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易知
摘 要:《討粵匪檄》是曾國藩在湘軍練成后,出發(fā)征討太平軍之際頒布的一篇檄文,字數(shù)不多,卻極具蠱惑性和煽動性,成功地籠絡(luò)了社會的中堅力量,從根本上決定了太平天國的失敗。本文從語言結(jié)構(gòu)、語言表達方面分析了《討粵匪檄》的語言邏輯特點——邏輯嚴密,表達多樣,同時也指出不足之處,即自相矛盾、過于夸張。
關(guān)鍵詞:討粵匪檄;太平軍;曾國藩;煽情
中圖分類號:K25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23-0131-01
從語言的結(jié)構(gòu)內(nèi)容上看,在文章第一段,曾國藩集中全力攻擊太平軍的軍紀來煽動不知情的人對其的仇恨。“荼毒生靈數(shù)百余萬,蹂躪州縣五千余里?!笨卦V了太平軍對人民百姓的壓迫剝削。第二段,曾國藩接著攻擊太平天國內(nèi)部的文化,“粵匪竊外夷之緒,崇天主之教?!惫袅颂教靽奈幕^,將其置于傳統(tǒng)文化和民族國家的雙重叛逆的位置上進行了強有力的批判;“自其偽君偽相,下逮兵卒賤役,皆以兄弟稱之。“攻擊了太平天國的平等觀,太平天國的平等觀雖具有反封建等級制度的意義,但隨著其政權(quán)的變質(zhì),已越發(fā)顯露出消極影響,曾國藩死死抓住了太平天國的這個弱點作為把柄,斥責此種行為敗壞倫理道德,又挑撥了內(nèi)部的兄弟的關(guān)系;最后,曾國藩又指責太平天國制造文化浩劫,號召有志之士保護傳統(tǒng)文化,有所作為。最后,曾國藩采用了一系列排比,動之以情,誘之以利,號召廣大”血性男子“”仗義仁人“參與剿匪,著實鼓舞士氣,震懾人心。全文結(jié)構(gòu)內(nèi)容循序漸進,邏輯縝密,符合常情。曾國藩深知趨利避害是人之本性。首先解決人民的生活問題,其次解決人民的生活問題,最后封官賞爵相吸引。①并用排比手法將這三方面的內(nèi)容組織起來,層層遞進。
從語言的表達形式上看。第一,善于煽情。全文幾乎每一段落的最后都是煽情的呼號,“此其殘忍殘酷,凡有血氣者未有聞之而不痛撼者也?!胺沧x書識字者,又烏可袖手安坐,不思一為之所也?!蓖瑫r, 還大量運用了排比的手法,產(chǎn)生了咄咄逼人的氣勢效果?!吧嫌腥赵拢掠泄砩?,明有浩浩長江之水,幽有前此殉難各忠臣烈士之魂?!巴ㄟ^排比的手法控訴太平軍的罪行,有理有據(jù)。從當時社會的民生出發(fā),客觀的反映了人民的處境和疾苦,深得平民百姓的共鳴。寫出了對方罪行累累,必定失敗,而自己堅持忠信,必定成功。這滿足了人們的心理需要,因此即使這篇檄文充滿了謠言和欺騙,人們?nèi)匀辉敢馊ソ邮?;第二,自相矛盾。雖然該檄文結(jié)構(gòu)縝密,環(huán)環(huán)相扣,但仍有自相矛盾不和諧之處。曾國藩在文末說道”在昔漢唐元明之末,群盜如毛,皆由主昏政亂,莫能削平?!岸笥终f”今天子憂勤惕厲,敬天恤民,田不加賦,戶不抽丁,以列圣深厚之仁,討暴虐無賴之賊,無論遲速,終歸滅亡?!按笠獗闶?,從前漢唐元明朝的末年,盜賊多如牛毛,這都是由于君主昏庸,政治混亂。如今我們的君主勤政愛民,敬畏上天,以歷代鮮明君主所傳下的深仁厚澤,去討伐暴虐的匪寇,或快或慢,終有消滅的那天。想來曾國藩是想夸耀一下當時君主的賢明仁德的,既然他認為盜賊的出現(xiàn)是由于君王的昏庸,那么先前口口聲稱的”粵匪“在他看來不正屬于盜賊匪寇之流嗎?但后文卻說當今君主體恤愛民,寬厚仁慈,這和前文的昏庸便自相矛盾了;第三,人身攻擊、夸張。這篇檄文歷來都被認為是滿篇的胡話謠言,也常有學者引用史學來替太平軍洗脫冤屈。檄文作為一種戰(zhàn)斗性強的批判、聲討文體,必定具有頗為濃厚的主觀色彩。曾國藩在這篇檄文里極盡污蔑之能事,對太平軍進行嚴厲的攻擊?!逼鋼锶胭\中者,剝?nèi)∫路?,搜括銀錢,銀滿五兩而不獻賊者即行斬首……“曾國藩筆下如此殘暴的情景,而真實情況則是太平軍軍紀嚴明,不奸淫不屠戮,賞罰分明,不徇私情。如此看來,曾國藩非太平天國真實赤裸裸的攻擊和造謠。另外,在提及太平軍禁讀、焚燒四書五經(jīng)時,”此豈獨我大清之變,乃開辟以來名教之奇變?!皩⑦@一行為上升到了歷史、國家的高度上來。太平天國信仰上帝,作為封建信仰偶像的孔子及儒家經(jīng)典自然就成了太平天國否定的對象。在歷史上,這類思想專制政策并不少見,秦始皇焚書坑儒,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shù),清朝文字獄。對比看來,把太平軍的行為當做是封建制度思想規(guī)范的開天辟地之”奇變“,著實有些夸大,通過夸張的方式將其罪行添油加醋的控訴而出,更為震懾人心;第四,語言曉暢、內(nèi)容義正言辭。在這篇檄文中貫穿第一段的修辭手法是示現(xiàn),將實際不見不聞的事物,說得如見如聞,活靈活現(xiàn)。將太平軍的行為說的非常逼真,示現(xiàn)手法運用在此處能夠最大程度的喚起大家同仇敵愾的共鳴。除了示現(xiàn),文中還使用了對比、對偶、對舉的手法。進一步揭露太平軍的罪行,句子整齊美觀,語言顯得義正言辭,令人信服。最后一點,誘之以利,動之以情。檄文最重要的內(nèi)容,是從利益方面許愿。上文提過,曾國藩將人們的生活問題、身份問題、封官授爵聯(lián)系起來。這對于人們來說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在文章末尾,他誘之以利,動之以情召喚廣大人們的正義之感,并且有理有據(jù)的分析了敵我雙方的勢力、強弱,增加了人們的信心,也鼓舞了大家的士氣。曾國藩善于利用傳統(tǒng)的文化觀念以及社會大眾的普遍心理狀態(tài),明確的表明自己的立場是忠信的,是正義的。②
《討粵匪檄》不僅在當時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直到現(xiàn)在在檄文中仍占有重要地位。它的成功一是語言邏輯結(jié)構(gòu)的清晰縝密,二是語言邏輯表達形式的多樣。
注釋:
①②陶金,郝言.《討粵匪檄》的藝術(shù)略論[J].佳木斯學院學報,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