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蒲江濤 龐濟韜
?
巴中:人佛共棲一新城
文蒲江濤龐濟韜
巴中回風特大橋 攝影/沈海濱
巴中,地處大巴山南麓,鑲嵌在南北經(jīng)緯分水嶺,花開成都、重慶、西安三大黃金旅游區(qū)蕊心,古為巴國文化中心之核,久負“川東北氧吧”盛名。
古老的巴城,曾以斜街古巷的深幽,鎖住唐太子李賢夢回長安無門的舊夢,只留時光長河一聲長嘆;仰望童年星空的孫思訓(xùn),只因一念葉落歸根,至今荒冢雜草叢林。讓我們踏進四川東北大斜坡,流連巴城壩中央,觸摸華夏版圖的臍帶,細細聆聽四川歷史文化名城巴中輕柔舒緩的呼吸。
正月十六登高,是巴中民俗文化一張大氣的名片。
環(huán)巴中城皆山,山勢平緩,都不甚高,為市民登高提供了絕佳的條件。
這一天,數(shù)十萬人走出家門,不需組織,不用動員,不必號召,人們扶老攜幼,呼朋引伴,匯成流,聚成潮,響成河,向城郊的王望山、塔子山、南龕坡、西龕山等山頭迤邐而行,歡度一年一度的登高佳節(jié)。
城里??湛帐幨?,冷冷清清,街上難覓行人,商家多數(shù)關(guān)門。想買盒煙,運氣差的話要跑幾條街。找部門辦事,只有零落的值班人員。當然,煙不能不抽,無非多走一腳桿路,至于辦事,就算了吧,天大的事往后挪,想辦事的人被裹挾在人流中,也興高采烈地爬山去了。
路上。人潮涌動,聲勢浩大。這潮迥異于海潮、江潮。一是色彩斑斕。藍、黑、灰、白、紅、黃、紫……登山人的服飾本就多姿多彩,加上迎風招展的彩旗,高懸空中的橫幅,飄飄忽忽的氣球,色彩就更濃、更艷、更夸張了。二是聲音熱鬧。歡聲笑語是主旋律,騰躍而上的,是民間藝人吹嗩吶的聲音;起起落落的,是喊人聲和應(yīng)答聲;旁逸斜出的,是做廣告的音樂聲、沿路商家的吆喝聲、維持秩序的警察的高音喇叭聲。這些聲音,沐春風,浸春氣,飽含生機與活力,鬧成一曲喜氣洋洋的《春之聲》。三是步調(diào)從容。早飯后,潮水從巴城的各個出城口涌出,沿路還在不斷變粗變稠,卻并不急,從從容容、悠悠緩緩地向各個山頭流動。到達山腳,人流分叉,走大道的是主流,另有一些細線,走了小路捷徑。在高處看去,人流恰似城市向大山伸出的觸手??羁钌斐觯钋閾肀?,高樓和泥土、繁華和樸野、喧鬧和寧靜,沒有什么時候能像登高節(jié)那樣聯(lián)系緊密、和諧統(tǒng)一。
山頂。人頭攢動,笑語喧喧。池塘邊、樹林里、廟宇中、草坡上,凡能立足處,就有人影晃動。人們或禮佛求福,或觀山望景,或下棋打牌,或團坐閑話,或欣賞演出,更有那逍遙一派的,高臥在網(wǎng)床上盡情享受山野之趣。孩子是最幸福的,嘴里不停地嚼各種零食小吃,攢三聚五,做游戲,耍風箏,放鞭炮,清脆的笑聲珍珠似的灑落得滿山都是。中午,野餐。不在山上吃飯,不算登高。有在家備好打開即食的,有在山上小吃攤挑選購買的,有自帶炊具壘石支鍋現(xiàn)做的,一時間準備停當,開飯咯!這里那里,人們幕天席地,大快朵頤。幾十萬人野餐,光想一下就激動,那得要多大的場面!春風徐來,白云出岫,山氣襲人,這一切都讓人心懷開闊,胃口大開。
