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東坡
?
新聞文本演變簡析
■惠東坡
新聞文本是新聞傳播的重要載體,它由一定的符號語言系統構成,對新聞傳播方式和傳播效果起著決定性作用。隨著傳播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新聞文本也在不斷地改變,特別是新媒體的興起,對新聞文本帶來了很大的沖擊。本輯專題將探討新聞文本的演變,以及法治新聞文本和新媒體新聞文本的特點。
新聞文本是傳播活動的重要載體,是傳受雙方在新聞傳播活動中進行交流、溝通和互動的中介。它是由一定的符號構成的意義鏈條,具體形態(tài)表現為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新聞文本的特點、風格、模式等通常受包括科學技術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根據媒介發(fā)展和傳播技術演變的內在邏輯,我們一般把新聞文本分為印刷文本、電子文本、超文本、智能文本和沉浸式文本。
文本載體和傳播方式的每一次變革都會帶來傳播活動的重要發(fā)展。印刷術是中國四大發(fā)明之一?,F代印刷術起源于畢 的活字印刷,德國的谷登堡對我國的活字印刷術進行了重大改進,奠定了現代印刷術的基礎。20世紀50年代以后,印刷技術進入了現代化的發(fā)展階段。電子技術、激光技術、電子分色掃描技術、整頁拼版和彩色桌面出版系統得到了廣泛應用。由北京大學王選主持研制的“華光激光照排系統”,使?jié)h字排版技術產生了根本性的變革,為我國新聞出版印刷領域的現代化提供了技術保障。印刷術的發(fā)明,是人類文明史上的光輝篇章,為知識和信息的廣泛傳播和交流創(chuàng)造了條件,為現代社會的建立提供了必要前提。
印刷技術的發(fā)展和進步是最早的大眾傳播媒介——報紙產生的動因和基礎。因此,最早的新聞文本是以印刷形態(tài)出現在報紙上的。印刷文本的基本信息符號是文字,以文字所標示的詞語、語句、句群串聯起來的新聞文本,便成為報紙、期刊、雜志等印刷媒介的意義載體。報紙新聞文本,不論是消息、通訊、評論還是深度報道,都具有一種思想、意義的主旨凝聚力。文本的每一個符號,詞語、句子、段落,都作為井然有序的編碼存在于一個縝密的綱目互制的邏輯系統中。這種新聞文本講究內部結構的嚴密性,各部分的關系也比較復雜,不但段落少而且大多采用書面化的長句。有人也稱之為重型的文章結構。
報紙等平面媒體的印刷新聞文本在廣播電視、互聯網和移動技術等傳播技術的飛速發(fā)展的沖擊下,也在文本形態(tài)方面發(fā)生了適應性的演進。廣播和電視的出現,使新聞報道的形式和手段多樣化了。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報紙等印刷媒體的變革。廣播錄音報道出現后,報紙新聞文本上也采用了訪談錄、討論式和對話式的報道形式。廣播現場新聞報道興起后,采訪札記、記者手記等體驗式報道文本形式大量出現在報紙上。
聲畫結合的電視新聞,也對平面媒體的印刷新聞文本產生了巨大影響。報紙新聞文本的符號不再限于文字這一單一的傳播符號,圖片、表格、制圖、漫畫等大量、大幅度地出現在新聞報道中。電視專題節(jié)目又使得報紙深度報道、解釋性報道大行其道。印刷新聞文本形態(tài)的改變和演進使得新聞報道的體裁更加豐富和多樣,也增強了報紙新聞報道的真實性、易讀性、時效性和形象性。手機媒體的興起又使得印刷新聞文本朝著更加簡潔、明快、迅捷的方向發(fā)展。
廣播電視是通過無線電波或導線播送音像節(jié)目的大眾傳播媒介。從物質技術基礎而言,廣播電視是電子媒介。1906年,無線電廣播誕生。1920年11月,世界上第一座電臺——美國匹茲堡KDKA電臺正式開始播音。1936年,英國廣播公司建立了第一座電視臺。廣播電視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fā)明之一。它使信息傳播的廣度和深度得到了空前的擴展,在人類社會發(fā)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廣播和電視的信息載體和報紙有著明顯的不同。廣播的信息載體是聲音,電視的信息形式是聲音和影像。因而,廣播電視的新聞文本是一套可以可轉化為聲音和影像的符號系統。
