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翠青
[摘 要]“目標導學”指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的指導或輔導為主導,師生共同合作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一種教學模式。這種教學模式能改變以往課堂“滿堂灌”的現(xiàn)象,充分體現(xiàn)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使“教”與“學”和諧統(tǒng)一,獲得好的教學效果。
[關(guān)鍵詞]小學數(shù)學 目標導學 教學模式 意義 操作程序 反思
[中圖分類號] G623.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6)12-030
“面向全體學生,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讓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的發(fā)展”是素質(zhì)教育的主要目的。近年來,我們以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理論為指導,根據(jù)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認知規(guī)律,構(gòu)建數(shù)學“目標導學”課堂教學模式。
一、“目標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意義
“目標導學”課堂教學模式采用及時的反饋矯正措施,輔之以小組合作學習和個別指導的方式,讓學生在目標的指導和激勵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順利地實現(xiàn)教學目標。
1.課堂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
布盧姆的掌握學習理論指出:“給予足夠的學習時間和適當?shù)慕虒W,幾乎所有的學生對所學的內(nèi)容可達到掌握的程度?!币虼?,課堂教學中,教師一方面要綜合運用小組合作學習和個別指導的方式,讓學生都能在目標的導學下開展不同程度、不同方式的學習活動,有效解決統(tǒng)一教學與個別需要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要將反饋矯正與評價貫穿課堂教學始終,及時給予學生必要的肯定和幫助,使教學成為學生認識結(jié)構(gòu)不斷完善的過程,讓全體學生人人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
2.課堂教學必須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
教師應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與學生的知識水平,準確制定課堂教學目標,并將教學目標的落實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同時,教師還應根據(jù)教學目標,利用情感等因素,誘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在學習目標的導向下,積極主動地開展認知活動,實現(xiàn)提高學生素質(zhì)的目的。
3.課堂教學必須讓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的發(fā)展
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問題情境的創(chuàng)設,使學生通過個體的自主探索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正理解所學知識,獲得不同的發(fā)展。
二、“目標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
我們把“目標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操作程序分為“復習鋪墊,激趣明標”“導學施標,導練達標”“當堂檢測,反饋矯正”三個環(huán)節(jié),下面以“梯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教學為例,具體說明這一操作程序。
1.復習鋪墊,激趣明標
課堂教學中,復習的目的是為了喚起學生相關(guān)的舊知,為新知識的學習鋪路搭橋,并對個別知識掌握欠佳的學生進行查漏補缺。在學生做好學習新知識準備的前提下,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把學生及時引入探求知識的過程中。如在教學“梯形面積的計算”這一新知前,教師可設計以下的練習。
(1)說出下面每個圖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并算出它們的面積。(單位:厘米)
【補充說明:①長方形長20厘米,寬10厘米;②平行四邊形的邊長為20厘米,高為10厘米;③三角形的底邊長20厘米,高為10厘米?!?/p>
(2)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通過這兩題的復習,使學生做好學習新知的準備。接著,教師出示一個梯形(圖略),并提問:“你能計算出這個梯形的面積嗎?”在學生回答后,教師引導學生討論:“通過這堂課的學習,你想知道哪些知識?”學生紛紛回答:“想知道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什么?!薄跋胫涝鯓佑嬎闾菪蔚拿娣e?!薄叭绾瓮茖菪蚊娣e的計算公式?”……這樣教學,使學生明確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激發(fā)了探究的欲望。這時,教師再引導學生思考:“你認為可以運用已學過的哪些知識和方法來探究這些問題?”這樣可使學生的學習更具針對性,更會學習。
2.導學施標,導練達標
這一環(huán)節(jié)是整節(jié)課的中心環(huán)節(jié),教師要先引導學生圍繞教學目標,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再廣泛收集反饋信息,并及時給予評價、矯正,逐步實現(xiàn)教學目標。如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的推導,可采用下面幾個步驟。
(1)自主探索。
學生帶著急于解決問題的心理,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主動地進行探索。如有的學生通過剪拼,得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有的學生通過割補,得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還有的學生通過分合,得出梯形面積的計算方法……當然,也有一部分學生在探究中遇到障礙或出現(xiàn)一些錯誤,這時教師可以提出一些具有針對性、啟發(fā)性的問題,促使學生再思考、再分析、再探索。
(2)合作討論。
在學生通過獨立思考,借助已有的知識和經(jīng)驗推導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后,教師應組織學生討論,使他們相互了解彼此的見解和不同的推導方法,不斷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這樣不僅能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學生進行學習的正遷移。教師在學生進行自主探索和合作討論過程中,應鼓勵學生自我檢查、自我反省,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進行評價,使全體學生都能品嘗到成功的喜悅,不斷增強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3)達標訓練。
在學生自主探索、合作討論后,教師應根據(jù)教學目標,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選編一些多樣化的習題,引導學生進一步鞏固所學的新知識。選編的習題要突出重點,重視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訓練和練習。
3.當堂檢測,反饋矯正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實施是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通過學生的反饋信息,教師應先選取主要問題進行評價、糾正,使學生獲得第二次學習的機會。對于個別學生出現(xiàn)的個別問題,可讓學生通過自我分析或?qū)W生之間的相互分析來解決。同時,對已達標的學生可以讓他們輔導未達標的學生或給予更高的目標讓其達到,從而使全班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
此外,課堂教學中,形成性的目標不宜設置過多,習題要緊扣教學目標進行設計,難易程度適當。一般由教師把課前準備好的與教學目標相對應的一份測試題讓學生限時完成,然后公布答案,統(tǒng)計結(jié)果。如教學“梯形面積的計算”一課,教師可設計以下一組測試題。
(1)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如果用S表示梯形的面積,用a、b和h分別表示梯形的上底、下底與高,那么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
(2)計算下面每個梯形的面積。
三、“目標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反思
“目標導學”課堂教學模式雖然可以讓班級的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發(fā)展,但是學生之間的認識水平是有差異的。這對于學習水平較高的學生來說如魚得水,因為他們的自學能力、理解能力較強,在“目標導學”下能夠循序漸進地完成學習任務;對于學習水平較低的學生來說,由于這部分學生的理解能力、自學能力較低,面對“目標導學”有點力不從心。如果我們的課堂教學顧及不到后進生,那我們的教學仍舊是失敗的。因此,在“目標導學”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既要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又要引導學生合作交流,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活動。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達到全員參與思考的目的,從而高效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目標。
總之,對“目標導學”課堂教學模式的探討,意在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主動學習、獨立學習。因此,運用“目標導學”課堂模式進行教學,既能優(yōu)化教學環(huán)節(jié),又能使學生的主動學習與教師的適時引導和諧統(tǒng)一,為構(gòu)建高效的數(shù)學課堂奠定堅實的基礎。
(責編 杜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