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意明
摘 要:《詩經(jīng)》“詩言志”的傳統(tǒng)及其賦、比、興的表現(xiàn)手法,對后世文學(xué)的發(fā)展影響深遠(yuǎn),尤其是《國風(fēng)》中的一些篇章,思想性與藝術(shù)性俱佳,至今影響著我們。今天我們重讀這些詩篇,不僅會對歷代文人的評論默會于心,也當(dāng)可讀出一些新的感覺。此文試以《邶風(fēng)·燕燕》《王風(fēng)·君子于役》和《鄭風(fēng)·出其東門》《鄭風(fēng)·籜兮》四篇為例,做一分析。
關(guān)鍵詞:《邶風(fēng)·燕燕》 《王風(fēng)·君子于役》 《鄭風(fēng)·出其東門》 《鄭風(fēng)·籜兮》 閱讀與欣賞
一、《邶風(fēng)·燕燕》
燕燕于飛,差池其羽。之子于歸,遠(yuǎn)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飛,頡之頏之。之子于歸,遠(yuǎn)于將之。瞻望弗及,佇立以泣。
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yuǎn)送于南。瞻望弗及,實勞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淵。終溫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燕燕》是一首送別的詩歌,這一點向來沒有異議,但關(guān)于送者和被送者的身份,則有不同的說法?!睹娦颉吩疲骸啊堆嘌唷?,衛(wèi)莊姜送歸妾也?!睋?jù)《左傳》,衛(wèi)莊公夫人莊姜無子,以莊公妾陳女戴媯之子完為己子,莊公死,完即位,是為恒公。后為州吁所殺,戴媯歸陳。故毛公認(rèn)為這是莊姜送別戴媯所賦之詩。此種說法清代以來學(xué)者多不信,崔述在《讀風(fēng)偶識》說:“此篇之文,但有惜別之意,絕無感時悲遇之情?!鼻艺J(rèn)為文中幾次出現(xiàn)“之子于歸”的句子只有在女子出嫁時才用,因而推測此詩為衛(wèi)國有女出嫁,其兄送別所賦。此種看法影響很大,近人多從其說。今人黃懷信則以為:“從文字看,送者應(yīng)該是姑娘的母親(或其他與之有親情的女性人物)?!眥1}
本詩共四章,前面三章結(jié)構(gòu)基本相同,皆以“燕燕”起興?!把嘌唷?,即燕子。首章“燕燕于飛,差池其羽”兩句,余冠英以為“詩人所見不止一燕,飛時有先后或不同方向,其翅不相平行”{2},鄙意以為理解為雙燕更好,如此則此章的前兩句都屬“興兼比”,燕子雙飛既暗喻兄妹或母女昔日同行,又反比今日親人離散,意味更足。而且與二、三章的“頡之頏之”和“上下其音”之文脈也更加順暢?!罢巴ゼ?,泣涕如雨”兩句,寫出了親人間最真摯的感情,交代作者在和親人分別后并沒有離開,一直在原處佇立眺望,等到行者的背影終于消失在視線內(nèi)時,內(nèi)心的離愁別緒再也遏制不住,剎那間奔涌而出,淚如雨下。清代陳震《讀詩識小錄》云:“哀在音節(jié),使讀者淚落如豆,竿頭進步,在‘瞻望弗及一語?!薄罢巴ゼ啊钡那榫吵尸F(xiàn),直接影響啟發(fā)了很多詩人的創(chuàng)意。程俊英等以為,李白的“孤帆遠(yuǎn)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句、韓縝的“但登極,樓高盡日,目斷王孫”句,均遠(yuǎn)紹于此。{3}
二、三章反復(fù)送別之意,結(jié)構(gòu)與一章類似,但在整飭中又有所變化。三章之“燕燕于飛,下上其音。之子于歸,遠(yuǎn)送于南”結(jié)構(gòu)與一章全同,起到排比的修辭效果。而二章之“燕燕于飛,頡之頏之。之子于歸,遠(yuǎn)于將之”則略作變化,使得詩情更為搖曳婉轉(zhuǎn)。此外,三章從鳴聲上下刻畫,與前兩章從飛行軌跡著墨也有所變化,表現(xiàn)手法多了一層曲折。
第四章的個別地方有些難解。這里“仲氏任只”何所指,或說出嫁的女子為任家老二,或說女子將嫁往任姓國家,或以為出嫁的女子為任姓國人,也有將“任”釋為值得信任?!肮讶恕眲t被理解為作者,這樣此詩作者似以君王為宜。此章一般被理解為贊頌遠(yuǎn)嫁者溫柔賢淑的人品,如此則此章與前三章結(jié)構(gòu)不同,為一“賦”體,就可以理解。今人李學(xué)勤、黃懷信據(jù)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詩論》(又稱《孔子詩論》)第三章有“《蟋蟀》知難,《中(仲)氏》君子,《北風(fēng)》不絕”句,認(rèn)為《燕燕》之末章乃為失傳的《仲氏》篇章節(jié)誤入。{4}這樣的說法,不為無據(jù),這樣的理解,也使得《燕燕》的抒情主題更為集中。
要之,《燕燕》的特點就在于情感的深沉真摯,上海博物館藏《詩論》云:“《燕燕》之情,以其蜀(獨)也?!薄蔼殹闭?,專一也?!对娬摗氛撛?,多引孔子語,其為孔門觀點,應(yīng)無疑義。
王士評此詩為“萬古送別之祖”,他自己《秋柳》詩中的名聯(lián)“他日參差春燕影,只今憔悴晚煙痕”,當(dāng)本于此。
二、《王風(fēng)·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雞棲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茍無饑渴?
