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菡
摘 要:流行音樂作為一種音樂形式,具有自身的特點:語言生活化、節(jié)奏明快、貼近生活、易于接受,本文對流行歌曲進入中職音樂課堂展開探討,介紹如何把握好“流行音樂進課堂”的尺度,既不使課堂音樂教學陷入枯燥乏味的泥潭,也不能使得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停留在流行音樂界定的低水平的層次上,偏離音樂教學普及和提高學生音樂素質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流行音樂;音樂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1-0222-02
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發(fā)現(xiàn)95%以上的學生喜歡流行音樂,他們開口就是超級女聲,周杰倫,“哈韓哈日”,并且就“你希望老師怎樣上好音樂課?”這一問題上,很多學生都希望在課堂上能聽到自己喜歡的流行音樂;學校舉行晚會比賽,學生絕大多數(shù)愿意唱流行歌曲……針對這些現(xiàn)象,時常思考為什么超級女聲的PK賽會吸引那么多觀眾去吶喊助威,而現(xiàn)在的正統(tǒng)音樂卻受到學生的排斥?既然學生們喜歡流行音樂那我們又能不能把優(yōu)秀的流行音樂引進課堂,讓其發(fā)揮積極作用呢?
首先,要正確認識流行音樂,流行音樂作為一種音樂形式,具有它自身的特點:語言生活化、節(jié)奏明快、貼近生活、易于接受,雖然沒有高雅音樂生命力強,但并不能因為它是流行的,就將其貶得一文不值,一味排斥;與之相反把高雅音樂捧上天,在課堂上絕對禁止流行音樂,這樣學生會很反感。更何況任何一種音樂形式都有其獨到之處,比如流行音樂貼近生活、容易抒發(fā)情感,這些特點就是讓廣大青少年學生對鐘愛的原因,關鍵在于如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流行音樂,然后才能引導好學生如何正確對待流行音樂。
其次,作為一名教師要盡力把握好“流行音樂進課堂”的尺度,既不應該因噎廢食而放棄流行音樂的介紹,使課堂音樂教學陷入枯燥乏味的泥潭;也不能放任自流讓流行音樂唱課堂的主角,使得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停留在流行音樂界定的低水平的層次上,偏離音樂教學普及和提高學生音樂素質的基本要求。誠然,現(xiàn)代流行歌曲有的空洞直白,平淡無奇;有的不倫不類,不知所云;有點矯揉造作,無病呻吟,但其中也不乏經過事件檢驗的經典作品。這些流行歌曲負載著濃厚的民族情懷,不少詞作者表現(xiàn)出了一種很強的社會責任感,關注人生,關注現(xiàn)實,如盧國沾的《萬里長城永不到》 表達的是一種民族的憂患與覺醒;感人至深的 《一個真實的故事》,敘述了一個慘烈的人與環(huán)境、人與生命的故事;鄭智化對臺灣社會的關注,使他的歌獨具悲劇的力量,塑造了許多“墮落天使”的形象,寫出了這個時代迷惑的你我,也寫出了你我對這個時代的迷惑;崔建對一代青年精神世界的關注與表達,使他的歌分量厚重而博大。如 《一塊紅布》從個人的感受,上升為一代人心路歷程的審視,成為一代人的精神畫像。他們的歌曲,帶給人的不僅僅是旋律和文字的簡單堆積,而是一種心靈的震撼,一種靈魂的升華,一種對生命和現(xiàn)實的反思。好歌是一定時期內社會精神價值和文化心態(tài)的寫照,其思想、美學價值是對學生進行思想熏陶和審美教育你的很好資源。那么怎樣才能更好的引導利用呢?就我平時上課的情況,談一下幾點的體會。
一、正確引導
這個階段的學生正處在生理發(fā)育的特殊階段,身心成長引起的突發(fā)和心理意識上自我意識的增強行成的合力,使中學生的情感意思迅猛覺醒、涌動,進而對朦朧的愛情生活十分向往;而流行音樂大部分涉及情感生活、節(jié)奏明快,比較符合青少年期間十分膚淺的愛情觀和欣賞特點,所以他們對流行音樂情有獨鐘。但同時,現(xiàn)有的知識結構,使他們還沒有具備完善的鑒賞能力,還不能區(qū)分它的優(yōu)劣,只是按照自己的喜好全盤吸收流行音樂,這樣難免會受到負面的影響。另外,中學生心理發(fā)育和自我控制能力還不夠完善,對人生、對生活的思考還不夠全面,而有的流行音樂太過消極,太過極端,所以老師的正確引導是經典流行歌曲走進課堂的前提條件!