為什么要在正月十六登高?由來已久。有兩種說法比較有權(quán)威性。一種說法是走百病。古巴人有正月十六游山走百病的習(xí)俗。《巴州志·風俗篇》云:“走百病又叫游百病,各地習(xí)俗不一……古巴州以農(nóng)歷正月初九燒香王望山,十六登高南龕走百病。”至今還能見到的巴中人在寺院摸佛、摸福字壽字、摘柏枝插頭的風俗,無不是祈福、免百病的意思。另一種說法是緬懷章懷太子。史載,唐永隆元年八月,武則天貶章懷太子李賢為庶人至巴州(今巴中)。此后年年正月十六,太子都要登山北望長安寄托思歸之情。百姓感念太子重農(nóng)耕,恤民情,相邀尾隨登山,久之成俗,綿延至今。
①巴中正月十六登高 攝影/沈海濱
②鳥瞰巴中 攝影/沈海濱
③南龕石窟一角 攝影/冉玉杰
正月十六登高,全國獨一無二,其群眾普及性和規(guī)模已超過春節(jié),鑒于此,2009年,“巴中正月十六登高”這一年俗活動被省政府批準列入省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有著一千三百多年歷史的登高節(jié),在地方政府的日益重視下,融入了文化、民俗、旅游等元素,在巴中市民心中生動著、鮮活著、芳香著,已經(jīng)深深融入巴中人的血液,同時,也影響了周邊市縣,越來越多的外地人慕名而來,融入登山的大潮之中。
南龕石窟全景圖 攝影/冉玉杰
登一次高,可以求福去病,可以交流情感,可以游山玩水,可以野炊露餐。全城狂歡,官民同樂,歡歡喜喜,沸沸揚揚,瀟瀟灑灑,這樣的節(jié)日,中國又有幾城能成景?
走進巴中,不得不去拜訪龕窟。因為這座初具現(xiàn)代風情的山水新城,四面青山環(huán)抱,一彎流水東去,城郊東龕、西龕、南龕、北龕及水寧寺摩崖造像四面護佑,是一座萬物來朝的佛教之城。這些石窟,早在隋唐便已開鑿,萬尊石窟列嶂,悄然俯視巴城,以其大智化愚的智慧,捍衛(wèi)巴城千年風雨,撫慰著當?shù)財?shù)百萬生靈,突兀著這座城市的尊嚴與榮光。
眾多石窟中,南龕石窟最負盛名。該石窟位于巴城南郊化成山,掩映綠蔭中,分列云屏石、山門石千佛巖、大佛洞、佛爺灣的半山壁。這些石窟自隋唐時代開鑿,錘鏨一千四百多年,至民國乃成,鑲成了如今雕嵌玲瓏、櫛比相連、長三百余米的佛教圣卷。
光福寺 攝影/何東明
如今的南龕石窟,仍存龕窟一百七十多眼、造像兩千七百多尊。整個南龕石窟造像,不論雕刻技法,還是藝術(shù)處理,都打破了隋唐以前神秘化和程式化的束縛,體現(xiàn)了盛唐時期的雕塑藝術(shù)風格,不僅雕刻精美、巧妙絕倫,而且造型獨特、栩栩如生,實乃史所罕見。
眾多石龕中,尤以唐代造像規(guī)模最宏大,分布最集中,造型最獨特,保存最完好,是中國佛教流派造像、石刻藝術(shù)研究的杰出代表。
我們的車輛穿過高樓林立的鬧市區(qū),繞過川軍抗戰(zhàn)英雄紀念碑,甩開身后的川陜革命根據(jù)地歷史博物館,在斜坡漸陡的盤山通途指引下,抵達朱墻紅門的南龕坡。進得山門,踏上寬闊的石階,夏日熱浪悄然退居身后。沿著石階而上,云屏石壁宛如一方巨畫列嶂眼前,山脊兩亭各置一頭,半截廊坊虛掩叢林,幾尊觀音造像鑲嵌石壁兩側(cè),對面一丸孤石,高達丈余,嵌置一眼宋代觀音造像,慈眉善眼、富態(tài)端莊,宛如鄰家老大娘,這是佛像?還是前朝先輩的遺尊?
