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葉丹
摘要:通過對當前已公布大學章程的本科院校章程的校名條款分析可知,絕大多數(shù)高校選擇在章程中注明大學的校名英譯及其英文簡稱。其中,綜合性院校的校名英譯遵循著基本的直譯原則,顯得較為統(tǒng)一;多科性院校的校名英譯則出現(xiàn)了多樣化的翻譯,甚至呈現(xiàn)出一定程度上的混亂與集體上的翻譯錯位。而出于辨識度等原則對校名英譯的靈活處理,又使得英譯校名新意頻出。
關鍵詞:大學章程 本科院校 校名英譯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7-208-02
2011年7月,教育部頒布的《高等學校章程制定暫行辦法》(教育部令第31號)中明確章程應成為高校的治?!皯椪隆?,是高校內部治理的基本準則。此后,各高等院校紛紛開始啟動大學章程制定。校名作為一個學校的“亮相招牌”,在各校章程中的第一章總則中通常都有指明。而隨著高等教育國際化進程的推進。注明英文校名也成為各校制定章程時的基本內容。本文即以2015年8月前已公布的大學章程中的校名條目為考查對象,來考察其校名英譯的定名規(guī)律以及存在的問題。
一、綜合性院校的校名英譯
在綜合性大學中,“地區(qū)名/紀念名+University”格式的英文校名是最常見的一種,也是中文翻譯過來相對較簡單且無爭議的一種,如浙江大學譯為“Zhejiang Universicy”,武漢大學譯為“Wuhan University”等。但也不難發(fā)現(xiàn),即使是中文具有相似性的大學,其英文翻譯也大相徑庭。如北京大學和南京大學的英文翻譯,一個采用英文發(fā)音的相似性,似乎更多地以英語為目標語,譯為“Pekng University”,這與清華大學的“Tsinghua Univemity”異曲同工;而南京大學并未效仿此法譯為“Nanking University”,而是直接采用了南京二字的中文拼音,這似乎又遵從了“名從主人”這一原則。兩者孰優(yōu)孰劣?筆者認為不可一概而論,這實則與北京和南京兩個城市的歷史痕跡以及在國際上被慣用的稱呼有一定的關系。如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早在清末民初時期,就有被同時稱為“Peking”與“Beijing”的歷史,在此基礎上北京大學采用“Peking University”此譯則不足為奇,而隨著威妥瑪拼音的推行,這一翻譯更是成為了慣例;而南京從明朝開始便被稱作南京,尤其經歷過二戰(zhàn)之后,“Nanjing”一詞在國際上也變得不陌生,這也符合外國人對其的準確認知和信息的最快獲取。因此,此類大學校名英譯可以考究城市或者學校的沿革,在基本格式準確的情況下,翻譯出具有自身特色且能較快較準確地提供信息的英文校名,的確無需強求整齊劃一。在此舉中山大學為例,其章程中注明的英文翻譯為“Sun Yat-sen University”。使用的是該校的紀念者孫中山先生的號“逸仙”,不譯為“Zhongshan”而譯為“Sun Yat-sen”。究其原因,直呼其名“孫文”有昝越之嫌,稱“中山”又恐與中山市等地名重復或被疑為是建在中山市的大學,同時也與孫中山先生的英文版的傳記中較多使用“Sun Yat-sen”此名有一定的聯(lián)系。
二、多科性院校的校名英譯
多科性院校是我國大學中種類最多的高校,且普遍校名較長,元素繁多,如一個校名至少有地名、科類名(甚至多個科類)、層次名三個元素。這類院校的校名英譯格式并不完全統(tǒng)一,存在問題也最多,以下以理工科為主的院校為例做一分析。
(一)科技類院校
在19所科技類樣本院校中,對“科技”一詞的譯法采用的多是對科學和技術的直譯“science and technology”。其中部分院校在“科技”前還有“農林”、“林業(yè)”、“電子”、“信息”、“建筑”、“人文”等具體學科修飾語,對“科技”一詞舍棄“science”,僅用“technology”做中心語。其他詞做前置修飾詞,形成偏正結構的短語。
科技類院校中也有幾個院校的翻譯十分引人注目,如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將其校名譯為“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Science and Technology”,西安建筑科技大學譯為“Xian Univers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譯為“Central Soutll University of Forestry and Technology”,他們均將采用“A and B”的并列結構,前面的修飾語與“科技”一起成了并列同層次的學科門類,而非對“科技”的修飾,似有不妥。其中,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更是玩起了縮寫的游戲,將其校名翻譯為“NORTHWEST A & FUNIVERSITY”,即避繁就簡將“Agriculture and Forestry”縮寫成“A&F”。這本無可厚非,但是既然章程中另有注明簡寫,那么校名最好是用全稱,再者從其英文名稱回譯過來似乎應當為“西南農林大學”,與中文校名不符,建議即使簡寫也不要刻意舍去“Technology”一詞。更加標新立異的譯法還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直接將英文校名翻譯為“Xidian University”,只因其中文簡稱為“西電”。此譯法倒是有幾分新意,雖然不如直譯其中文全稱一樣能讓外籍人士迅速定位其地理位置與學科門類,但是卻不會引起歧義,頗值得玩味。另有華中科技大學將其“華中”一詞直接采用漢語拼音的方式翻譯為“Huazhong Univemiw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不將其譯為“Central China”想必是不想讓人誤解為“中央”,此時采用漢語拼音似乎更加妥當。
