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網絡百科全書是傳統(tǒng)百科全書以互聯網為載體并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的百科工具書,它仍不能離開百科全書的原本性質,而成為信息搜索引擎一類的工具。網絡百科全書的最大優(yōu)勢是借助互聯網和IT技術可以實時修訂,隨時更新和能創(chuàng)造出知識的多樣表達方式。交互式多媒體百科全書,可能是創(chuàng)制網絡百科全書的重要參考。
[關鍵詞] 百科全書 多媒體百科全書 網絡百科全書 檢索系統(tǒng)
[中圖分類號] G23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9-5853 (2016) 06-0005-04
[Abstract] Network Encyclopedia is the encyclopedia of reference books,which is the tradi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Internet as a carrier and combined with computer technology. It still can not leave the original nature of the encyclopedia, and becomes a kind of information search engine tools. The biggest advantage of the network encyclopedia is that it can be revised in real time using the Internet and IT technology, to update and create a variety of knowledge expression. Interactive multimedia encyclopedia may be the important reference of creation the network encyclopedia.
[Key words] Encyclopedia Multimedia encyclopedia Network encyclopedia Retrieval system
我國現代百科全書事業(yè)興起已有30多年,隨著互聯網和IT技術的迅猛發(fā)展,人們正在呼喚網絡百科全書的出現。百科全書換上網絡這種嶄新的載體,自然會有更大的優(yōu)勢和全新的形態(tài)。網絡百科全書究竟是怎樣的呢?上網逛逛,忽然發(fā)現品種繁多的“網絡百科”,令人眼花繚亂,如《百度百科》《搜狗百科》《生活百科》,甚至有《神奇寶貝百科》《糗事百科》,還有不少專業(yè)性百科,如《育兒百科》《女性百科》《果蔬百科》,但查查內容,如陷入信息汪洋。稍微細看,基本上多是信息搜索引擎的形態(tài),或如“生活信息總匯”一般,真是無所不有,無所不包。
1 網絡百科全書與“網絡百科”
百科全書是知識的書,不管它以什么樣的載體出現,是印刷在紙上,是刻在光盤上,還是出自于網絡上,莫不如此。以網絡為載體,當然是一種最新形式的百科全書。那么,網絡百科全書到底應該是怎樣的呢?筆者以為,名副其實的嚴肅的網絡百科全書,還是應該如同傳統(tǒng)的百科全書那樣,不失百科全書作為知識工具書的基本性質和基本性格。它應如同由專家、教授“授課”的嚴肅而規(guī)矩的大課堂,是真正的“沒有圍墻的大學”(連紙的圍墻也不存在了)。查閱者接受的是權威性專家提供的正確可靠、可以放心引以為據的知識。它與傳統(tǒng)紙質百科全書和交互式多媒體百科全書之間的不同,主要是載體的變換?;ヂ摼W給了它更大的本領,更多的能力。筆者所見的那些“網絡百科”,號稱是人人可以創(chuàng)建“條目”、人人可以“協(xié)同”編輯的“百科”,而實際是“萬有信息總匯”。如果打個比方,恰似七嘴八舌、熱鬧的大Party,或者說是自由參加、任意發(fā)言的討論會。讀者能從中得到的是需要選擇判斷、信不信由你的一些信息。試查一個“條目”,下面竟會有數十條隨手拈來的“信息”。例如, 某“網絡百科”有“沃爾夫·梅辛”人物條目。據說,此人是“著名的有特異功能者”。條目釋文內容有:“斯大林對此半信半疑,決心親自試一試他的能力。斯大林給了他兩個任務,一個是用他的特異功能去搶一家銀行。當然梅辛在銀行沒有賬戶,只是用他的意念去影響銀行出納的頭腦,讓出納主動把錢交給他。梅辛遞給銀行出納員一張白紙,然后用意念指示出納員給他提取10萬盧布。出納員竟然認為自己看到的是一張真正的提款單。他從保險柜中取出錢,當著克格勃官員的面,把大筆現款交給了梅辛。而他本人完全不知道自己的思想被梅辛控制了。10萬盧布順利地進了梅辛的手提箱。梅辛笑著說了聲謝謝,然后關上手提箱,從容走出銀行。另一個任務是要求梅辛設法繞過訓練有素的警衛(wèi),不經通報直接到斯大林的別墅去見他。梅辛沒有向警衛(wèi)出示任何證件,也沒有被問及任何原因,就徑直地走入了斯大林別墅的大門。他順利地通過了第一層警衛(wèi),然后又輕松地進入別墅的房間。斯大林的貼身警衛(wèi)不但連問都沒有問,還恭敬地為他讓路。他穿過走廊,斯大林的工作人員也沒有任何阻攔??熳叩剿勾罅值膬仁視r,連貼身的老資格的秘密警察都對他熟視無睹。斯大林不覺抬起頭,驚奇地發(fā)現面前站著一個人。他正是沃爾夫·梅辛。斯大林吃驚地問他到底是怎么進來的。梅辛說他向所有人發(fā)出了一個意念:我是貝利亞!貝利亞是斯大林最信任的秘密警察頭子,沒有人會想到盤查貝利亞?!闭垎枺瑢Υ恕爸R”你信不信呢?
