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祖霞
相比目的性很強的讀寫結合指導,我更喜歡自由的、隨意的讀寫結合,有意栽花花可發(fā),無心插柳也成行。
翻開本刊2016年第3期,在編后絮語中,張水魚老師對作文教學現狀的分析觸動了我。張老師認為,我們的作文教學存在拔苗助長的行為,而其實“新生命不需要刻意裝扮。正如種子生來就是有根的,有力量的,有沖破泥土的勇氣的,我們只須等等它們,給它們一段慢慢生長的時間,等它們以自己的獨特形狀證明自己的存在就好”,所以,我們要“給種子一段慢慢生長的時間,讓我們共同聆聽、品享自然拔節(jié)的輕響?!睉撜f這是對我們的作文教學的有益提醒?;乜次覀冇^摩過的許多作文指導,尤其是讀寫結合類的指導,大多是先看優(yōu)秀作品,然后歸納幾點妙訣,從修辭到句式,然后演練,然后品讀幾篇佳作(總能有幾篇出現的),形成高潮,聽課者熱血沸騰,以為取到真經,上課者則“毛羽鱗鬣間皆有喜氣”,學生呢,因為這節(jié)課的學習,他的寫作能力是否有了提升?他的寫作理解是否產生了變化?這些似乎不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了。
語文學科的人文屬性決定了語文學科的模糊性和滯后性,就語文教學而言,我們見證了無數的看似有效實則無效的熱鬧課堂。語文是慢的藝術,讀寫結合更是如此,一味地追求讀寫結合的所謂實效,可能是一種短期行為。從小學、初中再到高中,我們的讀寫結合好一點的有專題讀寫,比如人物描寫,事情記敘,話題討論,而很多是文章的內容和結構,模仿文章的某一句或某一段,借鑒開頭和結尾,借鑒描寫和抒情等,現炒現賣,大多時候是隔靴搔癢,讀寫結合始終在低層次徘徊。
在我看來,最高明的讀寫結合應該是潛移默化,自然似之。
梁任公講“箜篌引”,梁實秋先生說:“我在聽先生這篇講演后約二十余年,偶然獲得機緣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見黃沙彌漫,黃流滾滾,景象蒼茫,不禁哀從中來,頓時憶起先生講的這首古詩?!蓖曛蟹N下的印象,都能在許多年后結出“原來如此”的果子。今天的閱讀也往往要在一段時間的歷練之后,才能在寫作中得到體現。
所以,讀寫結合要慢慢來,給學生成長的時間和空間,不需要我們太多的讀寫結合練習。
讀寫結合離不開學生廣泛的閱讀。計劃性的閱讀和自主式閱讀是兩種常見的閱讀方式。計劃性閱讀,我們會根據課內外相結合的原則,在學習一篇課文時補充課外學習材料,如學習《范進中舉》,就要求讀一下《儒林外史》,豐富對范進的認識;學習《在烈日與暴雨下》,那就請閱讀《駱駝祥子》,了解祥子的前世今生;學習愛因斯坦《悼念瑪麗·居里》,提供給學生梁衡的《跨越百年的美麗》,可以加深對居里夫人的敬仰。一切盡在掌握中。
而自主式閱讀全然不同。以圖書館閱讀課為例,喜歡詩歌的找到了自己的田園。他們得以知道葉芝,知道阿波里奈爾,他們打開了食指、顧城的世界,他們走進了徐志摩、戴望舒的天地。愛小說的讀小說?!毒G屋的安妮》《呼嘯山莊》《百萬英鎊》《紅與黑》《陰謀與愛情》等都走進他們的心靈。還有的選擇科學、漫畫、幽默類的書籍,他們都為自己的愛好找到了一塊棲息地。
我們曾認為,自由的放羊式閱讀肯定不好,計劃性閱讀才有效,于是在學生進圖書館時,一直強調教師的閱讀指導,這個可以看,那個不可以,提醒寫讀書筆記,名著讀后感,框框多了,目的性太強了,學生的興趣隨之減弱??梢坏┺D變思路,強調自主選擇的時候,局面就會煥然一新。
指令性的計劃性閱讀有它的優(yōu)點,放羊式閱讀也有它的長處。
那么在學生自由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扮演的是什么角色?牧羊人。是的,教師的任務就是把學生帶到水草豐茂的地方,學生自在地在此奔跑,吃草、閑游、看天。實驗表明,相對于閱讀的強化、量化,保持興趣更為重要。有了興趣,以后的發(fā)展才有可能,沒有了興趣,強制的、壓迫的閱讀,沒有好的閱讀成效。真正具有人文精神的學校和教師,應該學會呈現,把取舍權交給學生。自主閱讀從根本上改變了短視的功利性的教學思想,全方位關注起學生人性的發(fā)展要求,而這往往就是收獲成功的開始。
自主閱讀給學生帶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也給教師帶來一個全新的天地。
學習《最后一課》,我們一直要對小說“無聲勝有聲”的結尾處理進行品評。我說,優(yōu)秀的作品大多能以這種筆法讓讀者思索玩味,你還能說出你所知道的這類作品嗎?有學生提到莫泊桑的《旅途上》,他介紹了這篇他最近讀過的作品。
醫(yī)生說到這兒又沉默了好一會,后來他才接著說:
