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白
袖筒里筒的是千里眼,遠山哈拉成個近山;
阿哥是孔雀虛空里旋,尕妹是才開的牡丹。
雖然到目前我仍然不能以真正的“花兒人”自居,但對“花兒”的喜愛,對“花兒”當下的生存狀態(tài)以及對“花兒”主人的關注與思考,是我長久以來難以釋懷的心結。聽“花兒”、說“花兒”、閱讀關于“花兒”的書籍、文章無疑是作為一個準“花兒人”最樂意保持的生活狀態(tài)。在諸多“花兒”書籍中,《青?!盎▋骸眰鞒行绿健だ碚撈罚ㄒ韵潞喎Q《新探》)是一部以全新的編寫思路和編排結構完成的理論書籍。讀完《新探》,急切地想談談對這部新作帶給我的觸動和感受,稍加思索,“花兒”名段“袖筒里筒的千里眼”跳出腦際,于是我就用“把遠山拉成近山”這樣一句“花兒”歌詞,并不怎么中肯地表達我對《新探》的看法。
首先讓人欣喜的是我們真切地感受到當下“花兒”人的自信。就我看來,《新探》中表現出來的自信有兩個方面:其一,編者的自信。在“花兒”這種代表人類文化遺產的民間藝術的傳播地區(qū),青海也許沒有太大的經濟優(yōu)勢、文化優(yōu)勢(甘肅當初以“甘肅“花兒””的名義申報世界“非遺”項目似乎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甚至沒有廣闊的地域優(yōu)勢(青海的“花兒”傳唱地區(qū)主要集中在日月山以東的河湟農業(yè)區(qū)),然而編者以自身的學術眼光,立足于有史料記載的“花兒”發(fā)展脈絡,對“花兒”曲令、歌手、代表性“花兒”會、“花兒”的城鎮(zhèn)化發(fā)展等“花兒”要素的宏觀洞察,以時不我待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放眼國內外的學術視野、從多維視角條分縷析的理論駕馭,表現出青?!盎▋骸钡淖孕牛憩F出青?!盎▋骸比说淖孕?。其二,納入書中的廣大學者的自信。書中出現的以往前賢多是“花兒”研究領域的拓荒者,他們的開創(chuàng)業(yè)績自不待言。當前活躍于“花壇”的老中青學者,不論從什么學科入手,不論從哪個視角切入,都標新立異,言之鑿鑿,擲地有聲,以見他人之所未見、言他人之所未言的觀點和縝密的論述,顯示出滿滿的自信,這些成果自然也為學界同道所深以為然。
《新探》通過對盡可能全面的材料占有和盡可能科學合理的結構體系,經緯交織地梳理了“花兒”傳承保護的種種真知灼見,最大程度地呈現有關“花兒”傳承保護的豐富多彩的研究成果,實現了時間跨度、空間跨度、學術跨度三個重要跨度,就像一架由多面透鏡組成的“千里眼”,“把遠山拉成近山”——把遙遠的、模糊的、未來的、跨學科的種種有助于“花兒”傳承保護的理論精華轉化為切近的、明晰的、當下的、為我所用的現實言說。
對“花兒”的關注和研究,始于二十世紀初期?!缎绿健纷犯菰矗瑥脑缙诘念欘R剛、張亞雄等著名學者開篇,對“花兒”研究的過去予以陳述回顧。對于二十世紀中后期的柯揚、劉凱、朱剛、魏泉鳴、汪鴻明、趙存祿、趙宗福、郭正清等,世紀之交涌現出的“花壇”新秀張君仁、閆國芳、楊生順、劉大偉等,從“花兒”研究最根本的概念闡釋著手梳理,從時間上跨越了一個多世紀,涵蓋了關于“花兒”的“前世今生”,值得肯定的是書中對“花兒”產生地域的史前文化馬家窯文化、半山文化、馬場文化和農耕文化、游牧文化等廣闊文化背景的展示,非常有利于對“花兒”文化特質、演唱風格和將來發(fā)展方向的歷時性縱向領略;對于“花兒”核心傳唱地域、也是學界長期爭論的“河湟”稱謂追溯到《后漢書》《舊唐書》等歷史著作和地方志《洮州廳志》《甘青寧史略》的記述。所謂正本清源,《新探》正是從源頭上理清了河湟地區(qū)傳唱花兒的歷史文化背景。
