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莊子的“物化”與拉康“鏡像”理論的比較分析

2016-04-12 20:28:22陳星星
昭通學(xué)院學(xué)報 2016年3期
關(guān)鍵詞:胡蝶拉康物化

陳星星

(云南民族大學(xué) 文學(xué)與傳媒學(xué)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哲學(xué)研究

莊子的“物化”與拉康“鏡像”理論的比較分析

陳星星

(云南民族大學(xué) 文學(xué)與傳媒學(xué)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莊子的“物化”理論是其思想體系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其本質(zhì)上指的是一種物我兩忘、萬物齊一的思想境界。在我們今人看來,“物化”處理的是人類主體之間、人與自然之間的關(guān)系的審美理論。然而,在拉康的哲學(xué)思想中,“鏡像”理論是其早期思想中一個關(guān)鍵性的環(huán)節(jié),主要描述人類通過“鏡像”后導(dǎo)致自我誤認而逐漸失去真實自我,從而被他者侵凌的過程,而這一過程其實指的即是人與他者或者是外物之間的關(guān)系。換言之,二者理論的著眼點都在“物我”關(guān)系的闡述層次上,從這一層面出發(fā),比較二者的同異之分,可以對“物化”和“鏡像”有更深一層面的闡釋。

物化; 鏡像; 物我關(guān)系; 虛無; 自由

1936年7月31日,拉康在馬林巴德舉行的第十四屆國際精神分析學(xué)會年會上第一次明確提出了鏡像理論,然而,這份發(fā)言稿卻戲劇般的遺失了。接著在1949年7月17日舉行的蘇黎世第十六屆國際精神分析學(xué)會上,拉康又發(fā)表了題為《助成“我”的功能形成的鏡子階段——精神分析經(jīng)驗所揭示的一個階段》的報告,這是經(jīng)過理論修改而形成的。由是,拉康的鏡像理論得以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拉康自稱為是弗洛伊德的學(xué)生,但他所從事的研究,無不是在解構(gòu)其老師的思想。他認為,弗洛伊德的“本我”并不存在,那個真實的本我在經(jīng)歷過“鏡像階段”的誤認之后就已經(jīng)成了“偽自我”、他者,本我早已不復(fù)存在了。

無獨有偶,我國戰(zhàn)國時代的重要哲學(xué)家莊子的思想——“物化”觀念,與拉康的“鏡像”理論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雖然在后學(xué)看來,“物化”指的是物我相忘、主客體合一的精神境界,并延伸為人類主體與自然萬物的和諧相處的思想,以虛靜、心齋、坐忘等為基礎(chǔ)的,對我國美學(xué)和文學(xué)等領(lǐng)域皆產(chǎn)生重大影響的一個重要的審美理論。但是,我們?nèi)糇屑毞治觯纯砂l(fā)現(xiàn):“物化”亦即是一種異化,是一種另類的自我與他者(外物)的關(guān)系的處理的一種審美理想。處理的同樣是物我關(guān)系,同樣向往的是無羈無絆、自由自在的理想人格。然而,仔細揣摩即可發(fā)現(xiàn),二者所謂的“無”、“自由”有著不同的內(nèi)涵與意蘊。

一、莊子的“物化”理論

“物化”思想產(chǎn)生于先秦時期,然而明確提出“物化”概念的卻是在《莊子·齊物論》里頭:“昔者莊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此之謂物化?!盵1]92對于“物化”這一概念,陳鼓應(yīng)先生給出的注釋是“物我界限消解,萬物融化為一?!盵1]92意即“周與胡蝶,則必有分矣”,莊周和蝴蝶兩者是有界限的,莊周是莊周,蝴蝶是蝴蝶,二者有本質(zhì)上的不同。而要達到物化的狀態(tài),則二者之間的界限必須消解,使“物”和“我”之間進入一種身心上的互化境界,“這種人化為物、物我同一、物我兩忘的狀態(tài)即是物化。在物化狀態(tài)中,主客體的界限已然消失,兩者合而為一,達到了不分彼此的交融狀態(tài)……”[2]17

這種“物我界限消解,萬物融化為一”的物化狀態(tài),在《莊子》一書中隨處可見,例如:

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為一。[1]88(《齊物論》)

莊子與惠子游于濠梁之上……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請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魚樂’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問我,我知之濠上也?!盵1]513(《秋水》)