“在我曉得的鐵路旅行的遭遇當中,這確實是最罕見的。也應當說那兩個人全是癡人當中的最奇怪的。”
一個女客低聲慢氣地說:“那兩個都不像您想象的那般癡癲……他們都是……他們都是……”
但是她沒有再往下說。她已經流眼淚了。于是大家變換了談話的題目去使她平靜下來,因此竟不知道她究竟想說什么。
可以說,在這里,他學會了閱讀遷移。而我準備的是《紅樓夢》第九十八回“苦絳珠魂歸離恨天,病神瑛淚灑相思地”中的一段描寫。學習《散步》,我們品讀第一段:“我們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親,我的妻子和兒子?!闭垖W生繪畫比較一家人的前后排列順序,以此體驗作者的語言匠心。漫畫愛好者對此展現出自己獨到的見解。
因為有放手,所以學生的視野才開闊。如果教師做出閱讀指引(也是一種限制),哪里能有這樣讓人驚喜的教學生成。
針對當今中學語文教學,北京大學中文系漆永祥教授最近提出“十請”寄語語文教師,在第九請中,教授提出——請少開書目,此舉深得我心。漆教授堅決反對給中學生開“必讀書目”……若學有余力者,則任他們自尋興趣,自覓徑途,在書山學海中暢游,教師從旁引導,以為輔助,哲學家、化學家、經濟學家、作家等,將會在他們中噴涌而出。教授提倡的“任他們自尋興趣”,是我欣賞的一種讀書方法,重視個性,尊重學生,可謂無心插柳。
給學生閱讀的自主權,好比在夏季夜晚看星星,那么多的星星愛看哪顆看哪顆,有的可以盯住它仔細琢磨,有的可以漫不經心一掃而過,學生享受到自由自在的呼吸。教育是慢的藝術,語文更多時候它不是舉一反三,而是舉三反一,必須通過大量的閱讀積累,才能形成語感。所以語文閱讀一定要舍得浪費時間,一定要相信種子和歲月。少干擾,多檢查,學生只有在閱讀中才能學會閱讀。當我們摒棄閱讀的功利主義,自由自在地讓學生沉浸于閱讀,享受閱讀的樂趣的時候,一切理想中的狀態(tài)都將會呈現在你面前。
讀寫結合做得好的,都是閱讀量大、感悟深的學生。因為有悟,他們的讀寫結合也會從用詞、仿句,到篇章構思,甚至風格,通過模仿實現由讀到寫的遷移,實現從形到神的跨越。
教師在哪里發(fā)力?發(fā)現、點撥、鼓勵,如此而已。
2014年4月17日,馬爾克斯去世。第二天,我在課上介紹什么是魔幻現實主義文學。
何塞·阿爾卡蒂奧剛關上臥室的門,一聲槍響震徹全屋。一道血線從門下涌出,穿過客廳,流到街上,沿著起伏不平的便道徑直向前,經臺階下行,爬上路欄,繞過土耳其人大街,右拐又左拐,九十度轉向直奔布恩迪亞家,從緊閉的大門下面潛入,緊貼墻邊穿過客廳以免弄臟地毯,經過另一個房間,畫出一道大弧線繞開餐桌,沿秋海棠長廊繼續(xù)前行,無聲無息地從正在給奧雷里亞諾·何塞上算術課的阿瑪蘭妲的椅子下經過而沒覺察,鉆進谷倉,最后出現在廚房,烏爾蘇拉在那里面正準備打上三十六個雞蛋做面包。這位年邁的祖母竟然從流進來的血中一眼讀出了孫子的生命密碼。
——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之后,學生作文《明媚的時刻》,寫他的故鄉(xiāng)經歷。這樣寫:
回屋探頭一望,只見爺爺把灶臺燒得噼啪作響,可仍嫌力度不夠,抽手在身旁干柴里夾了兩根木柴捅進灶里,冒出的濃煙熏得墻壁墨黑一片。
我拖條板凳扎根在爺爺身旁,面前的火苗跳躍依然,映得兩頰燥熱發(fā)燙。我仰望爺爺黝黑的臉,長時間與火堆面面相覷,早已是汗珠滾滾。他弓著背,望著前面,火苗在他眼里熊熊燃燒,更多的是窗邊溢出的一米陽光,它在醬油瓶和醋罐子上攀爬,在大餅面筋上打滾,它跨過芹菜,淌過了白粥,而后又倒映在爺爺熠熠生輝的瞳孔里。
汗,依舊順著背脊不住淌下,望著爺爺的眼,此時是多么明媚。
好一個“在醬油瓶和醋罐子上攀爬,在大餅面筋上打滾,它跨過芹菜,淌過了白粥”!完全是馬氏筆法!一個初中生,讀了一點點,就能模仿得來,實在讓人驚喜。
作文的過程,是激發(fā)思維、召喚情感的過程,也是一種精神覺醒的過程,這樣的生花妙筆,實屬無心,因為我從沒要求學習馬爾克斯的寫法,也沒提讀后模仿的練習,只是借介紹表示懷念和景仰,而且不想讓學生閉門讀書不問世事罷了。
是的,是學生的興趣幫助我找回教學的心靈和靈性。
讀寫結合可以有意做,也可以無心為??梢赃M行常規(guī)語文課教學中的讀寫結合,把讀和寫有機融為一體;而開拓閱讀視野,浸潤感悟,自由馳騁,也應成為我們當下追求的一種境界。簡單說就是:無功利,自主讀,自由寫。
當然,在教學中教師的適當點撥、科學指導還是很重要的。莫言談到魯迅文學院的收獲時說,是教師的解說使得他一窺寫作堂奧,不再是原先的混沌朦朧,小說藝術才能駕輕就熟。我們不是培養(yǎng)作家,但引導學生掌握寫作的奧秘,是我們的責任。
(江蘇省蘇州市立達中學;21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