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者川端康成結(jié)合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其作品《伊豆的舞女》完美地演繹出日本傳統(tǒng)的審美意識,當自己沒又能控制對優(yōu)雅而又純真的舞女薰子沖動而魯莽的內(nèi)心的感情時,非常后悔、自責和懊惱。作者生動的刻畫出一個出生貧苦但是卻有圣潔的古典女孩。“我”與舞女熏子從最初相遇時的驚艷,通過一段時間的相處,漸漸對舞女熏子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這個可愛天真的女孩卻因貧困不得不掙扎在苦難之間。作品中熏子的那種純潔之美和苦難的命運都描繪的栩栩如生,讓我們都不禁為那個善良的小女孩擔憂,也向我們展示出了當時日本現(xiàn)實的社會下女性之美。
關(guān)鍵詞:《伊豆的舞女》;文學作品;美學思想;川端康成;女性之美
作者簡介:房舒(1992-),民族:滿族,性別:女,出生地:吉林省通化市柳河縣,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外語系,日語專業(yè)。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06-0-03
川端康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早期的作品《伊豆的舞女》,是一篇及具影響的短片小說,在各國都廣為流傳?!兑炼沟奈枧纷詥柺篱_始,來自不同地方的評價和賞析的文章,特別是日本本土對這篇巨作有很多細致的研究,分析文章中的內(nèi)涵和品味舞女熏子的女性之美以及文章中暗含作者的思想感情?!兑炼沟奈枧肺阌怪靡墒且黄浅3晒Φ木拮鳎瑥V泛地被讀者所喜愛,無數(shù)次被影視導演搬上了銀屏,甚至被文部省選為教科書中的文章。
一、作者簡介
1.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1899出生于日本大阪一個醫(yī)生家庭,是日本唯美主義小說家。川端康成十分悲慘,在他出生后不久爸媽就先后去世,他被祖父母撫養(yǎng)著,但是在其16歲的時候祖父也即將病逝,看著病床上面奄奄一息的祖父,激發(fā)了川端康成寫作,他想要把這一切都記錄下來。在其祖父母也雙雙離開人世后,川端康成只能生活早伯父家中。他不斷地學習寫作和閱讀了大量名著,1920年考入東京帝國大學的英語系,第二年其就轉(zhuǎn)到他所喜愛的中文系?!缎滤汲薄肪褪谴ǘ丝党膳c其他人共同開辦的,并且在其上發(fā)表了他的處女之作《招魂祭一景》,從此走入文壇。畢業(yè)后還參與開辦《文藝時代》、《文學界》等雜志,1926年發(fā)表了其著名的短片小說《伊豆的舞女》,走上寫作事業(yè)的巔峰,他還出任過筆會會長、國際筆會副會長并且成為日本藝術(shù)院中的一員。獲得了日本文化勛章,川端康成一生創(chuàng)作了無數(shù)的文學作品,優(yōu)秀作品也數(shù)不勝數(shù),1968年,因其《雪國》、《千只鶴》、《古都》三篇小說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1972年4月16日,他卻選擇用煤氣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二、寫作背景