工倕旋而蓋規(guī)矩,指與物化而不以心稽,故其靈臺一而不桎。……忘適之適也。(《達生》)[1]571

莊子為什么會提出物化,除了《史記》上說的“其學(xué)無所不窺,然其要本歸于老子之言”[3]1外,還跟莊子所處的時代環(huán)境有關(guān)。莊子大約生活在戰(zhàn)國中期,這是一個戰(zhàn)亂紛爭、爾虞我詐、人民生活凋敝困苦的時代,在先秦諸子的文章中,對這一時代皆有描述:

天下之人皆不相愛,強必執(zhí)弱,富必侮貧,貴必敖賤,詐必欺愚。[4]63(《墨子·兼愛中》)

其寐也魂交,其覺也形開,與接為構(gòu),日以心斗??z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縵縵。……其殺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近死之心,莫使復(fù)陽也。[1]52(《莊子·齊物論》)

生活于這樣一個勾心斗角、諸侯紛爭并起的年代里,人民只能處于饑寒交迫的境地,艱苦地活著。莊子雖然有被官府聘用一說,但仍跟普通百姓一樣,貧窮無助?!扒f子雖曾為漆園吏,但這恐怕是俸祿很低的小吏……莊子也許只能依靠諸如織履之類的手工勞動,維持生活?!盵3]15“莊子衣大布而補之,正緳系履而過魏王。”[1]515“莊周家貧,固往貸粟于河監(jiān)侯?!盵1]705物質(zhì)生活上極度貧乏,莊子卻并不認為自己精神上空虛,通過“物化”,達至萬物齊一的精神狀態(tài)可以彌補生活的貧敝困苦。這就是莊子于戰(zhàn)國處境下提出的“物化”觀,處理物我之間的關(guān)系,這一點頗似拉康“鏡像”理論中人類主體處理與他者(外物)的關(guān)系。

二、拉康的“鏡像”理論

“在拉康的鏡像說中,當6—18個月大的幼兒(尚無法有效控制自己身體的碎裂身體)在鏡子中看到自己的統(tǒng)一影像時,即產(chǎn)生了一種完形的格式塔圖景。這個完形的本質(zhì)是想象性的認同關(guān)系……是‘我’的另一個影像?!盵5]121-122拉康認為,兒童在經(jīng)歷過“鏡像階段”之后,一個真實的自我從此便不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偽自我”、“非我”。

在兒童時期,“自我”是鏡中的被誤認的影像,而漸趨成人后,則是話語式的他者,也即是他人話語構(gòu)建出來的自己想之為然的“理想自我”。然而,“這不是一個自我意識面對另一個自我意識,一個實體的主人對另一個實體的奴隸的征服,而是幻象與空無的映射關(guān)系對‘我’的奴役。”[5]123這也就是拉康鏡像說的本相,“自我”不再是自我,而是虛空的鏡中的影像對“我”的控制和侵占,也即是他者的侵凌性。在日本的福原泰平看來,拉康的鏡像階段可以理解為,“自我的結(jié)構(gòu)化,是自己第一次將自身稱為‘我’的階段?!盵6]42“由于主體接受了視覺上的某個形象,結(jié)果主體反而被蒙蔽的變?nèi)莸膽騽 捎阽R像的整體形象的介入,主體蒙受了某種變?nèi)?,這種變?nèi)菰谥黧w上發(fā)揮了與人終身相伴的決定性力量?!盵6]44簡而言之,“鏡像”即是“主體”的形成過程,而這個“主體”不是真正意義上的真主體,而是“偽主體”,我們可以稱之為已經(jīng)是“袪主體化”的主體,也即是消解了主體的“主體”。

當嬰兒逐漸開始從“他人”轉(zhuǎn)化為“自我”,然而這實際上跟莊子的“物化”同義——是“自我”和“他人”的想象互換,“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但卻不同質(zhì),這在下文中將加以討論?!皳Q句話說,當嬰兒認為‘鏡中像’是自己的時候,嬰兒便獲得了‘另一雙眼睛’,即他認為鏡中的那個鏡像正是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鏡子面前的自己正用他人的眼光來審視的自己?!盵7]137這是典型的被自己的視覺蒙蔽的階段,而當嬰兒轉(zhuǎn)為兒童至成人,則從視覺蒙蔽轉(zhuǎn)化為語言上的遮蔽,以至完全失去主體中心,成為他者控制下的奴隸。

