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軍
[摘要]寫作是語文素養(yǎng)的綜合體現(xiàn),小學生堅持寫日記是對生活中人、事、物的及時記錄,它既能豐富學生的詞匯,積累作文素材,又能增強寫作能力,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的觀察力,更對學生寫作的布局謀篇有一定的幫助,同時,讓學生在寫日記的過程中反省自己、明辨是非,提高認識。
[關(guān)鍵詞]檢查;積累;觀察能力;明辨是非;語文綜合素養(yǎng)
日記,是記錄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人、事、物,堅持寫,就會擁有一本珍貴的成長紀念冊。當代著名作家肖復興曾深有體會的說過:“堅持寫日記是一種督促自己,培養(yǎng)自己的最好方法。日記不但是我們思想、生活、工作上的一面鏡子,更是一位無聲而又嚴格的老師?!弊寣W生從自己的生活寫起,把自己看到、聽到、想到或親身經(jīng)歷的事拿來寫。并鼓勵他們要說真話、實話、心里話,減少學生的束縛。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日記讓學生了解、明白自己,找出自己的缺點與不足,并通過記日記養(yǎng)成審視自己言行的習慣,潛移默化地糾正自己不良習性,達到了人格完善。下面我將淺談一下如何寫好日記。
一、積累寫作素材,增強寫作能力
堅持每天寫日記不僅能積累詞匯,豐富語言素材,還能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記憶能力。在學習生活中所受到的教育,感悟和成長中經(jīng)歷一些不愉快的事,開心的事都可以用日記記錄下來。
劉勰在《文心雕龍·物色》中說:“情以物遷”“辭以情發(fā)”,闡明了“物“情”“辭”之間的關(guān)系??梢?,情感是寫作的前提,小學生寫日記要求每天都要對自己生活中發(fā)生的一切事情做以記載??梢允且黄涛摹⒁粋€小片段、一個場景、一個故事。不受時間、寫作要素的局限,由淺入深,不斷堅持。
班主任提倡學生養(yǎng)成堅持寫日記的習慣,每天都堅持給學生進行修改,從字、句、段、篇分四個階段進行。隨著年級的增長,逐加以嚴格要求。一、二年級主要是對“字”和“句”的要求,這個階段是簡單的看圖寫句,學生能夠?qū)φ請D片先培養(yǎng)說,老師糾正后,再寫出一句話,把意思表達清楚即可。這一階段主要是讓學生練好拼音的應(yīng)用和多熟悉字,能說一句完整的話。每天堅持寫,循序漸進,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足夠的耐心。三—六年級寫日記是“句、段、篇”的訓練要求。經(jīng)過一、二年級的培養(yǎng),學生對日記的寫法基本形成了自己的風格,知道寫什么,該如何去寫。切記不要讓學生寫成流水帳,告訴學生應(yīng)寫哪些事,哪些人。到了六年級學生畢業(yè)的階段,逐漸對作文課產(chǎn)生了興趣,再也不畏懼作文課了。學生做到了有話說,有事寫,敘述完整,我深信只要堅持不懈寫日記,時間長了就會使學生作文達到質(zhì)的飛躍。
二、養(yǎng)成對生活的觀察能力
現(xiàn)在小學作文只局限于每周的兩節(jié)作文課,語文教師習慣將作文題目告訴大家后,簡單地談寫作思路,剩余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寫,但是寫什么,怎么寫,使很多學生一籌莫展,大腦一片空白,無話可說,即使完成了也是老話、套話,效果是不如人意。因此要想解決作文無處下筆,無話可說的問題,就得要求學生學會觀察生活。如上學、放學的路上,注意觀察周圍的景色,周圍的人和事,觀察小動物,觀察周圍的一切變化等。觀察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所有事情都是觀察的對象,一處景物。如:“校園的一角”“班級的讀書角”等。更要有目的的觀察,建立每周一片特別觀察專題,如《一種動物的生活習性》,《我的同學**》等。讓學生在一周內(nèi)特別留心觀察某一方面。有目的地觀察,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拓寬學生觀察事物的視野。磨練學生的意志,有利于形成堅忍不拔的性格,養(yǎng)成善始善終的好習慣,不僅使學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了,而且能增強學生做事的信心與恒心。
三、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興趣
寫日記,寫到什么程度才算好呢?沒有統(tǒng)一的標準,學生有話則長,無話則短,千萬不可強迫學生去寫。一旦致使他們討厭,甚至恐懼寫日記,就得不償失了。寫話的要求是對話有興趣,寫自己想說的話,寫想象中的事物,寫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教師在教學中把培養(yǎng)學生寫日記的興趣做為基礎(chǔ),滲透知識,交給方法,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學生觀察和寫作能力。創(chuàng)造各種情景。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將日記教學巧妙地寓于饒有趣味活動之中,調(diào)動了學生寫日記的積極性,也教會了學生寫日記的方法。