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定茂
先祖徐世昌自光緒十一年(1885年)起開始記述《韜養(yǎng)齋日記》,至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五月止,歷時五十四年,近二百余萬字,共一百冊(文化大革命期間遺失一冊)。日記全集近日已由北京出版集團仿真影印,編為廿四卷本出版發(fā)行。
歷史的真實是一定時期的歷史人物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用不同的社會實踐活動成就的。研究歷史則是后人從不同層面、不同角度和不同政治立場出發(fā),借助歷史資料對重大歷史事件的分析、研判和解讀??傊芯繗v史離不開挖掘事件當事人的第一手資料?!俄w養(yǎng)齋日記》的公開出版,恰好起到了“匡史書之誤、補檔案之缺、輔史學之正”的作用。
徐世昌是否曾赴彰德密會袁世凱
史學界曾有一種說法,即清朝末年武昌起義后,徐世昌曾秘密赴彰德會晤袁世凱,進而袁世凱向清廷提出進一步索權(quán)的六項條件,為其最終奪取“革命勝利果實”打下基礎。關(guān)于徐世昌是否確實赴彰德密會袁世凱一說,研究者對此眾說紛紜。
據(jù)《中國近代史》記述,“武昌起義的消息傳到北京,清政府急忙派陸軍大臣廕昌率領(lǐng)北洋軍隊趕往武昌鎮(zhèn)壓革命。北洋軍隊是袁世凱一手培植起來的,不聽從廕昌的調(diào)度,清政府束手無策。10月14日,清政府任命袁世凱為湖廣總督,要他統(tǒng)帥北洋軍隊南下鎮(zhèn)壓革命。袁世凱野心勃勃,想乘機向清廷索取更大的權(quán)力,借口‘足疾未愈,留在彰德不肯出山。27日,清政府不得不任命袁世凱為欽差大臣,節(jié)制湖北水陸各軍。袁世凱仍不滿意,提出召開國會,組織責任內(nèi)閣,授予他軍事全權(quán),保證供應充足軍餉等條件……”
1909年1月6日,袁世凱曾奉旨回到河南。見“上諭:軍機大臣、外部尚書袁世凱,奉承先朝屢加擢用,朕御極后,復予懋賞。正以其才可用,俾效驅(qū)馳,不意袁世凱現(xiàn)患足疾,步履維艱,難勝職任。袁世凱著即開缺回籍養(yǎng)疴,以示體恤之至意?!痹绖P離京后,徐世昌自始至終在為重新起用袁世凱而積極想辦法。史學家沈云龍先生提到,徐世昌曾把希望重新起用袁世凱的想法告訴了那桐——“辛亥四月,遂授奕劻為總理大臣,那桐、世昌為協(xié)理大臣。世昌告桐曰:‘此席予居不稱,唯慰廷才足勝任,而以朋黨嫌疑,不便論列,奈何!桐曰:‘是何難,我言之可耳!”溥儀也覺得武昌起義為袁的復出創(chuàng)造了一個極好的機會。他說:“起義后各地紛紛響應,滿族統(tǒng)帥根本指揮不動抵抗民軍的北洋各鎮(zhèn)新軍,攝政王再也沒辦法,只有接受奕劻這一伙人的推薦,起用了袁世凱?!?/p>
