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紅梅 王利勇 趙磊 王志浩 李愛華 李燦霞
[摘 要] 目的:探討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類型、位置、積分等指標與腦梗死復發(fā)的相關性。方法:對53例初發(fā)性腦梗死患者,55例復發(fā)性腦梗死患者進行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觀察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數(shù)目以及部位,同時測量血管壁的厚度、斑塊的大小以及厚度,并計算出斑塊積分。結果:復發(fā)組患者左側及右側頸總動脈分叉處(carotid bifurcation,BIF)斑塊發(fā)生率分別為32.69%、36.54%,初發(fā)組患者左側及右側BIF斑塊發(fā)生率分別為14.29%、17.14%,差異有顯著性(P<0.05);復發(fā)組患者軟斑以及潰瘍斑發(fā)生率分別為36.54%、51.92%,初發(fā)組患者軟斑以及潰瘍斑發(fā)生率分別為17.14%、28.57%,差異有顯著性(P<0.05);復發(fā)組頸總動脈IMT、頸內動脈IMT、頸動脈分叉部IMT分別為(1.11±0.25)mm、(0.89±0.23)mm、(1.24±0.27)mm,初發(fā)組頸總動脈IMT、頸內動脈IMT、頸動脈分叉部IMT分別為(0.95±0.17)mm、(0.75±0.15)mm、(0.90±0.14)mm,差異有顯著性(P<0.05)。結論:頸動脈不穩(wěn)定性粥樣斑塊是導致復發(fā)性腦梗死發(fā)生的危險因素,通過對腦梗死患者進行頸動脈超聲檢查,能夠有效預測腦梗死復發(fā)。
[關鍵詞] 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腦梗死;復發(fā);相關性
中圖分類號:R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5200(2016)02-016-03
DOI:10.11876/mimt201602006
動脈粥樣硬化屬于全身性血管疾病。其中,頸動脈是人體表淺大動脈,臨床研究表明頸動脈粥樣硬化是導致缺血性腦血管病主要原因[1]。但是,關于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在復發(fā)性腦梗死患者中起到的作用,目前相關研究尚較少。因此,筆者對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腦梗死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通過彩色多普勒檢測結果,分析不同類型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初發(fā)性腦梗死及復發(fā)性腦梗死相關性。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共納入腦梗死患者108例,均為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腦梗死病例。其中,復發(fā)性腦梗死患者55例,年齡42~76歲,平均年齡(56.4±10.9)歲;初發(fā)性腦梗死患者53例,年齡40~75歲,平均年齡(56.2±11.1)歲。
1.2 診斷標準
腦梗死臨床診斷參考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制定腦梗死相關臨床標準,經(jīng)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為腦梗死;復發(fā)性腦梗死臨床診斷:患者臨床癥狀及體征在初次腦梗死發(fā)病后1個月以上再次加重;或出現(xiàn)新神經(jīng)功能缺損癥狀以及體征;或經(jīng)頭顱CT或MRI檢查證實存在新病灶。
1.3 排除標準
年齡≥80歲;心源性腦栓塞者;出血性腦血管病者;腦卒中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
1.4 檢查方法
采用GE公司SYSTEM FIVE型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測儀,探頭頻率為10MHz。檢查時患者取頭后仰臥位,頸后墊薄枕,囑患者頭偏向對側,超聲探頭沿著頸動脈走向,從下至上進行連續(xù)縱、橫切面掃查雙側頸總動脈(Common carotid artery,CCA)、頸總動脈分叉處(Carotid bifurcation,BIF)以及頸內動脈起始段(Internal carotid artery,ICA)。觀察血管形態(tài)、結構、管腔內有無粥樣斑塊形成以及斑塊發(fā)生部位,測量動脈壁厚度,并將探頭旋轉90°左橫切掃查。觀察管腔內血流空間分布及方位、管壁細微硬化斑、潰瘍壁龕以及低回聲斑塊或血栓, 確定狹窄或阻塞部位。
1.5 觀察指標
1)頸動脈粥樣斑塊數(shù)目:斑塊為超聲檢查下能夠見到局限性回聲結構突出管腔,厚度≥1.3mm;2)頸動脈粥樣斑塊發(fā)生部位以及形態(tài):硬斑、軟斑以及潰瘍斑;3)頸動脈粥樣斑塊積分:將患者同側頸動脈各個孤立性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最大厚度相加為該側頸動脈斑塊積分,每例雙側動脈斑塊積分之和為斑塊總積分;4)頸動脈內-中膜厚度(Intima media thick-ness,IMT):管腔內膜交界面至中膜與外膜交界面之間垂直距離。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學軟件包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組間計量資料比較采用兩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頸動脈粥樣斑塊數(shù)目比較
復發(fā)組74.55%(41/55)存在頸動脈斑塊,共有斑塊52個;初發(fā)組56.60%(30/53)存在頸動脈斑塊,共有斑塊35個,差異有顯著性(χ2=3.858,P<0.05)。
2.2 兩組患者頸動脈粥樣斑塊部位比較
復發(fā)組患者左側及右側BIF斑塊發(fā)生率分別為32.69%、36.54%,初發(fā)組患者左側及右側BIF斑塊發(fā)生率分別為14.29%、17.14%,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1。
2.3 兩組患者頸動脈粥樣斑塊形態(tài)比較
復發(fā)組患者軟斑以及潰瘍斑發(fā)生率分別為36.54%、51.92%,初發(fā)組患者軟斑以及潰瘍斑發(fā)生率分別為17.14%、28.57%,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2。
2.4 兩組患者頸動脈粥樣斑塊積分比較
復發(fā)組頸動脈粥樣斑塊積分為(1.91±0.73)分,初發(fā)組頸動脈粥樣斑塊積分為(1.42±0.57)分,差異有顯著性(t=3.342,P<0.05)。
2.5 兩組患者頸動脈IMT比較
復發(fā)組頸總動脈IMT、頸內動脈IMT、頸動脈分叉部IMT均明顯高于初發(fā)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3。
3 討論
