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亮亮
(臺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建工學院,浙江臺州318000)
IMS-LD設計模型下基于Moodle的PBL設計
(臺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建工學院,浙江臺州318000)
IMS-LD設計模型是多媒體子系統(tǒng)(IP Multimedia Subsystem)在教育中的應用模型,它與Moodle平臺、問題學習(PBL)都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具有相互適用性與補充性。本文在IMS-LD設計模型研究的基礎上,根據(jù)IMS-LD設計的指導思想、要素結(jié)構、設計層次、創(chuàng)設流程,以方法、角色、活動、環(huán)境等為基本要素,提出了利用Moodle平臺開展PBL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教學具體實施過程,以期提高混合式教學的教學效果,提高其易用性與適用性。
IMS-LD;PBL;Moodle;教學設計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基于問題的學習)是情景教學、協(xié)作學習和建構主義的有機結(jié)合,很早就應用于高等教育。PBL具有建構性、自主性、協(xié)作性和情景性的特點,能更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學習能力。應用PBL有三個特征:學習問題、學習任務進度控制與促進、團隊交互協(xié)作。IMS-LD(Internet protocol Multimedia Subsystems Learning Design,即IMS學習設計規(guī)范)是一種標準化、模式化、機器交互的“學習單元”設計模式。IMS-LD是結(jié)構化的概念模型,能為PBL教學設計提供理論與路徑支持。[1]學習單元設計方法涉及以學習活動為中心、以問題求解為中心、以學習目標為中心、以學習系統(tǒng)為中心、以學習對象為中心等方面內(nèi)容。[1]Moodle是LAMS(Learning Activity Management System,即學習活動管理系統(tǒng)),具有開源、模塊化的特點,可為基于問題的PBL學習提供線上線下混合學習的網(wǎng)絡平臺(見表1)。
表1 PBL、MIS-LD、Moodle優(yōu)勢及相關性
PBL、MIS-LD設計規(guī)范、Moodle平臺都具有建構主義、協(xié)作學習、自主學習和情境教學的特點,可基于MIS-LD設計模型利用Moodle平臺進行PBL教學設計,推動教學設計研究的開展。
IMS-LD設計模型最初是由荷蘭開放大學Rob Koper根據(jù)IMS-LD設計規(guī)范并針對網(wǎng)絡教學提出的,該設計模型主要包括角色、活動、環(huán)境和方法,關鍵在于教學的設計及其各個角色參與的活動。就教學設計而言,IMS-LD設計規(guī)范有四條原則:第一,指導思想原則,教學設計就是學習單元的建模。第二,要素結(jié)構原則,教學設計的重點是對方法和組件角色、活動、環(huán)境等)的組成與相互關系的設置,以創(chuàng)建學習單元的形式化結(jié)構。第三,設計層次原則,IMS教學設計分為三個層次,其屬性和功能依次增加。第四,創(chuàng)設流程原則,教學設計的基本流程,包括分析、設計、實踐、修正等環(huán)節(jié)。[1]
IMS-LD學習設計的三個層次:第一層為方法、角色、活動、環(huán)境等基本要素,是單元學習的基本流程;第二層在第一層的基礎上增加“屬性”和“條件”要素;第三層為“通知”要素,是各組件與其他組件進行聯(lián)系的方式,用于消息傳遞。其中“方法”是為了使學習者達到一定學習目標所設計出的相應的教學方案,它體現(xiàn)了學與教的過程和方法?!敖巧狈譃閷W習者、教師、課程管理者等,不同角色參與不同的具體活動?!盎顒印敝敢粋€角色在學習過程中實現(xiàn)某種目標而采取的操作,分為學習活動與支持活動?!碍h(huán)境”是學習資源與學習工具的集合。[1](見圖1)。
圖1 IMS-LD學習設計的模型[2]
IMS-LD設計模型強調(diào)學習單元,一個學習單元可以是任何指導或?qū)W習事件,如一個問題、一個操作流程或非正式的學習活動。不同背景下的人學習同一單元,學習單元中的角色與活動設計直接影響學習者的學習效果。IMS-LD規(guī)范下完善的教學設計應具有完整性、個性化和兼容性。
PBL提倡在教師指導和促進下以學習者為中心,開展基于實踐和經(jīng)驗的教學活動,主張掌握知識和培養(yǎng)技能要同步并進,同時要尊重學生自我發(fā)展并提倡團隊合作精神。[3]就PBL教學場景而言,IMS-LD模型是一個非常有用的形式化設計方法和工具,但IMS-LD模型設計初衷是為單一的基于信息系統(tǒng)的在線學習提供服務,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平臺,但對學生的激勵及控制存在著不足,而針對國內(nèi)教學環(huán)境與學生的情況,基于IMS-LD設計模型采用PBL問題引領下的混合式學習既能發(fā)揮IMS-LD設計的標準化、模式化,又能發(fā)揮PBL在教學中的可控性與促進性,可以達到好的教學效果。如圖2所示。
MIS-LD設計模型主要包括活動、角色與環(huán)境的設置,映射至PBL學習設計中則體現(xiàn)為問題、任務、支持三大部分,其中MIS-LD中的角色所承擔的職責,被細分到教師、學生與教學平臺的執(zhí)行任務中。設計主要以問題、任務、支持(資源)為中心開展,學習單元中問題的選擇與制定、針對問題制定相應任務的分配與控制是PBL開展的關鍵。
PBL混合式教學主要包括準備工作、選定問題與任務、單個問題解決、整個學習單元學習、教學評估(見圖3)。
圖2 基于IMS-LD設計模型的PBL教學設計主要組件
圖3 基于IMS-LD模型的PBL混合式教學流程圖
