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德均++王紀金
1.掌握第二人稱記事的技巧。
2.注意第二人稱記事與抒情的區(qū)分。
在口語交際中,第二人稱的敘述方式讓人感覺更直接、更自然、更親切,但在作文寫作中,第二人稱更長于抒情,且多是直接抒情,節(jié)奏可急促可舒緩,都具有濃郁熱烈的抒情色彩。用第二人稱記事,除了應(yīng)遵循基本的記敘要素、要求、方法和注意事項外,特別要注意第二人稱的角度與記事本身的有機融合。第二人稱記事,事情是對方“你”經(jīng)歷的,或是“你”“我”共同經(jīng)歷的,從“你”的角度和立場來敘述。大多是回憶追思,帶有深情的流露或內(nèi)心的呼喚等特點,且易拉近與讀者的距離,讓人倍感親切。但記事畢竟不是抒情,要防止在第二人稱記事中一不小心向抒情方向發(fā)展。人稱代詞“你”出現(xiàn)頻率不能太高,那樣就增強了抒情色彩,減弱了記事功能。
另外,需要注意記敘文的一種特殊文體——書信體。書信體采用第二人稱敘述,更能讓讀者與作者進行心靈溝通。因此,在今后的記事記敘文中,不妨多考慮借書信來敘事。
成長路上,有你真好
戴筱月
回首,滿目春暖花開。成長路上,有你相伴,哪怕歲月綿長,光陰荏苒,青春的畫卷就在我們腳下延伸。有你,真好。
相逢,清秋作序
初秋的涼風吹去樟樹葉尖的暗香,午后陽光正暖。人影綽綽里,我尚不能從羞怯的心境中走出?;秀遍g聽見有人小心翼翼地喚我,原來是你。你替我拾起掉落在地上的筆,輕輕遞過來,初秋的陽光描摹出你眉宇間說不出的靦腆。我微微愣神,接過筆,努力向你露出一個禮貌的笑容,一句“謝謝”扭捏了半天才出口。你似乎發(fā)現(xiàn)我是比你更怯懦羞澀的人,于是片刻的驚異后,你向我伸出手,我們四目對視,眼底、嘴角都寫滿心照不宣的笑意。
時光靜美,成長路上,有你,我不再孤單。
并肩,盛夏為歌
盛夏的光芒肆意地投向大地,我縮在堆積如山的書本后,半晌卻讀不進一字。作文競賽在即,旁人只道我無需擔心筆下文章,只有你知道正因我背負了太多希冀,才舉步維艱。那段日子,你陪在我身邊,或是在我奮筆疾書時沏一杯寧心的香茗,或是閑暇時裝作若無其事地打趣我,或是默默無言。你是不善言辭的人,想替我分擔壓力卻總是為無從下手而懊惱。殊不知,當我身處考場看見題目時,腦海中浮現(xiàn)出你陪伴著我的那些平凡的畫面……我的筆若行云流水,一氣呵成。
歲月安好,成長路上,有你,我亦有了堅實的后盾。
珍惜,寒冬寄語
屋檐上有殘夜留下的寒霜,在朝陽下熠熠生輝。轉(zhuǎn)眼已是與你相識的第四個冬天。你能陪伴我的時光只剩下不到兩年,中考之后我們將面臨分離。驀然回首,太多溫暖的細節(jié)來不及回味就已被時間吞噬。依稀能憶起去年年夜,我一個人待在房間里百無聊賴時,你忽然打來一個電話,在電話彼端一直沉默到新年倒計時完畢,才在一片嘈雜中,笑著道一句“新年快樂”!窗外又有爆竹噼里啪啦地炸響,漫天煙火豐盛濃烈,你年復(fù)一年的新年賀卡還被我工工整整擺在書桌上,毫不蒙塵。
現(xiàn)世安寧,成長路上,能與你相遇,是如此幸運。
成長路上,有你真好!
