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
摘 要:李陵是漢武帝時期的一名武將,他由于戰(zhàn)場失利、被迫投降匈奴,所以成為歷史上頗受爭議的人物。無論在史學上還是文學上,自漢以來,人們對他評價的態(tài)度一直褒貶不一。有人認為他是降臣,不斷貶低他;也有人認為他是英雄,始終保持著一顆愛國忠君的赤子之心。尤其是在歷年來的正史中,最多做到的就是客觀地描述他投降這一事實。但是在敦煌石窟發(fā)現(xiàn)的李陵變文中,人們卻發(fā)現(xiàn)了當時的民間文學——俗文學,給予了李陵英雄的稱謂。盡管這是一種非正統(tǒng)的英雄觀,但也從側面反映出當時人們對明君圣主的期待。
關鍵詞:李陵 變文 英雄觀 悲劇性
在敦煌石窟中所發(fā)現(xiàn)的大量文書里面,最重要的應該算是“變文”了。這個發(fā)現(xiàn)使我們對于中國文學史的討論,面目為之一新。所以我們可想而知,“變文”的發(fā)現(xiàn)意義重大?!白钤鐚⑦@個重要的文體,‘變文發(fā)表出來的,是羅振玉先生。他在《敦煌零拾》里,翻印著《佛曲三種》。羅氏把‘佛曲作為宋代‘說經(jīng)的先驅,這是很對的。可惜他并沒有發(fā)現(xiàn)其他‘非說經(jīng)的‘變文,所以,不知道‘變文并也是‘小說和‘說史的先驅?!雹?/p>
一、變文是佛教世俗化的產(chǎn)物
佛教從印度在東漢傳入中國后,講經(jīng)說法,即已開始。大乘佛教講究普度眾生,為使沒有宗教需求的人接受佛法,已信奉佛教的人鞏固信仰。僧人們一直在為弘揚佛法不懈努力,至中晚唐時期出家信眾自然也就成了世俗佛教信仰的積極推動者。但是,在世界三大宗教中,佛教的義理最為深奧繁復,領悟起來很不容易。為吸引更多信眾,中晚唐時期的僧人們便致力于將正規(guī)的講經(jīng)說法藝術化、通俗化、大眾化,發(fā)展出了全新的化俗講經(jīng)方式——講唱活動。這樣以便在群眾喜聞樂見的前提下,將佛教教義灌輸給他們,令聽眾聞之于耳,會之于心,起到謹嚴佛經(jīng)難以起到的極大的教化作用。于是,俗講隨之產(chǎn)生。從演出內(nèi)容上看,轉變所鋪陳的既可以是佛經(jīng)故事,也可以是民間傳說、歷史故事,或當時當?shù)氐娜宋锸录?/p>
“變文是佛教世俗化的產(chǎn)物。如此多的佛教俗講與變文資料留存于敦煌,絕非偶然,它是以敦煌佛教突出的世俗化特色為又一大前提。敦煌佛教的世俗化特色是一開始就注定的?!雹诘拇_,佛教在當時起著聚攏民心、維持社會穩(wěn)定的作用。其蓬勃的開窟造佛唯一具體表現(xiàn),它要求大量世俗之人參與其中;而且黎民百姓出資修建占大多數(shù),如107窟。人們于此尋找精神寄托,奴婢“愿舍賤從良”。而敦煌作為國際化大都市,往來于此的客商對于佛教,更多的是祈求庇佑;對佛教義理的關注倒是其次。因此,發(fā)展于此的變文也應當是佛教世俗化的產(chǎn)物。
二、李陵變文中的非正統(tǒng)英雄觀
(一)正統(tǒng)的英雄觀
英雄是人類永恒的話題。英雄觀作為人們對英雄看法和態(tài)度的總和,源于英雄人物的實踐活動,以英雄的概念為核心,表現(xiàn)在從實際鼓勵到哲學思辨等多個層面,并因時代、民族、文化、個人的不同而有差異。對于英雄,人們往往會寄予他們匡主濟民,成就霸業(yè)的希望。于是乎,撥亂反正、尊王攘夷的王霸精神得到弘揚。漢魏之際,天下紛擾,群雄逐鹿,以武力重整綱紀,統(tǒng)一天下,平息戰(zhàn)亂,則是成英雄之功業(yè);天下安定之際,治國安邦,強國富民,德教化育,從而臻于太平,便是隆圣人之大道。英雄就是懷救世拯民之心,擔撥亂反正之任,體俱聰明膽力、文武兼?zhèn)涞娜?,這當是其時英雄觀最為核心的部分,也是當時英雄人物卓爾不群,特然獨立,為天下所重的根本原因所在。這是漢魏之際流行的英雄觀。
