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甫
近日,一支重量級辟謠力量上線:新浪微博聯合公安部推出了“全國辟謠平臺”。該平臺是目前全國首個針對全網范圍的謠言舉報和辟謠平臺,可有力凈化互聯網的謠言霧霾。
無論是業(yè)界還是學界,皆有人認為:互聯網本身具有“自凈”功能,謠言來了并不可怕,要相信真實信息的免疫力及其反制威力。這種觀點不無道理,但是有條件的:當謠言的規(guī)模和毒性超過臨界點時,單靠“自凈”效果就不會太理想。更何況,很多時候謠言一旦先入為主地進入受眾視野,進而沉淀為信息鉚釘,后發(fā)的真實信息很難把先發(fā)的信息鉚釘拔掉。
因此,不能對互聯網的“自凈”功能預期過高。粉碎謠言不能指望無為而治。讓謠言在互聯網上自生自滅,這有點一廂情愿。從這個意義上說,需要有專門的辟謠平臺,聳立于互聯網的信息公海上。當然,專業(yè)的辟謠平臺與互聯網的“自凈”功能不是沖突的,而是互補、互動的。這樣專門的辟謠公共平臺有幾大“利好”:
一是發(fā)揮信息導航與注意力引流功能。謠言興起,時常會出現信息“黑洞”。信息“黑洞”出現的條件是:真實信息或真相缺位,且公眾對真相的期待又特別緊迫。若不能及時填補“黑洞”,謠言會乘虛而入。有了專門的辟謠平臺,把目光轉向正確的方向,公眾會減少偏聽偏言的盲目性。
二是提升辟謠的專業(yè)能力。很多時候,因為缺乏專業(yè)性,互聯網“自凈”效果很有限。遲到的真相對公共環(huán)境造成的傷害有時無法彌補。“自發(fā)的”辟謠缺乏權威背景,有了專門的辟謠平臺,憑借辟謠的專業(yè)化能力,可以有效、及時地粉碎謠言,降低謠言恣肆的機會。此外,辟謠還需要理性,需要忠于事實,而不是盲目迎合輿論,這樣才能發(fā)揮出平臺的作用。
三是“腦補”公眾媒介素養(yǎng),增強公眾對謠言的免疫力。謠言之所以有市場,關鍵是有人誤信。治理謠言不能少了增強公眾對謠言的免疫力這個根本環(huán)節(jié)。經常光顧辟謠平臺,可以提高公眾識別謠言的能力,訓練他們防范謠言的敏銳眼光,讓辟謠平臺成為公眾的媒介素養(yǎng)課堂?!ㄗ髡呤菑偷┐髮W新聞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