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晨子
2016年,似乎無論如何也逃不掉莎劇了;莎劇中,又怎能繞得過《哈姆雷特》?去年六月,托馬斯·奧斯特瑪雅執(zhí)導、德國邵賓納劇院演出的《哈姆雷特》在天津大劇院亮相;2016年元旦,由法國著名導演、曾任巴黎國立戲劇學院院長的丹尼爾·梅斯基氏為上海戲劇學院表演系12級蒙古班的學生導演了又一版《哈姆雷特》;3月10日至13日,曾在第六屆戲劇奧林匹克活動中艷驚四座的立陶宛OKT劇團的《哈姆雷特》在滬上演,該劇導演為奧斯卡·科爾蘇諾夫,他也是劇團的創(chuàng)辦者。
這些“哈姆雷特”,早已丟棄了英國演員勞倫斯·奧利弗式的陰郁與優(yōu)雅,代之以狂躁乃至粗俗,像熔巖馬上就要噴發(fā)的火山。如今看《哈姆雷特》,看的也不僅僅是所謂哈姆雷特的猶豫和最終釀成的悲劇,而是著意于某些特定段落的處理,如著名獨白“生存還是毀滅”出現(xiàn)的位置和次數,如“戲中戲”的演繹方式,如“決斗”一場的表演,甚至是看一人扮演多角時角色分配中導演的動機,總之,看的是不同導演對《哈姆雷特》的不同解讀。
“不約而同”,歐陸導演們都選擇了用非?,F(xiàn)代的音樂來應對古老的《哈姆雷特》。奧斯特瑪雅的版本以開場最為人稱道,他把老國王的葬禮放在全劇之首,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序曲”——在全劇結構中是這樣,在音樂上更是一段完整的序曲。由幾乎沒有旋律的長音進入,影像為巨大的哈姆雷特面部特寫,“生存還是毀滅”的嚴峻問題從一開始就提出了。在這段“序曲”中,這也是僅有的臺詞。隨著表演區(qū)移至舞臺前端的墓地,音樂漸漸變得比之前復雜,但仍是少旋律感的彈撥節(jié)奏。再接下來,演員當眾舉起水管下雨,骯臟的泥土成了掙不脫的、更加骯臟的泥濘,掘墓人分別把鐵鍬逐一遞給王后等人,或敷衍或驚恐或沉重,各自的應對顯示出與死者的人物關系,哈姆雷特索性拒絕了鐵鍬而是自己抓了一把泥土灑在父親的棺木上。此刻的音樂在不斷重復的節(jié)奏中喚起難奈和不安,其輕重配合表演,同時電子合成器發(fā)出猶如幽冥之地回旋的風聲,冰冷的死亡之外平添了陰謀的氣息。終于,棺木落入墳塋,可就在“安”葬的這一刻,掘墓人失手,棺木不像樣地傾斜著,音樂到了這一段落的高潮。不祥、壓抑、詭譎、暗示風暴即將來臨……“序曲”既呈現(xiàn)又規(guī)定了全劇的基調,和劇中移動的金屬幕簾有相匹配的質感。而在緊隨其后的“婚禮”一場,銅管樂器奏出俗氣的歡樂,與之形成強烈對比。
和不少德國戲劇一樣,該劇有專職的作曲。劇中還用了迪斯科舞曲、HIPHOP,奧斯特瑪雅本人也曾在青春期叛逆退學加入了一個朋克樂隊。他擔任邵賓納劇院的藝術總監(jiān)以來,劇院的戲越來越受到年輕觀眾的喜歡,不知和他擅用手術刀一般鋒利的音樂是否有直接關系,他用音樂劃破生活的表象,解剖病灶的形成。
丹尼爾的《哈姆雷特》舞臺上是最簡潔的,既沒有奧斯特瑪雅的“豪華”移動軌道、金屬幕簾和現(xiàn)場投影,也不似科爾蘇諾夫用化妝間的鏡子和鏡像映射間“打啞謎”。他用的只是普通的椅子、餐桌,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床。奧菲利亞閨房中的床意味著少女的童貞和純潔,王叔與王后的眠床指向縱欲和淫逸,哈姆雷特也有一張床,卻沒有安適平靜的睡眠……區(qū)別于奧斯特瑪雅用六名演員演繹《哈姆雷特》,如王后和奧菲利亞由一名演員扮演的路徑,區(qū)別于科爾蘇諾夫讓一名演員扮演父王和叔父,丹尼爾獨具匠心地增加了演員。他時而讓兩名男演員都扮演哈姆雷特,一個是另一個的靈魂出竅,時而讓兩名女演員都扮演奧菲利亞,另一個是本來一個的放大和加強。相形之下,丹尼爾對文本的改動最小,他用轉場音樂帶動和加快了全劇的節(jié)奏!