《伊豆的舞女》寫作背景需要歸根到川端康成童年的成長歷程,川端康成在幼兒時期父母就雙雙離世,而到了16歲時,祖父母也相繼離世,而從小就體弱多病的川端康成不得不與外界隔離,生活在完全封閉的世界里面,這種想隔離外界傷害的保護行為沒有讓其健康成長,反而使其性格受到扭曲,變得十分的憂郁。雖然上學后情況有些許好轉(zhuǎn),但是并沒有從根本上面改變他因童年的遭遇而形成的悲傷心理。在一次伊豆的旅途中,川端康成遇到一行流浪的藝人,邂逅了年少的舞女,舞女平等的對待川端康成,并一再地說他是好人,他們在相互的交流中,相互溫暖,少女用他的真心溫暖了他一直冰封這的心,而他也對舞女有了純潔的友情,并沒有同世人一樣歧視舞女,而是像舞女尊重他一樣尊重舞女,兩顆自卑的心都因彼此而變得明朗、溫暖。他們有了孩童般真摯、純潔的友誼。而《伊豆的舞女》便是根據(jù)自身的經(jīng)歷而引發(fā)的創(chuàng)作靈感。
三、內(nèi)容賞析
1.作品內(nèi)容概要
《伊豆的舞女》描寫了一場非常經(jīng)典純潔的愛戀,主要是圍繞著一個無親無故的孤兒青年高中生“我”和一個天真純潔的舞女熏子的浪漫的愛情故事?!拔摇惫律硪蝗嗽谝炼孤眯袝r邂逅了舞女熏子,由最初的相遇一見鐘情到跟隨著舞女熏子一起。起初“我”愛慕著舞女熏子,一直以為舞女熏子和裝扮一樣是以為成熟的女性,但是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發(fā)現(xiàn)舞女熏子不過是一個小女孩而已,舞女熏子只是借著成熟的裝扮,“我”被深深的震撼到,由最初的愛慕之情轉(zhuǎn)化為只是想單純的跟隨舞女熏子一起,但是一切并不是那么如人所愿,隨著時間的流逝,“我”的旅游經(jīng)費也用光了,這意味著離別已經(jīng)悄悄地來到。離別的傷感圍繞在他們之間,離別之情不禁流淌在我心中,但是,“我”換一個角度想,自己和舞女熏子有過一段快樂的回憶,心情也變得好起來。在當時的年代,人們思想還受到當時封建社會的影響歧視舞女這樣的流浪藝人,如熏子和百合、不富裕的吉榮夫婦、自己都瞧不起女性的阿馬媽,這樣艱苦、悲傷的景象,與“我”這個因生長環(huán)境而使性格怪異、憂郁的高中生而產(chǎn)生心靈上面的共鳴。
2.小說的語言風格
《伊豆的舞女》與作者其他小說《雪國》、《千只鶴》、《古都》所運用的語言和寫作手法的風格都是相同的,使人們仿佛置身于一個典雅、恬靜、古典韻味的環(huán)境之中。而這種環(huán)境與作者自身從小生活的環(huán)境是分不開的。川端康成的小說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兩個不同的方向,其一是著重的描寫其孤兒的生活和孤兒根性而扭曲的性格,其二是底層人員特別是得不到公平對待的婦女?!兑炼沟奈枧肪褪敲鑼懥耸艿狡缫暤膵D女的生活,川端康成在用詞的手法上面十分的考究卻又通俗易懂。就像《伊豆的舞女》在開頭中描寫時,如:“道路變得曲曲折折的”、“眼看著就要到天城山的山頂了”、“陣雨已經(jīng)把叢密的杉樹林籠罩成白花花的一片”、“原始森林和深邃幽谷的秋色”、“胸中卻緊張地悸動著”、“好不容易才來到山頂上北路口的茶館我呼了一口氣”中修飾的詞語“曲曲折折”“眼看著”“白花花”“深邃幽谷”“悸動”“好不容易”等等。不難看出川端康成對于用詞是十分有研究的,將研究與通俗兩個不同方向的詞語搭配在一起恰到其處,是文章既不缺乏考究之詞又通俗易懂。在這篇短片小說里作者還注重環(huán)境描寫的風格和人物語言的風格,川端康成在描寫環(huán)境風景的時候主要描寫了安靜、淡雅的景色,例如“走進黑暗的隧道,冰冷的水滴紛紛地落下來。前面,通往南伊豆的出口微微露出了亮光?!薄俺隽怂淼揽谧樱降姥刂逻厴淞⒌乃椎臇艡?,像閃電似的蜿蜒而下。從這里望下去,山下景物象是一副模型,下面可以望見藝人們的身影。”通過不同的修辭手法、描寫角度都描寫了一個典雅的環(huán)境,將景色描寫的淋漓盡致。人物描寫的時候有顯得十分的幽默,充滿著歡樂的氣息,生活充滿了樂趣,與其景色的描寫卻大不相同,悲歡交加。
3.小說中有關(guān)女性的描寫
