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中惠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推行,傳統(tǒng)教學理念已經(jīng)無法滿足幼兒的實際發(fā)展需求,幼兒園作為幼兒啟蒙的場所,應充分把握幼兒發(fā)展關鍵期,促進幼兒語言發(fā)展。本文將對在幼兒園如何促進幼兒語言發(fā)展進行分析探討,以期提高幼兒語文表達能力。
【關鍵詞】幼兒園;語言發(fā)展;措施
【中圖分類號】G610 【文獻標識碼】A
一、轉變教學觀念
要促進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升,教師應掙脫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約束,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做到以幼兒為教學根本,承擔起促進幼兒成長與發(fā)展的教育任務。素質教育的推行,為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為了順應時代的發(fā)展,培養(yǎng)幼兒實際能力,教師應充分轉變傳統(tǒng)教育理念。在過去的幼兒教學課堂中,教師以“教”為主,大都進行“滿堂灌”式的教學方式,幼兒只能被動接受課本知識。這種傳統(tǒng)教育教學方式,不僅教學效率低下,教學質量不高,還會導致整個課堂氛圍嚴肅,師生之間缺乏必要的互動,使原本應富有趣味的語文知識顯得沉悶而枯燥,導致幼兒失去進行語文學習的興趣,阻礙了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
二、轉變幼兒學習形式
其次,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教學模式,來對幼兒語文表達能力進行訓練,從前老師講幼兒聽,老師考幼兒背的教學模式基本消失。合作學習策略的應用打破了原本傳統(tǒng)落后的語文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變得更加生動活潑,有利于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開展。其次,幼師還要引導幼兒勤動腦、勤思考,讓幼兒能主動傾聽教師、幼兒的意見,學會尊重他人。最后,幼師可以將幼兒分為小組,然后以任務驅動的方式,引導幼兒自主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轉變教師授課形式
另外,教師必須對自己的授課形式進行轉變,增強自身的業(yè)務素質和科研意識。具體來說,幼師在課內必須幫助幼兒牢記學習方法,使幼兒養(yǎng)成小組合作學習的習慣;在課外則要引導幼兒勤入圖書館和閱覽室,積極探索社會生活中存在的知識。例如:在教授《長城長》這首詩歌時,在課內,幼師可以將幼兒分為小組,以“能將兒歌流利地朗讀出來”為任務,讓幼兒進行組內朗讀,在朗讀過程中,遇到的生字,組員之間相互幫助,若遇到組員之間無法解決的問題,可以尋求教師的幫助,這樣不僅能培養(yǎng)幼兒敢于提問的精神,還能培養(yǎng)幼兒團結寫作、互幫互助的良好習慣。為了提高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教師可以通過閱讀手段來實現(xiàn),閱讀作為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它有利于幼兒詞匯的積累,對于幼兒口頭表現(xiàn)力具有一定推動作用。
四、轉變教學課堂氛圍
教師通過小組合作策略,加強了幼兒的課堂參與度,幼兒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可以積極發(fā)表自己的簡介,進而培養(yǎng)了幼兒敢于質疑、敢于創(chuàng)新的精神。另外,應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有助于幼兒掌握學習方法,培養(yǎng)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在學習《月亮和星星》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播放相關教學視頻,一方面能集中幼兒注意力,另一方面能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讓一個幼兒扮演月亮媽媽,一個幼兒扮演星星寶寶,這樣輕松愉悅的教學氛圍更容易激發(fā)幼兒學習的興趣,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這對于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提高也能起到一定促進作用。
五、合理運用課堂提問
在進行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提問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其思維能隨問題的引導更深入的進行課文學習。教師設計問題時,要以教材內容的重點和難點為依據(jù),結合幼兒的實際基礎水平,設置出難度適中的提問,避免出現(xiàn)問題過難或過易的局面。在進行課堂提問時,教師要給予幼兒充足的思考時間,讓其通過自己查找資料、整理內容和深入分析文章內容得出問題的答案,增強幼兒對新知識的探究欲望,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對于回答不正確的幼兒,教師要適時給予幫助,給出一定提示,引導其回到正確的思路中;對于答案比較片面的幼兒,教師應及時予以補充,使答案更為完整。幼兒在分析問題時,教師可讓幼兒以自愿為原則分成若干小組,并根據(jù)小組的特點幫助幼兒進行自主學習,從而提高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
提問的目的有沒有達到;有沒有準備之外的問題出現(xiàn),這種問題是怎么提出的,對于幼兒的發(fā)展有沒有更加積極的意義;在課堂提問中有沒有從幼兒回答中生成的問題,怎么提出來的,當時是如何考慮的,幼兒是怎么回答;對幼兒回答的反饋是否及時準確等等。教師關于這些問題的反思實際上就是一種對提問有效性的反思,從這些問題中得到的答案不僅能幫助教師有效的改進課堂教學,而且能促使教師成為課堂教學真正的研究者??偠灾侠響谜n堂提問,能進一步培養(yǎng)幼兒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有效提升,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開展。
六、結語
綜上,筆者對如何提升幼兒園幼兒語言表達能力進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予以實施,對于幼兒語言表達能力的形成具有一定作用,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及時轉變教學理念,將多種行之有效的措施應用其中,幫助幼兒營造良好的教學環(huán)境,促進幼兒語言能力的形成,為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奠定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
[1]姚淑娟.幼兒園促進幼兒語言發(fā)展的途徑淺析[J].學周刊,2015(27).
[2]陳艷秋.幼兒語言環(huán)境對幼兒語言發(fā)展的影響[J].學周刊,2016(3).
[3]陳莉.為幼兒創(chuàng)造語言發(fā)展的環(huán)境[J].成功(教育),2013(1).
[4]戚紅芳.幼兒語言表達能力培養(yǎng)初探[J].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3(7).
(編輯:任佳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