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館是建于絲綢之路東方起點唐長安城西市遺址之上,以反映絲綢之路文化和商業(yè)文化為主題的中國首座民辦遺址類博物館,占地20畝,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展覽面積1.1萬平方米,其中遺址保護面積2500平方米。館藏文物兩萬余件,以西市遺址出土文物和博物館創(chuàng)辦人二十年來精藏文物為主。典雅神秘的青銅器,絢麗多彩的陶瓷器,千姿百態(tài)的陶俑,璀璨奪目的金銀器,精美絕倫的絲綢,巧奪天工的玉器,還有大量的貨幣、墓志、宗教、建筑類文物充盈庫藏,為精彩紛呈的陳列展覽奠定了堅實基礎(chǔ)。
大唐西市博物館始終圍繞宣傳絲路文化這一主題開展陳列、收藏、科研、教育等活動。陳列展覽體系完備,分為基本陳列、專題展覽、臨時展覽、特別展覽,藝術(shù)空間等五個部分,集歷史、藝術(shù)、民俗、藏友收藏等內(nèi)容為一體。開館六年來先后舉辦過數(shù)十個專題和臨時展覽,令觀眾常看常新,不但宣示了隋唐西市與絲綢之路的密切關(guān)系,更加提升了大眾為國家“一帶一路”建設努力多做貢獻的信心。
博物館館舍建筑造型獨特、氣勢恢宏、功能齊備,曾獲中國建筑協(xié)會頒發(fā)的“建筑工程魯班獎”;周邊環(huán)境優(yōu)美高雅、舒適便利;參觀服務周到;社會教育項目多樣,獲得社會廣泛贊譽。先后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qū)、文化產(chǎn)業(yè)示范基地、國家二級博物館。
大唐西市博物館是西安市重要的文化旅游項目之一,觀眾了解隋唐絲路文化、商業(yè)文化,進行學習、交流、收藏活動的重要場所,開展社會教育、展示傳播古都西安悠久歷史文明的重要窗口。
三彩陶塤
唐代 高3.45厘米 寬3.6厘米
西市遺址出土,大唐西市博物館陳列。陶塤為胡人頭狀,內(nèi)腔空,頭頂和兩頰處共有三個小孔。胡人為披發(fā),深目高鼻,顴骨較突出。面部施三彩釉,以綠釉為主,其他地方未施釉。以胡人形象制成樂器充分表明唐代海納百川的文化取向。
彩繪胡人騎駝
唐代 通高85厘米 駝長76厘米
胡俑頭戴尖頭氈帽,濃眉,深目高鼻,八字胡須,身穿紅色翻領(lǐng)胡服,黑色長褲,足蹬尖頭靴,雙手作持韁控駝狀,雙腿緊夾坐于馱囊之上,上飾獸頭,兩側(cè)掛物。雙峰駝抬頭遠望,張嘴露牙,舌上翹,環(huán)耳長鬃,長尾上翹,作行走狀。俑形體高大,形象逼真,西域風情濃郁,是唐代彩繪陶駱駝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器。
沙門形地藏菩薩善業(yè)泥像
唐代 長15.7厘米 寬13.6厘米
西市遺址出土,大唐西市博物館陳列。長方形,四周有寬邊,形制規(guī)整,經(jīng)過燒制,呈磚紅色。畫面中央為地藏菩薩,著袒右袈裟,半跏坐于蓮臺之上,右手持寶,從身體兩側(cè)流出六道輪回之圖景。左邊從上到下,依次排列出:持法杖的天王、跏趺坐的天、立姿的舞人;畫面右邊:上為飛天、中為翼馬、下為畜生。地藏菩薩身后有背光、頭光,頂上覆以華蓋。
綠釉戲獅紋陶扁壺
唐代 口徑5.4厘米,高17.5厘米,底徑9.2厘米