盡管未來的學者和研究成果固然無法見到(當然也不可能見到),但《新探》中不少學者通過對當下現狀的考察和理論推測,對“花兒”未來的發(fā)展給予了較為深入的思考。對于“花兒”集會性演唱總結出傳統“花兒”會與當下“花兒”進城中茶園“花兒”、廣場“花兒”的區(qū)別:由山林走向廣場,由分散走向集中,由多元走向單一,由傳統走向現代,由宏大走向狹隘,由娛樂走向功利;并在此總結提煉的基礎上,制定措施,為“花兒”演唱的未來施診把脈,在保護傳統“花兒”會(典型的如青海的“五朵金花”)文化生態(tài)的同時,積極扶持城鎮(zhèn)廣場“花兒”會、“花兒”茶園,打造衛(wèi)星“花兒”會等能夠吸納群眾參與的演唱集會。一些學者指出:為展示“花兒”文化成果、紀念著名“花兒”人,應該打造“花兒”城,建立“花兒”博物館;應當搭建多種多樣的“花兒”文化展示平臺。當今和可以展望的未來社會,網絡已越來越密切地滲透到生活的各個領域,“花兒”的生存發(fā)展自然不會例外,書中列舉了不少學者關于開辟“花兒”網站、開發(fā)網絡課程、加大“花兒”的數字化保護等前瞻性思考,不僅是對“花兒”文化的理論探索,而且對“花兒”未來的發(fā)展趨向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這種“瞻前顧后”的較大幅度的時間跨越,在我看來是《新探》的第一個看點。
《新探》呈現給讀者的第二個看點是空間跨越。在《新探》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許許多多曾經和現在活躍于“花壇”的青海學者,也看到了活躍于鄰近省區(qū)甘肅、新疆、寧夏的許多面孔,而且看到了楊曼、徐立真等臺灣、國外學者。盡管由于編輯出版《新探》的項目歸屬原因,書名定為“青?!?,但編輯人員并沒有將編輯視野拘囿與青海一地,而是用廣闊的視野極為開放地包容了國內外“花兒”學者。這種視野的意義不僅僅是羅列一些人名,而是盡可能全面地站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寬廣度來看待“花兒”研究??聯P、汪鴻明、郭正清等都是研究“花兒”的大家,他們的理論高度、探究視野、學科視角以及他們在成果中所使用的學科理論(如口頭程式理論、表演理論)等,都給讀者展示了打開眼界看世界的必要和可貴。
《新探》最為搶眼的看點在于實現了一種學術跨越。其中之一是學者群體的跨越。書中不僅回溯了“花兒”學奠基人張亞雄、牙含章,較大篇幅地介紹了當代著名“花兒”學者如魏泉鳴、趙宗福、滕曉天、武宇林等,也將很多近幾年來嶄露頭角的年輕“花兒”人(如楊生順、吳彥博、祁海宏、楊琪昌、馬清華、馬桂花、云丹拉姆等)及其成果展示于讀者。形成了較大時段的老中青學者的承繼鏈條。況且這些學者的著眼高度、研究程度各有千秋,從而使《新探》顯得豐滿而有層次感。同時也體現了編者主動發(fā)現青年“花兒”學者、有意培植青年“花兒”人成長的胸懷和良苦用心。
學術跨越的表現之二是對成果載體的跨越。以往的閱讀經驗是此類理論書籍基本著眼于“花兒”流傳地域的一些學術期刊、會議論文以及專門論著,《新探》正表現出了“千里眼”的功能和特點。對《民俗研究》《民間文學論壇》《西北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等在國內外有影響學術期刊的關注,對閆國芳、魏燁、戚曉萍等碩博士論文的提煉或節(jié)錄引用,是大可為《新探》點贊的亮點。這既表明了編者對“花兒”研究理論成果能夠達到的層次的注重,也表明“花兒”研究目前已經能夠達到的層次和在眾多學科中的被關注程度。值得讓所有“花兒”人欣喜的是“花兒”研究的層次和在眾多學科所受到的關注程度已經“跨入前沿”或“登上巔峰”。
