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芳
(河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河北 石家莊 050024)
?
《人間樂園》的動物倫理觀解讀
梁芳
(河北師范大學 文學院,河北 石家莊050024)
摘要:喬伊斯·卡羅爾·歐茨是美國當代著名女作家,她的早期代表作品《人間樂園》探討了人類與動物的關系,通過描繪抵制狩獵和拒食肉食的動物權利主義者與以狩獵為樂和食肉的人類中心主義者的沖突與對立,凸顯了動物權利主義者與道德素食主義者在社會中的艱難處境。作品旨在譴責人類中心主義觀對動物生命的殘害,意在弘揚跨越人類中心主義的動物倫理觀。
關鍵詞:喬伊斯·卡羅爾·歐茨;《人間樂園》;動物倫理觀
喬伊斯·卡羅爾·歐茨(Joyce Carol Oates,1938-,以下稱歐茨)是美國當代著名女作家,以創(chuàng)造力旺盛著稱。2016年英文維基百科上的最新數(shù)據(jù)顯示:自1963年發(fā)表《北門邊》開始,她已創(chuàng)作出了66部中長篇小說、37部短篇小說集、17部評論集、9部青少年小說與兒童讀物、9部戲劇集與9部詩集①。她以豐富的現(xiàn)實題材與高超的寫作技巧獲得了美國國家圖書獎、古根海姆研究獎等殊榮,兩次入圍諾貝爾文學獎提名?!度碎g樂園》(A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1967)是歐茨的早期代表作,于1968年榮獲美國文學與藝術學院的羅森塔爾獎與美國國家圖書獎提名。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4年出版了劉以鬯翻譯的《人間樂園》中文繁體版本,這也是國內(nèi)第一部歐茨作品譯著,但此書目前已無從尋獲。至今,大陸及港臺均未出版《人間樂園》的中譯本。盡管此書生態(tài)思想蘊含豐富,但國外幾乎沒有從生態(tài)視角切入的研究,國內(nèi)雖有,但專門研究依然空白。本文力圖通過解析作品所描繪的人類與動物的關系來探析歐茨的動物倫理觀。
動物與人類的關系是自然與人類關系的一個縮影。長久以來,人類中心主義思想統(tǒng)治著人們的思維,野生動物因遭到人類虐殺而數(shù)量劇減,生態(tài)危機愈演愈烈。歐茨在《人間樂園》中對美國社會狩獵成風、虐殺動物的現(xiàn)象進行了揭露,表達了對人類中心主義生態(tài)觀的痛恨。小說塑造的人物形象斯萬,自幼熱愛自然,愛讀動物學書籍,對人類征服自然與傷害動物的行為非常憤慨,他既厭惡狩獵也拒食肉食,是一位典型的動物權利主義者與道德素食主義者,體現(xiàn)了非人類中心主義觀。歐茨發(fā)揮她作為現(xiàn)實主義作家的寫作特點,淋漓盡致地描繪了斯萬代表的生態(tài)中心主義與羅伯特代表的人類中心主義觀念的沖突與對立,凸顯了動物權利主義者和道德素食主義者在人類中心主義觀念籠罩下的道德困境,引發(fā)了讀者對生態(tài)問題的關注與思考,弘揚了生態(tài)正義與良知。
一、以狩獵為樂者與抵制狩獵者的沖突
狩獵的歷史雖然源遠流長,但隨著地球上物種的日益減少與瀕危物種數(shù)量的日益增多,狩獵行為越來越遭到非議。美國生態(tài)主義學者加里·沃納(Gary E Varner)分析了狩獵方式,認為其中之一是為保持宗教文化傳統(tǒng)或為獲得戰(zhàn)利品的“運動型狩獵”。此種狩獵方式是許多生態(tài)學家所批判的:“在狩獵中,獵人未將獵物看作有生命的個體,而是將其當作實現(xiàn)心理欲望的手段,這些動物一旦被獵捕,就被抹去了主體性地位而降至客體的地位。”在動物權利主義者看來,此種狩獵方式是人類為了娛樂而置動物的生命于不顧的不道德行為,代表著踐踏動物生命的人類中心主義觀。歐茨在作品中表達了對人類中心主義觀念的譴責與對非人類中心觀念的弘揚。
主人公斯萬敬畏一切生命。他將動物看作與人類平等的生命主體。他思考富人與窮人、人類與動物之間的關系,認為動物與人類一樣會有痛感,富人與窮人沒有本質(zhì)區(qū)別291。在斯萬眼中,無論人類還是動物,無論窮人還是富人,他們的生命都彌足珍貴且值得敬畏,這代表了非人類中心主義者的思維方式。
