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曉聲
卷 首 語
絕大多數人的活法
◎ 梁曉聲
我越來越意識到:人到中年的自己幾乎每天都在失去一些東西,這些失去的東西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無比寶貴的。
首先是健康。
如果有人看到我如今寫作時的樣子,一定會覺得古怪和滑稽——由于頸椎病,我的脖子上套著半尺寬的硬海綿頸圈,像一條掙斷了鏈子的狗;由于腰椎病,我的后背扎著一尺寬的牛皮護腰帶。有幾次我去為客人開門,將他們著實嚇了一跳……于是,我從此失去了以前寫作時的良好狀態(tài)。每每回想以前,或見別人不必“武裝”一番再寫作,我不免心生羨慕。
朋友們都勸——快用電腦哇!是啊,遲早有一天,我也會迫不得已地用上電腦的。說“迫不得已”,乃因我對“筆耕”這種似乎已很原始的寫作方式仍情有獨鐘。汲足一筆筒水兒,擺正一沓稿紙,用早已定型了的字體工工整整地寫下題目,標下頁碼“1”,想著從這個“1”開始一頁頁地標下去,一直標到“100”“500”,乃至“1000”。那一份從容、自信,那一份騎手跨上駿馬時的感受,大概不是面對顯示屏敲鍵盤時所能體驗到的?。∷?,盡管我早已將買電腦的錢存下了,還是一味地猶豫不決。
健康其實是人人都在失去的東西,一年比一年活得硬朗的人畢竟是極少數。人就像一臺車床,運轉便會磨損,不運轉著生產點什么,便似廢物。所以,我寧愿磨損著去生產點什么,也不愿似廢物般地生銹,這是絕大多數人的活法。(摘自《中國生存啟示錄》北京大學出版社 圖/A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