《君子于役》寫游子思婦之懷,即是留守在家的妻子思念遠(yuǎn)戍在外的丈夫的作品。此詩影響深遠(yuǎn),其藝術(shù)手法對后世很多詩人都有所啟發(fā)。概括而言,此詩的主要藝術(shù)特點表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畫面感強,營造了一種典型環(huán)境,使得懷人的心理得以自然地展開。如“雞棲于塒。日之夕矣,羊牛下來”幾句,通過落日余暉中,原野上牛羊紛紛回家的場景描繪,反映出作者的悵惘之情。畫面很美,情感卻很孤寂?!靶螽a(chǎn)出入,尚有旦暮之節(jié),而行役之君子,乃無休息之時?!保ㄖ祆湔Z)這幅畫面,成為后來很多詩人的模板,如王維的《渭川田家》之“斜光照墟落,窮巷牛羊歸”,寫景就明顯有此詩的影子。
二是意在象外,無限思念,全憑景物襯出。許瑤光《雪門詩抄》云:“雞棲于桀下牛羊,饑渴縈懷對夕陽。已啟唐人閨怨句,最難消遣是黃昏”,極好地說明了《君子于役》的這一特點。相比較唐人的“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又不歸”,顯得更為含蓄委婉。而馬致遠(yuǎn)“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也即所謂“黃昏句”。
三是情意殷殷,語短情長。本詩是一首懷人詩,然思念之情,關(guān)懷之意,只分別通過“如之何勿思”與“茍無饑渴”數(shù)字揭出,前句表思念之切,后句表關(guān)心之殷,皆得一字千金之旨。當(dāng)我們將此詩與《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之“棄捐勿復(fù)道,努力加餐飯”對讀時,當(dāng)可對語短情長有更深的理解。
三、《鄭風(fēng)·兮》
籜兮籜兮,風(fēng)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籜兮籜兮,風(fēng)其漂女。叔兮伯兮,倡,予要女。
《詩經(jīng)》中有些篇章所反映的情節(jié)相當(dāng)有趣,《鄭風(fēng)·兮》就是一例。短短幾句,就把一幅上古男女戀愛對歌的圖景寫出來了。
一章前面兩句,“籜”是落葉,“風(fēng)”為自然界氣之流動,《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fēng)”。“風(fēng)”又可引申為傳播或影響,《毛詩序》所謂“風(fēng),風(fēng)也,教也;風(fēng)以動之,教以化之”即是?!帮L(fēng)”也可有男女或動物之牝牡相感意,成語有“風(fēng)馬牛不相及”,意為馬和牛之間是不會雌雄相感的。所以前面兩句既表示風(fēng)吹落葉,同時也是一種氣氛營造?!对娊?jīng)》中較多篇章,在每章的開頭,?!跋妊运镆砸鹚佒~”,此種手法被稱為“興”。“興者起也”,即引發(fā)情感。此處以“風(fēng)”起興,而“風(fēng)”本來就有傳播相感意,所以風(fēng)吹落葉具有暗示性,渲染力很強。
三四兩句,“叔兮伯兮”是對男子的稱呼,又是復(fù)指,可見不是一對一的私約,而可能是上古時期的對歌活動,唱歌者為女子?!吨芏Y·媒氏》:“仲春之月,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边@是現(xiàn)代論者傾向于此詩為情歌的理由。“倡予和女”,倡,唱也;女,汝也。有兩解,一為倒裝,即予倡女和,我來唱你來和。另一解為“倡,予和女”,即你來唱,我來和。鄙意以為,第二解也許更好些。因為上古時期固然可能比較單純開放,然而此詩發(fā)生的春秋中原地區(qū),畢竟曾是禮樂教化的中心所在,女方過分主動的行為較難想象?!兑住は獭贰板琛痹唬骸叭嵘隙鴦傁拢飧袘?yīng)以相與,止而說。男下女,是以‘亨利貞,取女吉也?!焙心信煌心蟹街鲃幼非笈降囊馑?,這大概反映了那個時代的基本思想。而讓男方先唱,自己應(yīng)和,就較為合理。這樣男方主動,便符合禮俗。雖然女方只是應(yīng)和,但主動性仍在女方,只要男方開始唱歌,自己完全可以選擇中意者對歌。因此女孩子通過和歌及氛圍營造的方法,在戀愛中把握著主動。
二章重復(fù),“要”者或釋為“完成”,或釋為“邀請”,不管哪種釋讀,其掌控節(jié)奏的動機是不難發(fā)現(xiàn)的。
