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漢陽
在念本科的時候,我第一次去南大的張心瑜劇場看學生演劇《門里門外》。記得其中有一幕,講一對貧賤夫妻為生活所迫,丈夫下狠心出走。扮演丈夫的演員步履蹣跚,晃晃悠悠地走上了觀眾席,大家竟也不以為忤。聚光燈打在他的臉上,妝化得不倫不類,眉毛沒染徹底,灰白黑三色相間,像冬日里野火燒過后留下的燼余。我饒有興致地打量著那故作沉痛的表情,暗想他既已跨過了“幕線”(熊佛西語),理應同我們觀眾打成一片,怎么還久久地沉浸在角色中玩味不已?舞臺之于他,仿佛是個可以任意伸縮、延展的空間。
上海話劇藝術中心有一座小劇場,名字就叫 D6 空間。我在那兒也看過一個微戲劇,名為《拾叁》。有一幕城管追趕女攤販,導演的舞臺調(diào)度如下:一前一后各打一個光圈,兩名演員就在這圈里原地小跑,避免了滿場飛奔造成的混亂。這種處理手法并不新鮮,卻讓沒看過幾次戲的我著了迷,甚至在我第一部自編自導的長劇的類似場景中,就徑直照搬了過來。等到我有了一點理論意識,開始似懂非懂地讀斯坦尼,讀彼得·布魯克,揣摩什么是“當眾孤獨”、“注意圈”、“空的空間”、“光光的舞臺”,弄得自己的思想迷亂不堪,本就拙劣的演技毫無長進不說,也徹底打消了我的舞臺夢和創(chuàng)作夢。
言歸正傳,請允許我掉掉書袋,引一句戲劇家奧尼爾論創(chuàng)作的老生常談:“找一些木頭、帆布、鐵釘和其他東西,先給你自己造個劇院,造個舞臺,配上燈光,仔細研究一番。這樣做了以后,也許你就明白該怎么樣寫劇本了?!边@是在說,一個優(yōu)秀的劇作家心中必有一座小寫的舞臺。這個舞臺不必局限于傳統(tǒng)劇院的那種鏡框般的一隅,當然也不自外于特定的條件和基礎設施(如聲光化電)。換言之,劇作家的想象可以上天入地,鳶飛魚躍,卻也不能漫無邊際,野馬脫韁。
中國傳統(tǒng)戲曲的舞臺空間是素樸的,在近代以前也少以漫設機關、濫灑狗血的“景觀”取勝。我們常說的“一桌二椅”即是一例:它通過轉換桌椅擺放的位置,同時訴諸觀眾的想象以及演員行云流水般的演技來完成場景的變幻。演員在舞臺上轉一個小圈表示地點的變換,接連轉幾個圈則表示出門旅行,從而彌補了道具的不足和舞臺空間的簡陋促狹。梅蘭芳 1935 年訪問蘇聯(lián),當著一眾歐洲藝術家們的面表演京戲片段《打漁殺家》,大獲成功,靠的就是他風格化的精湛演技把蕭恩行船、搖槳、步行的空間挪移展現(xiàn)得惟妙惟肖。
老祖宗留下的空間遺產(chǎn)是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富礦。近三四十年來涌現(xiàn)出的優(yōu)秀中國戲劇人,從年輕的溫方伊(話劇《蔣公的面子》的作者)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高行健,還有高的老搭檔、素有“大導”之稱的林兆華,無不借鏡、取法傳統(tǒng)的空間意識,使得中國的舞臺綻放出絢麗的光芒。
于是再來談談戲劇與記憶。
最近臨時抱佛腳,讀了戲劇理論家馬爾文·卡爾森的著作《鬼魅舞臺:作為記憶機器的劇場》(The Haunted Stage: The Theatre as Memory Machine),對于戲劇和記憶的關系也有了新的認識。舉幾個大家耳熟能詳?shù)睦?。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開篇軍官馬西勒斯目睹國王的魂靈,便驚呼道:“什么!這東西今晚又出現(xiàn)過了嗎?”──即是一種對戲劇內(nèi)蘊的重返、招魂、鬼話連篇的特質的隱喻。再舉一個例子。易卜生的名作《群鬼》中,當阿爾文太太聽聞自己的兒子犯了和他父親一模一樣的錯誤——勾引年輕女仆——時,口中念念有詞:“鬼!鬼!暖房里的兩個鬼又出現(xiàn)了!”可以說,戲劇作為一門藝術,總是在重復、征引著先人說的話,或是在與先人對話;大幕拉開,觀眾看到的演出仿佛總是那么得似曾相識,而舞臺上的演員們在琢磨、扮演自己的角色的時候,總會不自覺地參考前人造好的模子,加以模仿;更不用說觀劇體驗本身便是一項集體的活動,總也離不開互通有無的情緒和記憶。我舉最后兩個例子。那是薩繆爾·貝克特的名劇《克拉普的最后一盤錄音帶》,刻畫了一位名叫克拉普的老人,每過數(shù)年便用錄音機記下他這些年來的愛恨癡嗔、悲歡離合,然后再過若干年后播放、倒帶、傾聽、錄音,如此這般循環(huán)往復。高行健在創(chuàng)作劇本的時候,也習慣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對著錄音機自言自語,隨后再將方才的話整理成文。我想說的是,戲劇創(chuàng)作離不開記憶的吐納、整理和保藏,而戲劇所負載、所承受的同樣是記憶,不管是個人的還是全人類的。千百年以來,戲劇藝術家正是用書寫、展演記憶來對抗那試圖強迫人們遺忘的邪惡力量。哪里有記憶,哪里就有舞臺、就有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