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靜
18年前我高考那會,是7月,至于是6、7、8還是7、8、9,因年代久遠,我都給忘了。
寫這篇卷首時,是7月,而現(xiàn)在的考高挪到了6月。因為我現(xiàn)在開始負責“萬象”欄目——就是翻遍媒體找一些發(fā)生在這個月的新聞事件加以點評,我發(fā)現(xiàn),如今高考的基調雖然還是黑的,但我還是能努力找出一點不一樣的顏色。
先是看到一段視頻,是8名男老師魔性起舞,為高考的學子壯行。白襯衣,黑褲子,蛤蟆鏡,開場明明是嚴肅的廣播體操,畫風一轉,掏出紅綢帶跳起了《纖夫的愛》;接下來,《新白娘子傳奇》主題的歌配了《千手觀音》的舞蹈;韓國舞曲《nobody》跳得那叫一個四腳朝天……甚至還圍上大概是蚊帳做的芭蕾舞裙,跳起了《天鵝湖》。糟糕,裙子掉了,糟糕,一低頭,老師,您的禿頂!
臺下的孩子笑得都快裂了!
我猜,是因為他們看到了老師的窘態(tài)和慌亂。當孩子眼中的權威人士不再“裝”權威,就變得極其可愛了。
網(wǎng)友們“紛紛表示”:有點感動。
有關高考的各種段子滿天飛,人們不再談高考色變,而是慢慢學會了從自嘲中解壓——考前爸爸給兒子發(fā)短信,“兒子別怕,爸爸已經找好了人,你去考一下,也就是走個過場?!?/p>
“嗯,我會調整心態(tài)發(fā)揮好的。老爸,你找的誰?”
“觀音菩薩?!?/p>
最眼饞的莫過于高考最后一科結束后,校草扛著?;ǔ隽丝紙?,昭告天下他們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戀愛了!
社會的寬容度也比以前明顯了。我親戚的小孩是大學渣,明明高考無望還非要去考場占個座位。要在我當年高考那會兒,考不上大學意味著“全完了”,但現(xiàn)在,家長雖然無奈,但不至于對孩子絕望,認為孩子人品、道德還不賴,打拼一下應該能在社會上有個立足之地。
“考上大學也沒什么卵用”的言論依舊泛濫,但是不像前幾年那么有人氣了,因為經過這么多年的反反復復波波折折,大家明白了一個事兒:學習,不是課本和考學;學習,是求知、研習、處事。學歷是能力不佳的人之擋箭牌,是能力強的人之通行證。
當然了,高考的“黑色”依舊還在。
漫天的,菏澤鄆城的高考學子們從宿舍窗戶里拋出撕得粉碎的書屑,場面震撼如下雪,那是怎樣一種的壓抑???不過呢,南京中華中學的高三孩子,把自己的教輔、筆記、錯題本、作文選義賣給學弟學妹,將所得錢款放入學校的“愛心基金”去幫助困難同學。
還有的孩子,堅決不撕書,將筆記、復習心得放在淘寶上、微店里售賣,標明“字跡清晰,考點都有”,一本只要100元。
心里還惦記著一些孩子……
不知道煙臺那名因為遲到一分鐘,無緣英語考試的孩子怎么樣了?
高考作文沒寫好躺在地下嚎哭打滾并咬傷自己父親手指的男孩,是否平靜了下來?反正我說不出一句指責他的話,對這種歇斯底里也說不出“人生還長”的雞湯。
四川達州少年小斯高考后跳江自殺,寫下2800字長文“控訴”父母,說感覺不到父母的愛……父母哭著說:為什么孩子不記得我們對他的好?
唉……好吧,最后,還是向這個焦灼的7月送上一點清涼吧。據(jù)《中國新聞周刊》報道,網(wǎng)上逃犯現(xiàn)身女兒高考,警察等逃犯將女兒送進考場開考后,才對其實施了抓捕。得知警察的善意,逃犯很感動,對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這挺像一部電影的,對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