其實采用拼音而非英語直譯的院校也并不少見,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譯為“Zhong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并未跟隨中南大學采用“Central South”;中國人民大學則并未將“人民”一詞譯為英語對應的“People”,而是采用“Renmin”這一拼音的羅馬字母拼法。專有名稱的翻譯不同于文本翻譯,它可以是一個重命名的過程,是一種兼顧原文、譯文和譯文對象(讀者)三元關系的語用翻譯手段。正因為考慮到翻譯中的三元關系,譯者可能認為名稱的著眼點需要變化,不能或不宜直接搬用原文的名稱。為了設法表現(xiàn)出原文名稱的含義。照顧到讀者的文化背景以及他們對原文文化差異的接受度,或確保譯文的經濟意義或社會意義,譯者就會另辟蹊徑對譯文重新命名。何自然和趙捷認為,語用翻譯過程中對譯文的重新命名是一種比直譯、意譯要深刻得多的翻譯行為,是譯者主體性介入翻譯過程的體現(xiàn)。
(二)理工類院校
在2015年8月前公布的17所理工類院校的章程中,除了四川理工學院未在章程中注明英文校名外,其他16所均有標明。對于“理工”一詞的翻譯,各高校借鑒世界知名的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和加州理工學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英文全稱,都使用“×× of Technology”或者具體為“××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但有意思的是除北京理工大學英譯為“Beijir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常熟理工學院譯為“Changsh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湖南理工學院譯為“Hunan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外,其他13所院校無論頭銜是“大學”還是“學院”,均使用的是“University”一詞,有意要避免使用“Collellege”與“Institute”這些與“學院”更加對等的詞匯,似乎用了便低人一等。試問像麻省理工學院、加州理工學院與倫敦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此類世界名校都在用的詞,何以我們卻用不得?可見,我國的高校的確應正視“學院”一詞的翻譯,而無需一窩蜂地追趕“University”的潮流。
另一問題是使用“地區(qū)名+學院+專業(yè)名稱”表達方式的高校,例如南京理工大學英譯為“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武漢理工大學英譯為“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譯名格式均呈現(xiàn)出明顯的地域性。對于大部分對中國高校了解甚微的外國人來說,這些學校很容易被誤解為是南京大學和武漢大學所轄的一個加盟分院,如同美國加州大學系統(tǒng)下設的各個分校一般。如何在翻譯的時候通過技術處理來避免這種誤會?筆者認為有兩種方法,一是可以借鑒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英文格式“專業(yè)名稱+學院+地名”或“學院+of+專業(yè)名稱+地名”;二是如果實在不愿舍棄這種前、后兼修的表達方式,可以將“University”替換成“College”與“Institute”,借鑒美國的“理工大學”名稱中極為普遍、顯著的“地名+Institute of Technology”這一格式,避免被誤解為某大學的下屬分院。這些公布的章程的院校中,唯一采用了這種國際接軌的處理方法避免了尷尬的理工類大學,卻唯有北京理工大學一所,即譯為“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而非追隨國內堅決不舍棄“University”的做法。這種“地區(qū)名+學院+專業(yè)名稱”前、后兼修的表達方式,尤其是“地區(qū)名+University+專業(yè)名稱”的欠妥當?shù)奶幚矸绞?,幾乎在所有專業(yè)學科院校的英文校名中都存在。
三、校名英譯中的社會心理
縱觀所列的大學章程中的英文校名,一方面,我們看到了高等教育界對國際化潮流的追逐: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了其在“與國際接軌”這一行動上的不足。校名的英譯,或稱英文校名,本應是一種信息的傳遞載體,一張使國際人士正確認識該校的真實的名片。然而,通過以上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某些大學的校名英譯似乎無意傳遞其真實的、有效的信息,而更像是在裝飾,其功能只如同給中文校名扣上了一個“洋帽子”,使其顯得更加“高大上”,且只是為了“高大上”而“高大上”。甚至為了“高大上”不惜翻譯錯位,使其顯得蠻擰,只是為了借光于更加“高大上”的兄弟院校。這種欠斟酌的做法或許不是一所兩所院校的作為,而是集體上的翻譯錯位,是時代、是當前教育界不安守本分的“尚上心理”的一種反映,這種追求“高大上”的虛癥也可謂是當代大學的一種心理病癥。
毋庸置疑,符合英語語言習慣和國際通用表達的校名更加容易被外籍人士理解與熟識。然而,通過對這些大學章程中注明的英文校名的考察與對比,可見同類院校的校名英譯竟然五花八門,其中不乏巧妙處理之英文校名,但有些校名的英譯十分令人費解,甚至很容易引發(fā)“國際笑話”。因此,各高校應利用章程修改的契機,重新審視自己的英文校名,力求將英文校名最優(yōu)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