廣播是聽覺媒體。其電子新聞文本包括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語言符號是指抽象的音響語言,包括現場和演播室講話的語言。非語言符號主要是指具象的音響語言,具體包括表現環(huán)境、氣氛、場景等人為音響、自然音響、音樂。利用聲音符號,以有聲語言為主要傳播手段,訴諸人的聽覺,這是廣播最根本的特點。廣播文本借助聲音,增強了節(jié)目的現場感、立體感、空間感,聲情并茂,真實可信,因此具有較強的感染力。
電視也是采用電波作為信息符號載體的大眾電子傳播媒介,也和廣播一樣具有傳播速度快、傳播范圍廣、選擇性差、保存性差、持續(xù)性差、稍縱即逝等特點。但是電視文本卻具有迥異于廣播的特點。電視是視聽雙通道的傳播媒介,其新聞文本由訴諸聽覺的聲音語言符號和訴諸視覺的文字語言符號組成。語言符號包括抽象音響語言和文字語言;非語言符號包括具象的音響語言、畫面造型語言和編排語言。畫面造型語言又包括色彩、造型、構圖、光線、運動以及圖片、圖表、新聞照片、字幕、畫面特技等。所以電視新聞文本具有紀實性和現場感強的特點,能使觀眾產生親臨其境的現場感和參與感,能讓觀眾感覺到時間上的同時性、空間上的同位性。
20世紀60年代,隨著傳播科技的發(fā)展特別是計算機網絡技術的出現,新聞文本發(fā)生了根本性的變革,其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通過超鏈接進行新聞文本建構。在網絡傳播中,新聞信息以超文本為載體,傳遞的已不是單獨作用于某種感官的信息,而是把文字、數據、影像和聲音等融為一體的超文本信息,這是傳播方式上一次真正意義的“突破境界”。超文本(Hypertext)這個概念是托德·尼爾遜于1969年左右提出來的,它是一種超越一般文本格局和功能的高級文本,它以非線性方式記錄和反映知識單元(節(jié)點)及其關系(鏈路),從而提供一種模擬人腦聯想功能,在人工參與下跳躍式掃讀文本內容的手段。①這種新的超文本語境帶來了新聞文本的“革命”,與傳統的新聞文本相比,以“超級文本”為存在方式的新聞文本表現出了新的特點和規(guī)律。
通過超鏈接,網絡新聞建構起詞、短語、符號、圖片、音頻、視頻、動畫等信息載體的鏈接關系。它可以指向文本中的某一關鍵詞,從而把受眾引向與這一關鍵詞相關的另一層面的文本、圖表、聲音、圖像等。它也可以建構起某一重要新聞或熱點事件的“文本群”,相關的新聞報道通過超鏈接形成專頁。在突發(fā)事件報道中,這種超鏈接新聞文本可以把對象復雜、角度多樣、材料豐富的信息“集納”在一起。把最重要的信息放在第一層面,而相關詳細報道在第二或第三層面呈現。即用一個骨架的方式進行重點呈現,而有關的細節(jié),分別用超鏈接給出。這種分層超鏈接的新聞文本明顯不同于傳統的“倒金字塔”結構,它不但條理清晰,而且也利于受眾根據自己的信息需求做出視聽選擇。
傳統的新聞文本主要靠人來完成,凝結了新聞工作者的智慧和勞動,散發(fā)著新聞生產者的情感和溫度。隨著智能技術的進步,新聞媒體也朝著智能化的方向邁進。智能化媒體的出現改變了新聞文本的生產和組織形式。從目前的發(fā)展現狀來看,媒體的智能化重要體現在運行于智能終端之上的智能軟件以及高度智能化的新聞機器人。
智能媒體應該是技術層與內容層的綜合體。它具有超強的信息收集、篩選、比較、歸類的能力。與傳統媒體特別是網絡媒體新聞文本“全媒體化”和“富文本化”不同的是,基于智能終端和智能軟件的智能化新聞文本卻出現了“微文本”(Micro Text)化的趨勢。以微博、微視頻、微電影、微影集為代表。每條微博的文字內容不超過140字,微視頻和微電影多在10分鐘左右,微影集的圖片數量也在10張以內。2016年2月18日,搜狐推出智能股市播報系統——“智能報盤”,由機器人自動跟蹤、捕捉股票市場動態(tài)、并實時發(fā)布資訊。搜狐總裁張朝陽表示,公司智能化改革的重點就是媒體資訊。