如正值春暖花開,陽光明媚的時候,帶領(lǐng)學生們來到操場“找春天”,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天氣暖洋洋的,已長出嫩葉的楊樹,就像一把綠絨絨的大傘,地上的花開了,草綠了。教師的有意指導,學生的細心觀察,帶來的不僅僅的是驚喜、更多的是收獲。為了讓學生取長補短,每周利用一節(jié)課的時間舉行“作品欣賞會”。根據(jù)平時的批閱日記情況,選出優(yōu)秀的日記讓學生到臺前朗讀,并講述自己的寫作過程,交流經(jīng)驗,啟發(fā)他人。在這過程中,無形地讓其他學生在欣賞中提高了自己的寫作能力。平時對學生的每篇日記都寫上鼓勵的話語,另外還通過自批自改、小組評議、日記展覽等形式,讓學生主動參與,從而達到了講評的目的。興趣是好的教育開始,教師要創(chuàng)設(shè)一個輕松、愉快的心理環(huán)境,和互相學習、借鑒的學習氛圍,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寫日記的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四、豐富學生的詞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薄T谄綍r閱讀中,有新穎語句要及時摘抄下來。對于語文課中的古詩,積累運用的名人佳句,好的句子、課文、段落,讓學生按照不同類型進行分類,做到摘錄、抄寫、背誦。如人物描寫、對話的描寫、心里變化的描寫、自然景物的場面描寫。久而久之,積累的好詞、好句,就可變成自己的寫作素材,寫日記時做到景中有人,人中有事,事中有情節(jié)。在寫作中,就會有句可寫,有話可說,使文章豐富多彩。
五、鍛煉對文章的布局謀篇
小學生的作文分三類,寫人的,寫事的 寫物的。在寫日記的時候按照要求去完成,寫事情經(jīng)過的,按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結(jié)果;寫景物的,按由遠及近或是按由近到遠,或是上到下 或是左到右,必須有順序性;寫場面的,必須寫出場面的熱鬧性,吸引讀者。無論哪一種場面都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來寫,對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結(jié)果要寫出完整性。為此,可以看出日記對作文教學具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六、培養(yǎng)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現(xiàn)在的孩子大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不會關(guān)心、照顧別人,甚至有的還很自私,通過讓學生寫日記,引導他們審視自己的生活,對生活中的各種事要有自己的見解,寫出自己的感悟,真實的想法。這樣既豐富了思維,又磨練了意志,使人心靈產(chǎn)生求真、求實、向善、愛美的欲望。讓學生學會自我反省,不斷的完善自己各個方面的不足之處。我班的學生通過幾年寫日記,孩子們的思想都積極向上,好人好事明顯的增多了,幫助單親家庭的孩子學習,關(guān)心留守兒童生活冷暖,替孤寡老人擦玻璃、搞衛(wèi)生。為低年級學生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等。通過幾年的學生寫日記的積累,我深深的體會到了寫日記的好處。日記既能積累學生的寫作能量,又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七、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
從一年級就開始寫日記,學生對不認識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有助于學生對拼音的應(yīng)用能力,把想說的話,想表達的事寫下來。老師可以告訴學生,不會寫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時間長了對拼音的應(yīng)用也是一個很好的促進。對于識字就更有好處了,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動手查字典 ,培養(yǎng)學生動手的好習慣。堅持寫日記對學生練習寫字也有一定的好處,無論是鉛筆字、還是鋼筆字,只有要求學生常寫才能把子寫的美觀、大方。這樣既鞏固了拼音,也熟悉了生字,又練習了寫字,可謂一舉三得。
綜上所述,小學生堅持每天寫日記,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觀察,善于發(fā)現(xiàn),善于積累,積極思考,在老師的督促下,一定會對寫好作文奠定堅實的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張文武.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J].中小學教學研究 ,2007.
[2]劉春娥.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J].吉林教育,2009.
(責任編輯 陳始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