胡繩先生講的則比較細致,他說:“袁世凱的計劃是要讓清廷更多地受到革命火焰的煎熬,以致不得不向他交出更多的權(quán)力。朝廷在10月20日(農(nóng)歷八月二十九日)派出袁世凱的老朋友、內(nèi)閣協(xié)理大臣徐世昌到彰德敦促袁世凱出山。袁世凱提出了六個條件:一是明年召開國會,二是組織責任內(nèi)閣,三是開放黨禁,四是寬容武漢起事人員,五是授以指揮前方軍事全權(quán),六是保證餉糈的充分供給。”
然而從徐世昌的《韜養(yǎng)齋日記》中看,徐世昌親赴彰德密會袁世凱的情節(jié)不過是向壁虛構(gòu),這一說法至今沒有第一手材料可以證明,且此說最早出自何人也很難確定。如今能夠查到的是李劍農(nóng)先生所述,“徐世昌見他(袁世凱)不出,便微服出京親往勸駕。及清廷再三催促,袁便以徐世昌和奕劻為介,提出六個重要條件來,非清廷悉行允諾,決不出山。”
陶菊隱先生所述更為逼真。他講:“奕劻明明知道是袁的授意叫他出面來保薦,現(xiàn)在目的達到了,為什么又要裝腔作勢地不肯受命呢?因此他叫徐世昌于10月20日(辛亥年八月二十九日,1911年10月20日)秘密到彰德去摸袁的底子。徐到彰德與袁進行了一番密談,就很快地跑回北京來,裝作很生氣的樣子回報奕劻說:‘真是不成話,他還提出了一些就職的條件,奕劻問提出哪些條件時,徐又支支吾吾地不肯說出來。直到盤問得緊,才吞吞吐吐地說出了那六個條件。這是袁、徐串通一氣演出的一幕雙簧戲?!边^后,陶先生好像忘了之前是怎樣講述徐密訪彰德的日期。他又說:“10月20日,徐世昌從彰德跑回來,氣急敗壞地回報奕劻說‘咱們甭再找他(袁世凱)了,難道少了他這出戲就唱不下去不成?直至奕劻問道有哪些條件,徐才把六個條件攤出來?!?/p>
從上述內(nèi)容看出,李劍農(nóng)、陶菊隱講述中相同的地方僅限于提出了徐世昌曾密赴彰德會晤袁世凱,并且提出了“六項條件”之說。區(qū)別在于李劍農(nóng)先生講徐世昌是自己主動去的彰德,而且沒有指明時間;而陶菊隱則提出此行是奕劻指派的,但同時卻提出了兩套時間程序,即“10月20日秘密赴彰德”和“10月20日從彰德跑回來”。顯然,陶菊隱的記述自相矛盾。但有沒有可能是10月20日那天徐世昌一早去了彰德而臨晚趕回來了呢?在徐世昌于民國元年記的日記中這樣寫道:“壬子三月十六日晨起,乘火車夜抵彰德府,宿慰廷洹上村宅。”盡管日記中沒有具體的時間表,但大體表明1912年期間火車的運行尚需半天時間,不存在當日往返的可能。所以,陶菊隱的說法有漏洞。
而李劍農(nóng)出生于光緒六年(1880年),在湖南中路師范學堂學習時加入同盟會,后東渡入早稻田大學學習,武昌事發(fā)后回國,在漢口《民國時報》任新聞編輯。陶菊隱是1898年出生的,辛亥年不過是十余歲的中學生,民國二年時中學沒畢業(yè)便到長沙《女權(quán)日報》當編輯,由此一直從事新聞工作。所以這樣看來,李、陶二人均系新聞界人士,在沒有第一手材料證明的情況下寫的信息在可信度方面不免大打折扣。尤其是辛亥年間李劍農(nóng)身在日本,而陶菊隱還在中學里讀書……一個中學生能從什么渠道得知如此重大而機密的事情?而在日本生活的人員去講述彰德的故事,真實性又有幾分呢?
