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靖娜 張敬源
〔摘要〕語內(nèi)翻譯是典籍翻譯過程中一個重要步驟,其對典籍歧義句的處理直接影響最終的翻譯質(zhì)量。在功能語境理論框架內(nèi),采用宏觀功能語境分析和自下而上的具體分析相結合的方法,以《論語·學而篇》第8章“學則不固”的“固”字為例,對《論語》歧義句語內(nèi)翻譯進行研究,探討可操作的翻譯模式。研究發(fā)現(xiàn)在歧義句語內(nèi)翻譯過程中進行語境還原,有助消除詞匯歧義;研究認為 “學則不固”的“固”字應作“固陋”解譯。
〔關鍵詞〕功能語言學;語境理論;《論語》;語內(nèi)翻譯;歧義
〔中圖分類號〕H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2689(2016)02-0031-05
引 言
《論語》是中國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也是中國典籍中最早被譯成外文并傳播至西方的著作之一?!墩撜Z》英譯在國內(nèi)引起廣泛關注,研究焦點集中在譯本研究、譯者研究、譯校出版感言、《論語》的翻譯傳播歷史、《論語》中關鍵詞翻譯的研究等[1];同時不乏從哲學等跨學科角度進行的研究[2]。總體而言,《論語》英譯研究點評式和印象式的翻譯批評方式居多,從語言學角度進行的全景式研究較少。近年來,一些學者從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理論為指導進行《論語》英譯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3]。
《論語》英譯發(fā)展迅速,但由于原文自身歧義章節(jié)的存在以及譯者的語言、文化、意識形態(tài)等因素的制約[4],不少譯本存在誤譯現(xiàn)象。
由于《論語》成書較早,很多具體情境出現(xiàn)空缺,因此對歧義句的翻譯離不開對語境因素的考查。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的適用性及其語境理論的可操作性為本研究提供了合適的視角。因此本文以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語境理論為框架,以《論語·學而篇》第8章中 “固”字的翻譯為例,探討《論語》歧義句語內(nèi)翻譯模式。
一、 《論語》語內(nèi)翻譯和漢語歧義研究
從符號學的視角,翻譯可分為語內(nèi)翻譯、語際翻譯和符際翻譯[5]。《論語》距今兩千多年,很多譯者進行英譯時需要借助語內(nèi)翻譯、各種注、疏、譯、釋等[6]。而進行語際翻譯所參考的語內(nèi)翻譯不同,對語際翻譯的結果有直接影響。因此在評估《論語》語際翻譯時,必須對語內(nèi)翻譯進行考察。在語內(nèi)翻譯時常常會受到歧義現(xiàn)象的影響,同樣《論語》語內(nèi)翻譯過程不可避免也會遇到歧義現(xiàn)象,而能否準確處理歧義現(xiàn)象,直接影響語內(nèi)翻譯及以此為基礎的語際翻譯質(zhì)量。
針對語言中的歧義現(xiàn)象學界進行了多方面研究,在歧義界定、歧義指數(shù)、歧義容忍度等方面[7]都有豐碩的研究成果。除了對歧義現(xiàn)象的描述性、闡釋性研究外,石安石[8]等學者對歧義成因和消除手段進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可以通過語音、詞匯、語法等手段和角度進行歧義消除。
近年來在外語學界功能語言學派從元功能對等、語法隱喻現(xiàn)象、語境因素等角度對《論語》語內(nèi)、語際翻譯進行了研究[9],為典籍英譯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和路徑。本文以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語境理論為指導,對《論語》歧義句語內(nèi)翻譯模式進行探討。
二、 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語境層次論
語言總是要在一定的交際環(huán)境中使用,因此要分析語言現(xiàn)象必須把語言和它所依賴的語境聯(lián)系起來;脫離語境把語言片段孤立起來分析,就難以確定這個語言片段的結構和意義。長期以來各語言學分支學科在研究中都把語境看作一個重要的參數(shù)。然而學界對語境的解釋相當靈活,不同學科及流派對語境具體意義的闡釋也有不同。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派認為語境是屬于從符號學角度來解釋語言使用的抽象理論范疇,具有多層次、多功能和潛勢的特點。
