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吳志菲
建言恢復高考第一人
文/北京·吳志菲
武漢大學教授、中科院院士查全性是著名電化學家,他當年第一個當面向鄧小平同志建議恢復高考制度,被譽為“建議恢復高考第一人”。
一
1977年7月,鄧小平第三次復出,出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國務院第一副總理等要職。7月29日,鄧小平指示教育部召開一次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他說,要找一些敢說話有見解的,不打棍子,不戴帽子,不是行政人員,在自然科學領域有才華的教學人員參加座談會,而且這些人與“四人幫”沒有牽連。
7月底,武漢大學校領導蔣蒲和崔建瑞通知化學系52歲的副教授查全性,要他到北京開會。查全性后來說:“我當時既不知道開會的內容,也不知道有哪些人參會,會議日期有多長?!母铩l(fā)生后沒機會上講臺,一直在實驗室搞科研,事先對會議內容心中無數(shù),所以沒做準備。”
8月1日傍晚,查全性坐飛機來到北京。武漢大學化學系原教師劉道玉專門到機場來接查全性。此前,劉道玉已被任命為教育部黨組成員兼高教司司長,原來劉道玉參加了這次會議的籌備工作。到北京后查全性才知道此次會期為5天的會議名叫“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吳文俊、鄒承魯、王大珩、周培源、蘇步青、童第周、于光遠等著名科學家以及科學院和教育部的負責人參會。8月4日早晨,鄧小平來到人民大會堂臺灣廳,親自主持召開了有33位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科學家、教授以及科學和教育部門負責人參加的科學和教育工作座談會。會議的前兩天,所有與會學者一直表現(xiàn)得非常拘謹,只敢談一些不涉及敏感的小問題,而且還都是純粹的專業(yè)話題。因為當時“文革”剛過去,知識分子大都心有余悸。由于參會的大都是非常著名的學者,所以頭兩天查全性基本沒有發(fā)言,只是聽他們說。
8月6日下午,清華大學黨委負責人憂慮地說,現(xiàn)在清華的新生文化素質太差,許多學生只有小學水平,還得補習中學課程。鄧小平插話道:那就干脆叫“清華中學”“清華小學”,還叫什么大學!這席話令查全性感同身受,他在筆記本上原本寫了一個大綱。這時,查全性受到會議的氣氛影響,激動地站起來,面對鄧小平慷慨陳詞:“招生是保證大學教育質量的第一關,它的作用,就像工廠原材料的檢驗一樣,不合格的原材料,就不可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當前新生的質量沒有保證,部分原因是因為中小學的教育質量不高,而主要矛盾還是招生制度。不是沒有合格的人才可以招收,而是現(xiàn)行制度招不到合格的人才。如果我們改進了招生制度,每年從600多萬高中畢業(yè)生和大量的知識青年、青年工人中招收20多萬合格的學生是完全可能的?,F(xiàn)行招生制度的弊端首先是埋沒人才,一些熱愛科學、有前途的青年選不上來,一些不想讀書、文化程度又不高的人占據(jù)了招生名額?!弊谏嘲l(fā)上的鄧小平深深地抽了一口煙,探出半個身子說:“你們都注意他的意見,這個建議很重要哩!”“查教授,你說,你繼續(xù)說下去。”到此,與會人士抑制不住心頭的激動,因為他們隱約地感到,一件大家早已想說想做卻又不敢打破束縛的大事情就要發(fā)生了。
