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文雙
摘 要:減負的呼聲在近幾年越來越高漲,讓作業(yè)變得輕負擔、有意義,提質減量,這就要求教師不用重復性而無效的作業(yè)無端侵占學生的時間,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依賴教師的教育智慧,更需教師關注學生生命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作業(yè)布置;減輕負擔
長期以來,作業(yè)基本上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主要起到復習鞏固、加強記憶、應對考試的作用,但由此也衍生出一系列問題:作業(yè)負擔過重,形式單一,內容重復,為考試而作業(yè),題海戰(zhàn)術,甚至懲罰性的作業(yè)等。學生在每天聽完一天的課之后,回到家還要應付大量的作業(yè),這對孩子的身心發(fā)展極為不利,在教學過程中,我想方設法改變這種對孩子不利的現狀。
就在一個倦怠的周四,每個星期一到星期四就有較強的疲勞感,老師尚且如此,何況學生呢?
那天一直想著布置作業(yè)的事情,記得前不久講到課文《電的用處大》,那時也適逢周四,本來的作業(yè)已經打印好了的,但一想到又是重復的字詞訓練,學生在日復一日的慣性中喪失了思考力,最大的損失有可能是失去學習的興趣。于是我靈機一動,不如換一下方式,于是一直思考著怎樣更好布置這樣一種重要又比較輕松的作業(yè)。結果令自己深感滿意,我的作業(yè)題是一、繼續(xù)跟家長聊一聊電還有哪些用處;二、向家長了解如何安全用電。
學生進入二年級的時候,我們的周四一般是無作業(yè)日,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這天的周四,我布置的這樣的作業(yè):①對植物進行觀察;②跟家長玩游戲。
周末布置的作文是:把周四布置的作業(yè)記錄下來,寫成一篇文章。
周一學生上交了作文,有學生寫了這樣的文章:
春姑娘
星期六的下午,爸爸在陽臺上給花盆松土,而且把新買的櫻桃蕃茄、三色花、香甜花雪球的種子分別種在了不同的花盆里,我真希望它們能快快長大,好讓我早日欣賞到它們的美麗。我問爸爸:“你為什么現在種花呢?”爸爸說:“現在是春天,最適合種子發(fā)芽,到了夏天,你就能看到美麗的花朵了。”原來春天已經悄悄地來臨了!雖然不像往常那樣下著蒙蒙細雨,但廣州的春天確實已經在我們的身邊。
樹木已經吐出了點點嫩芽,迎春花帶著微笑歡迎春姑娘的到來,柳樹甩著綠色的長辮子。春姑娘給植物們穿上了一件件碧綠的衣服,而植物們用盛開的花朵向春姑娘露出了開心的笑臉。
看!火紅的木棉花就像半空中紅色的云彩,一團團紫紅色的葉子花就像一群群翩翩起舞的蝴蝶,五顏六色的三色花裝扮在公園里、馬路旁,就像一張張七彩的地毯,漫山遍野的杜鵑花在陽光下競相開放,開心地看著朝霞落在了山坡上。
如果你細心地到處去看看,你就會發(fā)現春天真的已經來到,或許你會有更多的發(fā)現。
回顧自己的讀書經歷和工作經歷,我再次對“家庭作業(yè)”進行反思。
幾十年不變的“家庭作業(yè)”模式讓人喪失了最基本的思考力。
人們很容易用習慣去做事,久而久之,很容易讓人圈在固定的思維模式中定勢,因而難以用思想去做事。
一種學習活動如果不能喚起學生的熱情,而是令他們厭惡的話,它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智力發(fā)育都是有害的。
由于人們對教育規(guī)律的無知或無視。多寫作業(yè)就可以讓孩子學得更好,這不過是一種物理意義上的推斷,表面上合乎邏輯,實際往往不成立。不理解“休息”的意義,其實也就不了解什么是教育。游戲、生活、閱讀都是兒童非常重要的存在方式,是為了下一步學習積蓄更多的能量。作業(yè)如果對這些活動形成擠占,其實就是對兒童學習機會的剝奪。
減少作業(yè)量,提高課堂效率。過重的課業(yè)負擔必然導致膚淺,無效的機械訓練是學生負擔過重的罪魁禍首。一般來說,學生作業(yè)分三類,第一類是能溫故而知新且提升能力的“有效作業(yè)”;第二類是借助重復來鞏固的“重復作業(yè)”,第三類是純粹侵占學生時間無效甚至負效的“無效作業(yè)”。適當布置第一類作業(yè),減少第二類作業(yè),杜絕第三類作業(yè),是減輕學生課業(yè)負擔的關鍵。要知道,除了學習知識,學生還應該有更豐富的生活。提質減量,不用無效作業(yè)無端侵占學生的時間,不僅依賴教師的教育智慧,更需教師關注學生生命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除此,還可以分層次布置作業(yè),建立多層次的作業(yè)結構。泰戈爾說過:“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規(guī)定好的河道里?!苯處煵贾米鳂I(yè)也要尊重個性差異,要遵循“因材施教”這一教學原則。針對學生的差異,設計分層作業(yè),讓每個學生在適合自己的作業(yè)中都取得成功,獲得輕松、愉快、滿足的心理體驗,是激發(fā)學生樂于學習的關鍵。學生經過努力能夠完成的作業(yè)才是有價值的作業(yè),才能讓學生獲得成就感,教師要通過自己精心設計或選編的練習,把握好難易度,練習題的難易程度應在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的水平上,使學生產生成功感。一些學校的做法值得借鑒,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要求學生全做,尤其是提升類題目;對于基礎暫時較弱的班級,則要求學生必須完成“基礎部分”;對于拓展部分,教師有針對性地設計“選做”方式,要求班內學習能力強的學生必做,其他學生選做。
在目前大的教育格局無法根本變動的情況下,首先進行有效的局部改善。
假如重新定義“作業(yè)”概念,把游戲、勞動、閱讀、藝術教育大量引入孩子的生活,改革對中小學校和中小學生的評價方式;假如把管理重點放在教師教學效率上的提高,而不是低效率的對學生業(yè)余時間的壓榨上……這許許多多個假如,每個其實都是大課題。
參考文獻:
[1]元成、李國新、春斌.讓作業(yè)成為撬動課程改革的支點.中國教育報,2016-03-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