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提起糖尿病,人們往往認為中老年人會得這種病。然而,近年來,糖尿病的“童子軍”“兒童團”隊伍也在不斷壯大。因此,我們在關注中老年人中的“老糖友”時,也不應該忽視小朋友中的“小糖友”。
目前,全世界每天都出現(xiàn)200多名兒童糖尿病患者,且近年來,每年兒童糖尿病患者都以3%的比例遞增,在學齡前兒童中增加更快,每年遞增5%。據(jù)調查,全球每450名兒童中就有一人是I型糖尿?。ㄒ葝u素依賴型)患者,目前全世界有50多萬15歲以下的糖尿病患者。
以前主要發(fā)生在成人身上的Ⅱ型糖尿病現(xiàn)在也已經(jīng)在孩子中“流行”,糖尿病的這種“少年老成”現(xiàn)象十分令人擔憂。以往,我國小于20歲發(fā)病的絕大多數(shù)是I型糖尿病,但近年來大量流行病學資料顯示,兒童、青少年Ⅱ型糖尿病患者明顯增加。
導致Ⅱ型糖尿病 童子軍”迅速“增員”的原因有遺傳、環(huán)境、肥胖等因素。遺傳因素是舉世公認的。研究表明,糖尿病發(fā)病率在血統(tǒng)親屬中比在非血統(tǒng)親屬中高5倍。近年不少研究提示,兒童、青少年中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之所以日漸增多,與不良生活習慣有關,吃得過飽和缺少運動是主要的發(fā)病原因。據(jù)統(tǒng)計,8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體重較標準體重超出20%以上。
醫(yī)學專家發(fā)現(xiàn),父母都肥胖的,子女有70%~80%的概率會肥胖;父母其中之一,特別是母親肥胖的,子女有40%的概率會肥胖;而父母都不肥胖的,子女僅有7%的概率會肥胖。除遺傳因素外,肥胖受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也很大,如高脂飲食的過多攝入,戶外活動的減少等。病因學研究表明,肥胖不僅會導致糖尿病,還會導致其他代謝性疾病。
目前,導致I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還不明確,但兒童Ⅱ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已被發(fā)現(xiàn),常見的有: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有胰島素抵抗性的病癥(如黑色棘皮?。?、母親在懷孕時患有妊娠性糖尿病等。
當孩子出現(xiàn)以下征兆時應及時就醫(yī):多尿、小便頻,多年不尿床的大孩子又反復尿床;經(jīng)??诳?;食量大增,以前不吃的東西也拿來充饑;容易疲倦,喜歡待在家里,拒絕外出;多數(shù)孩子體重正常,但發(fā)病后體重會驟降,明顯消瘦;女孩可能會出現(xiàn)陰部瘙癢或反復的泌尿系統(tǒng)感染;傷口較難愈合,反復感染,經(jīng)久不愈;視力模糊;出現(xiàn)酮癥酸中毒癥狀(如腹痛、惡心、嘔吐、呼吸快而深、昏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
那么,如何拯救“小糖友”呢?運動、營養(yǎng)、藥物、健康教育和血糖監(jiān)測是防治糖尿病的五項原則。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應對兒童、青少年糖尿病主要有三招:飲食療法、運動療法和藥物療法。
飲食療法??刂骑嬍常跃S持理想體重為宜;平衡膳食,選擇多樣化食物,減少單糖和雙糖食物的攝入,限制脂肪攝入量,選擇優(yōu)質蛋白質,增加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的攝入量,提倡少食多餐,定時定量進餐。
運動療法?!靶√怯选痹陲嬍持委煹幕A上,長期堅持運動,有利于減輕體重,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有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運動量和運動方式的選擇,可以根據(jù)個人情況、愛好選擇。比較適合“小糖友”的運動項目有騎車、跑步、打羽毛球、打乒乓球、踢足球、跳皮筋、踢毽子、跳繩等。
藥物療法。兒童、青少年I型糖尿病患者需終身服用胰島素,而Ⅱ型糖尿病患者既可選擇胰島素,又可選擇其他口服降糖藥。用于治療兒童、青少年Ⅱ型糖尿病的藥物非常有限,二甲雙胍是第一個獲得美國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的批準并用于治療兒童、青少年Ⅱ型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