可惜的是,在此后多年中,徐世昌密赴彰德會見袁世凱之說幾乎成為一種共識。
后來又有袁世凱之女袁靜雪先生回憶,“聽說他的老朋友當時的內(nèi)閣協(xié)理大臣徐世昌也來勸他出山。那時候三姨太太住房緊靠著一個院子里的廂房。我父親就在這廂房里辦公和會客,這兩排房屋雖然不是一個院子,但后窗卻是緊對著的。我們在夜里三四點鐘一覺醒來,總是望見那邊廂房里的燈還亮著,還仿佛聽見那邊有說話的聲音?!痹o雪原名袁叔禎,袁世凱三姨太金氏所生,文中“三姨太太的住房”即是袁靜雪母親的住處,所以此說可信程度較高。只是袁靜雪也只是“聽說”徐世昌來了,并未見到。同時袁靜雪也沒有提及“提出了六項條件”一說。
幾年前,又有一個自稱是讀過《韜養(yǎng)齋日記》的王學斌先生講:“近日筆者有幸讀到徐世昌未刊的《韜養(yǎng)齋日記》,閱罷這長達兩百余萬字的私人記錄,方使我深感……武昌首義爆發(fā)后,舉國響應,清廷頓時方寸大亂。徐與袁心中早有默契,聽聞風聲有變,立即活躍起來。徐聯(lián)合奕劻、那桐四處散播‘收拾殘局,非袁不可的論調(diào)。載灃出于無奈,只得授袁為內(nèi)閣總理大臣,讓他主持大局。孰知袁世凱奉詔后,卻故意徘徊觀望,以‘步履維艱為借口遲遲不上任。這可急壞了徐世昌,他趕忙微服出京,赴彰德勸袁出山(一說是朝廷命徐世昌到彰德請袁復出)。此事在其日記中只字未提,可見極為隱秘……”
王學斌先生的說法與前面幾位的不同點在于他提出的依據(jù)是《韜養(yǎng)齋日記》。徐世昌作為當事人之一,其日記里的記述是第一手材料,應該是真實、可信的。然而見王學斌先生洋洋數(shù)言,除了繪聲繪色地重復一些陳舊說法外其實并沒有從日記中提取出任何依據(jù)。尤其是“此事在其日記中只字未提”一句不免令人疑惑。既然日記里“只字未提”,王先生又是如何從“有幸讀到徐世昌未刊的《韜養(yǎng)齋日記》”里得知徐世昌“趕忙微服出京”的呢?
點校版《徐世昌韜養(yǎng)齋日記》中是這樣記述的:“辛亥八月二十日未明起,入直。巳正三刻散。拜客一家。回家。午后杏蓀、琴相來談公事。同琴軒謁慶邸會議公所。久談。歸。約鐵路南北段總辦談公事并請宴。聞武昌為叛兵所擾,瑞總督乘兵輪到漢口。
廿一日未明起,入直。午初三刻散。回家,小憩。留姜翰青、李季皋晚飯,久談始去。
廿二日未明起,入直。午正散?;丶?。李季皋在此,留飯。
廿三日未明起,詣壽皇殿外隨侍皇上。行禮,入直。未初三刻散。回家。本日奉旨,派擬考試孝廉、方正題目。今日奉上諭,袁世凱補授湖廣總督、岑春煊補授四川總督。
廿四日未明起,入直。午正散。回家。留梧生飯。
廿五日未明起,入直。午正二刻散。午后到內(nèi)閣會議。歸。李季皋來,留晚飯。
廿六日未明起,入直。午正二刻散。到內(nèi)閣公所。
廿七日未明起,入直。午正散?;丶摇?/p>
廿八日未明起,入直。召見三次。午正一刻散?;丶?。
廿九日未明起,入直。午正一刻散,回家。到內(nèi)閣公所。
三十日未明起,入直。午正三刻散?;丶摇?/p>
九月朔日未明起,入直。午初三刻散。同琴軒到西城寶宅早飯,同到資政院行開院禮。未刻歸。
初二日未明起,入直。午初二刻散?;丶?。
初三日未明起,入直。午正三刻散?;丶?。
初四日未明起,入直。未初二刻散?;丶?。
初五日未明起,入直。未正散?;丶摇?/p>
初六日未明起,入直。未初二刻散?;丶?。夜,濤、朗兩貝勒至琴軒宅,約往。談公事,夜深始歸。
