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艷玲
摘 要:“現(xiàn)在的孩子越來越?jīng)]感情”,在這句社會性口頭禪中,我們將解讀到多少信息?作為語文教師,我把焦點集中在學生的情感傾向上,孩子的這種消極情感向我們的教育提出了嚴峻的挑戰(zhàn),新課標更是明確地把“情感”作為課程的目標之一。
關鍵詞:情感;語文;教學
語文教師應充分發(fā)揮文學作品飽含情感和人文性這一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適時有效地對學生談情說愛,讓學生自由地表情達愛,形成積極健康的情感世界,讓學生安然、快樂地度過這個花季。
一、親其師而安其學,讓學生熱愛語文
(1)以愛獲取學生的心。愛你的學生,關心學生的生活,理解學生的心理。不因他們過激或錯誤的行為而鄙視、譏諷;寬待他們,成為他們的知友,讓學生在愛的芳香里不知不覺地喜歡你,親近你。
(2)以知識的魅力吸引學生。你的課堂輕松活潑,幽默風趣,笑聲不斷;你的聲音如鳥語鶯歌,舉手投足是風情韻味;你的講解熱情生動,深入淺出……在知識的海洋里,你是一盞明亮的指航燈,你智慧的光芒不可阻擋的吸引了學生。
(3)以美麗的人格折服學生。你以身作則,處處為學生著想。你正直、善良、堅強、誠懇、高尚的人格在點點小事中熠熠生輝。獨特的魅力征服了學生,也許將潛移默化他的一生。學生喜愛,親近這樣的老師;打心底里佩服,愛戴這樣的老師。師生情意相投,彼此親近,對語文的熱愛也就油然而生了。
二、物色之動,心亦搖焉,喚醒學生的情感
現(xiàn)實生活諸多的復雜因素導致了孩子的消極情感占了上風,甚至形成習慣自然,積極的情感卻日益靜默、沉睡。因此,情感教育的第一步便是喚醒情感、激發(fā)情感。
從教學實際出發(fā),營造或創(chuàng)設與教學內(nèi)容相應的具體場景氛圍,以觸動、引起或喚醒學生的某種情感。如教學《觀舞記》,學生找出有關印度舞特點的語句后,我和著音樂做了幾個與文本吻合的舞蹈動作,課堂的氣氛立刻活躍起來。不少同學也跟著扭腰、送臀,課后還意猶未盡。我把抽象的語言文學還原成聲音語言和肢體語言,把兩者有機結(jié)合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為他們創(chuàng)設了一個充滿異域風情的場景,提供了可感可知的表象。在視覺、聽覺上給他們以強烈而新鮮的刺激,觸發(fā)他們對異國舞蹈的喜愛,對身體美、神態(tài)美、音樂美的贊嘆。
情境的創(chuàng)設有多種,其目的在于感染、鋪陳后把學生帶入與文本相應的特定情境,為學生提供一種良好的暗示和啟迪,從而喚起學生自身潛在的生活經(jīng)驗,喚醒心中沉睡的情感。如果說情感是深埋的種子,情境就是隨處可入的春風。當春風吹拂時,種子自然舒醒,破土而出。要想成就一片生命的綠色,作為語文教師不但要充分利用教材,而且要拓展教材(如古今中外名著,報刊雜志的優(yōu)秀文章等),通過作品開啟學生心中的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從中獲得勇敢和堅強,感激和寬容……
三、以身體之,以心驗之,陶冶學生情感
情感的小苗要茁壯成長,必有一塊沃土,取之不盡的文學作品便是情感肥沃的土地。“文章不是無情物”,一個文本就是一個情感世界,從作品中吸取并體驗情感,以情陶情,以情養(yǎng)情。
要想真正進入文本的情感,需“讀書百遍”并“以身體之,以心驗之”(即情感體驗)方可行。熟讀文章后就自然了聲音上的抑揚頓挫,語氣、語調(diào)的變化,即做到了有感情地朗讀。能有情感的朗讀,就是體驗到了文本的情感。著名的語言大師索緒爾曾說:“詞語的聲音變化本質(zhì)是屬于心理的,心理的變化是由情感引起的。”《禮記·樂記》也說:“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蟬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fā)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教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边@就告訴我們,聲音的不同來自內(nèi)心情感的變化。如朱自清的《春》,用較快的語速朗讀“盼望著,盼望著”,那是學生體驗到作者對春天的引頸張望;用親切的語氣朗讀“東風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那是體驗到了作者對春來臨的狂喜;用漸趨高昂的聲調(diào)朗讀第二自然段“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那是體驗到了放眼擁抱自然后的心潮起伏;用輕柔的聲音讀“春草圖”,那是用純真自然的眼光感受到春的新鮮爛漫。在有情的朗讀聲中,陶養(yǎng)學生對春天、自然和生活的熱愛。當然,沒有深切的內(nèi)心體驗,學生是無法用這樣的聲音來展現(xiàn)作者的情感世界,而這樣的聲音就來自“讀書百遍”。
四、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讓學生抒發(fā)情感
情感之樹郁郁蔥蔥了,我們便期望它開花結(jié)果,滿身滿心的花香、果香,悅?cè)藧傄?。當心中的情感涌動、澎湃時,借助語言、文字、形為等,使學生的情感言語化、實踐化,即使學生內(nèi)在的情感體驗遷移外化。“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借助口頭言語抒發(fā)讀者體驗的內(nèi)心情感,簡而言之,就是談情說愛。說,是情的輸出,是情感的物化,將自己的內(nèi)心情感轉(zhuǎn)換為外部有聲語言,是一種明顯的情感活動。作為情感表達方式之一,主要是學生在理解文章后整體性的交流評述。主要形式有:誦讀,獨白,對談,論辨。如《斑羚飛渡》想象老年斑羚、小斑羚、鐮刀頭羊的心理各自發(fā)表見解。討論:人充當?shù)氖窃鯓拥慕巧??你是狩獵隊員,你會如何做?朗讀感人的語句、段落等等,通過多種口頭表達形式表現(xiàn)斑羚高度的組織性、紀律性,團隊協(xié)作精神,可歌可泣的犧牲精神。閱讀中形成涌動的內(nèi)心情感,借助“談、說”使內(nèi)在的情感得以外顯和釋放,沒有飽滿的熱情,那來生動的語言。被情感浸潤的語言一經(jīng)表達,學生的情感就得以記憶、鞏固和深化,還在同學間得以交流、補充、印證和豐富。這種表達其理性色彩、個性色彩更加濃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