動脈粥樣硬化為引發(fā)心、腦血管疾病主要病理學基礎[2]。腦部血液70%~80%是由頸內動脈供應,其余由椎動脈供應[3-4]。有研究表明,發(fā)生腦血管意外患者中,超過75%存在顱外頸動脈疾病[5]。研究已表明,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與腦梗死發(fā)生存在明顯正相關[6]。
關于腦梗死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文獻頗多[7-10]。本研究著重分析復發(fā)性腦梗死彩超表現(xiàn),研究對復發(fā)性腦梗死與初發(fā)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情況對比發(fā)現(xiàn)復發(fā)組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初發(fā)組,并且復發(fā)組很多患者不只存在1個斑塊。從斑塊形態(tài)上來看,復發(fā)組軟斑以及潰瘍斑明顯高于初發(fā)組,而初發(fā)組以硬斑多見。軟斑及潰瘍斑中含有較多脂質,在受到動脈壁應力以及高速血流沖擊后容易發(fā)生破裂。脂質與膠質能夠激活血小板,啟動凝血反應形成動脈內血栓或斑塊脫落,導致腦梗死[11]。有研究發(fā)現(xiàn),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多見于左側[12]。本研究發(fā)現(xiàn)左側和右側BIF是粥樣硬化發(fā)生斑塊集中部位。原因主要是BIF管腔血流較為緩慢,容易產(chǎn)生湍流,而脂質更易發(fā)生沉積,因此屬于斑塊好發(fā)部位。對比復發(fā)性腦梗死與初發(fā)性腦梗死患者頸動脈IMT,能夠發(fā)現(xiàn)復發(fā)組頸總動脈IMT、頸內動脈IMT以及頸動脈分叉部IMT均明顯高于初發(fā)組(P<0.05)。該結果表明,頸動脈IMT能夠作為預測復發(fā)性腦梗死一個重要指標,對于頸動脈IMT明顯上升患者,應警惕腦梗死復發(fā)[13-15]。
綜上所述,頸動脈不穩(wěn)定性粥樣斑塊是導致復發(fā)性腦梗死發(fā)生危險因素,通過對腦梗死患者進行頸動脈超聲檢測,能夠有效預測腦梗死復發(fā)。
參 考 文 獻
[1] 任海艷,林黎明,彭芳,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內脂素水平改變及其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和穩(wěn)定性關系[J].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14,27(5):372-373.
[2] 曾素琴,呂仁發(fā),熊寧,等.頸動脈粥樣硬化與腦梗死關系的探討[C].//第八屆全軍保健醫(yī)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1:75-76.
[3] 梁文寶.腦供血動脈狹窄支架植入術前術后的頭顱CT灌注研究[D].上海:復旦大學,2009.DOI:10.7666/d.y1970103.
[4] 孔超.經(jīng)DSA觀察256例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狹窄的特點及危險因素分析[D].銀川:寧夏醫(yī)科大學,2012.
[5] 葛美,龐成,王璐,等.腦梗死與頸動脈粥樣硬化及血糖、血脂的關系[C].//2006天壇國際腦血管病會議論文集.2006:371-373.
[6] 申麗紅,梁小樂,高旭光,等.急性腦梗死患者微栓子與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相關性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4,16(3):237-239.
[7] 肖晉曉.彩色多普勒檢查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病變的價值[C].//全國醫(yī)學影像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011:160-161.
[8] 張亞萍.彩超評價腦梗死患者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臨床價值[C].//中華醫(yī)學會第十二次全國超聲醫(y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2012:773-774.
[9] Tang D, Kamm RD, Yang C, et al. Image-based modeling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and assessment of atherosclerotic plaque progression and vulnerability: data, modeling, validation, uncertainty and predictions[J]. J Biomech, 2014, 47(4):834-846.
[10] Loizou C, Petroudi S, Pantziaris M, et al. An integrated system for the segmentation of atherosclerotic carotid plaque ultrasound video[J]. IEEE Trans Ultrason Ferroelectr Freq Control, 2014, 61(1):86-101.
[11] 胡月華.抗炎和促炎因子失衡在顱內動脈粥樣硬化性腦梗死患者中的作用研究[D].重慶:第三軍醫(yī)大學,2011.
[12] Teng ZZ , He J , Sadat U, et al. How does juxtaluminal calcium affect critical mechanical conditions in carotid atherosclerotic plaque? An exploratory study[J]. IEEE Trans Biomed Eng, 2014, 61(1):35-40.
[13] Rabinstein AA, Weigand S, Atkinson JL, et al. Pattern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in 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 Stroke, 2005, 36(5):992-997.
[14] Nieuwstadt HA, Speelman L, Breeuwer M, et al. The influence of inaccuracies in carotid MRI segmentation on atherosclerotic plaque stress computations[J]. J Biomech Eng, 2014, 136(2):021015.
[15] 肖章紅,丁立東,柯開富,等.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對腦梗死患者病情及其復發(fā)的影響[J].臨床神經(jīng)病學雜志,2015,(4):269-272,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