如此看來,在正統(tǒng)英雄觀里,李陵真的算不上是一名英雄豪杰。漢武帝天漢二年(前99年)出軍三萬余人,由貳師將軍李廣利統(tǒng)率,在天山東麓與匈奴右賢王戰(zhàn)斗,雙方各有勝敗。李陵率五千步卒由居延北進,被匈奴主力部隊包圍,后援不到,李陵被困投降了匈奴。李陵的全家也因此被殺。這樣一個連累全族的人,在當時的正史中,斷不會把他作為一個英雄人物來歌頌的。相反的,有的卻是不斷貶低,嘲笑其不忠不孝。李陵事件,最早見于司馬遷的《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不及三百字的記載中。最后一段太史公自序,只是高度評價李廣的品德,寄予了太史公他自己的無限景仰;而對于李陵投降這一事件,他沒有做任何帶感情色彩的評價,既不頌揚、也不貶低,也許這也正符合司馬遷自己的人物性格。司馬遷寫史,集一身浩然正氣,不虛美、不隱惡,實事求是,如實記載。于是,在《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李陵事件就區(qū)區(qū)幾百字一筆帶過。其實,司馬遷當時也是很糾結的。因為他是相信李陵的,但是自己寫史,絕對不能為他辯解什么,也更不能歌頌他;只因這一切與正統(tǒng)的英雄觀所不相融合,因而他只能不帶絲毫情緒地進行客觀描述。
史書記載李陵最詳細的是班固的《漢書·李廣蘇建傳》后面附的李陵和蘇武傳,李陵傳中介紹了李陵的家世和經(jīng)歷,以較多的篇幅較生動地記述了天漢二年的戰(zhàn)事及李陵降虜?shù)娜^程,直至李陵不愿再次受辱而不回來卒于匈奴。為宣傳愛國忠君的需要,幾千年來,社會對蘇武傾注了熱情的贊美和敬意,而對李陵則予以較多的貶斥、責難。尤其是在《漢書》中,蘇武與李陵二人形成強烈的反差,有明顯的揚武貶陵的趨勢。也是,相對于忠君愛國的民族英雄蘇武來說,李陵自己也自愧不如?!傲暌娖渲琳\,喟然嘆曰:‘嗟乎,義士!陵與衛(wèi)律之罪通于天。因泣下沾襟,與武決去?!雹郯喙套鳌稘h書》就是為了繼承與宣揚“漢德”,而且當時已經(jīng)是東漢了,社會發(fā)展遠不如西漢那么強盛,所以此時更需要弘揚正統(tǒng)的英雄觀,大力歌頌蘇武而貶低李陵。其實,李陵也沒什么錯,只是他的投降這一舉動與正統(tǒng)不相符合罷了。
(二)非正統(tǒng)的英雄觀
盡管這么些年來,社會對李陵給予了較多的責備與貶低;但唐代的《李陵變文》(以下簡稱《變文》)卻是一個例外,全文著重描寫了漢軍戰(zhàn)斗的勇敢和氣勢,繪聲繪影描繪了李陵兵敗投降的全過程。事件經(jīng)過與《漢書》大致相同,人物安排,環(huán)境渲染、作者態(tài)度卻與《漢書》大相徑庭。該變文今存寫卷一件,編號為北圖新0866,首殘尾全,題目是依據(jù)內(nèi)容補擬的。它主要講述的是李陵孤兵作戰(zhàn)時,由于陷入了匈奴的包圍而不得不投降,繼而全家受到漢武帝迫害之事。由于變文是佛教世俗化的產(chǎn)物,所以帶有一定的民間屬性,且較少受當時統(tǒng)治者思想的影響,故而能夠給我們呈現(xiàn)出一個不一樣的李陵英雄人物形象。
世俗變文中的李陵是地道的民間英雄,他有著明間英雄觀籠罩下的許多非正統(tǒng)的性格特點和行為手段,他的英雄事跡與正史上光芒四射的君主形成鮮明的對比?!白兾耐黄普泛蜕狭魃鐣_立的意義、觀念上的束縛,表現(xiàn)、塑造著合乎自己的,即民間標準的英雄?!雹芘c《漢將王陵變文》一樣,《李陵變文》也多用對比手法。變文在刻畫人物形象、描寫人物心理方面都進行了較好的表達,且通過多方面的對比:如漢武帝與李陵、單于與漢武帝、李陵的母親與漢武帝,等等。尤其是它把李陵與漢武帝作為對立面來描寫,將前者塑造成一個有血有肉、感情細膩、有勇有謀的大英雄,從而突出后者的殘忍多疑、刻薄寡恩。這也就徹底顛覆了由《漢書》所確立的對李陵的正統(tǒng)評價,班固在《漢書》中是把李陵和蘇武作為對立人物加以評判的,說前者“遂亡其宗,哀哉”,論后者則是“志士仁人”“不辱君命”。⑤因此,變文反映的是民間的立場與聲音。