百科全書就載體來說,從紙質(包括莎草紙和羊皮紙)到光盤,再到互聯網,無論其載體如何變換,如何“革命”編輯方式,如何無限擴張內容,其最基本的性質是不變的,應該是作為具有教育作用的知識工具書,不是生活的萬有手冊??茖W發(fā)展帶來的新的載體——互聯網,給百科全書以更多的靈活性和更多的知識表達形式,更方便的檢索方式,最重要則是修訂更新(包括增減和修改條目)的隨時性和跟蹤能力,不再受版次的限制。但無論如何變換,如何靈活,保持百科全書的基本性質和功能,即知識工具書,則是基本不變的。否則,何以名之為“百科全書”呢?網絡百科全書仍是百科全書,而非有聞必錄的信息數據匯編。有的學者建議將現有“網絡百科”中的非學術性內容,非百科全書性質的內容分流出去。分流到哪里去呢?有那么多形形色色的網站、搜索引擎,完全可以接納它們,何必來攪擾以提供知識為己任的百科全書,而成為百科全書的累贅呢?何必模糊百科全書與其他信息工具的界限呢?百科全書,不管其載體如何變化,保持百科全書的本色,應該是百科全書家所應該堅持的。當前所謂的“網絡百科”形態(tài)的隨意性,不能不引起百科全書編纂者和百科全書使用者的關注。
2 網絡百科全書的創(chuàng)制
百科全書的主體是條目,即“知識主題”。條目構成百科全書的主體,網絡百科全書也不例外。網絡百科全書因其載體不受卷帙的限制,能向讀者開放更廣闊的知識領域。筆者認為,網絡百科全書可以合并綜合性百科全書和專業(yè)性百科全書、地域性百科全書,以至百科詞典和各種??圃~典,從而擴充知識內容的范圍。
討論百科全書編纂方法和經驗的著作多矣。百科全書的編纂過程,不外是約請合適的專家撰寫合適的條目、專家(主編)對科學內容加以審定、編輯對條目審讀并進行編輯加工和最后成書。網絡百科全書自非天外飛來,亦不能不走這樣的過程。同樣的編纂過程,對于創(chuàng)制以光盤為載體的交互式多媒體百科全書和以互聯網為載體的網絡百科全書的基本部分,即條目部分,均不可免。筆者也同意張之傑先生的意見,重要條目仍應由撰稿人署名,以示負責和權威性。
無論是百科全書的編者還是讀者,面對的主要對象就是條目。離開條目化,百科全書可能就變?yōu)榱硪环N讀物了。顯然,變幻無常的新聞信息和各種廣告信息,不宜落入網絡百科全書的視野。
網絡百科全書與傳統(tǒng)紙質百科全書的主要區(qū)別有二:一是知識內容不受篇幅的限制,如前文所述,它可以把綜合性、專業(yè)性、地域性百科全書和百科詞典、??圃~典的部分知識內容收攏進來,或者說,把多種百科工具書全書合并起來;二是網絡百科全書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編輯部利用互聯網之便,可實時向廣大讀者開放,或者說互動,能夠直接、及時吸收他們的修訂(補充或修改、增減)意見,能隨時補充新知識內容或修正原有條目之缺陷和錯誤。但是,區(qū)別并不在把百科全書變?yōu)橐磺行畔ⅲㄏⅲ┑目倕R。人間事物本來就是有區(qū)別的,圖書亦然。即便加上“網絡”,也不能把圖書與廣告混淆起來,把工具書與故事書混淆起來。
以光盤為載體的交互式多媒體百科全書,是網絡百科全書的前驅。筆者曾以“百科全書家之夢”來比喻這一載體轉換??梢哉f,交互式多媒體百科全書為網絡百科全書提供了創(chuàng)制的重要經驗。
《中國大百科全書》創(chuàng)制網絡百科全書,有許多有利條件,如有前兩版和其他各種百科全書積累的豐厚資源,有大量經過層層審閱把關的成熟的條目。這些條目具有以準確的詞或詞語構成的規(guī)范化條頭,有符合百科全書體例的解說釋義,有增加形象化的圖片,有精選的參考文獻。這一切均為百科數據庫所積存。對于這些百科全書條目,大致可以分為四種情況: (1)知識內容肯定且已穩(wěn)定,無需修改者。如已有定論的歷史人物和事件以及各學科原理等條目;(2)部分條目基本內容未變,但有部分新的發(fā)展,需要加以補充或局部修改者,如國際政治和科學技術類條目;(3)陳舊過時,已失去真正知識意義,無需再提供給讀者者;(4)內容有重大錯誤者,需要重新組稿撰寫者;其中,后三者可能不是多數。
