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王朔作為我國著名當代作家,其筆下塑造的頑主形象被廣大讀者所喜歡,因此頑主則成為人們談論的話題,本文主要談論了王朔筆下的頑主類型以及王朔創(chuàng)作的頑主形象。
關(guān)鍵詞:頑主;形象意識
作者簡介:孫秋玲,女,河北美術(shù)學院教師,畢業(yè)于河北大學,文學碩士。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12-0-01
王朔是我國當代著名作家,在他的筆下塑造的一系列的頑主形象,我們可以粗略地把王朔筆下的塑造的頑主分為兩種類型:第一種類型:主要是以玩社會或者玩人生作為自己的生活方式。這類人大都出生在50年代末期或者60年代初期,在這一階段他們的成長的歷程經(jīng)歷了社會“文革”動蕩的年代。改革開放之后,因為大多青年人沒有受過多少教育,其自身文化素質(zhì)低,無任何作為,但是他們也不能踏實地過日子,于是他們當中很多人便開始以頑主的心態(tài)出現(xiàn)在新時期。比如在《空中小姐》這部作品中,講述的是男主人公自從部隊復員之后,生活上便沒有了規(guī)律,整天無所事事,游手好閑的社會閑散人員,他對生活抱著無所謂的態(tài)度,對婚姻與愛情也是抱著枉然的態(tài)度,這是王朔筆下塑造的第一個頑主形象。在《浮出海面》這部作品中,主人公石岜沒有固定的職業(yè),時而賣苦力,時而寫小說,他對父母甚至是對自己都沒有的負起該有的責任,對于愛情乃至婚姻也是處于游戲的狀態(tài),也可以說他是玩生活的頑主。到了《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這部作品中,“我”的形象比起王朔前兩部作品中的頑主,可謂是個“大玩家”,在作品中“我”冒充警察,同時還拉幫結(jié)伙地游戲社會,以流氓的形象跟女大學生“談戀愛”,因此在這部作品中他玩得手段比較高明,而且瀟灑自如。當然王朔對頑主形象的塑造的過程其實也是讓人們逐漸接受的過程。等到《頑主》這部作品發(fā)表之后,王朔在本篇小說中對“頑主”的概念又一次進行了擴展。頑主們玩的有一定的規(guī)則,并且是有益于社會效應,“玩”對于他們來講既是生活目的又是一種生存的手段??傊跛匪茉斓倪@類玩主是生長在“文革”時期,玩在“改革開放”的時代,始終貫穿在他們的是一種玩世不恭的社會心態(tài),同時他們以玩世不恭的態(tài)度來對待傳統(tǒng)道德觀念中的陋習,蔑視和挑戰(zhàn)社會行為規(guī)范。他們這些頑主大都精力旺盛而且膽量過人,在新的社會時期他們無所作為,揮霍了自己的青春,也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與追求。對于他們這些人來講,生存不是為了信念,也不是為了金錢和女人,總之一切在他們看來都只是一種游戲,為了好玩,他們從不為任何人任何事加以思索,心中只有今天和自己。
王朔筆下另一類頑主形象則是以玩愛情和玩婚姻為自己生活樂趣,在王朔的作品中:《過把癮就死》、《無人喝彩》和《給我頂住》中都有所體現(xiàn),這些人與前類頑主不同,他們有固定的社會職業(yè)和家庭,在其外在的表現(xiàn)形式上發(fā)生了變化,但是頑主們的心態(tài)是基本一致的,即玩世不恭的態(tài)度。他們在自己的愛情圈及婚姻圈中玩,玩的是社會傳統(tǒng)文化中的所謂的愛情觀和婚姻觀。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對于生活的觀念是怎么讓其“愛情”發(fā)展,又怎么讓其“愛情”結(jié)束,在這個過程中品嘗“愛情”被玩的滋味,即過把癮就死。王朔在頑主文學創(chuàng)作中,其頑主式的語言是很有特點的,即調(diào)侃,只要是社會上都有的語言概念,他們都可以不分時間和地點及人物出現(xiàn)在這些頑主們的口中。比如在《浮出海面》
中的石岜說自己的媽媽說:“是個地道的有中國特色的媽媽??傁M液痛蠹乙荒R粯拥厣睿傆X得她有義務指導我向她那樣過‘有意義的生活。大家參軍時,也要我去參軍;大家上大學時,也要我去上大學。希望我入黨,再娶個女黨員。什么都考慮得很周到,就是不問我想干什么”①。主人公石岜不想別人安排自己自己的生活,他要過自己的生活,并且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他對自己的生活確是很茫然。通過這段話,我們可以看到頑主和痞子都是王朔作為反諷社會的一個工具,借助這種表達方式對社會進行批判,尤其是對那些假模假式的道德臉孔和正統(tǒng)權(quán)威,甚至冠冕堂皇的一些政治理想主義。在王朔創(chuàng)作的文學作品中,最突出地特點是對正統(tǒng)文化的反叛,包括那些世俗的社會情緒以及知識分子精神傳統(tǒng)。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王朔筆下的“頑主”們,大都是焦慮和苦悶,而且玩世不恭。但是在王朔的作品中他們不是高高在上的偉大人物,更不是什么“榜樣”,他們只是社會最底層的人。他們從來不談理想,只想過自由自在輕松的生活。在作品中王朔大膽的展現(xiàn)他們的調(diào)侃、坦白和真實,頑主們的灑脫與自在,讓現(xiàn)代的知識分子們都覺得自行慚愧。總之,王朔塑造的“頑主”形象不僅開辟了當代文學的新天地,同時也拓寬了當代文學的意識領(lǐng)域。
注釋:
[1]王朔:《浮出海面》,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5頁。
參考文獻:
[1]金鑫:“王朔現(xiàn)象”的思考[J],鞍山師專學報,1993年第2期.
[2]常清華:論王朔的”頑主”世界[J],鄭州大學學報,1991年第3期.
[3]陳昌和:探尋者的歷程—王朔作品中的”流氓”、”俗人”、”頑主”形象分析[J],龍巖師專學報,2001年第2期.
[4]郭劍敏:論王朔的小說創(chuàng)作及其筆下的”頑主”形象[J],語文學刊,2001年第5期.
[5]黃萍:邊緣世界的裸舞者—談王朔小說中的”頑主”形象》[J],新疆職業(yè)大學學報,1999年第3期.
[6]王朔:《浮出水面》,《過把癮就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7]王朔:《頑主》,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年
[8]郝玲:我看王朔筆下的“頑主”形象[J] 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