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罪辯護》連載之七
無巧不成書
朱明勇
回到原點
根據(jù)我國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審判人員、檢察人員、偵查人員必須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夠證實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無罪、犯罪情節(jié)輕重的各種證據(jù)。嚴禁刑訊逼供和以威脅、引誘、欺騙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證據(jù)。而此案偵查機關(guān)和公訴機關(guān)僅因為被告人在偵查階段曾作過有罪供述,有證言證明被告人有殺人的動機、時間和作案用的尖刀,就完全忽視了被告人的無罪辯解,忽視了證明被告人無罪證據(jù)的收集,使證據(jù)不能全面反映案件的真實情況,導(dǎo)致本案警方將馬廷新作為犯罪嫌疑人予以刑拘后,雖然一直無法獲取馬廷新殺人的直接證據(jù)卻仍直接將該案移送市檢察院審查起訴,最終出現(xiàn)有證據(jù)缺陷的案件被移送到人民法院進行審判。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對一切案件的判處都要重證據(jù),重調(diào)查研究,不輕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沒有其他證據(jù)的,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沒有被告人供述,證據(jù)充分確實的,可以認定被告人有罪和處以刑罰。一審法院以此精神,在認真審查馬廷新的有罪供詞之真?zhèn)魏?,認定本案存在的諸多疑問無法排除,是在依法維護法律的尊嚴。
退一步講,即使本案被告人不翻供,由于未達到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也不能認定被告人有罪而追究其刑事責任。在沒有確鑿證據(jù)證明犯罪事實的時候,從司法公正的角度考慮,寧可錯放也不要錯判。因為錯放只是把一個有罪者錯誤地放到社會上,而錯判則在錯誤地處罰了一個無罪者的同時,還會放縱了真正的罪犯。也許我們司法機關(guān)統(tǒng)計的錯案率并不高,但對被錯判的任何個人和他的家庭而言,都是百分之百。“疑罪從無”,是相對于大多數(shù)人的大多數(shù)利益而言的,對于極少數(shù)人的極少可能的放縱是次要的、第二位的。因為我們知道,即使真的因為證據(jù)的原因不得不放縱了一個罪犯,那也只是污染了水流。而當我們基于一種“正義”的沖動,忘記了“疑罪從無”的刑事訴訟原則,導(dǎo)致了一次不公正的審判,那么其后果要比放縱一個個案的罪犯嚴重得多,因為這時我們是在污染水源!我們應(yīng)該將這種放縱,看作是一種代價、一種成本、一種必要的損失。畢竟,我們現(xiàn)在正處在實現(xiàn)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歷史進程中。
我國當前的大多數(shù)錯案不是因為適用法律不當,而是因為認定的事實有誤,這些都與證據(jù)有關(guān)。證據(jù)是司法公正的關(guān)鍵,從某種意義上講,輕視證據(jù)是一個國家法治不健全的表現(xiàn)之一?!耙勺飶臒o”的原則,可能會使馬廷新被無罪釋放,但這正是法治社會的要求,是司法文明、進步的表現(xiàn)。
通過這場辯護,我知道我已經(jīng)動搖了高院法官對本案有罪的確信。但是,這次庭審并沒有當庭宣判。我們再一次進入漫長的等待,而這一等又是兩年。
