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丹
(沈陽醫(yī)學院附屬中心醫(yī)院綜合科,遼寧 沈陽 110024)
?
老年腦卒中患者記憶力障礙及其危險因素
吳曉丹
(沈陽醫(yī)學院附屬中心醫(yī)院綜合科,遼寧沈陽110024)
〔摘要〕目的分析腦卒中患者記憶力損害程度及危險因素。方法應用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編制的《臨床記憶量表》對腦梗死和腦出血102例患者(設為試驗組)進行檢測,同時在相同年齡群體中隨機選擇30例健康體檢者(對照組)進行相同檢測,分析其危險因素。結果試驗組5項分測驗和記憶商明顯減低,與對照組相差非常顯著(P<0.01)。試驗組中腦出血組除圖像測驗高于腦梗死組外,其余分測驗及MQ均低于腦梗死組,但無顯著差異(P>0.05)。相對危險因素依次為長谷川量表低分、重大生活事件、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腦萎縮、性別、冠心病、鋁接觸史及低文化程度等。結論腦梗死和腦出血患者記憶功能較正常老年人明顯減退,影響老年腦卒中患者記憶障礙因素較多。
〔關鍵詞〕腦梗死;腦出血;記憶力
不管哪種程度的腦卒中都伴有記憶力下降,目前有關腦卒中記憶力的改變國內外研究較少〔1,2〕,主要停留在認知領域。記憶力對于腦卒中患者來說尤為重要。筆者對腦梗死和腦出血患者進行記憶力檢測并對其相關危險因素進行分析,擬為腦卒中患者記憶力的恢復和認知障礙的預防奠定一定的基礎。
1對象和方法
1.1對象2014年6月至2015年2月在我科住院的腦卒中患者共102例,其中腦梗死76例,男45例,女31例;腦出血患者26例,男18例,女8例。年齡51~87歲,平均(61.25±20.37)歲。另外,納入同期健康體檢者30例設為對照組,男19例,女11例,年齡48~85歲,平均(60.74±19.20)歲。試驗組病程1~10年,平均3.2年。腦電圖檢查86例,75例表現(xiàn)為左右波幅不對稱或一側彌散慢波出現(xiàn),11例未見異常;79例頸部血管多普勒檢查,其中62例頸總動脈硬化,17例頸內動脈及椎動脈左右血流速度不對稱;頭顱CT掃描,試驗組98例均經(jīng)CT掃描證實,腦梗死組76例梗死部位為腦皮質19例、丘腦14例、內囊區(qū)31例、小腦12例;梗死范圍為4.5~72.4 mm,平均15.3 mm;腦出血組26例部位分別為基底節(jié)區(qū)19例、顳葉5例、額葉1例、頂葉1例。
1.2納入及診斷標準診斷標準:均符合1995年全國第4次腦血管病學術會議的建議〔3〕。腦卒中患者納入標準:符合腦卒中診斷要點;發(fā)病后10~14 d入院;年齡≥60歲;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自愿接受測評。排除其他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如帕金森、腦腫瘤、腦炎等以及伴有精神障礙或其他系統(tǒng)嚴重并發(fā)癥不能自理者。
1.3檢測量表由受過訓練的專業(yè)人員進行施測,嚴格按量表要求操作。對診斷明確的腦卒中患者進行《臨床記憶量表分析系統(tǒng)》檢測〔4〕,納入同期健康體檢的對照組同時進行相同量表檢測。該量表由5個分測驗組成,即指向記憶(指向)、聯(lián)想學習(聯(lián)想)、圖像自由回憶(圖像)、無意義圖形再認(圖形)和人像特點聯(lián)系回憶(人像)。在《臨床記憶量表》檢查中,按量表要求將原始分換算為量表分,依量表分查得記憶商(MQ)。
1.4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5.0軟件行t檢驗。
2結果
2.1腦卒中患者5項分測驗評分結果試驗組腦梗死和腦出血患者記憶力減退試驗5項分測驗及MQ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1。試驗組中腦出血患者5項分測驗中除圖像以外均低于腦梗死組,但差異均無顯著意義(P>0.05)。見表2。
表1 試驗組和對照組5項分測驗結果±s)
表2 腦梗死組和出血組五項分測驗結果±s)
2.2危險因素分析從一般情況、家族遺傳史、既往病史、生活習慣、駐地海拔高度、長谷川量表得分等5個方面,按照《臨床記憶量表》及相關參照文獻標準進行26個危險因素進行統(tǒng)計,包括性別、民族、年齡、婚姻、文化程度、職業(yè)狀況、家庭人口、重大生活事件、鋁接觸史、腦外傷史、家族史、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TIA、冠心病、內分泌疾病、頸椎病、低鈣血癥、營養(yǎng)缺乏、愛好多寡、吸煙、飲酒、喝茶、駐地海拔高度、長谷川量表低分等。納入的102例腦卒中患者中,通過記憶商測得記憶減退者87例(85.3%)。發(fā)現(xiàn)長谷川量表低分、重大生活事件、TIA及腦萎縮等8種相對危險因素有顯著性差異,所占比例及回歸分析結果見表3、表4。