從層次角度講,語境包括文化語境、情景語境和上下文語境;從多功能角度看,情景語境對應語言的意義潛勢。其中情景語境包括三個變量——語場(field)、語旨(tenor)和語式(mode);分別指言語活動的主題、交際行為參加者及其關系和語言的形式。根據(jù)語境-純理功能耦合假設(ContextMetafunction Hookup Hypothesis)[10],語境三變量與語言元功能之間存在對應關系:語場、語旨、語式分別對應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意義潛勢要通過具體的語言形式體現(xiàn)[11]——在詞匯語法層面語場、語旨、語式分別由及物性系統(tǒng);情態(tài)系統(tǒng);和主位結構、信息結構、銜接手段體現(xiàn)。功能語境理論的層次性及其對意義潛勢、語言的社會性及語言形式與功能的關系的闡釋使得該理論在典籍翻譯評估中具有較強的適用性和可操作性。
本文認為在進行典籍歧義句語內(nèi)翻譯時,要將自上而下的宏觀語境分析和自下而上的微觀語言分析相結合。從語境的三個層次出發(fā),對原文語境進行解構;然后分析譯者對原文語境的還原與重構。將重構后的語境與原文語境相匹配有助于歧義現(xiàn)象的消除。
三、 歧義句語內(nèi)翻譯之語境還原
根據(jù)豪斯的翻譯理論,翻譯過程中要盡量用語義和語用對等的譯本代替源語文本;奈達等提出“功能對等”概念,指出譯者應努力尋找在交際過程中譯語讀者和源語讀者的相似反應。本研究認為不論是語義對等還是功能對等,在典籍翻譯過程中首先要實現(xiàn)總體語境的對等或類似,也就是要從文化語境、情景語境和上下文語境三個層面,通過語境變量考查譯文是否對源語情景語境進行恰當還原(以下簡稱語境還原),以確定譯文的恰當性。
本文考察的“學則不固”出現(xiàn)在《學而篇》第8章,全句是: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p>
“固”字在語內(nèi)翻譯方面,主要有兩種解釋,一是以楊伯峻、李澤厚、朱熹為代表的“堅固”解,如下:
楊伯峻[12]注釋:孔子說:君子,如果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即使讀書,所學的也不會牢固。
李澤厚[13]注釋:孔子說,君子不嚴肅、端重,就沒有權威,所學習的東西就不穩(wěn)固。
朱熹[14]《論語集注》:“固,堅固也。輕乎外者,必不能堅乎內(nèi),故不厚重則無威嚴,而所學亦不堅固也”。
顯然對于“固”字三者都取了“堅固”之意。
另一解法與之不同,如孔安國《論語訓解》認為,“固”字的意思是“固陋”,“學則不固”指的是“努力學習就不會固執(zhí)鄙陋”; 王滋源[15]指出“固,陋也”。楊樹達[16]同樣認為“固”字應作“固陋”解釋。要消除“固”字的歧義,首先從三個層次對其語境進行還原。
(一) 文化語境還原
文化語境是功能語境的第一個層次,指的是人類在特定文化背景中的行為模式。在《論語》歧義句語內(nèi)翻譯過程中首先要對文化語境進行還原,力求做到與源語文化語境的最大對應。如果考查文化語境后,仍無法完成歧義消除,則進入情景語境和上下文語境的還原與驗證。以“學則不固”為例:
首先,考查《論語》這部作品所處的文化語境。《論語》是記載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是儒家著作之一,內(nèi)容涉及社會的各個方面,其中心思想是孝、弟、忠、信、禮、義、廉、恥等,核心思想是“仁”儒家文化的產(chǎn)生背景、特征、地位、變遷、影響、意義等見http://www.360doc.com/content/12/0121/02/5079158_180626585.shtml on May 16th, 2014.?!墩撜Z》多處講到“君子”等概念,也多次講到與教育相關的話題,如“學而不思則罔”等。將“學則不固”理解為“學習了就不會固執(zhí)”或“學習的東西就不會穩(wěn)固”分別對應了《論語》對于個人修為和教育話題的論述,都是可以接受的。既然文化語境還原無法消除“學則不固”的歧義從而確定對“固”字的解釋,就需進入情景語境和上下文語境的考查。
(二) 情景語境考查
情景語境指的是話語產(chǎn)生當時及緊接其前后的各種實際事件,即語言發(fā)生的情境。情景配置對語言行為具有指示作用,情景語境三個變量值的變化,會使整體的語境配置(contextual configuration)發(fā)生改變[17]。如果在翻譯過程中,譯文的情景配置發(fā)生改變,即情景語境發(fā)生了改變,誤譯及歧義就可能會出現(xiàn)。以“學則不固”全句為例: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固陋”解語境配置如下:
語場:A. 孔子向弟子講授君子的特點(“重”—“威”;“學” —“固”;“忠信”;“勿憚改(過)”)
B. 目的是教育弟子,期望弟子具備“君子”的品質(zhì)。
語旨: 說話人與聽話人是師生關系。
語式上述語境配中,語式較為特殊,因為我們看到的《論語》是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語錄體,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屬于spokeninwrittenform (Gregory, 1967)。:口語(但是書面語記錄)
“牢固”解語境配置如下:
語場:A ① 孔子向弟子講授君子的特點(“重”—“威”;“忠信”;“ 勿憚改(過)”)