本來,作為一個降臣,李陵的英雄形象無疑會在讀者的心目中大打折扣。但是,通過作者的敘述以及講唱者的喧唱,讀者肯定會對李陵的遭遇產(chǎn)生同情之心,進而也會認同他的英雄地位。變文講到單于放火來燒李陵時,他命令部下燒卻自家前頭草,以火止火顯示的是李陵的智。然而當叛徒管敢向單于泄露李陵“箭盡弓折,糧用俱盡”的絕境情況后,“管敢啟:‘陛下!李陵兵馬,箭弓盡折,糧用俱無,去此絕近,大王何不收???單于見管敢投來,大笑呵呵。喚言左右日:‘更行二三百里,李陵自伏作奴?!雹薇M管如此,李陵還是毫不畏懼地堅持以五千兵眾對抗匈奴的十萬大兵,這表明了李陵的勇。對此,講唱者深情地唱道:
傳聞漢將昔時蒙陳(塵),慣在長城多苦辛。三十萬軍猶怕死,況當陵有五千□(人)。軍中有事須成援,數(shù)將同行不同戰(zhàn)?!鋾r將軍遭洛薄,在后遺兵我遣收。臥氈若重從拋卻,輕時任意留。逢水且須和,逢冰莫使咽人喉。隔是虜庭須決命,相殺無過死即休。國中圣主何年見?堂上慈母拜未由!今朝死在胡天雁,萬里來飛向霸頭。⑦
其中,前三句唱詞講的是漢高祖以三十萬大軍戰(zhàn)匈奴冒頓單于事。作者用它作為對比,突出了李陵的困境,實際上也暗示出漢武帝軍事指揮的無能才是李陵身陷絕境的根本成因。然而此時的李陵,仍然想方設法要解脫困境,以便報答國君和慈母,做到忠孝兩全。《李陵變文》在曲折特異的情節(jié)中突出了特異性的人物性格,通過作者的想象和虛構,塑造了一個血肉豐滿的“人”的李陵,體現(xiàn)了中國俗文學敘事作品民族傳統(tǒng)的可貴之處。如戰(zhàn)斗失敗決定生死命運的關頭,《變文》寫道:“夜深以后,陵自出來,喚左右曰:‘吾今不死者,非壯士耳!”⑧以下的大段對話,是李陵與部下反復商討。軍士勸降理由很多,但兵盡糧絕是最嚴酷的現(xiàn)實。萬般無奈之下,李陵痛苦地決定投降。
其實,李陵的詐降是另有圖謀。變文云:“須運不策之謀,非常之計,先降后出,斬虜朝天,帝側(測)陵情,當不信?……李陵弓矢俱無,勒轡便走,兇(胸)望漢國號(啕)大哭。赤目明心,誓指山何(河),不辜漢家明主?!雹徇@些細節(jié)的描寫,突出了李陵走投無路的絕望以及絕望時的極度痛苦,與后文漢武帝的薄情、蠻橫無理、冷酷殘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傲曷劺夏副痪D,叫苦號而氣咽。雙淚交流若愉(欲)終,肝腸寸寸如刀切。使人泣淚相扶得,沙塞遣出腸中血。良久提撕始得蘇,南望漢國悲號曰……”⑩所以,變文作者在李陵身上寄予了滿滿的同情與惋惜。變文對他的英勇事跡進行了熱烈的歌頌,充分肯定了他的忠君愛國之心。因此,在這里其實是舍棄了正統(tǒng)的英雄觀,創(chuàng)造出符合民間百姓心目中的李陵英雄人物形象。
三、非正統(tǒng)英雄觀的實質(zhì)是對明君圣主的期待
《李陵變文》以韻散結合的方式完美呈現(xiàn)了李陵的悲劇性。首先變文里描述的戰(zhàn)場是十分艱辛的,其次在李陵拼盡全力之后還是不得不選擇投降,其結果是悲痛無奈的。最后原本無論是李陵自身的悲劇還是全家的悲劇,都是有避免的可能性,但最終因為被人陷害使全家被誅還牽連了為其辯解的史官司馬遷。從這些角度上來看,《李陵變文》確實是一個悲劇性的故事。自古以來,敦煌作為古代的邊關之地,在各個朝代衰微之時,時常面臨被異邦侵占的局面。因而當?shù)匕傩胀a(chǎn)生回歸故園之情,也期待著明君圣主的出現(xiàn),帶領他們回歸故國。