三、“物化”與“鏡像”的比較

用拉康自己的話來說,“鏡子階段的功能就是意象功能的一個殊例。這個功能在建立起機體與它的實在之間的關(guān)系,或者如人們所說的,建立內(nèi)在世界與外在世界之間的關(guān)系?!盵8]92-93鏡中的“影像”是一個意象,是建立在內(nèi)心世界和外部世界的一個關(guān)系紐帶。而這個意象跟“莊周夢蝶”中的蝴蝶意象,雖說都是意象,或者說都是關(guān)系化,然而并不同質(zhì)。

在《莊子》中“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莊子著重要強調(diào)的是摒棄外在物質(zhì)的負累,尋求精神上的超脫與自由,從而實現(xiàn)人格的自由自在,也即是他所說的“逍遙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莊周化蝶已經(jīng)達到了“物我界限消解,萬物融化為一”的主客齊一的境界,也即是萬物為一,“我”即至虛無的境地。在這里,主體“我”和萬物已經(jīng)被消解殆盡了,只剩下混沌的世界,再無中心,從而上升至一種虛空的狀態(tài),這是一種和諧的自由的審美狀態(tài)。然而,這里的“無我”、“無中心”不等于拉康鏡像階段后的“偽主體”和“祛中心化”。

在拉康的理論中,“幼小個人心理自我在最初建構(gòu)上,即踏上了他性的意象-想象之途,因為偽自我的基始性緣起,就是那非我的鏡像;進而,主體性在象征域中的確立,是通過能指鏈的暴力篡位實現(xiàn)的,從一開始,文化教化中發(fā)生的個人的主體即是大寫他者幻化的偽主體,這是一條真正的不歸途?!盵5]21這里的“偽自我”不是莊子所說的“我”的消解殆盡達至一種詩意上的存在,他是張一兵先生所說的“能指鏈”下的非我存在(這里的“能指鏈”即是話語世界里的他者),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不歸途”,帶有一種絕對意義上的悲劇,而不是莊子式的“無”?!扮R子階段是場悲劇……對于受空間確認誘惑的主體來說,它策動了從身體的殘缺形象到我們稱之為整體的矯形形式的種種狂想……導(dǎo)致了對自我的驗證的無窮化解?!盵8]93人類主體只是成了形式上的一個殼,里面裝的不是自我,而是能指鏈他者下映射的“偽自我”;不是莊周式的化蝶,而是真正從形式到內(nèi)容上的“空無”。因此,莊子的“物化”是一種給人以詩意遐想的審美理論,而拉康的“鏡像”則是可以讓人進入瘋癲狀態(tài)的批判理論,是不可能的存在之真。

因此,二者追求的自由也不是一個理念上的自由。在莊子看來,他的逍遙自由是一種悠閑自得、毫無羈絆的自由,進而可以入于“至人、神人、圣人”的境界;而在拉康這里,是“主體以象征之無寫在自己的本源上,但本源(被刪除的‘本我’)本身就已經(jīng)是一個空無,所以,這是在無上建構(gòu)無……拉康這個人的存在論是無之本體論,換到異化邏輯上,這個無之無就是異化之異化?!盵5]199無論是怎樣想要擺脫能指鏈下他者的奴役,都是一種虛空的追求,“他者”像語言一樣無處不在,滲透進人們生活的每一處縫隙,無所不在,“只有在不是你的理念中,人才能認識自己?!盵5]249除非像拉康所說的一樣,人至瘋狂狀態(tài),才能獲得自由,因為只有瘋子才擁有自由。而到拉康臨死前,他留給世人的一句話是“如果缺失他者的……我離去的時刻到來,那么這就是為了成為他者?!盵6]7如果說研究者都成為了他者,他所追求的自由則已成為了無立錐之地的虛空了。

鏡子在“鏡像”階段的初期是真正意義上的鏡子,而到了后期,語言則成為隱喻意義上的“鏡子”,也即是能指鏈下的“鏡子”;而莊周夢蝶的“夢”、“物化”的“化”在一定意義上,也可以稱之為隱喻意義上的“鏡子”,人們通過夢境、轉(zhuǎn)化來認識自己與外物的關(guān)系。在羅蘭·巴特的《S/Z》導(dǎo)讀篇中,屠有祥先生這樣寫道:(鏡子)彼處絕沒有中心可以把捉,沒有發(fā)出始源之光的核心寶珠?!谖鞣?,鏡子本質(zhì)上是種自戀對象:人們想著鏡子,只是為了執(zhí)鏡自照;然而在東方,人們覺得鏡子是空的;它象征了種種象征所具有的空本身(一位道家大師說:‘至人之用心若鏡,不將不迎,應(yīng)而不藏?!?:鏡子僅僅傳感其他眾鏡子,這種重重?zé)o盡的反射,就是空本身(我們知道,空即是色)。[9]34在拉康的“鏡像”理論中,跟弗洛伊德的那喀索斯(Narcissus)水仙花自戀情節(jié)有著同異之處,而莊子作為老子道家的杰出繼承者和發(fā)展者,道家的空和西方的鏡子(拉康的鏡像)比較研究,這將是一個有意義的話題。在此,不多作贅述。