蒙古族同學找來的一段馬頭琴音樂最終為丹尼爾選用。這馬頭琴奏響的不是人們習以為常的悠揚或凄愴,而是齊奏出一種節(jié)奏感十足的模進,一種大禍臨頭的緊迫感,一種重力加速度下的墜落速率。每當轉場時音樂響起,就預示著哈姆雷特即將被卷進更黑暗、更無力掙脫的漩渦。轉場音樂像是抽向旋轉陀螺的鞭子,讓陀螺轉得愈發(fā)瘋狂。如果說這一版《哈姆雷特》最忠實于原著,不斷重復使用的轉場音樂是一枚“快進”鍵,讓全劇免于陷入堆砌修辭的言語,更有效地使莎士比亞筆下的丹麥王國成了某種社會模型和縮影。和劇中演員的蒙古族服飾相得益彰,《哈姆雷特》無關時代、國別和民族,時間越久越是一則寓言。
科爾蘇諾夫版的《哈姆雷特》視覺上當然形成了體系,鏡子的映射與反射、劇中人的當眾自敷白面和當眾卸妝、白色的鮮花和紅紙、紅鼻子、紅血漿,各有隱喻。而在音樂上,全劇中不時響起的是噪音!
的的確確的噪音,刺耳難聽又無可逃避。它“神出鬼沒”,總是“莫名其妙”地響起,在哈姆雷特決意等待鬼魂時,在導演將哈姆雷特寫情書、奧菲利亞讀情話和波洛涅斯把信拿給王后、王叔看并置在一個場面時,以至于無法回憶和記述每一次噪音出現(xiàn)的契機,噪音簡直像無時、無處不在的……噪音也是一種音樂,一種比悅耳之音更難忘的音樂。它也是暗示,暗示不為人知的秘密之存在,暗示秘密終究暴露時,不管對秘密的制造者來說還是對秘密的發(fā)現(xiàn)者而言,都難免驚慌失措、避之不及。它自成象征,它既是喻體又是喻意,它是所有人都不愿聽到、所有人又都聽到過的,是擺脫不了的麻煩,且總在猝不及防時突然響起,在放松警惕后再度來襲,它像是魔咒,邊告誡“一切才剛剛開始”邊詛咒“一切永遠不會結束”,它像是暗中窺視的命運之神,又或許,生命不過是一團噪音。當噪音成為美學,“人”早已不是“宇宙的精華”“萬物的靈長”,而至多是造物主的一個玩笑罷了,不可理喻的噪音正像存在本身一樣荒謬。
在奧斯特瑪雅、丹尼爾、科爾蘇諾夫的詮釋下,在當代舞臺上的《哈姆雷特》中,種種語匯的創(chuàng)造都使觀眾意識到:瘋狂的不是哈姆雷特,而是他周遭的世界、他周遭的所有人!佯裝瘋癲的哈姆雷特并未喪失清醒,自詡理智的其他劇中人早已神志不清。這其中,音樂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雖然在劇本中常常寫到“喇叭奏花腔”(朱生豪譯本),莎士比亞一定不會想到,在他辭世400年后,《哈姆雷特》的搬演中音樂成了不可或缺的元素,竟然和他的臺詞一樣共同訴諸觀眾的聽覺。而莎劇在當代的魅力,也產生自莎翁文本和當下呈現(xiàn)中的彌合與割裂、重疊與反差。音樂像手術刀、像推進器、像攪拌機,哪怕是“生存”不得“毀滅”不了的噪音,一旦降臨,就是籠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