學術跨越的表現之三、也是全書最為耀眼的特點是對學科和文化領域的跨越。盡管一千個學者會有一千個研究視角和切入點,但類似《新探》這樣的理論匯編往往會落入歷史、語言文學、音樂的窠臼,《新探》雖然也因需要從歷史、語言文學、音樂等學科視角對“花兒”的“我是誰”、“從哪里來”、“往哪里去”等重要命題及其方言特色、節(jié)奏韻律、演唱技法等問題予以重視,但更多地從文化學、人類學、民俗學、生態(tài)學、社會學等學科視角著眼當下的“花兒”研究,從更加宏闊的視域和更加深入的層面,探究“花兒”作為人類文化現象,它與當下人們的生產生活、與自然環(huán)境和文化生態(tài)、由它帶來的種種社會問題及其解決方式等等許多學科視角為讀者打開了全新的理論視野。尤其值得突出一提的是,“花兒”與昆侖文化、“花兒”與河湟史前文化、“花兒”與藏羌文化、“花兒”與女性文化、“花兒”與生殖文化、“花兒”與宗教文化等論述,大多是首次或新近與讀者見面展開交流的,令人耳目一新。諸多跨越學科、跨越文化領域的研究成果,將““花兒”園地”耕耘得多元而多彩,廣袤而厚實。又如將“花兒”方言與《紅樓夢》《金瓶梅》等古典名著中金陵方言進行比較研究,別開生面,為“花兒”研究又打開一扇窗戶,同時與河湟漢族的南京族源說互為佐證。
《新探》同樣不缺少批判性。如對處于不同的立場和視角、眾說紛紜的“花兒”進校園說給予理性的思考和合理的課程定位:
“花兒”完全有理由、有資格成為各級各類學校的特色課程、地方課程或校本課程。根據各級學校設置課程的不同目標和需求,在基礎教育階段,可以嘗試將“花兒”作為民間音樂(文學)地方音樂(文學)欣賞課程,作為地方文化常識課程;但也要防止將“花兒”開設成必修科目或考試科目,切不可因為開設“花兒”課程增加學生課業(yè)負擔。在高等教育階段,開設為公共藝術選修課,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在文學專業(yè)、音樂專業(yè)開設為專業(yè)選修課,拓展民間文學、民間音樂領域;為碩博士研究生開設為專業(yè)研究性課程,從多學科視角指導學生進行“花兒”研究。
看了這些文字之后,我卻不能不落入俗套地“蛋里挑骨”。以我愚見,《新探》的缺憾或曰美中不足如次:書名雖曰“傳承”,然《新探》幾乎涉及到“花兒”研究的方方面面,于是就有了面廣而點不突出之嫌,本應濃墨重彩之處似乎沒能得到足夠渲染。多種文化側面的探討僅限于“花兒”歌詞研究,如“花兒”與民俗文化、“花兒”與宗教文化,這些領域的研究固然有待深入,但若從“花兒”會的起源、“花兒”主人的生活背景、“花兒”演(對)唱與生產生活等人類學、民俗學、社會學角度切入,可能會更加接近問題的本質。“花兒”歌詞有別于紀實文學,更不是實錄或史志文獻,起興句主要以押韻和符合節(jié)拍韻律為要求和標準,“花兒”的主人(包括串把式之類的編創(chuàng)者)大多為文盲半文盲,他們的表述并不具備作為佐證的科學性和可信度,我比較頑固地認為,不太合適把“花兒”歌詞當成史料或地方志文獻資料。這也為探索新的研究理路提供了啟迪,當然,《新探》中薪火相傳的眾多學者和編者已經從“本沒有路”走出了無數條“花兒之路”,但愿更多的“花兒”人從《新探》受益,《新探》為越來越多的“花兒”后來人提供借鑒,點燃“花兒”人的思想火花。時近端陽,河湟地區(qū)的許多山林峽口又該人頭攢動、“花”團錦簇了,那些搖頭晃腦、彎腰聳肩的民間歌手又該或撕心裂肺或刻骨纏綿或戲謔調侃地吐露著他們的心聲,有聲無聲地呼喚著心中不舍的“連手”,于是我想,我們非常有必要把自己化成“花兒”生長繁榮的細雨和風!
(作者系青海師大副教授,青海省“花兒”研究會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