查全性越說越激動,痛陳當時的招生制度有四大弊端:埋沒人才;卡了工農兵子弟;助長不正之風;嚴重影響中小學學生和教師的積極性。“今年招生還沒開始,就已經有人在請客、送禮,走后門。甚至小學生都知道,今后上大學不需要學文化,只要有個好爸爸?!比珗鲽f雀無聲,與會者全神貫注,鄧小平還不時地在筆記本上記錄著。查全性建議:“大學招生名額不要下放到基層,改成由省、市、自治區(qū)掌握。按照高中文化程度統(tǒng)一考試,并要嚴防泄露試題??荚囈獜膶嶋H出發(fā),重點考語文和數(shù)學,其次是物理,化學和外文則可以暫時要求低一點。從語文和數(shù)學的成績,可以看出學生文化程度和抽象思維能力。另外,要真正做到廣大青年有機會報考和自愿選擇專業(yè)。應屆高中畢業(yè)生、社會青年,沒有上過高中但實際達到高中文化水平的人都可以報考?!辈槿砸谎约瘸?,舉座驚訝。因為就在這次座談會召開前夕,當年的全國高等學校招生會已經開過,招生辦法依然沿用“自愿報名,群眾推薦,領導批準,學校復審”的16字方針,有關招生的文件也在座談會開始的當天送到鄧小平手中。也就是說,1977年按照老辦法招生幾乎已成定局。鄧小平聽完,向查全性點點頭,然后環(huán)視四座問:“大家對這件事有什么意見?”吳文俊、王大珩等科學家表示贊同查全性的意見。查全性的發(fā)言得到了大家的響應,人們開始七嘴八舌地補充著他的發(fā)言,心情也越來越激動。隨后,鄧小平問了一下當時的教育部長劉西堯,今年改恐怕已經來不及了吧?查全性趕緊插話說,還來得及,今年的招生寧可晚兩個月,不然又招20多萬不合格的,浪費可就大了。鄧小平又問劉西堯,還來不來得及?劉西堯說,還來得及。鄧小平略一沉吟,一錘定音:“既然大家要求,那就改過來,今年就恢復高考!”
二
在查全性看來,自己當時提出恢復高考制度,“并不是因為我特別有創(chuàng)見,只是我有機會說幾句真話。而我敢于說,主要是覺得說了可能會解決問題”。“在參會前,我和大部分大學老師一樣,對于大學招生現(xiàn)狀是不滿的。倒不是說大家對工農兵上大學有意見,只是普遍覺得,政府讓工農兵上大學的初衷雖不壞,但是由于入學沒有考試,學生的文化程度就沒有辦法控制。有的學生各個方面還強,有的又差得很。由于沒有一個分類、分級,同一班學生文化水平參差不齊?!睆?972年開始,武漢大學也招了幾屆學員。那時候,大學生中有程度好一點兒的,也有程度差一點兒的。因為當時還有一個口號叫做“不讓一個階級兄弟掉隊”,所以一切教學都得“就低不就高”,于是所有的教學工作都是按照文化水平最差的學生來進行的?!斑@樣一來教學水平根本沒有辦法保證,而且你沒有辦法控制,你不知道他什么會,什么不會。有些學生甚至連小學的東西都不會,你要讓他不掉隊,大家都得等他,大學就變成中學、小學了?!睂@些情況,許多高校教師與查全性一樣都很了解,也十分不滿,但又無可奈何。
那次座談會開始時,查全性等人以為,像鄧小平這種身份的領導人,能夠在開始和結束時各來一次,頂多再講幾句話,就很不錯了。但是出乎他的意料,“會議期間,除了有一個半天小平同志有外事活動,非得走不可,就給大家放了半天假。在會議的很大部分的時間他基本上是聽,偶然問一兩句或者有一些聽不清楚的,他就聽大家談,很少插話”。這種氣氛讓大家意識到,“小平同志很有誠意,是想解決一些問題”。
小平同志當場拍板的這個決定得到了全場熱烈鼓掌,很多學者熱淚盈眶。不出兩天,全北京城就知道了這個消息。8月13日,教育部又召開了第二次招生會議,一年內召開兩次高校招生會議,這是歷史上從未有過的。當年10月12日,國務院批轉了教育部根據(jù)鄧小平指示制定的《關于1977年高等學校招生工作的意見》。文件規(guī)定:廢除推薦制度,恢復文化考試,擇優(yōu)錄取。接著,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決定:關于參加考試的經費問題就不要增加群眾負擔了,每個考生收5毛錢即可,其余由國家負擔;印考卷沒紙,就先調印《毛澤東選集》第5卷的紙印考卷!
1977年冬天,舉行了至今惟一的一次冬季高考,570萬學生報了名,加上1978年夏季的考生,兩季考生達到了1160萬人。查全性的大兒子、女兒參加了冬季高考,一個考上武大物理系,一個考上武大化學系。查全性的大兒子、女兒大學畢業(yè)后,先后出國深造,獲得美國博士學位。查全性說:“我那次發(fā)言,也使我子女們的人生發(fā)生了改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