初七日未明起,入直。未初一刻散?;丶?。夜,濤貝勒、李季皋來談公事,夜深始去。
初八日未明起,入直。未初一刻散。回家。
初九日未明起,入直。未初一刻散?;丶?。今日蒙恩賞,重陽糕。
初十日未明起,入直。未初一刻散。回家。小憩。到慶王府會晤各社會人員。
十一日未明起,入直。未初二刻散。回家。到資政院,上燈后始歸。本日同慶王同具折,辭內(nèi)閣協(xié)理大臣職。奉旨俯如所請。蒙恩著充弼德院顧問大臣。
十二日未明起,入直。同慶邸、那相具折謝恩。本人召見二次。未初刻散。回家。小憩。
十三日未明起,入直。午正三刻散?;丶?。
十四日未明起,入直。午正一刻散。到攝政王府,謝送禮。
十五日未明起,入直。未初刻散。答拜客數(shù)家?;丶?。
十六日未明起,入直。未初刻散?;丶?。
十七日未明起,入直。未正散?;丶?。
十八日未明起,入直。午正一刻散?;丶摇?/p>
十九日未明起,入直。午正三刻散?;丶?。
二十日未明起,入直。午正二刻散?;丶?。
廿一日未明起,入直。午正散?;丶?。會客不斷,至申刻。攝政王命同琴相到北海大他坦晉謁。本人蒙恩授為軍諮大臣。辭,不獲請。
廿二日未明起,入直。謝恩。午正一刻散。到軍諮府到任辦公。
廿三日未明起,入直。召見三次。午正二刻散。回家。慰廷到京,訪談良久。夜歸,看公事?!?/p>
日記表明,在九月廿三日袁世凱(慰廷)到京之前,徐世昌從未離開過京城。而八月廿九日(10月20日)那天也只是“到內(nèi)閣公所”。
再看第二年的日記:“壬子三月十二日具折赴河南汲縣省親,請假一月。蒙召見,跪安。并至毓慶宮皇上面前跪安。蒙恩賞白木耳一匣、燕菜一包、海米一匣、橘餅一包、酸棗糕一包、藕粉一包、普洱茶一團、火腿四肘、銀一千兩。當時即謝恩。
十五日出門謁醇親王。
十六日晨起,久旱得雨,天氣爽潤。乘火車夜抵彰德府,宿慰廷洹上村宅。
十七日袁宅新種之樹亦甚蔥蔚。十數(shù)年未到,街市如舊?!?/p>
徐世昌在日記里記述得清清楚楚,他“十數(shù)年未到”彰德。王學斌先生若認為“極為隱秘”從而“在日記中只字未提”的話,就應該給出一個在日記里必須造假的理由。可見其論點不過是自己講述的,與《韜養(yǎng)齋日記》沒有任何關(guān)系。
其實當時就連袁世凱都沒有“極為隱秘”的想法,他的態(tài)度很明確。袁講,徐世昌的確給他發(fā)過電報,建議“勉弟以釋前嫌,明大義,速行應召出山,仔肩大任,礎國家于磐石之安,登斯民于衽習之上……”袁則回曰:“弟歸田日久,自量能力不足以統(tǒng)輔全軍,自知德鮮不足以削平內(nèi)亂,知其不可為而為之,是為不智,何苦以垂老之身而作此誤國、誤民、誤身之事而受萬人之嘲罵耶?!蓖瑫r還請徐世昌“善為我辭,請朝廷收回成命,另薦賢能。”
就連皇族權(quán)貴們也了解這些內(nèi)幕。載濤說:“至于外間傳說,徐世昌曾秘密赴彰德,往來磋商條件。據(jù)我想,袁、徐兩人早有默契,似不必再作形式上之會見。且當時亦未聽說徐有赴彰德之事”。
日記證明,徐世昌可能是積極謀劃并主張袁世凱復出之人,但徐世昌從未秘赴彰德,袁世凱和徐世昌也沒有密謀并提出出山的任何前提條件。這一點關(guān)系到袁世凱究竟是否真愿意出山以及是否提出了如“召開國會、解除黨禁”等重大政見問題,還是需要搞清楚的。
徐藝郛是否在小站見到了袁世凱