A ② 孔子向弟子講授君子特點與學習的關系
B ① 目的是教育弟子,期望弟子具備“君子”的品質(zhì)
B ② 期間提出了“君子不重”會導致“學習不牢固”。
語旨:說話人與聽話人是師生關系。
語式:口語(但是書面語記錄)
可以看出,“固”字兩種不同解釋,對情景語境的總體配置具有影響,主要是使語場值發(fā)生改變。“固陋”解一直圍繞著“君子的特點”展開,而“牢固”解,出現(xiàn)了“君子特點與學習”的關系。
以“學則不固”所在的第一篇(包括16章)為例,“學”字共出現(xiàn)了6次,除了 “學則不固”之外,另外5次分別出現(xiàn)在 “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第一章)、“行有余力,則以學文”(第六章)、“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第七章)及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第十四章)中。這里,“學”指的都是動詞“學習”,而非名詞“學問”。且這幾個“學習”都是指君子的修為和特點。另外,語場是語言使用者目的角色(purposive role)的語言體現(xiàn)[18],這種角色又與具有顯性(visible)和隱性(invisible)之分的目標(purpose goal)相聯(lián)系。具體到“學則不固”來看,“固陋”解和“牢固”解顯性目標分別是“談論君子的特點”和“討論君子特點及君子特點和學習之間的關系”,顯然前者的可能性大于后者。
盡管不能斷定,“學則不固”的“學”也可能是“學習”之意,但這無疑增大了“固陋”說的可能性。另外,可以從語境的自返性和傳遞性獲得證據(jù)。 “固陋”說整個語境中,“君子的特點”出現(xiàn)了6次,“牢固”說中“君子的特點”出現(xiàn)了5次?!肮搪苯鈱τ凇熬硬恢兀ň樱┎煌?,和“學則不固”的關系更有解釋力,“牢固”說顯得突兀。
總體而言,從語境還原角度來看,另外兩個變量值變化不大,但總體的情景語境配置出現(xiàn)了不同。不過《論語》的確不乏對教育相關話題的討論,單純從情景變量三個參數(shù)值進行還原,仍無法徹底消除歧義,需進入第三層次——即上下文語境的還原。
(三) 上下文語境考查
語言與語境之間存在互為預測的關系,離開語境談語言,就有可能產(chǎn)生概念或人際意義的歧義。上下文語境是系統(tǒng)功能語法語境模式中的最底層,通過及物性系統(tǒng)、情態(tài)系統(tǒng)、主位結構等以語篇的形式體現(xiàn)文化語境和情景語境的特征和配置。對于《論語》歧義句的上下文語境進行考查,需要對詞匯語法層面的各個參數(shù)進行分析,進而尋求消除歧義的理據(jù)。
1) 及物性系統(tǒng)分析
及物性系統(tǒng)是經(jīng)驗功能的具體體現(xiàn),由過程、參與者及環(huán)境成分構成。根據(jù)系統(tǒng)功能語法小句的劃分方法,將“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進行標注, 發(fā)現(xiàn)“牢固”解和“固陋”解及物性結構和邏輯式不同,如下所示: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固陋”解及物性結構和邏輯結構:
小句標注:1君子不重,2則不威;3學4則不固
及物性結構:
Carrier: 君子+Attribute/relational Process: 不重
(Carrier): (君子)+Attribute/relational Process: 不威
(Carrier): (君子)+ material Process:學
(Carrier): (君子) +Attribute/relational Process: 不固
邏輯式:1| hypotaxis::2;;3| hypotaxis:4
“牢固”解及物性結構和邏輯結構:
小句標注:1君子不重,2則不威;3學則不固
及物性結構:
Carrier:君子+Attribute/relational Process: 不重
(Carrier): (君子)+Attribute/relational Process: 不威
Carrier:學+Attribute/relational Process: 不固
邏輯式:1| hypotaxis: 2
“固陋”解將整個部分劃分為四個小句,小句1和2都是關系過程,表達君子的特征;小句3是物質(zhì)過程,表示“學習”;小句4是關系過程,表達君子的特征。小句1是小句2的條件;小句3是小句4的條件。四個小句都是對君子特征進行的描述。
“牢固”解分為三個小句,小句1和2是關系過程,表達君子的特征;小句2和小句1是主從邏輯關系,小句1是小句2的條件。小句3獨立于小句1和2。在講“君子”的整個句群中,出現(xiàn)一個討論學習的小句。相比而言, “固陋”說更加符合孔子對弟子進行“君子”特征的講解和訓誡這一場景,在話題銜接上更加順暢。
