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一 等
?
名家集評
文/李一 等
林順文
林順文,1965年生于廣東普寧?,F(xiàn)為廣東省美術家協(xié)會藝術中心主任、理事,《廣東美術報》執(zhí)行主編,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中國重彩畫研究會會員、廣東省中國畫學會理事、嶺南美術院副院長、廣東商學院客座教授、廣州市教育局美術教育專家?guī)鞂<?。先后于美國、日本、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新西蘭、泰國等國及香港、臺灣、澳門、北京、上海、山東、廣州、太原等地舉辦畫展。作品《致富農(nóng)家》《雨林記游》《雨林·霧濃》《尖峰雨林》《傲林秋風》《茅山魂》《余雪映青山》《戀象行山》《尚圣太行》《壁立云谷》參加及入選全國美展。部分作品被中國國家博物館、全國政協(xié)、美國駐華大使館、中國駐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大使館、新西蘭聯(lián)合理工學院收藏。
圖 林順文 日喀則 27cm×27cm 2015年
編者按:由廣東省美術家協(xié)會、嶺南畫派紀念館、廣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主辦的“色墨交響——林順文作品展”1月10日至1 月17日在廣州南岸至尚美術館舉行。
此次展覽按林順文先生的藝術發(fā)展脈絡,展出其數(shù)年來在寫意重彩領域上的思考與探索,以及這幾年來出外寫生的一系列寫生作品,共計百余幅作品。繼追隨陳新華先生問道國畫后,林順文開啟了北京的術學訪師、求學之行,其作品也表現(xiàn)其融會貫通的想法,欲圖打破流派、地域間的界限,實現(xiàn)古今、中西、南北的融合。
斑斕大膽的色彩是林順文重彩水墨的重要部分,他對其所用色料進行了改造,使用礦物質顏料上色,色彩絢麗凝重,呈現(xiàn)油畫般的審美效果。藝術家通過變幻的墨線和明艷的色彩表達了其心目中的山水世界。展覽期間,部分著名藝術家或評論家對他的作品進行了品鑒,現(xiàn)摘自如下:
斑斕大膽的色彩是林順文重彩水墨的重要部分,他對其所用色料進行了改造,使用礦物質顏料上色,色彩絢麗凝重,呈現(xiàn)油畫般的審美效果。藝術家通過變幻的墨線和明艷的色彩表達了其心目中的山水世界。林順文先生的展覽給我最突出的印象便是熱烈而飽滿。斑斕的色彩、淋漓的筆墨營造出嶺南畫派最具特色的風格。畫家繼承并發(fā)展了嶺南傳統(tǒng)。這些作品中獨特的色彩、筆墨、構圖隨處可見。他借鑒西方,但依舊保持中國畫的精神,作品中筆墨仍是主導,水墨和巖彩在他的筆下和諧相處,既有傳統(tǒng)筆墨的風韻,又發(fā)揮了巖石材料的材質美感。林順文先生是新重彩畫創(chuàng)作中的佼佼者,一般來講,巖彩材料都是畫在裱好的熟宣或畫布上,這給作品運輸帶來極大的麻煩。畫家運用生宣畫巖彩,可裱可卷,不能不說這是巖彩材料運用的新突破。林順文先生在寫意重彩的新嘗試中取得了喜人的成績。(李一,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美術觀察》主編)
圖 林順文 九峰桃園 37.5cm×52.5cm 2014年