隋唐西市遺址出土,此器寬帶扁口,直頸,壺身為圓形,喇叭形平器底。出土時肩耳殘失,有裂紋,修復完整。器身兩面均裝飾浮雕紋飾,內(nèi)容基本相似。器邊緣為凸起的桃形雙帶紋,間以聯(lián)珠紋填充,主圖案為胡人戲雙獅。雙獅相對,尾卷上翹蹲坐在蓮花臺之上,后肢下蹲,前肢為一肢撐立、一肢抬起,獅頭仰起,圓目張口,雙耳向腦后舒展,給人一種既威武又可愛的神情。戲獅的胡人身材魁梧、腰系短裙、赤裸上身、肚臍外露,右腿微抬,立于兩獅之間。雙手高舉放在了獅子張開的血盆大口之中,泰然若定,充分體現(xiàn)了草原民族勇敢無畏的精神風貌。
白石力士像
唐代 通高(帶底座)40厘米
西市遺址出土,大唐西市博物館陳列。白石雕刻,直身站立的力士,上身微前傾,赤裸,肩披天衣,下著羊腸大裙,頭戴冠,雙目圓瞪,張口怒吼,右臂微舉,左臂叉腰,雙拳緊握,肌肉鼓脹,威風凜凜。下半截腿部失,面部有殘。
白玉蹲獅
唐 高13厘米,寬7.2厘米,厚8.9厘米
隋唐西市遺址出土,蹲坐的獅子,雙眼凸出,口開張,牙齒外露,耳豎立,胸肌豐滿,筋腱強壯,威風凜凜。古代絲路貿(mào)易是東西方雙向影響、互惠互利,獅子就是沿著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的西來新鮮物種之一。新物種的引進,拓展了人們的視野,豐富了社會生活,促進了文明種子的傳播,造福了世界人民。
猛獸與熊啖格利芬紋金飾牌
西漢 長15.7厘米 寬7.5厘米
此飾牌存有一對,兩塊左右基本對稱,展現(xiàn)了草原動物撕咬搏殺的驚險場面。與其他斯基泰文化金飾品不同的是這塊飾牌中被撕咬的對象是來自絲路沿線草原文化的神獸格利芬,勝利者卻是傳統(tǒng)的利爪類猛獸和熊。格利芬為希臘神話中獅鷲獸,在流傳中形象有所改變。此飾牌中的格利芬鷹喙馬身,垂頭,前腿蜷曲,下身反轉(zhuǎn),后腿屈曲,蹄向上,似做掙扎。猛獸用利爪抓住格利芬的后腿下部,口撕咬住格利芬的頸項;熊雙肩高聳,前一爪抓住格利芬的后腿上部,一爪抓住格利芬的另一后蹄,張口撕咬格利芬的后腿。飾牌邊飾九只尖喙鷹首,動物身體細部以弧形凸楞表現(xiàn)肌肉,以細密的線條表現(xiàn)皮毛,裝飾手法獨特,做工精湛。
雙獅戲扶桑樹紋織錦
唐 長67厘米 寬50厘米
石榴花團窠內(nèi)中為扶桑神樹,樹的兩側(cè)為相對舞動的雄獅,獅背上分別跨乘著一個裸體小天神。小天神雙手高舉,駕馭著雄獅。獅子前爪前撲,后退立地,肌肉強健,鬃鬣飄舉,嬉戲在扶桑樹旁,顯示了森林之王的雄壯威武。團窠以八朵石榴花組成,外亦填畫四出石榴子花,顯示多子多福多吉祥的美好寓意。主題紋飾的石榴、獅子、天使全部來自絲路文化,可見絲綢之路貿(mào)易給盛唐文化增添了無比的活力。
垂冠鳳鳥紋青銅簋
西周 通高15.5厘米 口徑21.3厘米
食器。侈口,垂腹,雙獸耳下帶垂珥,圈足??谘叵嘛楅L體鳳鳥紋,間飾兩小獸首。腹部飾垂冠鳳鳥紋,以扉棱間隔。圈足上飾三角云紋,交錯排列。器內(nèi)底有14字銘,意為慶祝父親大壽而作的一件寶器。
鑲綠松石螺鈿折枝花銅鏡
唐代 直徑20.5厘米
圓形,素緣,圓鈕,鈕外用螺鈿飾有一圈聯(lián)珠紋,整體圖案用螺鈿雕刻成折枝花樣鑲嵌于鏡背之上,中間鑲嵌有綠松石。鏡面大,圖案飽滿,工藝精巧,為難得一見的唐代螺鈿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