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發(fā)展,傳統(tǒng)音樂欣賞課程教學已無法滿足現(xiàn)實發(fā)展的訴求,難以實現(xiàn)現(xiàn)代型音樂人才培養(yǎng)目標?;诖?,重點思考高校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的發(fā)展路徑,通過創(chuàng)新音樂欣賞教學模式,以實現(xiàn)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目標。
【關鍵詞】高校;音樂欣賞;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03-0104-01
高校音樂欣賞課程屬于高校教學體系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然而隨著時代發(fā)展,傳統(tǒng)的音樂欣賞課程已無法滿足現(xiàn)實發(fā)展的要求。進行音樂欣賞課程變革,更新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構建新型的音樂欣賞課程教學模式,已成為高校音樂欣賞課程發(fā)展所面臨的主要課題。在認知高校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基礎上,從多個層面出發(fā),思考音樂欣賞課程發(fā)展的路徑,為提高高校音樂欣賞課程教學質量提供借鑒。
一、高校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的現(xiàn)實性意義分析
音樂教育以音樂為媒介,通過藝術表現(xiàn)的形式展示美感,有助于學生感知音樂形象,并在音樂形象的熏陶下塑造其品格,是實現(xiàn)大學生德育的重要方式。通過開展音樂欣賞課程,可以引導學生參與到音樂作品分析過程中去,體會音樂表現(xiàn)形式,感觸音樂形象,了解一定的樂理知識,同時提高學生地音樂審美與鑒賞能力,拓展大學生的知識廣度與深度,提高學生整體素質。
二、高校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發(fā)展路徑的思考
(一)以興趣為導向,重視課堂導入設計。進行音樂欣賞課程教學,需要高度重視課堂導入設計問題,構建以興趣為導向的高效課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是保障學生參與深度與學習效果的關鍵。而通過良好的課堂導入設計,有助于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以《十面埋伏》為例,教師可以先講述楚漢之爭的歷史故事,以歷史人物及風云變幻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引導學生感觸與體會《十面埋伏》內涵,繼而把握琵琶樂曲的表現(xiàn)形式與效果。
(二)充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性,采取差異化教學策略。在開展高校音樂欣賞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綜合考慮學生的知識結構差異存在的客觀性,充分調查與分析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合理調整教學安排,針對不同欣賞水平的學生采取差異化教學策略,捕捉學生思維中的發(fā)光點,及時給予肯定與表揚。
(三)基于音樂風格的多樣化教學方式。為提高音樂欣賞課程教學質量,教師應充分研究課程內容,依據(jù)音樂欣賞的對象風格來選擇相應的教學方式。如在進行音樂作品《黃河大合唱》欣賞課程時,教師可以選擇體驗式教學方式,即以深入?yún)⑴c及體驗為主的教學方式,調動學生參與主動性,提高師生互動深度。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先播放音樂作品,喚起學生的內在情感因素,引導學生以文字或圖像的方式來表達自身對音樂作品的看法與見解,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為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內涵的理解深度,教師可以選擇學生自主探究性學習方式。教師依據(jù)課程內容與學習目標安排探究性主題,學生則在主題指導下進行相關資料搜集,不斷了解音樂作品背后的歷史背景與文化內涵,拓展學生知識廣度,提高學生音樂欣賞水平。此外,教師在教學中還可采取問題式引導教學方式。通過設置問題,以疑問方式激發(fā)學生探索興趣,引導學生通過學習與欣賞音樂作品找出問題的答案。
(四)發(fā)揮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引入多媒體媒介,發(fā)揮多媒體的圖片、文字、影像等優(yōu)勢,為豐富與創(chuàng)新音樂欣賞課程教學方式提供現(xiàn)實基礎,同時也有助于提高學生參與音樂欣賞課程的積極性。如在進行音樂作品《二胡映月》賞析時,教師則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相關視頻,讓學生觀看演奏者在月色湖邊演奏的場景,深入體會音樂之中所蘊含與表達的內在情感,為學生理解音樂作品與欣賞音樂作品提供了有效方式。
此外,還應構建完善的音樂欣賞課程教學評價體系,在關注學生學習效果的同時,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付出及努力程度,以多種指標科學衡量學生發(fā)展,構建多層次評價體系,將教師評價、小組評價與自我評價結合起來,切實確保評價的科學性與合理性,為保障學生長效發(fā)展提供支撐。
三、結語
高校音樂欣賞課程教學屬于高校教學體系的重要構成部分,其在培養(yǎng)學生音樂素養(yǎng),提高音樂欣賞水平與鑒賞水平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然而傳統(tǒng)的音樂欣賞課程教學已不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诖?,提出構建以興趣為導向的音樂欣賞課堂,充分調查與尊重學生個體差異,采取差異化教學策略,依照音樂課程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教學方式,并依托多媒體教學優(yōu)勢,激發(fā)學生參與興趣,不斷完善音樂欣賞課堂評價體系,以科學評價為支撐,實現(xiàn)音樂欣賞課程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尚宜佳.高校音樂欣賞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魅力中國,2013,(14):119-119.
[2]寧偉杰.關于提高高校音樂欣賞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J].大眾文藝,2013,(8):260-261.
[3]李春曉.高等院校音樂欣賞課程大學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J].華人時刊(下旬刊),2015,(7):193-193.
[4]傅征.淺談高校音樂欣賞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解決途徑[J].教育教學論壇,2014,(2):161-162.
作者簡介:
胡正平(1989-),男,漢族,貴州威寧人,本科,學生,研究方向:音樂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