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宏
[關(guān) 鍵 詞] 《圣徒的行吟》;詩評;獨特視角
[中圖分類號] I06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03-0089-01
有幸讀到韓英珊先生對詩人謝長安的詩評《圣徒的行吟》,感覺評得句句落玉、暢快淋漓。作為一位軍旅作家,其評論風(fēng)格自有一種干練、豁達、奔放、豪邁之風(fēng),可謂一字千鈞、擲地有聲。對于謝長安的詩我原來也奉讀過,也寫過幾篇訪談和短評,總感到他少年才俊、底蘊深厚,以我的年齡和功底還不能很好地洞察到他那深邃的功力和深遠的抱負。今日一讀韓翁文字,才知原來大手筆要遇到大論家,方能彼此欣賞、彼此碰撞,如俞伯牙遇鐘子期,方能大放其光彩,凸顯其價值。
以韓翁的閱歷,可謂喜怒不會輕易溢于言表,但從他的前言中可看出他讀到謝長安詩作《青銅調(diào)》的莫大欣喜,“邊讀邊思索,心懷驚喜和敬畏,似覺閃電穿透陰霾”,而且是“未曾謀面”“慕名索求”,可見韓翁的真誠、直率。在當(dāng)今詩壇大多是詩者找評家,而在這里是倒過來了,足見韓翁的愛才惜才。難怪他連稱謝長安“盛年才子”“巴蜀鬼才”。
韓翁的這篇詩評,評得極詳盡極深刻,是真正用心在評,不論短詩、組詩都不落下。正如他說謝長安“觸覺和視覺都有詩”,韓翁自己也是如此。
一、獨特的視角
評短詩抓住“詩核”,他認為詩美的效應(yīng)即“詩核爆炸”,所以他讀《雙魚》抓住“山澗的魚”“缸里的魚”“江水的力量”“淚水的力量”,從而讀出了“壯美的和凄美的、有尊嚴的和無尊嚴的兩種人生”。讀“五望星空”抓住他奇特的想象“上面瓦藍的大典,密布牙痕,我爬上星座清點蠹蟲”讀出了一種溫柔敦厚的詩意。難怪他把謝長安的短詩比作精制的“金磚”,“它們走在頭里,是詩的向?qū)В鼈兏谖膊?,又是詩的后盾。評《小姐》組詩中的按摩小姐、電梯小姐、迎賓小姐、陪聊小姐、KTV小姐、售樓小姐,韓翁認為是寫出了“商品時代的六朵金花”“瞄準了當(dāng)代社會市井生活底層女性的神情風(fēng)貌”。在這首組詩中“突出了寫實的凝重,減少了浪漫的華麗”,正如白居易筆下的琵琶女,人們只知欣賞她們的歡顏,而又有誰去關(guān)注她們內(nèi)心的隱秘呢?如此看來,詩人謝長安不正有著當(dāng)年“江州司馬”的人文情懷嗎?韓翁認為謝長安組詩“最宜集中展示作者的才華”“首首卓爾不群,彼此爭妍斗麗”,從而認為他的《民間》組詩是探索中的“現(xiàn)代漢詩”而非“現(xiàn)代詩”,都顯示了韓翁在品析詩的過程中獨特的視野與視角。
二、深厚的詩學(xué)修養(yǎng)
正因為他自己寫過詩,所以他的評論不空洞、不玄虛,而是實實在在、契合詩意。如,將自己的《棉桃——唱給父親》與謝長安的《父親是架梯子》放在一起,將自己的《娘在少年時》與謝長安的《每一滴雨水都是壽桃》放在一起,從而更好地把“梯子”與“棉桃”的意象,“雨水”與“塔影”的意象來類比,更好地詮釋了偉大的父愛與母愛,也說明韓翁、謝長安這對忘年交的確是契若金蘭、文氣相通。從《向北的指針》讀出了“華人的宿命”與“一個時代的丑陋”,從《九千年前的石斧》讀出了“背負歷史的行吟”與“青銅般鑄成的歷史”。負載歷史行走這一行程中相信不僅有謝長安這樣的才俊,更有韓翁這樣的長者。
三、本真的價值認同
謝長安的詩,骨子里有著對傳統(tǒng)及古典的認同,所以他的詩大氣、厚重,韓翁說他的詩“接地氣、民氣”“袒露社會真相,剖析人性本真”,他的詩的確有著一種與他年齡不太相稱的成熟。如,從《夜游圓明園》“夜里升起黑,升起燒焦的難過”中韓翁讀出了“幾塊扭曲的石骸”“自身的丑陋的傷疤”,讀出了靈魂深處的拷問;《盧溝橋》中“從秦王虎視到那人雙目無神,失傳的會是什么”讀出了“犀利異常的思想”與“一部歷史的坐標”。從《我們依然活在大清》看到了一個“憂國憂民的詩人”,看到了“中國詩人的骨氣、傲氣與豪氣”。難怪韓翁說“謝長安以宏觀的歷史視角駕馭他的詩思與詩行,他的懷古分明是對現(xiàn)代化進程負面惡果的叛逆”。
謝長安最近在微信里發(fā)了不少格律詩近作,足見他對古詩的青睞與鐘愛,也很好地道出了韓翁所說的“他的詩歌語言是真正從中國傳統(tǒng)里流出來的”的主要因素。詩評家沈奇指出,讀謝長安,由文本推及人本,感覺是真正以詩為宗廟、為歸所、為生命托付的香客與圣徒,懷揣“青銅”(謝長安詩中的核心意象),心存高遠,種月為玉而孜孜以求。詩人海嘯也曾說“他能夠與歷朝圣賢談笑風(fēng)生、與已經(jīng)絕滅的花鳥魚蟲促膝交談”“那份對傳統(tǒng)文化的堅守與自信令人感動”,從而這種亙古的守護塑造了他獨特的詩美氣勢與詩歌境界。
韓翁認為謝長安是位行吟者,他說的行吟美學(xué)當(dāng)中的“人性大愛、叛逆情懷、批判鋒芒”謝長安可謂都具備。謝長安確是一位孤傲獨異、卓爾不群的詩人,韓翁也確是一位學(xué)識淵博、見解獨到的評家,所以他倆對彼此詩學(xué)及人品的欣賞才有彼此的信賴與靈魂的交流。時代需要大詩人,同樣也需要大評家,希望如此有神秘契合的詩人與詩評家大量涌現(xiàn),以推動詩歌的繁榮發(fā)展,創(chuàng)造詩壇更加蔚為壯麗的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