難度最大的工作,是百科編輯與各知識門類(學科)專家密切合作,發(fā)現、提出并鑒別那些新出現的知識,并約請權威專家撰寫新的條目。
《中國大百科全書》創(chuàng)制網絡版有有利條件,也有一定的難度。以光盤為載體的交互式多媒體百科全書,為網絡百科全書的創(chuàng)制提供了重要基礎和經驗。遺憾的是,《中國大百科全書》恰恰沒有經歷這一過渡步驟,難免對創(chuàng)制網絡百科全書欠缺必要的經驗和基礎。
3 網絡百科全書的檢索系統(tǒng)
這里不必討論檢索系統(tǒng)的重要性,因為百科全書(包括網絡百科全書)本身就是供人檢索查閱的知識工具書。查檢網絡百科全書,因有IT技術的支持,自然比查檢紙質百科全書要方便得多,而且有更多的方法。
字順檢索:網絡百科全書設置依字母順序滾動的條目窗口。讀者依條頭首字母,經控制條目表滾動找到所查的條目,點擊條目查看全文。
分類檢索:分類檢索系統(tǒng)有點像《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一版各卷前面的條目分類目錄,但為設置網絡百科全書的分類檢索系統(tǒng)卻需要下一番設計功夫。首先是選擇分類體系,如《百度百科》的分類體系是11類:自然、地理、生活、藝術、經濟、體育、文化、歷史、社會、人物、科技。美國《康普頓百科全書》網絡版可能是吸取古代百科全書家圣伊西多爾(St Isidore of Sevill)的靈感,采取“知識樹”的形式,分為19大類:藝術、傳播、地球、經濟、教育、地理、政府、保健和醫(yī)學、歷史和文明、法律、文學、生物、數學、物理、哲學、宗教、科學、體育與休閑。大類之下分“干”“枝”“葉”三層,分設條目,選定大類后,按“干”“枝”“葉”向下查檢到位。
外國網絡百科全書的分類體系,各自不同,各有千秋,全在于編纂者的精心設計。筆者曾受委托為《康普頓百科全書》中文版做改編工作,將原書條目字順編排改編為分類編排,分為7大類:自然科學、生命科學、社會與社會科學、技術與經濟、文化體育、歷史和地理。
索引檢索:即直接檢索,在檢索窗口中直接輸入欲檢索的關鍵詞。通過“超鏈接”技術直接鏈接到關鍵詞所指的條目,或有關條目的內容(在未設條目時)。
4 關于協(xié)同寫作和協(xié)同編輯
創(chuàng)制網絡百科有兩個特殊的詞,所謂“協(xié)同寫作”和“協(xié)同編輯”,就是說讀者可以直接參與撰寫條目和編輯條目。其實,傳統(tǒng)紙質百科全書的編輯部,也是隨時歡迎讀者提出意見的,特別是歡迎指出書中錯誤或遺漏之處,甚至有“有獎征錯”的舉措,只是由于版次限制,無法及時反映出來。網絡百科全書則能夠及時接受讀者提供新條目和對原有條目的修改意見,隨時反映在書中。可能會有一種誤解,以為讀者可以像寫“博客”或“跟帖”那樣,直接在百科全書里“創(chuàng)建”自己撰寫的條目,或直接修改書中條目的內容。非也!網絡百科全書有自己的編輯部,與讀者的互動和“協(xié)同”,是在“幕后”進行的,是在“幕后”接受讀者撰寫的新條目和修改意見。需要經過專家和編輯審定認可后,才能從“幕后”走向“前臺”,即進入網絡百科全書。網絡百科全書的讀者“協(xié)同寫作”和“協(xié)同編輯”,因為有了互聯網能隨時受到編輯部的審定并隨時反映到書中。這是紙質百科全書和以光盤為載體的交互式多媒體百科全書做不到的。說到底,還是因為版次不存在了。