二、加強電化設備,恰當使用視聽結合的方法激發(fā)美的感情
音樂教師平時要做個有心人,在網絡上時常觀看相關的視頻或者電視里的文藝節(jié)目,并從網絡上把好的音樂視頻下載或者把好的電視節(jié)目錄制下來,在音樂課堂上通過現(xiàn)代先進的多媒體設備放給學生看,讓學生討論、各抒己見,老師參與學生的評價,教會學生如何欣賞,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品位,并能自覺地做到抵制庸俗的流行音樂。特別是每年中央電視臺的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是一臺綜合性最強,藝術水平極高的娛樂節(jié)目,包括歌舞、曲藝、雜技、戲曲等多種多樣的音樂表現(xiàn)形式,是非常值得學生欣賞的,音樂教師可以選擇一些晚會中的亮點節(jié)目及學生比較少見的藝術表演形式,開拓學生欣賞的視野,讓學生真正感受音樂所包含的內在魅力,以激發(fā)學生學習音樂的熱情,并逐漸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水平。
從中職院校音樂教學的本質來講,其教學成果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其受歡迎程度決定的,一堂受歡迎的音樂課堂,必然會極大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使教學效率提
高。因此,教育者在將流行音樂引入到中職院校的音樂教學中時,應該合理的利用學生的資源力量,集思廣益,創(chuàng)造讓學生參與到篩選作品的機會。例如,為優(yōu)秀流行歌曲制作的FLASH作品,充分運用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從視覺、聽覺等感官上的反應上升到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歌曲的學習當中,充分感受到精神的愉悅享受;再比如,小提琴的協(xié)奏曲 《梁?!?,它來源于美麗的民間傳說“梁?!钡膼矍楣适?,教師在給學生欣賞之前,可以請學生講述自己的了解的故事、創(chuàng)設欣賞情境,在通過“化蝶”舞蹈的觀看,結合音樂的聽賞,引導學生從不同感官上體味音樂的旋律之美、情感之美。有選擇的讓流行音樂走進課堂,也是為了有效的一步一步培養(yǎng)學生們對音樂的興趣以及利用學生們的喜好提高對音樂的研究鑒賞能力。
三、課堂上教唱部分優(yōu)秀流行歌曲
流行音樂中不乏優(yōu)秀作品,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演唱一些他們喜歡而由有教育意義的歌曲。一方面,優(yōu)秀的流行歌曲對學生同樣起到思想教育作用,而且較空洞的說教效果反而會更明顯。你如 《童年》 這首歌讓學生回憶起自己美好的童年,教師可以聯(lián)系實際引導學生珍惜時間,努力學習。流行歌曲 《陽光總在風雨后》 使人充滿了對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對生命,生活和整個世界的熱愛,增強了奮斗的自信和力量;而 《龍的傳人》則在雄壯、豪邁的旋律里,使學生體會民族氣魄,任免的勤勞勇敢,喚起他們建設祖國的使命感,從而培育他們愛國、愛民的深厚情感。至于一些不健康的歌曲,教師就要明確態(tài)度,堅決禁止進入課堂。這樣才能更好的體會優(yōu)秀流行音樂的課堂價值!
四、豐富學生的事業(yè)文化,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讓他們懂得如何鑒賞音樂的優(yōu)劣。
流行歌曲是一種音樂形式,將會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長期存在。因此,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是非常關鍵的。當審美能力提高到一定程度以后,就會形成相應的免疫力,對流行歌曲進行鑒別,能吸取精華去其糟粕。比較是最好的教學手段,教師把詞曲俱佳的優(yōu)秀作品和低俗的毫無價值可言的作品放在一起,和學生共同探討辨別美丑。教師還可以利用適當場合,如課前課后、課外音樂活動、個別交談等,向對音樂有濃厚興趣的學生介紹一些審美常識,比如:怎樣鑒賞歌曲、歌詞、歌唱等,指導學生對流行歌曲進行鑒別、分類,讓他們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幫助學生從中選擇適當?shù)母枨?。正?《樂云》 云:“審樂以知政,而治道備矣”。荀子一位音樂可以“正身行、廣教化、美風俗”。的確如此,優(yōu)美高尚的音樂,蘊含著潛移默化的高尚情操,聲情并茂的音樂藝術是塑造中學生靈魂的有力手段,對學生的精神起著激勵、凈化、升華的作用。能逐漸形成正確的審美觀,培養(yǎng)感受美、鑒賞美、表現(xiàn)美和創(chuàng)造美得能力,提高分辨“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的能力。在這點上,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要提高學生的文化素質,豐富他們的知識視野,這樣才能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自己懂得如何區(qū)分優(yōu)劣,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從優(yōu)秀的音樂中吸取養(yǎng)分,陶冶情操。這樣才是流行音樂走入課堂的目的所在。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音樂課堂也要給學生提供更大的空間,使各種音樂都發(fā)揮更大的積極作用。流行歌曲的主要功能雖然是娛樂,但它承載的審美價值和教化作用不可低估。所以如果我們用平和的心態(tài)去看待,用積極的姿態(tài)去引導,那么我們的音樂課堂會更加生動,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高靜.在音樂教學中引入流行音樂的探討[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1(07).
[2]王麒宇.淺談高職音樂教育中的流行音樂教學[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03).
[3]楊曉紅.淺談職業(yè)院校音樂教育教學中流行音樂的引入[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