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慶南
我的故鄉(xiāng)在遼寧省普蘭店市星臺鎮(zhèn)陳店屯,那是一個美麗富饒的小村莊,村前有條吊橋河,從西北向東南流去,兩岸楊樹參天。在村東有小東河與其匯合,在兩河之間形成了一望無垠的肥沃稻田。適宜的環(huán)境讓河蟹在這片稻田地里繁衍生息。
每到秋天,成熟的河蟹晝伏夜出,它們有趨弱光的習性,所以夜間燈光誘捕是最好的辦法。在我9歲那年的一個秋夜,我跟著比我大3歲的姐姐,手提燈籠,扛著鐵鍬,夾著面袋去稻田里抓河蟹。我們選擇好了抓河蟹的地點,先用鐵鍬在田埂上挖開一個流水口,將泥土疊在一旁,然后將點亮的燈籠放在上面。流水口處鋪上些沙子,水清澈見底,姐姐蹲在田埂的一側(cè),我蹲在姐姐身體側(cè)后方,用手撐開面袋,準備裝河蟹。安靜的夜晚能夠聽到河蟹嘩啦嘩啦向燈光處游來的聲音,姐姐集中注意力,看到有河蟹游過來時哈腰伸手一把抓住河蟹,順勢便扔在我撐開的面袋里。
我和姐姐用三個小時抓了整整一面袋的河蟹,之后姐弟二人哼著歌兒高興地回家向母親領(lǐng)賞去了。
最幸福的人
鄭桂宣
公園里游客來來往往,絡(luò)繹不絕。在一塊平坦的空地上,幾十個穿紅著綠的大媽在跳廣場舞,吸引了不少游客觀看。
一位老人用輪椅推著一位老嫗趕了過來。那位老人天天在菜市場賣烤紅薯,姓王,彎腰駝背,我們都叫他老王。
老王仍然穿著那件烤紅薯時候的衣服,衣服有幾個紐扣掉了,前襟敞開著,衣領(lǐng)和袖口都脫了線,袖管上有幾處淺淺的油漬。
輪椅上的老嫗已經(jīng)是耄耋之年,滿頭銀絲,一臉皺紋,雖然瘦,但是很精神。老王側(cè)過身去臉對臉地問那老嫗:“媽,她們跳得好看嗎?”“好看!好看!”老嫗一邊答,一邊笑,臉上笑成了菊花瓣。
老王看著老嫗滿臉喜色,點頭說:“媽,只要你開心,我天天賣完烤紅薯就推你逛公園!”“不不不!累了我兒子,我心疼?!崩蠇炗质菙[手,又是搖頭。老王接過話說:“媽,我不累,我幸福著呢,我是個花甲之人,還有媽在,還有媽喊,還有媽疼我。我是最幸福的人?。 ?/p>
老嫗聽著聽著臉上再一次泛起了微笑,那微笑,寧靜、清純,比玻璃還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