表3 危險因素所占記憶障礙比例〔n(%)〕
表4 危險因素回歸分析及排序
3討論
記憶力測試是檢測患者認知障礙或神經(jīng)系統(tǒng)器質性病變的重要指標,中國科學院心理所許淑蓮等編制的《臨床記憶量表》具有較好的信度和效度,目前在臨床上已廣泛應用?!杜R床記憶量表》可求出被試者的記憶商數(shù),以作為診斷指標〔5〕。量表中圖像自由回憶測驗所用材料是物的形象,內容都是人們常見的、熟悉的和容易辨認的東西,如日常用品、交通工具等〔6〕。每組刺激圖片隨機排列,以序列方式呈現(xiàn),屬于非語文記憶。納入本組實驗的腦出血組患者僅在“圖像自由回憶”中高于腦梗死組患者,其余4項分測驗及MQ均低于腦梗死組,但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其機制尚不清楚,可能與腦出血導致的組織學改變重于腦梗死有關〔7,8〕。
對腦卒中患者記憶力障礙的相關因素從26個方面進行分析,認為相對危險因素為:①長谷川量表分數(shù)越低越容易接近癡呆;②較強烈的精神刺激對短時記憶及長時記憶均有一定的影響;③TIA患者記憶力障礙發(fā)生率高于無TIA者;④腦萎縮對記憶力的影響具有重要意義;⑤不同性別記憶力障礙差異無顯著意義;⑥有冠心病史的患者記憶力障礙明顯降低;⑦有鋁接觸史者記憶障礙達95.2%;⑧記憶商異常有隨學歷下降而升高的趨勢,說明文化程度或修養(yǎng)對記憶力有一定影響。
腦卒中患者記憶力下降的可能機制為神經(jīng)形態(tài)變化、神經(jīng)遞質變化、神經(jīng)生理變化等〔9,10〕,筆者認為腦卒中后因病變導致了神經(jīng)元受損,突觸刺激減低或缺如,而致記憶力下降。如能掌握可靠影響記憶因素,可以通過控制各因素的途徑,預防腦卒中的發(fā)生,或對腦卒中后認知功能的恢復具有一定意義。
4參考文獻
1劉晶,金香蘭,鄭宏,等.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5;18(12):1361-5.
2Corrada MM,Brookmeyer R,Paganini H,etal.Dementia incidence continues to increase with age in the oldest old:the 90+study〔J〕.Ann Neurol,2010;67(1):114-21.
3楊璇,穆蘭,林青,等.腦梗死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評估與干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5;17(5):537-9.
4許淑蓮,吳振云.《臨床記憶量表》的編制〔J〕.心理學報,1986;18(1):100.
5劉惠茹,郝習君,吳安娜,等.老年腦梗死患者記憶功能及患病與記憶障礙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4;34(8):2222-3.
6劉艷,甘學軍,劉志廣,等.80例腦梗死患者記憶障礙的調查分析〔J〕.安徽醫(yī)藥,2014;18(3):519-21.
7Boutet C,Chupin M,Lehéricy S,etal.Detection of volume loss in hip-pocampal layers in Alzheimer's disease using 7 T MRI:a feasibility study〔J〕.Neuroimage Clin,2014;31(5):341-8.
8林志誠,楊珊莉,薛偕華,等.針刺百會穴改善腦卒中患者記憶力的中樞機制〔J〕.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15;21(2):184-8.
9于榮煥,楊燃,崔永生,等.中年高血壓患者記憶功能障礙的臨床研究〔J〕.中國實用神經(jīng)疾病雜志,2010;12(23):64-8.
10尹琬凌,覃丹,韓造木.電刺激小腦頂核對腦梗死大鼠學習記憶能力及生長相關蛋白-43的影響〔J〕.中華物理醫(yī)學與康復雜志,2015;37(3):167-70.
〔2016-01-12修回〕
(編輯曲莉)
〔中圖分類號〕R7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202(2016)05-1087-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05.030
第一作者:吳曉丹(1981-),女,碩士,主治醫(yī)師,主要從事老年病的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