川端康成描繪的舞女熏子具有日本傳統(tǒng)女性,文章中描寫了熏子在與“我”初次相遇的時候熏子梳著一個我叫不上名字的發(fā)髻襯托出她的鵝蛋臉玲瓏小巧,十分勻稱,非常的美。日本傳統(tǒng)的女性就是梳著發(fā)髻,而鵝蛋臉也為日本所廣泛喜歡。而性格上面更是顯示了日本傳統(tǒng)女性的賢惠善良的美,如“舞女看見我呆立不動,馬上讓出自己的坐墊,把它翻過來,推到一旁”時,熏子在面對一個素不相識的陌生男子,熏子將自己的賢惠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在“我”喝茶的時候主動的幫“我”倒好茶;出門時,幫“我”提前放好木屐;在我們爬山山頂?shù)臅r候又體貼地為“我”拍去身上的灰塵等等盡自己的能力去幫助“我”都表現(xiàn)上都體現(xiàn)出日本傳統(tǒng)女性的美。將舞女處處為他人著想的日本傳統(tǒng)女性的特征描繪得栩栩如生,封建社會下面日本是一個男尊女卑的國家,小說中對于阿媽的描繪就充分的顯示出來了,在他們下山的時候,在山下喝泉水的時候要讓先讓“我”先喝,因為前面喝水的時候手伸進去誰就會變渾濁,男生應(yīng)該先喝,女生應(yīng)該后喝,阿媽深受封建思想的影響,覺得男生喝渾濁的水不行,而女性就可以。熏子身上還洋溢著少女純真的氣息,在美景的襯托下,熏子孩童般的快樂天真都得到了最大的釋放,在面對愛情的時候是那么的驚喜卻有著少女害羞的情緒。在登山的時候,熏子一直跟著“我”身后跑,但是又因為少女的羞澀她只是與“我”相隔一兩米的距離。
4.小說中流露出的悲劇色彩
《伊豆的舞女》主要是圍繞著“我”和熏子之間一段懵懵懂懂、純潔的愛情故事。原本應(yīng)該是一個完美的愛情故事,但結(jié)局卻不如人意,最后以分離而結(jié)束了這段似有似無的愛情。川端康成在刻畫種種美的意境的時候依舊流露出悲傷的基調(diào)。14歲我們應(yīng)該還在父母的港灣里面被保護著,而熏子卻已經(jīng)開始為生活而憂愁,為溫飽到處奔波,居無定所。還受到社會上面的歧視,在茶館里面老婦人對流浪藝人的評價中就可以看出來,就連純潔美好的愛情也有悲涼的感覺,當“我”初次和熏子相遇時,是用平等的心態(tài)真誠的與熏子交往的,當熏子感受到溫暖并且開始付出她的感情的時候,有了懵懵懂懂的不明情愫,當有了似有似無的愛戀的時候“我”卻不得不離開了,著短暫的愛情還沒有開始就已經(jīng)結(jié)束。愛情以美好開頭,可并沒有以完美收場。流浪的藝人在那是封建社會下身份非常的低微,生活上面也是困難重重,溫飽都成為問題。在他們的旅途中每個村莊的門口都樹有乞丐、巡回演出藝人禁止入村的牌子,在人們心中,流浪藝人和乞丐的低微是一樣的,是不受人們歡飲與喜愛的。
四、小說中暗含的作者情感
川端康成在小說的描寫過程中,對小說里的人物灌注了很多感情。這可以從作者在描寫我和舞女的幾次交集的字里行間中感受出。在小說中,我的身份設(shè)定是一個預科生,舞女則是一個生活在二十世紀二十的命運相當悲慘的十四歲的美麗女孩,每天掙扎在社會的最底層。而我最開始只是對這個美麗的少女出于一種對美好事物的喜愛與憐憫,但在與之接觸的過程中,這種憐憫逐漸轉(zhuǎn)變成了一種憐愛。然而特定的日本社會時代,讓我注定無法和舞女有個美好的結(jié)局,這就是時代的悲哀,也是小說悲劇的源頭。注定無法有幸福結(jié)局的交往導致了我在和舞女交往的過程中始終被憂傷與傷感所籠罩,這也正是作者本身真實的憂郁情感的體現(xiàn),這無疑使得整本小說充斥著濃郁的壓抑與傷感色彩。
在小說里面,我喜歡舞女的單純、善良、美麗以及羞澀,然而因為日本的獨特文化背景和社會時代,女性在日本的地王往往很低,這也使得舞女養(yǎng)成了深深的自卑心理。在小說里面,有很多細節(jié)的描寫都有提到這種女性地位低下的情況,例如在洗澡的時候,女人得幫男人搓背,女人不能先喝找到的泉水,一定要要男人先喝之后才能喝,“女人先喝了就把水弄臟了”。這些細節(jié)的描寫就像是陽光下的陰影一樣,這是因為有了陰影的對比,才讓人明白陽光的可貴。而作者川端康成之所以很用心地去刻畫這些細節(jié)就是為了告訴讀者們,雖然現(xiàn)實有那么一些殘酷,但卻無法阻止他對美的追求。小說充斥著日本古典的唯美以及現(xiàn)代社會壓迫,這種鮮明的矛盾成就了小說唯美與憂傷的風格。而對于作者,現(xiàn)實生活中的他受過高等教育,但卻擁有者豐富的親身孤獨經(jīng)歷,這種矛盾的性格深深地影響著他的作品風格。