四、小結(jié)

正如上文所說,莊子和拉康二者的理論還有很多可比較的地方,不僅是“物化”、“鏡像”,還有至德之世、他者、想象域等等層面的分析?!拔锘?、“鏡像”作為二者理論中的重要核心概念,處理物我關(guān)系的同與不同,二者所追求的自由,都有進一步深入分析的價值,從而更深層次的探尋出中西方哲學(xué)等方面的相通和不同之處。

[1]陳鼓應(yīng) 注釋. 莊子今注今譯[M]. 北京:中華書局,1983.

[2]刁生虎. 莊子物化論及其影響[J]. 番禺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學(xué)報,2003(6):16—21.

[3]崔大華. 莊學(xué)研究[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

[4]墨翟. 墨子[M]. 李小龍, 譯注. 北京:中華書局,2007.

[5]張一兵. 不可能的存在之真——拉康哲學(xué)映像[M]. 北京:商務(wù)印書館,2006.

[6]福原泰平. 拉康——鏡像階段[M]. 王小峰, 李濯凡, 譯. 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7]崔露什. 從拉康的鏡像理論看電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鏡子功能[J]. 社會科學(xué)論壇,2009(2):136—139.

[8]拉康. 拉康選集[M]. 褚孝泉, 譯. 上海: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1.

[9]羅蘭·巴特. S/Z[M]. 屠有祥, 譯.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Chuang Tzu’s “Materialization”and Lacan’s “Mirror” Theory

CHEN Xing-xing

(Faculty of Literature and Communication, Yunnan Minzu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 China)

Chuang Tzu’s “materialization” theory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of his ideological system. In the essence, it refers to a kind of thoughtful state that main body and object, everything are one-uniformity. In our eyes, “materialization” is an aesthetic theory that tre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the human body themselves. However, in Lacan’s philosophy thought,“mirror”theory is a key link in his early thoughts which mainly describes the process of human mistaking themselves and gradually losing their true essence through the “mirror”, then encroached by others. The process actually refer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others or objects. In other words, the two theories all focus on the level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e and others.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compar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theories to grasp them more deeply.

materialization; mirror; the ship between me and others; nothingness; freedom

2015-11-01

陳星星(1989— ),女,江西宜春人,在讀研究生,主要從事西方宗教與文學(xué)理論研究。

B223.5;B565

A

2095-7408(2016)03-0079-04

猜你喜歡
胡蝶拉康物化
松樹與玫瑰花
小主人報(2022年10期)2022-08-26 08:12:44
成長中的陪伴
小主人報(2022年2期)2022-01-19 11:46:06
胡蝶飛:面對乙肝病毒,乙肝感染育齡期女性該怎么做?
肝博士(2021年1期)2021-03-29 02:32:02
Inevitability of Willy’s Tragedy as Seen from Lacan’s Mirror Stage
L'examen dans l'antiquitéet de nos jours
“天下之言性也”
——拉康對《孟子》的誤讀?
物的人化與人的物化——當代舞臺美術(shù)的表演
檔案:一種物化的文化形態(tài)
拋物化Navier-Stokes方程的降維仿真模型
計算物理(2014年1期)2014-03-11 17:00:18
精神分析批評中存在的幾種對拉康的誤讀
子长县| 红安县| 夏河县| 和林格尔县| 绥棱县| 托克逊县| 宝兴县| 南陵县| 杨浦区| 安龙县| 德惠市| 普安县| 格尔木市| 东山县| 施秉县| 吴堡县| 灵台县| 翼城县| 太谷县| 闽清县| 明溪县| 吉林市| 连城县| 长宁区| 天镇县| 盈江县| 甘德县| 拉萨市| 松潘县| 富裕县| 通渭县| 浮梁县| 盐边县| 五寨县| 林州市| 贵德县| 西平县| 高清| 辉南县| 桦甸市| 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