石階盡頭,便是南龕造型景觀區(qū)主壁——大佛洞。整個石壁十余丈高,數(shù)百尺長,方正如削,列層分龕,龕佛密集。這里也是南龕石窟造像最集中、最核心的區(qū)域,佛教各個教派會聚的造像,在東西寬45米,南北長252米的山崖上,共有176龕,2700多軀。造像題材廣泛,內(nèi)容豐富,從大龕到小龕,從大身到小身,從造像到龕楣,均雕鑿精湛,手法洗練。
石壁正中盧舍那大佛,當是南龕最大的單體佛像。站在南龕造像下,抬頭仰望大佛,整個造像身高4.5米,頭戴華玉花冠,身著袒右肩袈裟,面容飽滿,身軀健美,表情莊嚴肅穆,有種情不自禁產(chǎn)生皈依蓮下的向往。這尊開鑿于盛唐時代的造像,當是唐太子李賢流放至此的杰作。遙想當年,太子李賢指揮工匠將大佛臉部贅肉加重,削弱盛唐骨肌壯美的表現(xiàn)手法,該不會是對母皇武則天的幽怨吧?還是為了移植東南亞造像的藝術(shù)風格呢?該像鼻梁左臉有塊白斑,據(jù)當?shù)匚墓芩撠熑私榻B,這塊白斑,是為文革時期獵槍擊傷,據(jù)說當年持槍者在射擊佛臉時,被反彈而回的彈片擊中,也給當?shù)厝嗣窳粝铝四欠鹣竦膫髌媾c詭異。
南龕石窟造像開創(chuàng)了大江南北多項之最:這里有全國最獨特的立體菩薩聽法造像。陳列大江南北壁畫中的菩薩聽法,進入南龕石窟后,悄然幾何成型,安坐蓮臺,而且小菩薩也能傲然升起,不僅形態(tài)各異,而且婀娜多變,獨創(chuàng)了舉世罕見的群佛圖。最有范的草鞋天王造像,是巴中龕窟最有地域特色的造像。這尊造像不僅立體感強烈,形態(tài)逼真,畫面生動,而且腳套草鞋。遙想巴中地域,置身南北經(jīng)濟、文化、交通交會地,背靠巴山南麓大斜坡,地處“蜀道難”要隘口,時常遭遇迎風面風霜雨雪,道路崎嶇泥濘,天王大圣臨此棲身,不得不腳套草鞋,隨鄉(xiāng)入俗,因此南龕石窟別出心裁開鑿了全國獨一無二的草鞋天王造像??磥砥兴_進入巴中,還是逃脫不了接軌巴山百姓生活習(xí)俗的命運。最出名的雙頭瑞佛,早于唐宋時代開鑿,是早期佛教的代表,座下兩具石獅分明殘留著北朝末期至隋唐時期特征。據(jù)說是當時一位工匠為節(jié)約兩尊佛像工價開支,別出心裁開鑿出了一身兩頭的造像。這種傳說只在民間流傳,應(yīng)該與出資人的錢無關(guān),不足為信,卻道出了巴城兒女的聰明才智和創(chuàng)造力。
南龕摩崖造像石窟,不僅性格神情豐滿多變,而且五官配合、人物身姿、手勢表達等彰顯了人物的內(nèi)心活動或心靈之美。龕楣上的花草、動物、天神、飛天等形神兼具,且色彩鮮艷,充分展現(xiàn)了不同時代建筑科學(xué)的高超技術(shù),是佛教不同時代造像的會聚地,成就了中國石窟藝術(shù)乃至世界石窟中的精品,贏得了“盛唐彩雕,全國第一”的美譽。
作為佛家勝地,南龕石窟曾是唐朝太子李賢遺骨埋葬地,也因此感召了歷史上許多風流才子來此憑吊。
老君洞內(nèi)一幅《水調(diào)歌頭》詩作便是唐初大才子王勃流連巴城的明證,詩中的柳津橋就是他與友人的分別之橋,古橋遺址至今保留。站在山頂,回望669年的那個秋天,王勃站在巴州西門外的柳津橋頭,看著友人策馬遠去,心懷長安京城,面對巴城四方山水,凝望冷月照耀回風亭,面對友人遠去,南龕風亭關(guān)門上鎖,自己獨自一人滯留巴城,滿懷凄涼心境,揮毫寫下了傳世佳作《江亭送別》。
洞內(nèi)石刻《判府太中嚴公九日南山詩》,乃杜甫唯一石拓孤本。詩文當是杜甫落魄之際對當時官場的一種描繪。唐代詩人張先一首“巴子城頭青草暮,巴山重疊相逢處。燕子占巢花脫樹。杯且舉,瞿堂水闊舟難渡”亦是詩人登頂化成山的抒懷,之后唐代李白、嚴武也曾到此吟詩賦文。