2006年8月22日,河南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了刑事附帶民事裁定:撤銷鶴壁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判決,發(fā)回重審。沒想到這一鏖戰(zhàn),案子又回到原點,但是這也給了我更多的時間來準備徹底的最后決戰(zhàn)。即便在馬廷新一審已經(jīng)被判無罪的情況下,他又被超期羈押了三年多。
北京上訪
當時全國法院、檢察院正在清理超期羈押問題,每一年年底最高法院和最高檢都會通報全國清理超期羈押的結(jié)果,那幾年每一年年底最高法院的公告都是超期羈押為零,而同時我們舉報超期羈押的行動從來就沒有停止過??吹綀蠹埳系臄?shù)據(jù)我只好一次次一笑而過。我記得當時的最高檢檢察長還將超期羈押上升到犯罪行為,說超期羈押就是非法拘禁。其實這個也不用說,超期羈押可不就是非法拘禁嘛。
于是,我建議馬廷新的家人到北京反映超期羈押的情況。
2006年秋,北京南站附近的一個小胡同里人山人海,這里是最高人民法院信訪接待室,有兩道大鐵門。雖是南二環(huán),這里的環(huán)境卻很臟亂差。
那天早上,我們一行三人趕到最高法申訴信訪大廳的大門前,八點整,大鐵門前已經(jīng)匯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訪民,長相形形色色、穿戴五花八門。還沒到開門時間大門就已經(jīng)被堵死了。原來,當大門一開他們就要以百米沖刺的速度跑到院子里的鐵欄桿里排隊領(lǐng)號,如果晚了也許這一次就自來了。我了解了這一竅門,就擠到第一排,八點整,大門拉開,我和那些來自全國各地的訪民們一起如潮水般涌向里院的鐵欄桿里,好在那時的我還身強體壯,幾乎搶了個頭牌。還算順利,我們迅速領(lǐng)到了接訪號,填寫好表格后又轉(zhuǎn)去第二個窗口電腦登入。在完成這一切后就進入一個類似火車站候車大廳的屋子,在進入的那一刻起,雙眼就要開始緊盯著墻壁上的那塊大的電子顯示屏。那上邊記載著當日登入電腦的各地上訪人的情況,那屏幕一道道閃過,你必須不得有絲毫的疏忽,因為那里的規(guī)定是:當你的名字在屏幕上出現(xiàn)的同時就有可能叫到你的名字,但是也不一定會叫到。如果叫到了你的名字而你沒有聽見,那么,你的名字后邊就會打上一個叉,兩次沒聽到就打兩個叉,然后你就沒機會等到法官約見了。如果是這樣,你只能等到下次接訪時間,而下次接訪時間必須是兩個月以后(現(xiàn)在改為三個月)。在緊張的等待中我聽到訪民的討論,某某人在這里已經(jīng)上訪十年了,但是問題還沒有解決;某某上訪多年干脆不上訪了,就在附近開了個飯館做起了生意;某某上訪因為有點文化就在院子里干起了專門替人填表的營生,填一張表兩塊錢。那一刻我甚至在想,律師如果在這個院子里擺張桌子,那整天何愁案源啊。正在胡思亂想,一個小女孩走到我身邊,從容地和我聊著天兒,旁邊一個東北大媽說:這孩子在這里陪大人上訪都快有十年了。
臨近中午,我們看到馬廷新案的名字出現(xiàn)在大屏幕上,于是,我們屏住呼吸生怕叫名字沒聽到。那里確實嘈雜無比,聽起來很是費勁。我告訴馬廷新的妻子和她的家人一定要高度集中精力,千萬別錯過了叫號,但是上午依然沒有叫到。
中午休息,我們就在附近的一個小飯館吃了碗面條,原來這家開飯館的老板也是個上訪戶,邊做生意邊上訪。出了飯館我們在路邊徘徊等下午上班,就在這時來了一個中年男子看著菅素玲手里拿著一把材料,就走過來說你是河南的吧,我看看你的材料,說完一把搶過菅素玲的材料說,河南的問題可以到外邊解決,你跟我來Ⅱ巴。我立馬聯(lián)想到這便是傳說中的“截訪”。
下午,我們順利見到了法官,然而面對營素玲的哭訴,法官無動于衷,在電腦上登記下基本案情后便將我們打發(fā)走了。出來的時候,我們看見幾個穿著少數(shù)民族服裝的幾個人進入接待大廳,未及登記和填表,馬上里面就出來一個領(lǐng)導(dǎo)模樣的人把他們接到屋子里去了。
上訪歸上訪,等待歸等待,我們依然沒有收到任何回音,正是在這樣煎熬的等待中,時間到了2007年3月7日,由鶴壁市中級人民法院另行組成的合議庭,再次開庭審理。
責任編輯:崔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