事實上,傳統(tǒng)的百科全書也是向讀者開放的,也有接納讀者提供“協(xié)同寫作”和“協(xié)同編輯”的機制,但因沒有互聯網這個快捷靈活的載體,就不得不受到版次的限制,表現不出“隨協(xié)同”“隨進入”的能力罷了。
5 其他知識內容
網絡百科全書有異于紙質百科全書,是因有互聯網、IT技術的支持,可以添加更多的靈活有益的知識表達方式。最實用也是最不可少的項目是地圖集和歷史年表。此外,還可以創(chuàng)造更多寓教于樂、增加讀者興趣的知識項目,如“知識俱樂部”“知識競賽”等。
地圖集:世界地圖可以設計為可旋轉的地球儀。此外,還可以不同形式編出各種專業(yè)地圖,如世界地質圖、世界主要礦產圖、世界能源分布圖、世界人口圖、世界交通圖、世界時區(qū)圖等。國別地圖可以鏈接相關國家條目中的主圖。其中,省會、州首府、大城市和特殊有名的城市名,也應鏈接到相關地名條目?!吨袊蟀倏迫珪返木W絡版,當然會把本國地圖做得更為詳盡。
歷史年表:一般以滾動時間帶表現,其上標注世紀、年代和事件。歷史年表制成中外對照則更佳,其上為外國大事,下為中國大事。歷史年表中事件的選擇和起迄年代根據考古歷史肯定的史實和當代的發(fā)展,由編纂者設計決定。
知識測驗:筆者曾參加由《中國青年報》《博覽群書》主辦的暑期大、中學生知識大獎賽,應邀為大獎賽擬定100個知識測試題,深深體會這種知識競賽,對于擴大人們知識視野和增強學習的興趣大有裨益。后又見美國《Encarta 多媒體百科全書》設有“智力迷宮”(Mindmazy)項目,十分有益又有趣。在網絡百科全書中設置這樣內容實非難事。不過,Encarta的“智力迷宮”比較復雜,可以簡化設計。例如,不用其古堡形式,直接隨機顯示提問,并給出答案:三錯一對,由參加者選答,同時給出參考條目,根據回答者須否參考和答題快慢評定分數。下面試設兩題為例:
例1:趙元任是
物理學家?
語言學家?
詩人?
歷史學家?
(可參考“趙元任”條目)。
例2:《社會契約論》是何人所著?
孟德斯鳩
伏爾泰
盧梭
狄德羅
(可參考“《社會契約論》”條目)。
有互聯網和IT技術為依托,還可以設計出其他各種知識性的展示項目,如旅游觀光類介紹地理知識的項目等,亦可附編附錄性的材料,如人們經常查檢的《成語詞典》《英漢漢英詞典》,以及常常被引用的古典之作,如《唐詩三百首》等。
圖書開卷,有全書目錄指引路徑。網絡百科全書則以操作頁面指引。操作頁面分設各種知識項目和各種檢索系統(tǒng)的按鈕,供讀者點擊進入。
5 修訂體制
網絡百科全書與紙質百科全書和交互式多媒體百科全書相比,其最大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隨時修訂,甚至可以隨時補編新知識性項目或修改原有條目,沒有版次問題。新知識、新發(fā)展、新事件,可以得到實時反映。條目可以隨時修改或補充,以至撤掉或新增。例如,大名鼎鼎的《不列顛百科全書》,就曾遇到過知錯難改的尷尬。1929年出版的《不列顛百科全書》第14版,曾載有“皮爾丹人”條目。到1953年,人類學家證實皮爾丹人顎骨是偽造的。這一黑紙白字的錯誤,只能在20年后的下一版撤掉了。這樣的問題在網絡百科全書中,則可實時解決。這是網絡百科全書的最大優(yōu)勢所在。隨時修訂自然也依靠廣大讀者的參與和提供修訂意見,或補寫條目全文。因此,可以說網絡百科全書是開放性的,也正因此,就必須有一個連續(xù)跟蹤的編輯部,并與讀者保持“互動”。
參考文獻
[1]張之傑.以維基百科為例試論百度百科進階之道[J].科學文化評論,2014(4)
[2]張奇.一部優(yōu)秀的學習工具書:不列顛百科全書網絡版[J].新世紀圖書館,2008(3)
[3]金常政.多媒體百科全書縱橫談[J].辭書研究,1998(6)
(收稿日期:2016-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