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珂
【摘 要】本研究主要調查了社會經濟地位和身體健康之間的關系,通過研究觀察到隨著社會經濟地位的不斷提高,個體的健康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好處,經濟社會地位和身體健康之間存在一種梯度關系。本研究主要從社會心理視角出發(fā),尋找存在于社會經濟地位和健康之間的一個中間變量,并試圖為這一變量尋找到一個合理的解釋。研究結果顯示,不同人生階段的社會經濟地位給個體身體健康所帶來的影響也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除此之外,本研究通過研究還發(fā)現家庭背景、鄰里特征以及個體的生活環(huán)境等因素都屬于社會經濟地位與健康之間中介變量的影響機制。
【關鍵詞】社會心理;社會經濟地位;健康;影響機制
社會經濟地位越低,人就越不健康,這是流行病學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發(fā)現。這種社會經濟地位和健康之間的關系主要適合用來測試人們的身體是否處于一個健康的狀態(tài)[1]。本研究主要從社會心理視域出發(fā),對社會經濟地位與健康之間的關系進行研究,將兒童的健康狀況作為重點討論的內容。相對于其它關注兒童幸福與心理健康的研究,本研究關注的重點在于身體健康狀況。
一、社會心理視域下關于社會經濟地位的相關研究
多數研究者在很早之前已經對社會經濟地位與健康之間的關系作出了解釋,他們指出心理-行為、醫(yī)療護理質量、環(huán)境暴露所產生的毒素以及遺傳基因等多種因素都是影響這種關系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將簡要的對心理-行為這一因素作出解釋,研究者主要關注的是健康行為、個人因素、心理壓力、壓力等個體特征。首先,對壓力因素進行研究。研究顯示低社會經濟地位的人相對于高社會經濟地位的人要面對更多的壓力,他們會從部分特殊事件中受到一定的發(fā)面影響。反過來說,多數兒童以及成人生理和健康方面的文獻研究都離不開壓力這一主題。已經有研究證實壓力是連接社會經濟地位與健康之間的一個有效中介。隨著社會經濟地位的下降,個體需要承受的壓力也越大,因此患病的幾率也就越大。
其次,心理壓力在這其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因為個體的生活環(huán)境存在差異,因此社會經濟地位低的人比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更容易體會到消極情緒,這種消極情緒會對個體的成長造成一定的影響,進而使其處于一個不健康的狀態(tài)。
再次,社會經濟地位低的人更可能擁有不利于健康發(fā)展的人格特質,這種特質與他們的生活環(huán)境具有高度的契合性,會對個體的健康造成嚴重的影響。也就是說,社會經濟地位低的人對于未來的期望大多是消極而悲觀的,甚至還會帶有一定的敵意。這樣的人格特質會在很大程度上增加個體患病的幾率。
最后,社會經濟地位低的人相對于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更少擁有不吸煙、健康飲食以及鍛煉等健康行為。究其原因,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可利用資源的影響。現階段,社會食品商店中的健康食品越來越少,人們很難持續(xù)進行健康飲食。社會經濟地位低的人相對于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存在更多的健康風險,受到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他們的鍛煉場所更少。
雖然以上因素中有大部分的因素所描述的是個體特征,但是要想更好的了解兒童的健康,還需要將范圍擴大,對其家庭環(huán)境與大環(huán)境進行研究。
二、不同人生階段的社會經濟地位和健康關系模型
對兒童不同年齡段中社會經濟地位與個體健康之間的影響力進行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多數學者經過研究表示,在兒童的某些特殊階段,社會經濟地位與健康之間的關系更加牢固。為了對其中的原因進行探究,我們要對兒童不同發(fā)展階段處于重要地位的發(fā)展因素進行研究。
最開始之時,我們已經提出了社會經濟地位和健康之間的聯(lián)系在兒童節(jié)段可能會發(fā)生變化的三個重要模型。其中兒童有限模型指出,在兒童初級階段,社會經濟地位和健康之間的關系更加牢固,但是兒童的年齡越大,這種關系也會越薄弱。
青少年應急模式中指出在生命早期,社會經濟地位和健康之間的關系是很薄弱的,但是年齡越大,這種關系會相應的增強。根據這個模式可知,某些特定人格特征以及同伴影響因素在青春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們在社會經濟地位與健康之間的關系中十分重要。在青春期,同伴以及父母對青少年社會經濟地位與健康之間的關系共同產生影響。
最后,持久性模型中指出,在兒童期和青春期,社會經濟地位和健康之間的關系具有很強的相似性。對于這種關系的合理化解釋是,哮喘的嚴重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家庭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程度。相對于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家庭而言,社會經濟地位低的家庭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更弱,反過來也會使他們對哮喘的治療方法以及治療藥物采取不堅決的態(tài)度。
三、社會經濟地位和兒童健康關系中的中介因素分析
對于社會經濟地位對兒童健康產生的影響,我們不能單純的從個性特征進行解釋。在不同的鄰里特征、家庭背景以及社會環(huán)境中的兒童,他們的社會經濟地位也會有所不同,這也會使兒童之間產生不同的社會經濟地位[2]。
社會政策屬于社會環(huán)境中的一個重要內容,研究顯示,不同的社會擁有不同的社區(qū)投資水平、社會成員凝聚力以及信任水平。社會經濟地位低的家庭相對于社會經濟地位高的家庭擁有的社會資本水平更低。反過來也就是社會資本促進了社會經濟地位和健康之間的關系。
從鄰里特征方面進行分析可知,有幾個因素對社會經濟地位與健康之間的關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響。不同隔離程度的鄰里對個體健康造成的影響也具有一定的差異性。相對于綜合社區(qū)來說,隔離社區(qū)接受的公共服務投資更少。
除此之外,在對兒童健康進行研究之時,要考慮到家庭的重要性,家庭成員之間的關系以及家庭沖突以及矛盾在這其中也有著重要作用。
從個體水平進行分析得知,健康、人格特質、心理壓力以及壓力等因素在社會經濟地位與健康之間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某些特定的心理因素也可能會使健康狀況較差的低社會經濟地位個體得到緩沖。
結束語
本研究通過研究得知社會經濟地位與健康之間存在一種梯度關系。具體來說就是將窮人和富人作比較而言,他們的健康水平較低,但是伴隨著窮人健康狀況的改善,他們的社會經濟地位也會有所提高。正是因為這兩者之間存在的這種梯度關系,因此其具體的影響機制就更具研究價值。
【參考文獻】
[1]劉麗杭,唐景霞.社會經濟地位對居民健康公平的影響[J].中國衛(wèi)生經濟,2014,23(6):40-42.
[2]黃潔萍,尹秋菊.社會經濟地位對人口健康的影響——以生活方式為中介機制[J].人口與經濟,2013,(3):2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