五、結(jié)語
《伊豆的舞女》作為川端康成的成名之作,將一段具有濃厚日本情韻的愛情故事描寫得淋漓盡致,小說中的愛情給人一種恬靜清淡的感覺,同時也讓讀者體會到了蘊含深意的人生觀。在小說里面,川端康成為我們一個理想境界,人們在悲哀的時代下,靠心靈的交流讓自己所處的生活和諧幸福。小說所描繪的愛情的點點滴滴中都透露出了東方的獨特情懷,用優(yōu)雅婉轉(zhuǎn)的方式用細膩的情感描寫勾畫出憂郁的迷離的東方情韻。川端康成用他獨特的風格讓我們體會到小說主人公們在相遇與離別中的唯美。川端康成在現(xiàn)實中受到佛教的影響相當大,因此他對于自己人生理想的構(gòu)建顯得非常的大氣磅礴卻又虛無縹緲。他喜歡用佛教的理念去看待世界和思考人生,但他卻不是一個純粹的佛道主義者,因此他沒有采納接受佛教的一些傳統(tǒng)觀念與感情卻因習,所以川端康成喜歡將人生進行放大來詮釋自己的思想,不喜歡談現(xiàn)實,更喜歡在小說的細節(jié)上抹上現(xiàn)實的色彩,讓讀者自己去品味。這一切集中的反應(yīng)在他寫小說的手法上,他熱心于改革小說的表現(xiàn)手法。川端康成文學也正是由于他的人生觀、宇宙觀以及文學觀的結(jié)合才得以形成。在川端康成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的早期,他更喜歡用悲劇和人物的寂寞情感進行小說的主體構(gòu)思,他想用自己對于佛教的理解幫助那些悲哀或者寂寞的人們脫離痛苦的根源。他主張通過自省的方式進行自救,雖然他的文學作品的基調(diào)是哀傷和頹廢,但它的文學作品里的道德升華以及理想的偉大成就了作品的主題。川端康成的這種寫作風格以及作品想表達的思想也得到了諾貝爾文學獎授獎委員會的肯定,從而成為了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人。
參考文獻:
[1]川端康成(著).葉渭渠(譯).伊豆的舞女[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5:3-28.
[2]代超.從《伊豆的舞女》看川端小說女性形象塑造中的悖論[J].青年文學家:2011,(20):4-5.
[3]孟慶樞.再談《伊豆舞女》的主題及其他[J].日本學論壇.2001.2
[4]劉婧.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08.10
[5]劉毅.新感覺派的背叛——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的一種讀解[J].北方論叢.2004.4
[6]周曉瑜;淺析川端康成的代表作品——《伊豆的舞女》[J];消費導刊;2008年24期
[7]李翠霞.川端康成和《伊豆的舞女》[J].日語學習與研究.2004年S1期
[8]占才成.張麗芳.論《伊豆的舞女》的創(chuàng)作技法[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0年02期
[9]劉騰.《伊豆的舞女》的行文之美[J].江蘇工業(yè)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01期
[10]李偉萍.川端康成與日本傳統(tǒng)美[D].山東大學.2007年
[11]李靜波.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中的女性形象探微[j].短片小說:原創(chuàng)版.2012.19:115-116
[12]李嬌.論川瑞康成文學作品中的悲與美——以《伊豆的舞女》為例[j].南京工程學院學報.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