巴中,一個以四面青山供奉萬尊神軀的佛教圣地,護佑著這座古城千百年來的淡泊與寧靜。那些肅穆半山石壁、巍峨千年的龕窟,供奉歷代智慧的佛僧,淡看巴河碧水一徑東去,引領(lǐng)歷代墨客騷人墨落生香,厚實著巴中佛教歷史文化的頁碼,正在唱響巴中“中國石窟之鄉(xiāng)”的美名。
①川陜蘇區(qū)將帥碑林攝影/沈海濱
①川陜蘇區(qū)將帥碑林攝影/沈海濱
③劉伯堅紀念碑 攝影/沈海濱
④巴中將帥碑林 攝影/何東明
川陜蘇區(qū)將帥碑林位于巴城南郊南龕山頂,碑林的建造旨在紀念和緬懷中國工農(nóng)紅軍第四方面軍將士的豐功偉績,是川陜革命根據(jù)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將帥碑林占地共計一百二十多畝,分別由紅四方面軍主要將領(lǐng)紀念像園、碑林長廊、紅軍將士英名紀念碑、紅軍陵園、楹聯(lián)長廊、標志碑、觀景臺、劉伯堅烈士紀念像園、吳瑞林將軍紀念碑、將帥碑林紀念館、紅軍紀念碑、思源湖等景點構(gòu)成,共有十三萬兩千多名紅軍烈士英名嵌刻于此,由四千多位紅軍將士個人紀念碑組成,是中國現(xiàn)存最大的紅軍碑林。
自巴城江北車站驅(qū)車前往,十分鐘即可抵達將帥碑林。沿途紅軍標語“擁護紅軍”“紅軍萬歲”“平分土地”鐫刻路邊山崖,字體四米見方,分別由不同紅軍后代捐款鐫刻。當?shù)丶t軍石刻標語,作為紅四方面軍政治宣傳的創(chuàng)舉,曾感召幾十萬巴山兒女為新中國的解放事業(yè)獻出了寶貴生命,也在川陜蘇區(qū)的山山水水間留下三千余幅石刻標語。
進得碑林,紅四方面軍主要將領(lǐng)紀念像園便映入眼簾,那些安榻蒼穹之下的歷史人物,宛如金戈鐵馬的歲月,令人怦然突生敬意。這里有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政治委員陳昌浩、副總指揮王樹聲、參謀長倪志亮、政治部主任張琴秋、三十軍政委李先念,以及周純?nèi)?、傅鐘和曾傳六的半身塑像,塑像?米,為紅色花崗石塑成,底座為黑色花崗石。為尊重歷史,在紀念像園平臺邊還設(shè)有一個略低一些的小平臺,上面立有當時川陜蘇區(qū)中央代表、紅軍總政委張國燾的塑像。
沿紀念像園東行,便是碑林長廊。整個長廊約長一公里,依山而建,蜿蜒曲折,頂蓋全為金黃色琉璃瓦,陽光閃爍下,格外奪目。這里有個人紀念單碑4000余塊,從徐向前、陳昌浩、王樹聲、李先念、許世友等紅四方面軍高級將領(lǐng)開始,排列下去。有的一家數(shù)口,碑碑相連,不禁讓人遙想起當年打土豪、分田地、全家鬧紅的壯烈場面。
被碑林長廊環(huán)抱著的標志碑,位于整個碑林中心。標志碑高10米,頂部造型為一支熊熊燃燒的火炬,碑身似揚起的風帆,寓意革命航船乘風破浪勇往直前。碑體上嵌有紅四方面軍軍旗,刻有行軍路線,以及毛澤東的評價,江澤民、張愛萍等黨和國家領(lǐng)導(dǎo)人的題詞。
碑林長廊北側(cè)矗立著紅軍將士英名紀念碑。環(huán)繞英名紀念碑有兩道碑墻,上面分縣(市)、鄉(xiāng)(鎮(zhèn)),鎸刻著13.2萬紅軍將士、烈士的英名,其中犧牲于1932年至1933年間的紅軍師團職干部,就多達數(shù)百人,可見當年開辟川陜蘇區(qū)斗爭之艱苦卓絕。目睹勒銘碑碣的十三萬紅軍烈士英名,遙想當年紅軍將士金戈鐵馬、浴血奮戰(zhàn)的壯烈場面,不禁讓人心潮澎湃,熱血沸騰!