點評
本文寫了作者與好友相逢、相知、相守的故事,采用小標題結(jié)構(gòu),條分縷析,一唱三嘆,以此詮釋主題——成長路上,有你真好。文章采用了第二人稱敘述,好像與好友面對面交談,感情真摯而濃烈。全文語言優(yōu)美,意象豐富,語句簡練而充滿韻味。
現(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事情發(fā)生在別人身上,比如發(fā)生在你的親人、你的朋友、你的同學(xué)或者你不認識的人身上,但同樣有意義有價值,讓人深受感動。請選擇一件這樣的事情,以第二人稱的角度寫一篇記事作文,題目自擬,600字以上。
思路點撥:用第二人稱記事,要從對方“你”的立場,選取一件值得寫的事情,再采用一定的記敘方法和表達方式把這件事恰當具體清楚地記敘出來。這樣,事件和人稱都符合要求。在寫作過程中,要以記事為主,適當進行抒情。突出主題思想的方法可以借鑒第一人稱的記事寫法,注重過程,既有曲折波瀾又生動具體,結(jié)尾再畫龍點睛升化主題。endprint
張紅梅
第二人稱敘述,即作者用“你”“你們”來敘述。一般認為文學(xué)作品根本不存在第二人稱記事的形式,即便是以“你”來作敘述,也需要存在“我”的第一人稱敘述形式,所以記事文中,第二人稱一般與第一人稱或第三人稱配合使用。如《我的老師》一文,全篇用第三人稱指代蔡老師,比較客觀、不受時空限制地展現(xiàn)了蔡老師的風貌,文中“我不知道你當時是不是察覺,一個孩子站在那里,對你是多么的依戀”卻改用第二人稱“你”來稱呼蔡老師,這里是呼告抒情,仿佛面對面傾訴感情,把作者對蔡老師至今仍懷有的思念、崇敬的思想感情充分表達了出來,增強了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
閱讀中,采用第二人稱敘述的作用有:1.增加親切感,這種方法的效果就好像是作者面對我們娓娓而談一樣,無形之中拉近了讀者與作者的距離;2.便于對話,便于抒情,有呼告效果,可增強感染力;3.用于物,有擬人化效果。
慢點·愛
曉 曉
再一次轉(zhuǎn)身,回頭,凝望,床空空如也,如同我空空蕩蕩的心。那床上的您呢?我曾無數(shù)次囑咐過您的,慢點,慢點,動作慢點,走慢點,慢點離開我們。如同您一次次叮囑兒時的我。
就在那一瞬間,淚水已滂沱,不能自已。我怎么就拉不住您的步伐啊,哪怕慢上一點點,一點點……
慢點長大
家里家外的大小事務(wù)全靠母親一雙手承擔。伺候爺爺奶奶,照顧四個兒女的生活起居,燒火做飯,縫補漿洗,喂豬養(yǎng)雞,柴米油鹽,種菜,還是生產(chǎn)隊的整勞力。
小時候,母親讓我們一心讀書,偶爾,她才會讓姐幫忙晾一下衣服,擇點菜,往鍋灶里添幾根柴;讓我們送一下豬食,趕一下雞鴨,掃掃地。在我們行動之前,母親也總要再三叮囑:慢點!不要急。生怕我們因為快而有所閃失。
有時,見我們盯著書本,抓著筆,皺著眉頭的樣子,一字不識的母親說話了:“動腦子的事,急不得,慢慢想。真想不出來,先出去玩玩,再回來想?!彼f飯要一口一口地吃,學(xué)知識也得一點一點地來,一下子讓你吃一鍋,不撐死了?
再大了些,母親也要求我們做一些事了。簡單的家務(wù),菜園里的挖地、抬水和澆糞,五谷雜糧的播種、除草、收割和曬場,等等,我們都參與其中。只是,每次做之前,還有做的當中,母親的“慢點”幾乎成為口頭禪。
和母親抬糞水,慢慢地走,母親還把糞桶往自己身前挪;如果是爬高上梯的活兒,母親肯定會在下面牢牢扶著梯子,瞪大眼睛,死死盯著我們的一舉一動,直到平安落地為止。母親在慢點之外,又多了幾句:“身子骨不是一天兩天能長結(jié)實的,長大不是急的事,等腰桿子硬朗了,翅膀硬了,再逞英雄也不遲?!?/p>
漸漸地,我才領(lǐng)會到母親的用心。母親的慢點,其實是用心良苦的關(guān)愛,就像培育小樹苗一樣,少少的水,滋潤和澆灌;微微的陽光,暖暖地照耀;再澆上少量的肥,慢慢地成長。
慢點,是深沉樸實的愛!
慢點老
仿佛在眨眼之間,我們長大了,各自成家立業(yè),可母親卻老了。腰佝僂了,步伐遲緩,手一個勁兒地顫,做一頓飯的時間是以前的幾倍,而且時常不是咸就是淡。
母親跌跤了,一次又一次。在菜地,在河里,在家中的院子里,最嚴重的一次是盆骨裂傷,在床上躺了幾個月。輪到我們對母親說慢點了,一遍又一遍,一次又一次。當母親因跌跤受傷住院,我甚至發(fā)火了。媽,我們雖說長大了,成家立業(yè)了,但還沒本事讓您享福。您就不能什么都慢點,保重好身體,健健康康,等等我們的努力嗎?
幾次跌跤之后,母親的身體衰退到了極點,遍身疼痛,步不能移,身不能動,連穿衣翻身都需要幫忙。當我握住母親顫抖的手,聽母親一遍遍無力地說“我要死了”的時候,我終于知道,兒女要求父母慢點老,僅僅是一種美好的愿望,是難以實現(xiàn)的。
有這樣的時候嗎?凡是痛苦的,一閃即逝;凡是美好的,都慢點流逝。歲月和時光是不可能答應(yīng)的,甚至,它們也無能無力。能夠做到的,是讓慢點成為人生的警醒,固然要實現(xiàn)人生的價值,但慢慢地享受人生更為關(guān)鍵呀。
慢點,在慢中品味人生的豐富,體驗歲月的精彩,咀嚼生命的意義和內(nèi)涵!
(選自《思維與智慧》2015年第19期,有刪改)
1.文章開頭兩段在人稱使用上有什么特點?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2.怎樣理解題目“慢點·愛”的含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