一百多年前發(fā)生的“戊戌政變”是一場突發(fā)事件。當日慈禧如往常那樣在頤和園用早餐,從水路乘舟至西直門外高梁橋換轎進入西安門。隨后皇上發(fā)布上諭,“因念宗社為重,再三吁懇慈恩訓政……”就這樣,近代史上以慈禧為代表的守舊勢力向以光緒帝為首的維新派發(fā)動了反動政變,持續(xù)百余日的戊戌變法宣告失敗。
作為突發(fā)事件,事后是很難講清這一系列事件究竟是如何發(fā)生的。因為事情的發(fā)生不能嚴格按照事先預定的計劃執(zhí)行,所以也不可能存有系統(tǒng)的檔案資料。由此,近一百二十年里,各種見仁見智的說法一一提了出來,可以說凡是人們能想到的幾乎全想到了,只不過無法證明其真實性罷了。
然而,所有的猜想均離不開袁世凱。這是因為康有為、梁啟超制定的兵圍頤和園、謀殺榮祿、劫持慈禧太后的計劃,除去后來被誅的戊戌六君子外,知情的只有袁世凱。袁得以知曉是譚嗣同只身夜訪法華寺時透露出來的,清廷如果知道了這個計劃,唯一的可能就是袁世凱“出賣”的結(jié)果。維新派一心要拉住袁世凱的目的是希望袁在關(guān)鍵時刻能夠“拉兄弟一把”。胡繩先生講:“康有為知道維新運動沒有武裝力量支持是不行的,并且看出京畿的兵力都在慈禧太后的親信榮祿控制下是很危險的。他設想的辦法就是把榮祿部下的北洋軍隊分化出一部分。在他看來,北洋三軍中的袁世凱與聶士成、董福祥不同,是個通洋務、講變法的軍人……認為是可以拉到維新運動方面來的。”就此,康有為專門特派親信弟子徐藝郛(仁祿)前去小站,游說袁世凱。
關(guān)于徐藝郛小站之行的過程也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講徐藝郛不僅在小站見到了袁,而且商談甚歡:“袁世凱刻意對徐仁祿大加稱贊康有為,稱康有‘悲天憫人之心,經(jīng)天緯地之才;徐仁祿則故意挑撥袁與榮祿的關(guān)系,說康、梁屢次推薦他(袁),榮祿卻從中作梗,并問袁怎么與榮祿的關(guān)系這樣不融洽。袁世凱回答,以前翁同龢主張給他增兵,榮祿說漢人不能握大兵權(quán)。按翁說法,曾國藩、左宗棠也都是漢人,何嘗不能握大兵權(quán),但榮祿不同意。這體現(xiàn)了榮祿對他的不信任,可見袁非嫡系。徐仁祿將袁的這番表白向康有為進行了匯報,康終于對袁放了心”。這種說法的主要依據(jù)是《康南海自編年譜》。
另一種說法,徐仁祿到天津后是由徐世昌出面接待的。王照在《方家園雜詠二十首并紀事》中寫道:“往小站征袁同意者,為子靜(徐致靖,字子靜)之侄義甫(藝郛),到小站未得見袁之面,僅由其營務處某太史(指徐世昌)傳話,所征得者,模棱語耳。夫以生死成敗關(guān)頭,而散應以模棱語,是操縱之求,已蓄于心矣”。這種意見是說徐藝郛在小站并沒有見到袁世凱,整個過程中只是由徐世昌一人接待,后者始終以模棱兩可的話語來應付。徐藝郛涉世不深,僅憑膚淺、簡單的對話即認為大功告成,匆匆回京報告康有為他挑撥袁世凱與榮祿關(guān)系有成,遂使維新派倚北洋軍為護軍,導致決策失敗。
兩種說法里,提出徐藝郛不僅見到了袁世凱而且商談成功的是康有為。但康不是當事人,此說只能出于他對徐藝郛匯報工作的理解,真實性不免要打些折扣。王照提出了“到小站未得見袁之面”的意見。但王照同樣也不是當事人,所以此提法的真實性亦需打一定的折扣。