“新聞機器人”是高度智能化的軟件,它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來幫助媒介組織撰寫新聞稿件。它可以在對龐大數據庫分析和挖掘的基礎上,自動抓取一些數據信息,按照既定的程序建構出新聞文本。2011年,Narrative用Narrative Science每30秒就能夠撰寫出一篇新聞報道。Narrative的新聞撰寫基本模式為:首先,通過系統的搜索引擎收集大量高質量的數據,并從中尋找新聞要素。其次,決定新聞的角度和風格模式,再按照“元作者”提供的詞匯來組成句子。所謂“元作者”是由資深記者組成的團隊,他們負責創(chuàng)建一系列報道題材的模板,他們同Narrative技術工程師密切合作,使計算機能夠從不同“角度”來識別相應數據。②美聯社在2014年7月開始運用機器人進行財經新聞的寫作,主要是突發(fā)事件短消息和公司業(yè)績報道。而Yahoo、體育機構NFL也在使用機器人撰寫簡單的新聞。2015年9月,騰訊財經開發(fā)出自動化新聞寫作機器人Dreamwriter,它可以在一分鐘內將重要資訊和解讀推送給用戶。其撰寫的一篇報道標題為“8月CPI漲2%創(chuàng)12個月新高”的報道引用了統計局的數據,還分別有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余秋梅以及銀河證券等分析師對數據的分析和預測,與媒體記者日常的消息稿無異。2015年11月7日,新華社推出新聞寫作機器人“快筆小新”。
智能新聞文本的組織由智能程序和服務器來完成,傳統新聞文本的標準化范式進一步被消解。新聞文本的呈現方式更加豐富多彩,智能媒體應該具有無限的文本開發(fā)能力。但是,目前的實際是,新聞機器人寫作基本上是一種“人工模板”加“自動化數據填充”的模式。其應用更多地局限于一般新聞資訊、結果類報道或程式化報道領域。因此,智能化新聞文本不可避免地帶有文本模式單調、沒有質感與溫度、缺乏鮮明風格和個性等特點。
不管是印刷新聞文本、電子新聞文本,還是超鏈接新聞文本,都試圖努力調用各種可以作用于受眾的視、聽、觸等感官的符號,希望能把受眾帶入一個真實的新聞現場。雖然電視聲畫結合的傳播手段讓我們切實感受到了來自“現場”的沖擊力。但是,只有在虛擬現實技術和增強現實技術出現之后,我們才發(fā)現,傳統的新聞文本帶給受眾的“存在震撼感”是非常有限的。沉浸式新聞(immersive journalism)作為新聞傳播領域的一種全新的傳播形式正在逐漸改變著我們對現實世界的認知。沉浸式新聞是虛擬現實范疇內的一個新興領域,就是以第一人稱的視角進行新聞報道,它使用了3D和虛擬現實技術給受眾創(chuàng)造了一種“存在感”,能夠使其“親身經歷”事件發(fā)生的過程。沉浸式新聞文本的建構方法,首先要把某些事件或現場當事人的切身觀察、體驗、感受記錄下來,然后再通過虛擬技術和設備重構新聞與受眾的關系,為事件的報道提供種當事者的視角,使受眾可以更多地“沉浸”或“進入”新聞現場,成為新聞當事者。2015年10月,《紐約時報》宣布推出虛擬現實產品NXT VR,這個新應用通過蘋果應用商店以及Google Play等渠道發(fā)布,采用谷歌的紙板頭盔(Cardboard)作為觀看工具。該應用初期提供了5段虛擬現實技術的影片?!都~約時報》編輯Jake Silverstein指出,“這種新的電影制作技術將我們自身與那些遠離我們居住的人們連接起來,從而構建出一種奇異的感覺”。③
總之,新聞文本的演變和傳播技術的發(fā)展密切相關。借助于信息技術、虛擬技術、移動化和智能技術,新聞文本將會產生更加自由、創(chuàng)新和富有表現力的文本表達形式。
(作者系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新聞與傳播系教授)
注釋:
①惠東坡:《超文本語境下的知識傳播》,《現代傳播》2004年第6期。
②《連線雜志:未來新聞90%以上將為電腦化新聞》,http://tech.qq.com/ a/20120503/000271.htm。
③王水:《〈紐約時報〉的VR產品,究竟有何特別之處?》,http://www.tmtpost.com/14605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