尤其是在唐朝,安史之亂不僅僅是唐朝由盛轉危的分水嶺,也對敦煌這個偏遠之地產(chǎn)生了影響。安史之亂發(fā)生后,河西走廊被吐蕃占領十年;后在張議潮的率領下,才起兵趕走了吐蕃。其實,晚唐之所以重視李陵故事,是因為藩鎮(zhèn)與中央政府對立沖突的矛盾依然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勢。晚唐之士多將矛頭對準天子,從而為李陵喊冤的呼聲漸高,自有特殊的時代原因。一方面,對盛世緬懷與反思為晚唐詠嘆不息的主旋律;天子窮兵黷武、重用番將、開疆拓土,終釀成安史之亂;藩鎮(zhèn)禍烈,大廈將傾,成為痛定思痛的共同主題。另一方面,自宦官弒憲宗、擁穆宗以來,中興無望,朝政日非,皇帝更替頻繁,皇帝充當傀儡,“外朝士大夫黨派乃內(nèi)廷閹寺黨派之應聲蟲,或附屬品”{11}。相比之下,對李陵同情、憑吊反而越發(fā)彰顯;因為人們需要一個英雄來拯救他們,使他們脫離水深火熱的困境。
產(chǎn)生于敦煌地區(qū)的《李陵變文》很好地反映了這一現(xiàn)象,可以說是當時敦煌人在家國衰微,家園瀕毀時傷今吊古,附會古代歷史故事,取其主要情節(jié)而灌入當時家國之思的產(chǎn)物。但是不管怎樣,變文都為我們樹立了一個非正統(tǒng)英雄觀下的英雄形象。因為,李陵孤軍奮戰(zhàn)到最后一刻,實在別無他法才選擇詐降。他希望漢武帝能明白自己的心意,可惜的是,皇帝根本不懂他的一片赤誠心;反而聽信了公孫敖的讒言而對李陵全家誅殺殆盡,并且還連累了司馬遷,實在是君主有負于臣下。對此,有唱詞說:
新婦被法啟尊婆:“枉法嚴刑知何奈!君主受佞無披訴,生死今朝一任他。呼喚上天無可戀,妾共老母同災變。君在單于應不知,與君地下同相見?!眥12}
李陵妻子的這段哭訴,說明她理解丈夫的所作所為。這一對比,更顯示出了漢武帝的殘酷無情。在漢武帝聽信讒言之后,變文是這樣描寫他的行為:“武帝聞之,忽然大怒,遂掩(閹)司馬遷,并族陵老母妻子于馬市頭伏法。血流滿地,枉法陵母,日月無光,樹枝摧折?!眥13}君王橫行之殘酷,親人死別之巨痛,無罪被株連之冤屈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所以在變文中,作者對李陵這一悲劇人物給予了深深的同情,并且上升到了李陵在民間百姓心目中是一個偉大英雄的地位。實際上,變文作者之所以這樣處理,其實背后是對明君圣主的期待。一方面,漢武帝的做法實在是刻薄寡恩;另一方面,唐五代時期邊疆戰(zhàn)事大增。這所有的一切,都需要明君圣主的出現(xiàn)來解決。因此,在李陵變文非正統(tǒng)英雄觀下,隱藏的是對明君圣主的期待這一主題。
結語
《李陵變文》中的李陵形象,與《史記》《漢書》中所描寫的有較大差異。主要是《史記》與《漢書》是正史,而李陵作為一名降臣,自然是不可能成為英雄人物來被他們歌頌。《史記·李將軍列傳第四十九》只有區(qū)區(qū)幾百字提及李陵投降這一事實,卻花了大量筆墨在刻畫他的祖父李廣。到了《漢書·李廣蘇建傳》中,字數(shù)雖然明顯增多,可是卻通過蘇武與李陵的對比,從側面貶低了李陵。但是在敦煌變文中,作者通過對戰(zhàn)爭場面的描寫、人物心理活動的刻畫,以及對李陵這一人物悲劇性的描述,從而給予了他較高的同情。因此李陵成為當?shù)匕傩招哪恐械拇笥⑿?,這也從側面反映出當時敦煌地區(qū)人民面臨吐蕃侵擾之困境。的確,變文中反映的是非正統(tǒng)的英雄觀,即民間百姓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李陵就是一個很好的代表??墒窃谶@一現(xiàn)象的背后,實質(zhì)是百姓對明君圣主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