沿著紅軍將士英名紀念碑下行,便是將帥碑林紀念館。紀念館占地四千余平方米,共分三個展廳。一展廳正面為毛澤東同志對川陜蘇區(qū)的評價,下方為紅四方面軍戰(zhàn)斗路線示意圖。三個展廳共展出四千多件紀念物品,有王樹聲大將佩戴的領(lǐng)章和其解放初期任湖北省軍區(qū)司令員時佩戴的胸章;有山東煙臺海軍基地顧問劉明金夫人袁必冽捐獻出來的八一勛章、獨立勛章、解放勛章;有冶金部原政治部主任、巴中老紅軍嚴尚林的七大黨代表證……在這些紀念物品中,一顆曾在原空軍副司令員王定烈將軍腰間十六年的子彈頭尤為引人注目。關(guān)于這顆子彈頭,王定烈將軍特意為碑林紀念館寫了一份說明:“1937年3月14日,在祁連山中彈于腰間,直到1953年抗美援朝戰(zhàn)爭結(jié)束后,才在廣州軍區(qū)醫(yī)院取出?!?/p>
川陜蘇區(qū)將帥碑林園內(nèi)除設(shè)有紅四方面軍主要領(lǐng)導(dǎo)人像園、碑林長廊、紅軍將士英名紀念碑、碑林紀念館外,還辟有紅軍陵園、楹聯(lián)長廊、標志碑、觀景臺、劉伯堅烈士紀念像園、紅軍紀念碑、紀紅池、思源湖等十余處景觀,勒銘紀念的紅軍將士有元帥2人,國家領(lǐng)導(dǎo)18人,大將3人,上將24人,中將71人,少將360人,省軍職584人,地師職1063人,女紅軍1180人,夫婦紅軍108人。碑林沿南龕風景區(qū)山坡蜿蜒起伏,有如一幅歷史長卷,鋪展出紅軍當年浴血奮戰(zhàn)、氣壯河山的偉大精神。
更多在世老紅軍、紅軍后代和仰慕紅軍精神的各界人士,則依照中國傳統(tǒng)做法,以植樹寄托對紅軍將士的思念,祝愿紅軍精神像參天大樹一樣,永遠郁郁青青。這里有老紅軍戴福九、彭云夫婦栽下的天竺桂,有石玉瑛栽下的廣玉蘭和黃桷樹,有劉延?xùn)|、劉延申、劉延寧兄妹和胡德平等栽下的黃桷樹、銀杏、鐵樹,還有四川省軍區(qū)轄屬的27個軍分區(qū)和3個師職單位捐獻栽植的國防林。
如今,川陜蘇區(qū)將帥碑林已經(jīng)成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是中國碑林史上和紅色旅游線上的一大景觀。每年來此瞻仰者超過30萬人次,他們在碑碣前脫帽肅立,緬懷先烈,舉行入黨、入團、入隊、入伍宣誓儀式,清明節(jié)掃墓者絡(luò)繹不絕。盡管時光已經(jīng)流逝八十多年,但先烈們當年艱苦奮斗的精神,永遠激勵著后人,已成億萬人們心間永恒的紅色豐碑?。ㄘ熑尉庉?呂文錦設(shè)計/毛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