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
【摘要】美感教育,即美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我國的教育方針明確提出了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任務。
【關鍵詞】枯燥 激情 美感 魅力 感悟 體會 想象
【中圖分類號】G633.5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03-0135-01
馬克思說過:“激情、熱情是人強烈追求自己的對象的本質力量?!闭Z言作為思想的外衣,它的物質外殼與思想內容應當是渾然一體的。語言不可能不表達一定的思想,而思想總帶有一定的感情。借助語言的魅力,引導學生想象、體會、感悟。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我的家鄉(xiāng)位于渝東南地區(qū)的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縣,距縣城30多公里的龍射鎮(zhèn),平均海拔900多米。山清水秀、風景優(yōu)美。亞熱帶風光,純天然氧吧!當地經濟來源于旅游、種養(yǎng)殖業(yè)、烤煙、外出打工。而外出打工給孩子的教育造成了一大難題——留守兒童,隔代教育又給學生蒙上了一層陰影。同時對學生的管理增加了不少難度。究其原因有三點:一是13至16周歲是學生身心健康的“十字路口”。二是由于學校的聲譽不高,小學結業(yè)后90%的優(yōu)生進城就讀,剩下的學生都是基礎差、前途渺茫的一類。朽木難雕。雖然這種說法不對,但事實就是如此。三是中考升學分值低,生物、地理各占30分。加之學校地理學科“科班”出生較少,學校的硬件、軟件跟不上,單靠結業(yè)時短暫的死記硬背來應對中考,其結果注定是失敗。同時學生也產生了厭學的情緒,覺得地理非常的枯燥乏味,享受不到地理課堂的美感和快樂。為營造輕松愉悅的地理課堂,根據本地區(qū)、本校的實際情況,談談我個人膚淺的看法:
一、用語言美誘導學生
語言是一門很深奧的藝術。優(yōu)美的語言可以使學生感到輕松愉悅,生動有趣。在教學中滲透一些美麗的詩句,可以讓學生體會到語言美,同時感受到教師所描述的地理事物的美,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從而激發(fā)學生學習地理的求知欲和興趣。
1.如:內蒙古高原,美麗的草原,我的家,風吹綠草遍地花,彩蝶紛飛映晚霞。駿馬如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
2.在講到北回歸線穿過我國的哪些省區(qū)時,問:為什么我國有回歸線以及綠色走廊?而西亞、北非呢?誘導學生從地形、氣候展開想象,為后面的學習奠定基礎。
3青藏高原,高天流云。三江雪韻,藏羚飛翔,雪蓮歌唱。
4.云貴高原 建國前的民間諺語有: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文銀。云南有三怪,火車沒有汽車快,袖珍小馬好能耐。
5.近年來,氣候變化異常。與拉尼拉,厄爾尼諾現象有關。你知道嗎?讓學生樹立生態(tài)環(huán)保意識猶為重要。
同學們,你知道這些地區(qū)為什么會形成不同的自然景觀呢?引導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一、用歷史和現實生活引導,打動學生
達爾文在《進化論》中曾經說過:“物競天擇,適者生存?!背Q缘溃骸疤焐也疟赜杏谩!蹦敲礋o才無能呢?將會驅除“球籍”。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之際,回顧歷史,從清末到明國,中國人民反抗外侵屢敗屢戰(zhàn),小小的葡萄牙侵占我國的澳門。當時中國有“東亞病夫”、“一盤散沙”、“弱國無外交”、“落后就挨打”的慘象,而今中國有“東方巨龍”之稱。其GDP居世界第一,國強民富,人民安居樂業(yè),盡情享受美好生活。但不要忘記歷史,不要忘記父母外出打工,奔波勞累。他們又圖的是什么?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他們的心愿。作為兒女,你們應該怎樣回報呢?雖然部分學生成績不理想,中考升學無望,但國家的政策好,讀中職技術學校,學一兩科實用技術,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如:旅游、養(yǎng)殖、中藥材花卉等。這些都是最好的致富之路。而我們所學的生物、地理剛好對號入座。機遇就在眼前,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你聽過“牛糞大王”嗎?一年賺幾百萬。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優(yōu)勝劣汰,競爭中求生存。因此,要珍惜時間,勤奮好學,追逐夢想,把理想變?yōu)楝F實。常言道:寸金難買寸光陰,書山有路勤為徑。
三、用行為感染學生
“人靠衣裝”并不絕對。穿金戴銀沒必要。對老師而言,穿戴得體是必要的。為人師表,著裝和舉止相對而言,后者更重要。在教學過程中,一部分知識的傳授不是靠語言、教具傳授,而是靠教師的行為、語言。老師的舉動備受學生的關注。因此,舉止要大方、得體、文雅。這樣無疑給學生帶來美的享受,也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所以,更重要的是心靈美。一個行為有度、談吐得體、舉止文雅的老師,舉手投足間都會讓學生有如沐春風的感覺,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目的。
四、用實物、事例啟發(fā)學生
在進行我國“西北地區(qū)”教學時,利用多媒體展現彩色絢麗的胡楊林風景圖片,讓學生欣賞,并介紹這是我國西北地區(qū)一種十分珍貴的喬木,它叫——胡楊林。據說它們活著千年不死,死后千年不倒,倒下千年不腐……那么,同學們不僅會驚嘆,而且還會產生種種疑問,感受到自然界的奇趣無比。等到同學們情緒亢奮熱情高漲時,對西北地區(qū)干旱成因的探究、對干旱程度的東西差異、干旱環(huán)境對人類經濟活動和人的生活影響,相應出現的生態(tài)環(huán)境問題之分析等都無須教者多費口舌。稍加引導點撥便可順利實現相關的教學分析。
此外,在學習祖國的神圣領土——臺灣時,結合中國國民黨主席連戰(zhàn)率團訪問大陸受到熱烈歡迎,報刊上發(fā)表《娘,我兄弟他回來了》一詩,對學生實行愛國主義教育。
當你跨出機艙的那一刻
我就認出了你
走上前去,說一聲
兄弟,你回來了
我們兄弟倆可看清呀
咱娘在生前可一再叮囑
咱們家歷代姓“中”名“國”
不管到什么時候
誰也不準更名改姓
誰也不許吵鬧著分田分家
這是娘的囑咐
也是兩岸的希望
兄弟呀!“中國”兩個字比你我的生命更重要
詩中洋溢著海峽兩岸同胞在情感和心理上相互認同,血肉相連的文化氣息。
在教學過程中能充分體現上述方面。地理課堂氣氛很活躍,學生常常笑聲不斷,學習成績也不斷提高。但是,要營造出富有美感的地理課堂,老師要不斷加強學習,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和知識的儲存,練好教學基本功,挖掘教材,把握教材間縱橫聯系,結合生產、生活實際,并充分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才能使地理課枯燥變激情,美感為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