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根據百度百科的定義,瀏覽器是指能夠顯示網頁服務器或者文件系統(tǒng)的HTML文件內容,并讓用戶與這些文件進行交互的一種軟件。按照應用環(huán)境劃分,分為網頁瀏覽器和手機瀏覽器。其中,網頁瀏覽器主要是通過HTTP協(xié)議與網頁服務器交互并獲取網頁,通常這些網頁是由URL來指定的。常用的網頁瀏覽器包括IE瀏覽器、Firefox瀏覽器、Safari瀏覽器, Chrome瀏覽器、搜狗瀏覽器、UC瀏覽器等。手機瀏覽器則是一種用戶在移動設備終端,例如手機或PDA上通過通訊網絡進行互聯(lián)網內容瀏覽的移動互聯(lián)網工具,也叫做移動瀏覽器。
隨著人們越來越頻繁的使用瀏覽器連接各類互聯(lián)網應用,瀏覽器成為眾多網絡攻擊瞄準的目標,大量的瀏覽器安全問題,例如網絡釣魚、跨站攻擊、網頁木馬和病毒后門程序等也隨之劇增,因此瀏覽器安全已經成為人們最為關心如何解決的一個問題。
2 瀏覽器網頁安全問題的分類
根據對瀏覽器不同方面的威脅,瀏覽器安全主要涉及五個方面:網頁安全、下載安全、插件安全、支付安全和個人信息安全。本文將主要針對網頁安全問題進行分析,網頁安全主要包括瀏覽器安全漏洞檢測、網頁/網址認證以及網頁/網址防護。
2.1 瀏覽器安全漏洞檢測
漏洞即某個程序在設計時未考慮周全,當程序遇到一個看似合理,但實際無法處理的問題時,引發(fā)的不可預見的錯誤。瀏覽器作為客戶端程序,其漏洞的存在是由于編程人員的能力、經驗和技術所限,在程序中難免會有不足之處。由于程序結構的復雜性,瀏覽器自身存在大量的安全漏洞。漏洞本身雖然不帶任何屬性,但是漏洞可以被惡意用戶利用進入電腦執(zhí)行任意代碼,不但會造成信息泄露,嚴重的甚至會破壞磁盤文件系統(tǒng)等,造成極大的安全威脅。
目前,針對安全漏洞的檢測主要是采用漏洞掃描技術,即利用漏洞掃描和安全評估軟件對整個網絡進行全面的掃描、分析和評估。一般采用下述的兩種策略:策略一是首先掃描目標主機的端口,目的在于對指定端口進行監(jiān)聽以及識別網絡服務所屬類別。然后利用系統(tǒng)的操作平臺,查看在漏洞庫中是否存在滿足了匹配條件的漏洞,具體為根據存在于漏洞庫中的所有漏洞進行一一的排查。最后模擬黑客對系統(tǒng)進行攻擊,假如模擬攻擊成功,就說明系統(tǒng)中的確存在著安全漏洞。策略二則是采用插件技術,為了檢測出系統(tǒng)中的漏洞,通過調用插件來運行掃描程序。安全漏洞的針對型掃描能夠建立和提高用戶的安全策略,及時發(fā)現(xiàn)并彌補安全漏洞。
2.2 網頁/網址認證
安全認證是一個通過驗證被認證對象的屬性,來確認被認證對象是否屬實有效的過程。所述屬性包括口令、數(shù)字簽名或者生理特征等,例如指紋、掌紋或虹膜。認證技術是現(xiàn)代密碼學的一個分支,目前通常認為存在兩種認證技術,分別是身份認證和消息認證。
第一種是身份認證技術,顧名思義其是用于鑒別用戶的身份,能夠對信息收發(fā)方進行真實身份鑒別。在開放式的網絡環(huán)境中,身份認證往往是許多應用系統(tǒng)安全保護的第一道防線。在身份認證過程中一般使用三個要素:只有主體知道的秘密、主體擁有的物品和只有該主體具有的獨一無二的特征或能力。常用的身份認證技術則包括RMI技術、SOAP技術、基于Cookie的單點登錄認證等。
第二種是對收到的消息進行驗證的消息認證技術,目的是確認消息的確是來自真正的發(fā)送方且未被篡改,同時也能夠驗證消息的順序性和及時性,已廣泛應用于信息網絡。消息認證的實質是針對消息自身生成冗余信息,即被稱作MAC的消息認證碼。MAC用于檢測消息的完整性和進行消息源認證,具體是使用密鑰對待認證消息生成新數(shù)據塊并通過對數(shù)據塊加密而生成。由于MAC相對于待保護的信息而言具有唯一性,因此可以實現(xiàn)待認證消息是完整的,并且能夠保證消息的無法抵賴和偽造。構造MAC通常利用以下三種方法:基于帶密鑰的Hash函數(shù),基于分組密碼以及基于流密碼。
2.3 網頁/網址防護
瀏覽器中的網頁/網址防護技術主要有風險隔離技術和風險攔截技術。首先是風險隔離技術,其最著名的為沙盒(Sandbox)技術。其主要用于控制代碼的執(zhí)行權限,是瀏覽器保護安全的一種組件關系設計模式。相當于在沙盤中運行瀏覽器,通過加載自身的驅動來保護底層數(shù)據,建立虛擬環(huán)境隔離病毒、木馬,使其不會影響用戶的真實電腦,屬于驅動級別的保護。該技術的實現(xiàn)是利用操作系統(tǒng)提供的權限來控制應用程序界面和訪問攔截技術,而更為先進的沙盒技術則需要使用虛擬CPU技術。其次是風險攔截技術,也被稱為“網頁防火墻”,主要包括幾種攔截機制:URL攔截、惡意腳本攔截、堆噴攔截、下載攔截、進程攔截和自我保護等。
3 瀏覽器網頁安全問題防范技術的優(yōu)勢及不足
3.1 瀏覽器安全漏洞檢測技術