當(dāng)然,古人的解讀并不一樣,方玉潤引嚴(yán)粲言:“此小臣有憂國之心,呼諸大夫而告之。言槁葉風(fēng)吹不能久矣,豈可坐視,以為無與于己而不相與扶持之乎?叔伯諸大夫其亟圖之?;紵o其倡,不患無和之者”,認(rèn)為這是一首反映朝臣彼此呼吁共扶危難的作品。這樣的解讀當(dāng)然很正面,但卻難以從文本直接讀出來。
四、《鄭風(fēng)·出其東門》
出其東門,有女如云。雖則如云,匪我思存??c衣綦巾,聊樂我員。
出其,有女如荼。雖則如荼,匪我思且。縞衣茹,聊可與娛。
《鄭風(fēng)·出其東門》是《詩經(jīng)》中流傳甚廣的一篇,“美女如云”這個詞最早就出于此詩。歷來注家對此詩也有不同的解讀?!睹娦颉芬詾橐虬懱幱趧觼y中的人民而作:“《出其東門》,閔亂也。公子五爭,兵革不息,男女相棄,民人思保其室家焉?!焙笕藢Υ怂坪醪⒉徽J(rèn)同,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云:“詩方細(xì)詠太平游覽,絕無干戈擾攘,男奔女竄氣象”,“貧士風(fēng)流自賞……以為人生自有伉儷,雖荊釵布裙自足為樂,何必妖嬈艷冶,徒亂人心乎?”他認(rèn)為此詩主題為男子忠于婚姻的表述,“不慕非禮色也”?,F(xiàn)代論者多以此詩為愛情詩(據(jù)清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引《夏小正》傳謂“縞衣為未嫁女所服”,似可作為旁證),寫戀愛中男子心有專屬,不慕榮華,不為外界美色所動云云。
這些解釋都依文本而有所見,自無不當(dāng)。然詩無達詁,就中國古代詩歌“興必取象”的象征特點而言,那些傳誦久遠(yuǎn)的古詩,其象征往往有著多重意蘊,因而能引起廣泛的共鳴。同時,古詩又有所謂“興寄”的傳統(tǒng),可以言在此而意在彼,故蘇東坡有“賦詩必此詩,見與兒童鄰”之論?!冻銎鋿|門》一詩,以縞衣綦巾的本色女子作為思慕對象,以與如云如荼之艷麗美女作對比,其象征意義,筆者以為并不一定要做愛情婚姻之頌歌理解,也可理解為身逢亂世的詩人自抒高雅抱負(fù)。如云游女者,象征世俗之追求喜好也;縞衣綦巾者,象征作者之素樸自適、不與流俗同也。由于前后都以青春女性為象征,就使得詩歌具有美麗的形象性和色彩感,生動感人。《詩三家義集疏》云:“詩乃賢士道所見以刺時,而自明其志也。”詩人在出游途中見到了如花美女,因而引發(fā)了感慨,然“興之托喻,婉而成章,稱名也小,取類也大”(《文心雕龍》),詩人完全可以由美女引發(fā)出時代身世,而不必定要聯(lián)想成家中荊釵以示其愛情忠貞或通過素艷對比來彰顯作者的正確戀愛觀。作者要表達的,或許是不同流俗、獨立不遷的志向以及感時傷世,祈求知音的愿望。
如果這樣理解,那么《出其東門》就開了后代很多詠懷詩相關(guān)主題的先河。像唐代劉長卿《聽彈琴》的“泠泠七弦上,靜聽松風(fēng)寒。古調(diào)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和宋代辛棄疾《青玉案》的“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可以說和《出其東門》均抒發(fā)了不為世俗所理解的高尚節(jié)操。
{1}{4} 黃懷信:《上海博物館藏戰(zhàn)國楚竹書〈詩論〉解義》,社會科學(xué)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48頁,第78頁。
{2} 余冠英:《詩經(jīng)選》,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2年版,第27頁。
{3} 程俊英、蔣見元:《詩經(jīng)注析》,中華書局1991年版,第69頁。
參考文獻:
[1] 程俊英,蔣見元.詩經(jīng)注析[M].北京:中華書局,1991.
[2] 余冠英.詩經(jīng)選[M].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2.
[3] 周振甫.詩經(jīng)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2.
[4] (宋)朱熹.詩集傳[M].南京:鳳凰出版社,2007.
[5] (清)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M].北京:中華書局,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