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放
從前,民間傳說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人之一的公冶長通曉禽語,按今天說法應(yīng)為特異功能,因此后世借公冶長之口,衍生出很多寓言,或可叫段子,最著名的是大人講給兒童的大雁小燕對話,向小孩子解讀仁義禮智信,因系民間口頭傳播,有多個版本,本文采自民間老輩,憑記憶記錄。
公冶長,閑來無事到池塘,獨坐涼亭,見池邊落一大雁,柳樹之上落一小燕。小燕認(rèn)為池塘是自家主人領(lǐng)地,也是自己的領(lǐng)地,對大雁來此飲水不悅,又依仗自己叫聲呢喃,身輕羽炫,自認(rèn)為伶俐美貌,而大雁身圓聲高,說話慢吞吞,便對大雁嘰嘰喳喳嘲笑,大雁回應(yīng):樹高蟬聲細(xì),山高語音底,水深流去慢,貴人語話遲。
小燕不服,認(rèn)為說話慢是愚笨,提出比賽數(shù)數(shù)兒,大雁說,好,兄弟先請。小燕123456飛快報數(shù),大雁則有板有眼不慌不忙:倆五,倆五……大雁比小燕多數(shù)出很多,小燕惱羞成怒,刻薄嘲弄大雁:
哼,爾有何貴?脖長尾短,肚大腰粗,夜宿沙灘,叫聲鵝鴨之雷音,言貴豈不反乎?
大雁:那爾有何貴呢?
小燕:看我小燕,身穿花衣,晝游花叢柳巷,夜宿高閣涼亭,閑來看些琴棋書畫,悶來有美女做伴。
大雁:爾可知可行仁義禮智信乎?
小燕無語。
大雁:我大雁口不餐蟲為仁,見食相讓為義,飛翔前后分排為禮,夜宿沙灘不住人房屋為智,春來秋往鳴叫知會為信。
我大雁父亡母不嫁,母亡父不娶。哪像爾等!口餐毒蟲非仁,見食亂爭非義,飛翔前后亂飛非禮,受人情居人檐下非智,春去秋來不語非信。父亡母即嫁,母亡父即娶,父母雙亡,狐朋狗友,亂亂失群。
小雁聞聽,又羞又惱大叫三聲,氣得從柳樹上掉下來,落水而死。
公冶長聞罷,粉皮墻上留詩一首:
閑來無事坐池塘,大小二雁論綱常,大雁說出一片理,羞得小燕一命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