作為一個嶺南人,他所描繪的山川不只是嶺南地區(qū),他走到全國去,而且成功地進行著語言方面的探索,把他眼中的這種自然視覺變?yōu)樗囆g的視覺。林順文先生的《色墨交響》開辟出一個新的、可成長的藝術空間,水墨與色彩之間是極難融合的,他今天能夠做到這樣一個程度是來之不易的,有進行無數(shù)次的探索并且整合跟總結。他通過寫生的過程去理解并且有選擇地去對待自然,進行一番創(chuàng)造,在他的寫生當中也充分體現(xiàn)了中國畫語言的系列元素。(許欽松,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廣東省文聯(lián)主席、廣東省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
圖 林順文 珠 穆朗瑪峰北大門前峰口 27cm×23cm 2015年
圖 林順文 波 密 27cm×23cm 2015年
我認識林順文好多年,給我印象比較深刻的,一是他在做美協(xié)的一系列工作,對公共文化起到重要作用。二是他又是一個很愛學習的畫家,從當年他跟陳新華老師學習的過程中我就看到他的好學和對老師的尊重。我認為讓他有一個重大改變的是前兩年的中央美術學院求學,他在廣州工作那么多年,突然要抽身出來整理自己的思路,北京是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因此,在他這批畫里面,我看到一個非常可喜的轉變。最近我們看到他一系列的作品都非常具有他個人的獨特面貌。今天我也很驚訝他拿來這么一大批作品,其中最近的作品尤令我感覺到眼前一亮,正是這批作品有可能改變了他當時對國畫的一種見識,用一種新的樣式去發(fā)掘一些非常重要的想法。通過這樣一個做了大量公共美術的這些人,他之所以在短期內(nèi)能夠有這樣的變化,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他獲取了大量的信息及大量的文化,積淀之后,如果是一個有才華、有潛在因素的人,他很容易就會發(fā)掘出來。(李勁堃,廣東省文聯(lián)專職副主席、嶺南畫派紀念館館長)
黃和平:更具北方的畫家渾厚,質樸大氣
今天很高興應邀參加順文兄的畫展,首先對畫展的開幕表示祝賀。北京杏坊美術館是一家民營美術館,與藝術家合作,看重的是學術與市場??错樜男值纳剿髌?,更具北方的畫家渾厚,質樸大氣,畫面多樣,正如許欽松主席所講:“他把傳統(tǒng)繪畫技法與當代的二元關系處理得非常融洽,又融合一些西方的藝術語言,打破傳統(tǒng)國畫固有的模式,自成風格,畫面非常有沖擊力,現(xiàn)代而不失傳統(tǒng)?!蔽覀兠駹I美術館、民營資本收藏看重的是藝術家的本質,也就是藝術家的藝術水平和藝術創(chuàng)造力,也正是順文兄這樣的作品。這樣的作品必能贏得收藏市場追捧?。S和平,北京杏坊美術館館長)
林順文先生是一位勤于思考、樂于實踐、具有藝術意識感覺的畫家。他的重彩山水作品,是在畫風細密、沉雅和厚重中,彰顯出個體意識的自由;是在東方藝術之意趣中,滲透出西方藝術的理度。我們可以從他那布滿線條的畫面上,發(fā)現(xiàn)其羞澀而又凝重、錯落而又有序的構成關系,從而表現(xiàn)出那種富有音樂的節(jié)奏感與裝飾味的畫面氣質,這正是順文先生用筆不求法而講意的表現(xiàn)追求。順文先生的重彩山水畫作品有著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和達異的繪畫風貌,這將是他今后藝術發(fā)展的自我核心特征的個人品牌認知符號,從而形成他的藝術品質,構建了自我的藝術價值。(王鵬,中國人民大學文化藝術策劃研究所副所長、教授)