同時,除“學則不固”之外,《論語》第一篇(包括16章)共出現(xiàn)“學”字5次,它們都是作動詞“學習”講,在及物性系統(tǒng)中表示過程?!肮搪苯鈱ⅰ皩W則不固”看作兩個小句,包含兩個過程——物質(zhì)過程“學”和關系過程“(君子)不固”;而“牢固”說,將“學則不固”看作一個關系過程,“學”是名詞,指“學習、學問”,充當小句的載體。第一篇多數(shù)是關于君子的特點,無一例是對“學問”的論述。
2) 情態(tài)系統(tǒng)分析
根據(jù)系統(tǒng)功能語言學理論,語篇的人際意義在詞匯語法層面由語氣和情態(tài)系統(tǒng)體現(xiàn)。本句的顯性參與者是孔子及其弟子,是師生關系。既然是孔子對其弟子進行訓誡,對他們進行思想和道德上的教育,要求他們向“君子”看齊,因此通篇以君子(包括隱性的君子)為主語,以君子的特點為重心的“固陋”說更有說服力。從語境還原來看,“固陋”說一貫而終的“訓誡”比“牢固”說邊討論“君子”邊討論“學習”更有理據(jù)。
3) 主位結構和信息結構分析
語篇功能主要由主述位結構和信息結構等手段體現(xiàn),其中主位結構由主位和述位構成。主位是小句的第一個成分,是信息的起點,主位之外的成分是述位。信息結構由舊信息和新信息構成,前者指的是已知或通過前文可知,或說話人和聽話人共有的信息;后者是未知信息,是語篇的重點信息。要進行語境還原,進而消除歧義,就得對譯文的這些參數(shù)進行分析。以“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睘槔?/p>
從主位結構分析,若把“固”字解釋為“固陋”,則前兩個小句分別以顯性和隱性“君子”為主位,以“不重”和“不威”為述位;第三個小句和第四個小句均以隱性“君子”為主位,以“學”和“不固”為述位,且以分號與前兩個小句隔開,表并列,“則”承接的是“學”這一條件,引出“不固”這一結果。如果把“固”字解釋為“牢固”,則前兩個小句主述位結構不變,第三個小句以名詞“學到的東西”為主位。以分號隔開,則前后兩部分應處于等同的句法地位;那么后半部分的“則”就沒有意義了。如果是語內(nèi)句讀問題,也以“君子不重”為條件,則應為“則學不固”更為合適。
從信息結構角度來看,“固陋”解以“君子”開頭,其后以“君子”為基礎展開論述,即除了第一個小句把“君子”看成新信息之外,其他小句皆以隱性“君子”為已知信息,圍繞“君子”的特點展開論述,信息結構是流暢的。而“牢固”說,突然出現(xiàn)對“學”的論述,信息鏈條出現(xiàn)了斷裂。對兩解的銜接鏈進行分析如下:
“固陋”解銜接鏈
(a)君子不重,則(b)不威;(c)學則(d)不固。(e)主忠信。(f)無友不如己者。(g)過則(h)勿憚改。
Chain 1:君子(a)-(君子)(b)-(君子)(c)- (君子)(d)- (君子)(e)- (君子)(f)- (君子)(g)- (君子)(h)
“牢固”解銜接鏈
(a)君子不重,則(b)不威;(c)學則不固。(d)主忠信。(e)無友不如己者。(f)過則(g))勿憚改。
Chain 2:君子(a)-(君子)(b)-(君子)(d)- (君子)(e)- (君子)(f)- (君子)(g)
No chain:學(c)
由此可以看出,“固陋”解中,除了第一個小句以顯性“君子”為主語外,其余小句都以隱性“君子”為主語,形成一個銜接鏈。而“牢固”解中的“學”字作為名詞充當小句主語,與其他以“君子”為重心的小句不形成任何銜接關系。
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固”字在《論語》中共出現(xiàn)了10次,沒有一處作“牢固”解。另外,通過古文語料庫在線檢索、分析發(fā)現(xiàn):“固”字作“堅固、牢固”解的情況存在,但多用于形容城池等具體意義。而用來形容抽象意義的,以“固陋”解較為妥當,如,《愚公移山》:“汝心之固,固不可徹”。從《論語》全書的內(nèi)容來看,本章的“學”亦屬抽象意義,故認為應以“固陋”解譯較好。
四、 結語
以《論語》為代表的典籍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能否保證其譯文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到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傳播質(zhì)量。而典籍一般距今久遠,很多語際翻譯版本需要以語內(nèi)翻譯為基礎,因此在語內(nèi)翻譯中恰當?shù)亟鉀Q《論語》歧義句問題顯得尤為重要。本文認為要消除歧義,需要在歧義句語內(nèi)翻譯研究時,根據(jù)功能語境理論對譯文進行語境還原以消除歧義。
本研究以“學則不固”的“固”字為例進行分析,在語境三個層次上進行還原,結合詞匯語法層面的分析,最終得出的結論一致,認定 “固”字歧義消除,應作“固陋”解譯。當然在典籍歧義句翻譯時,三個層面的考查可分離,只要歧義解除過程即終止,而非一成不變進行所有過程的分析。對歧義句語內(nèi)翻譯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提高《論語》翻譯質(zhì)量,同時對其他典籍翻譯研究有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王勇. 20年來的《論語》英譯研究 [J]. 求索, 2006,(5):178-181.