瀏覽器安全漏洞檢測技術目前尚存在有不足之處。首先是規(guī)則庫問題。由于確認系統(tǒng)漏洞的工作具體是根據系統(tǒng)配置的漏洞規(guī)則庫來進行,于是為了保證確認漏洞結果的精準度,就意味著必須要設計準確的規(guī)則庫。此外眾所周知的是,目前的漏洞庫一般都是根據已知存在的安全漏洞來設計的,但是在網絡上的眾多不安全因素卻有很多都來自未知的漏洞,因此,如果不能對漏洞規(guī)則庫進行不斷的及時更新,就無從談起確認漏洞結果的精準度。綜上,基于漏洞庫信息的重要性,如果漏洞庫信息是不準確的或陳舊的,那么它不但不能用于漏洞掃描,還可能無法對系統(tǒng)的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有效措施來進行消除。
在采用插件技術掃描瀏覽器安全漏洞時,為了不斷地掃描出新漏洞,當插件不足時,可以通過添加新的插件來實現(xiàn),這大大提高了漏洞掃描軟件的擴展性和易于維護性。例如,用戶可以遵循插件的編寫規(guī)范使用專用腳本語言來自己編程撰寫出新的插件。
3.2 網頁/網址認證
對于身份認證技術來說,現(xiàn)有的各種硬件身份驗證產品,如裝有PKI證書的USB裝置、IC電子卡,或動態(tài)密碼電子令牌等,存在浪費大量資源、增加企業(yè)的生產經營成本或應用范圍小的缺點?,F(xiàn)有的網絡身份驗證,仍然是各網絡服務商各自有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庫及相對的身份驗證產品,對于各網絡業(yè)者而言,造成了重復投資的問題;而對于使用者而言,使用者得同時記住各種不同用戶名密碼及需要購買各種不同身份驗證硬件產品,降低了使用意愿。而隨著MAC研究的深入,最初的僅在可證明安全性方面的要求已經遠不能滿足用戶的意愿,用戶不但需要MAC在證明安全性方面表現(xiàn)出色,同時在其他方面也要具備相當?shù)膬?yōu)勢,比如快速的計算速度、支持增量式以及并行計算、在線運行和支持亂序驗證等,其實質都是用來提升MAC的計算速度的,因此,未來可以通過充分利用計算機的計算特點來改進算法從而提高算法的計算速度。
3.3 網頁/網址防護
在提高瀏覽器安全等級方面,Sandbox技術充分利用了操作系統(tǒng)的權限控制和應用程序界面控制,并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是從根源上來講,由于其實質上是靜態(tài)技術,在很多方面,Sandbox技術并不能夠及時進行更新和擴充,這就造成了Sandbox的技術劣勢,即對于網絡上新出現(xiàn)的漏洞,其不能夠進行足夠的防御。傳統(tǒng)技術中的惡意URL攔截提示方法,僅僅能單純地提示用戶其請求的URL有風險,提示信息既不夠豐富,也不具有說服力。用戶在選擇是否繼續(xù)訪問時,缺乏參考數(shù)據,導致極有可能做出錯誤的判斷,從而造成訪問假網站的后果,這就使得用戶的信息安全得不到足夠的保障。
4 結束語
本文針對瀏覽器網頁安全存在的問題,現(xiàn)有的瀏覽器網頁安全防范技術以及相應技術的優(yōu)缺點進行了介紹。根據上文的介紹發(fā)現(xiàn),與瀏覽器相關的安全威脅是多種多樣的,并且隨著人們對網絡資源越來越依賴,尤其是網上購物、網上支付、社交網絡的不斷發(fā)展,瀏覽器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面臨的安全問題也會越來越復雜,瀏覽器安全問題涉及到了國家安全、企業(yè)發(fā)展及個人生命財產安全,將會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江導.瀏覽器Web安全威脅檢測技術研究與實現(xiàn)[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14(02):100-101.
[2] 馬琴.淺析Web瀏覽器的安全與防范[J].科技風,2010(21):203.
[3] 胡曉荷.瀏覽器安全——不能被忽視的問題[J].信息安全與通信保密,2009(08):11-14.
[4] 宋苑等.網絡安全掃描技術綜述[J].廣東通信技術,2004(08):58-60,64.
[5] 洪宏等.網絡安全掃描技術研究[J].計算機工程,2004,30(10):54-56.
[6] 李星宜等.基于數(shù)字證書的身份認證系統(tǒng)的設計與實現(xiàn)[J].計算機技術與發(fā)展,2011,21(12):160-163.
[7] 孫勇.一種Web身份認證方法[J].電腦知識與技術(學術交流),2007(20):345-346.
[8] 李勇.消息認證碼的原理與實現(xiàn)[J].通信世界,2006(47):28.
作者簡介:
劉瑩瑩(1982-),女,漢族,遼寧興城人,畢業(yè)于東北大學,碩士,現(xiàn)任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電學部主任科員;主要研究方向和關注領域:計算機網絡、圖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