至今又有馬勇先生提出,徐藝郛來到小站后,袁世凱對其只是禮貌寒暄,沒有當面深談便由營務處的徐世昌、阮忠樞、言敦源等全程陪同,好吃好喝,徐世昌還請徐藝郛檢閱新軍等。所以在袁世凱的盛情款待和徐世昌的熱情陪同下,徐藝郛被弄得迷迷糊糊,在他回京向康有為的稟報里,顯然也有誤導之嫌。只是康有為那時在感情上需要這種誤導而已。康有為在后來的政治謀劃中執(zhí)意要找袁世凱幫助,大約都與徐藝郛的天津之行有關(guān)。馬勇先生的研究綜合了上述兩種不同的意見。首先是支持康有為的說法,認為徐藝郛見到了袁世凱。而后又同意王照“所征得者,模棱語耳”的說法,認為徐藝郛充其量不過是享受了個免費的“小站一日游”,吃喝玩的背后等于什么也沒說成,便興沖沖地回京交差了……
原版《韜養(yǎng)齋日記》中對徐藝郛小站之行的記述如下:
“戊戌六月十二日午后到小站到慰廷家久談徐藝郛同來留宿營中
十三日晨起合大操歸與慰廷談午后沐浴與藝郛到文案處
十四日陰雨與藝郛仲遠暢一日云臺來
十五日晨起藝郛冒雨行到慰廷家久談商辦公事留晚飯日夕歸”。
日記記述的是“午后到小站到慰廷家久談徐藝郛同來留宿營中”。當時是沒有標點符號的。加上標點,如果是逗號,則為:“午后到小站,到慰廷家久談,徐藝郛同來,留宿營中”。證明徐藝郛不僅有可能見到了袁世凱,而且還交換了意見。但如果是句號:“午后到小站,到慰廷家久談。徐藝郛同來,留宿營中”。即表明日記記述了兩件事:一是徐世昌回到小站后曾與袁世凱“久談”,二是僅提到徐藝郛同時也來到了小站,但袁、徐談話時并不在場。
然而不管徐藝郛是否見到袁世凱,他自己肯定是覺得大功告成了。也可能自己感覺從袁克定(云臺)那里獲得了某種承諾,于是便在“云臺來”后的第二天一早“冒雨行”。從小站到天津盡管只有六十里地,但在當時的路況條件下,雨間行路是很艱難的。請看先祖日記:“七月廿七日慰廷約赴津,黎明冒雨行,道路泥濘。乘車三十余里,騎馬三十余里,日西到?!绷?,因“道路泥濘”居然整整走了一天。但徐藝郛仍然選擇了“冒雨行”,不愿為雨停再等上一半天,估計存有游說已成的心態(tài),巴望及早回京向康有為匯報喜訊。
相反,袁世凱卻從徐藝郛的突然來訪中察覺出危險即將到來的信號。見日記:“六月十九日晨起,辦公。慰廷來,久談。會客。校書。午后又校書。寫信。由郵政局發(fā)一書,上孝達尚書。夜出查各營,操演防守,調(diào)其備戰(zhàn)隊皆應甚速且寂靜?!毕茸嬖谛≌酒陂g的日記里,記述夜間訓練而且是“操演防守”的訓練,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袁世凱首先要做的是自我保護,徐藝郛是否見到了袁世凱已然不重要了。王照提出,“是操縱之求,已蓄于心矣”。用馬勇先生的話來講:“袁世凱畢竟是一個多疑和有心思的政客,他的耳目遍布京城。他當然知道如日中天的康南海先生只是獲得皇上一人的恩寵,而朝中一班大臣對康有為似乎并不友好,這就不能不使他對康有為派員與其聯(lián)絡保持某種必要的戒心……”
先祖徐世昌的《韜養(yǎng)齋日記》無疑是能夠證明若干歷史事件的第一手材料。它的出版發(fā)行,確實起到了“匡史書之誤、補檔案之缺、輔史學之正”的作用。北京出版集團將先祖的日記原文全部套色影印出版,這主要是出自我的建議。因為我覺得點校版在斷句、標點等細節(jié)處理上難免帶有整理者自身的觀點傾向,還是應該讓廣大讀者見仁見智,自己去理解記述者的原意。
注:本文作者系徐世昌第五代嫡長孫。編撰了《讀辛亥前后的徐世昌日記》《徐世昌與韜養(yǎng)齋日記——戊戌篇》《徐世昌與韜養(yǎng)齋日記——辛亥篇》等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