[2]王東波. 《論語》英譯的緣起與發(fā)展 [J]. 孔子研究,2008,(4): 119-125.
[3]陳旸. 《論語》三個英譯本翻譯研究的功能語言學探索 [J]. 外語與外語教學, 2009, (2):49-52.
[4]黃天源. 誤譯存在的合理性與翻譯質(zhì)量評估 [J]. 中國翻譯, 2006,27 (4):37-42.
[5]Jakobson, R. On linguistic aspects of translation [A]. In Jakobson, R. (ed.). Selected Writings 2:Word and Language [C]. The Hague: Mouton, 1971:260-266.
[6]黃國文. 典籍翻譯:從語內(nèi)翻譯到語際翻譯——以《論語》英譯為例 [J]. 中國外語, 2012,9(6): 64-71.
[7]趙元任. 漢語的歧義問題(石安石譯) [A]. 語言學論叢(十五) [C]. 北京:商務印書館,1988.
[8]石安石. 歧義現(xiàn)象種種 [A]. 語義研究 [C]. 北京: 語文出版社, 1994.
[9]黃國文,陳旸. 翻譯研究中的“元功能對等”[J].中國外語,2014(11):97-102.
[10]Hasan, R. The conception of context in text [A]. In Fries, P. & Gregory, M. (eds.). Discourse in Society: Systemic Functional Perspectives: Meaning and Choice in Language: Studies for Michael Halliday [C]. Norwood, New Jersey: Ablex, 1995:183-296.
[11]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n) [M]. London: Arnold., 1994.
[12]楊伯峻, 吳樹平. 論語今譯 [M]. 濟南:齊魯書社, 2005.
[13]李澤厚. 論語今讀 [M]. 北京:三聯(lián)書店, 2005.
[14]朱熹. 論語集注 [M]. 濟南:齊魯書社, 1992.
[15]王滋源. 論語新譯評述 [M]. 黑龍江: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1987.
[16]楊樹達. 論語疏證 [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6.
[17]Hasan, R. The place of context in a Systemic Functional Model [A]. In Halliday, M. A. K. and Webster, J. J. Continuum Companion to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C]. London and New York: Continuum, 2009.
[18]Gregory, M. J. Aspects of varieties differentiation [J]. Journal of Linguistics, 1967, 3 (2): 177-98.
(責任編輯:高生文)
Abstract: Increasing translation of Chinese Classics calls for more attention to translation evaluation. Within the framework of context theory in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this paper, taking “ku” in the first chapter of The Analects as an example, integrates macroanalysis with bottomup analysis to research on the 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model of controversial chapters. It is found that context reconstruction can help to solve the ambiguity involved. Based on this research, “ku” herein should be translated as “being shallow” rather than “being firm”.
Key words: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 context theory; The Analects;intralingual translation ; ambigu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