應變能力。只有提高了學生對突發(fā)事件的應變能力,讓學生自己去面對,自己去學會處理突發(fā)事故,才能真正讓學生得到安全。通過一年多的安全教育,學生了解了更多的安全知識,掌握了一些必備的安全技能,對突發(fā)事件的應變能力逐漸增強。記得有一次正在上晚自習時,天氣突然發(fā)生了變化,電閃雷鳴,風雨交加。我們教室里的電路線路出現(xiàn)了故障,發(fā)出了點點火花。坐在電燈開關旁邊的李興皇同學連忙站起來,關上了電燈開關。從這件小事上,我們便能發(fā)現(xiàn),教育在實踐中得到了應用,提高了學生對突發(fā)事件的應變能力。
三、開展安全演練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
過去學校組織的各項安全教育,安全活動,都是留于口頭說服教育,以理論教育為主要手段??墒侵蛔⒅乩碚摰慕逃?,教育效果并不是很明顯,學生沒有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在一年多的教學研究過程中,我把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放在首位。通過一系列的安全教育及安全模擬演練活動的開展,學生的各種自護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安全意識增強了。各年齡段學生的活動自護能力、身體自護能力、意外傷害自護能力及心理自護能力等方面有了大大的提高,培養(yǎng)了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如有一天下午放學后,幾個同學正在打掃教室衛(wèi)生,劉銘政負責擦玻璃,當擦到教室里的電燈開關邊緣時,張雄劍同學你們連忙叫道:“不讓濕抹布碰到電燈開關,避免觸電”。當學生在學校感到身體不適時,能主動給老師講。如當代滿園同學在操場上玩耍時,突然流鼻血了,他自己連忙跑去尋找蒿葉,搓亂后塞住鼻孔,并用冷水拍拍額頭,然后將血跡洗干凈。這就是學生安全教育效果的體現(xiàn),也是學生自我保護能力提高的一個重要表現(xiàn)。
四、家、校對安全自護教育的一致性
在培養(yǎng)學生安全自護意識教育的過程中,應要求家長配合進行一致性的教育。因為相當一部分“自我保護”教育的內容存在家庭中,教師不方便進行具體指導。因此我們可開展家長課堂活動,將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識介紹給家長,提高家長自身的安全意識,讓孩子在父母的幫助下,掌握在家中的一些安全自護能力。還應注意對孩子獨立行為能力的培養(yǎng)。
如父母出門在外,小學生一個人在家時,千萬不要給陌生人開門,有緊急情況時孩子可請可靠的鄰居幫忙等。家庭和學校密切配合,對學生實施安全自護的家校同步教育,是學生健康安全成長的必要保證。
總之,加強安全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是十分重要,他關系到每個學生的安全和健康,關系到每個家庭的幸福平安。因此每個教育工作者和家長都應防患于未然,去除一切可能發(fā)生在孩子身邊的危險因素,防止意外事故的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