圖3中各環(huán)節(jié)具體實現(xiàn)方式如下:(1)準備工作。學生自己組織學習團隊。根據(jù)學生情況,將學習單元劃分為若干個學習問題,開展學生訪談活動,征求學生建議,可以使問題設置更加合理。(2)選定問題、制定任務。根據(jù)學習單元明確學習問題與任務,并向?qū)W生闡明問題與任務,以及上傳資料至Moodle平臺。(3)學生團隊合作、在線學習。學生通過Moodle下載PDF了解任務,通過聊天工具與線下交流完成團隊學習任務。(4)面對面學習。課程管理員組織小組學生進行會議討論,并要求每組組長將各組問題學習結(jié)果上傳至Moodle平臺。(5)教學評估。教師根據(jù)學生小組學習情況與課堂情況對小組成員討論結(jié)果進行評價,并改進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IMS-LD強調(diào)角色的區(qū)別,不同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務。PBL強調(diào)對任務的促進和控制以及在其驅(qū)動下小組成員的協(xié)同。在教學過程中以角色安排進行任務分工,并以任務的執(zhí)行為引導,對整個教學活動進行控制。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擔任角色主要有主持者、協(xié)調(diào)員、評估者,學生擔任角色主要有學習者、組長、發(fā)言者、課程管理員,相應的角色執(zhí)行相應的任務。教學過程的任務主要有組織課后分組學習、Moodle平臺上發(fā)帖討論、課上組長問題學習結(jié)果匯報、完成問題學習總結(jié)。根據(jù)教學過程中學生需要完成的任務,教師、Moodle、課程管理員需要提供相應的支持(資源),促進和控制問題學習中任務的完成。
教學設計及實施流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1)準備工作與明確任務。準備工作包括學習者特征分析、教學目標制定、確定研究問題、任務分工、教學設計。PBL教學設計包括學習資源設計、交流與協(xié)作設計、活動與任務設計,其設計要力爭做到簡潔、易操作、協(xié)同。明確任務要求教師要向?qū)W生闡明問題,通過面對面的方式與學生交流,并對PBL的方法、問題設計的細節(jié)進一步說明;要向?qū)W生說明學習規(guī)則并上傳資料到Moodle(每周一一次課程,課上提出問題、布置任務,每周三需向課程主持人匯報討論學習進程)。(2)問題解決與學習單元完成。問題解決是指向每一組分配一個學習問題,每一組需要對此組織討論,并提出解決的辦法,教師和課程管理員需對整個學習過程進行實時監(jiān)督;學習單元完成是指每小組學生在課下對相應問題討論后,在課上說明小組的討論結(jié)果,教師與其他組成員對其進行點評,并對整個學習單元進行講解與總結(jié)。(3)教學評估。課后每小組上傳自己的學習資料至Moodle平臺,教師結(jié)合學生課堂發(fā)言與文字材料對學生進行答復與評價。教師根據(jù)學生反饋與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對教學設計進行修正并通過不斷的教學實踐對教學設計進行完善[4]。
PBL學習對能力的提升有積極作用,本文提出了基于IMS-LD設計模型利用Moodle平臺進行PBL教學設計的有效路徑。IMS-LD設計模型有很好的可行性與操作性,根據(jù)PBL教學設計并通過進一步教學實踐,可不斷改進問題提出、任務分配、學習支持的方法,進而對提出的IMS-LD模型進行不斷完善。
圖4 基于IMS-LD設計模型的PBL混合式學習實施流程
[1] 彭紹東.IMS LD規(guī)范視域下的“學習單元”設計[J].遠程教育雜志,2010(05).
[2] Koper R. Current research in learning desig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2006, 9(1).
[3] 王云,崔彩霞,王麗琴.基于Moodle平臺的PBL教學模式研究——以山西師范大學“現(xiàn)代教育技術”公共課為例[J].電化教育研究,2014(09).
[4] 馬霞歌.基于Moodle開源系統(tǒng)的PBL教學模式[J].職教論壇,2011(23).
PBL Design Based on Moodle of IMS-LD
Ye Liangliang
(Dept. of civil engineering, Taizhou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Zhejiang Taizhou 318000)
IMS-LD is the application of education model in IP Multimedia Subsystem. IMS-LD design model, Moodle platform and PBL are based on constructivism learning theory, which are applicable and complementary to each other. On the basis of IMS-LD design model, according to the guiding ideology, factors of structure, the design level,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 taking methods, roles, activities, environment as the basic elements, we propose the use of Moodle platform to carry out PBL hybrid instructional design model, so as to enhance the teaching effect of hybrid teaching, carry out this design into teaching practice, and create a reasonable PBL learning model to improve its usa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IMS-LD conceptual model; PBL; Moodle; instructional design
2016-09-30
此文系臺州職業(yè)技術學院2015年校級課題“基于Moodle網(wǎng)絡教學平臺的思政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研究”(2016SZ12)的研究成果.
葉亮亮(1989-),男,浙江臺州人,碩士,臺州職業(yè)技術學院助教,研究方向為教育技術.
TP399
A
2095-5987(2016)06-0073-04
●遠程教育與在線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