從我的角度來看,他的空間處理得渾然蒼茫,顏色和筆墨不浮,色處理得比較深沉,他用色的濃淡和遠近關系處理得還是很好的。當然,這些墨和色的簡練和區(qū)分,還是逃脫還不了青綠山水的感覺。(他指著面前一幅帶著青綠山水味道的畫作說)這些還是沒擺脫過去青綠山水的味道,他的畫很可貴的一點就是深沉,不浮。你知道畫畫是很忌諱浮的:浮筆、浮色,那種浮,畫出來好像很亮一樣,但沒有深入到里面去。林順文的筆墨夠深沉,這是很難得的,當然你說,跟我們的老前輩黎雄才的那些山水比,他的(黎雄才)長處我認為覺得是肯用焦墨,這樣就拉開了更大的距離,從淡墨到焦墨。這個距離就更大了?!稇傧笮猩健贰都t色海林》整個大色塊,大塊的結構,應該說是一個很有深度的一幅風景畫或者山水畫。(郭紹綱,廣州美術學院原院長、著名教育家)
圖 林順文 川 藏覺巴村 27cm×23cm 2015年
圖 林順文 春 澗 27cm×23cm 2015年
順文繪畫中,我們不但能被“滿”的實在所感動,更為其適當?shù)摹傲舭住倍尞?。“滿”與“空”則謂其“有”“無”,是道家哲學中最核心的談論思想之一,林順文從“滿”的俗世觀念中追求“有”“無”之間的平衡與辯證來反映自身對自然的看法,是順文山水最大的特色之一,也是其一種繪畫哲學的體現(xiàn)。(陳金章,廣州美術學院教授、著名教育家)
色墨交響,唱響了順文對色與墨交融相生的主張,運用色彩正是順文作品的一大特色。在當下一片水墨包圍中,他濃墨重彩地表現(xiàn)大千世界,這是他作為嶺南人傳承嶺南畫派傳統(tǒng)的正確選擇。這是他的嶺南赤子情懷,是他內(nèi)心的聲音,是傳統(tǒng)中國繪畫以色貌色語言的當代表達,是畫家的“心語回響”。他用筆墨和巖彩交會,體現(xiàn)了尚彩的嶺南特色,其中鼎湖山系列、潮州民居系列都是他有感而發(fā)認真寫生所得,這種精神是值得肯定的。(潘鶴,著名雕塑家、廣州美術學院教授)
“色墨交響”是一次很成功的展覽,從作品的數(shù)量和風貌上來說都是成功的,特別是有《太行巨石》這樣突出的作品。這是一次當代性探索,它有悖于傳統(tǒng)又極為傳統(tǒng),大面積巖彩的運用挺有意思,特別是畫在生宣上。材料間相映成趣,色彩古拙,構圖有特色,圖式有新意,太行巨石陣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大塊文章,前后呼應,相得益彰,往前發(fā)展大有文章!
巖彩材料是作品的一大特點,巖彩運用事實是回歸到正宗傳統(tǒng)的色彩體系?,F(xiàn)在大部分的歐洲畫家也都是自己制作顏料,民國以前的中國畫家用的材料也大都是天然材料,現(xiàn)在化工產(chǎn)出的顏料色相應有盡有,畫家回歸到古典傳統(tǒng)的色彩體系是需要勇氣的。傳統(tǒng)顏料雖說有明顯的材質優(yōu)勢,可色相少,色彩運用的規(guī)矩又多。從色彩斑斕到色彩單一,用色彩單一去表現(xiàn)色彩斑斕,不得不說是畫家的自我挑戰(zhàn),在這挑戰(zhàn)中,畫家讓筆墨、顏色交融一起并且都停留得住,這便是好畫。天然材料的運用讓畫面色彩古樸、典雅。畫家?guī)状翁行?,長時間體驗和大量寫生讓畫家畫出了《尚圣太行》《壁立云谷》這般美妙的作品,這不是現(xiàn)實中的太行,這是順文心中的太行,是仙山妙境,有宇宙洪荒之美,大美??!順文的寫生遍及南北,甚至境外。西藏系列也極為精彩,還有普寧民居、鼎湖山景等都是有感而發(fā)的,都是寫生對象深深打動了畫家,畫家又用畫筆深情地表現(xiàn),這樣的作品能不打動人嗎?“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順文做得很好。(顧森,中國漢畫學會會長、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論委員會委員)
圖 林順文 林芝路上 27cm×23cm 2015年
約稿、責編:徐琳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