非人類中心主義者在狩獵盛行的社會中不得不面臨一些窘境。斯萬在父母的逼迫下,為不招致兄弟辱罵以保全自己男子漢名聲,被迫踏上了狩獵之旅。當斯萬被迫跟隨羅伯特去狩獵時,歐茨對他的心理活動進行了大量細致入微的描寫,表現(xiàn)出斯萬狩獵時的矛盾、悔恨與不安的心情:“他將會永遠記住,這是他做的第一件錯事。他不得不跟隨羅伯特沿著布滿沼澤的小徑穿過他曾走過無數(shù)遍的田地和白樺林?!?07被迫狩獵是斯萬屈從于環(huán)境違背內(nèi)心的第一步,他在走過無數(shù)遍的樹林中仿佛迷了路,這種被動和消極充分表明了他內(nèi)心對于狩獵的厭惡與對被逼迫狩獵的痛苦。
斯萬與羅伯特對于被獵殺的動物是否感覺疼痛的觀點截然不同?!爱斠恢圾B在空中飛時,斯萬準備好射擊,但在最后一瞬間,他閉上了眼睛。斯萬問羅伯特:‘你認為他們被槍彈射會非常疼嗎?’而羅伯特回答:‘他們什么感覺也沒有?!?12對于人類中心主義者來說,動物是低級生命,它們感覺不到疼痛,似乎動物的生命就是為人類而存在,人為了自己的娛樂就可以殘忍地結束動物的生命,這是人類中心主義者的典型思維方式。羅伯特對斯萬的啰嗦很不耐煩,他已經(jīng)習慣狩獵,根本沒有想過這些問題,也認為沒有必要想這些問題。這在斯萬看來是非常不人道的,他尊重動物的生命,認為他們和人一樣能夠感受到疼痛,擁有和人一樣的生存權利。當羅伯特擦著前額的汗水耳語:“天哪!所有東西都睡覺或藏起來了,他們似乎知道危險來了,所以躲到了人們的視線之外?!彼谷f卻很高興,“他希望這些鳥類和動物都睡覺或躲起來,千萬不要出現(xiàn),這樣就可以保全自己的生命了?!?13斯萬與羅伯特對待動物的態(tài)度截然相反,一個以踐踏動物生命為樂趣,一個以保全動物生命為責任。
目睹動物生命慘遭殺害時,人類中心主義者羅伯特殘忍無情,非人類中心主義者斯萬滿懷悲憫。在斯萬眼中,無論是小鳥兒還是鹿兒、鷹兒等自然界中的一切都是有生命的,和人類的生命一樣都值得尊重。斯萬看到動物遭受苦痛,仿佛是自己也遭受到了同樣的痛苦,“動物權利主義者具有察覺到非人類動物痛苦的能力,他們注意到動物所遭受的痛苦,這種痛苦是一種以恐懼和焦慮為特征的情感反應,通常與身體的疼痛相聯(lián)?!彼谷f正是這樣一位動物權利主義者,他對狩獵感到心痛和難以忍受,內(nèi)心極為焦慮和恐懼,他受到的精神折磨如此之大甚至想到交出自己最喜愛的書或吃毒蘑菇死亡以求得解脫。這與他的兄弟羅伯特不僅對動物的痛苦麻木不仁,而且以毀滅動物生命為樂趣的殘忍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歐茨為這次狩獵沖突所設計的結局看似偶然,實則寓意深刻,她堅信人類中心主義者的殘忍與無情最終會給自己招致殺身之禍。飽受刺激的斯萬幾乎精神崩潰,可意猶未盡的羅伯特卻逼迫他射擊飛禽。斯萬為了救助動物故意沒有打中的善良舉動招致了羅伯特的破口大罵。于是斯萬有意無意地采取了報復行為,既不提醒羅伯特關閉槍支安全閥,又在羅伯特翻越護欄時推了他一把,導致羅伯特因槍支走火而死亡。殘忍傷害動物生命的人最終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歐茨以此影射人類殘忍地殺戮動物,最終也會將自己送上滅絕的道路。歐茨贊揚斯萬以悲憫情懷對待自然界,如同敬畏自己的生命一樣敬畏動物的生命,而且為救助那些生命做出努力,體現(xiàn)了人類的生態(tài)正義與責任;同時警告人類中心主義者,“只要人還在殘酷地毀滅低等生命,他就絕不會懂得健康與和平。只要人類還在大規(guī)模地屠殺動物,他們就會相互屠殺。他播種了屠殺與痛苦的種子,必然把這種人與自然的關系轉(zhuǎn)到人類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讓人間無法收獲歡樂與幸福”。動物權利主義運動領導人雷根曾提出應“完全禁止商業(yè)性和娛樂性的狩獵和捕獸行為”。
二、肉食主義者與道德素食主義者的對立
斯萬反對踐踏動物生命的狩獵行為,是一位道德素食主義者,主張放棄食用肉食。認為人類沒有權利為了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而犧牲動物的生命,因為人類放棄肉食并不會受到什么太大的傷害,還可以從豆制品、蔬菜、糧食、水果中獲取營養(yǎng),但動物卻會因為人類的食肉習慣而遭受虐殺,因此“一些人以營養(yǎng)與健康為食肉的借口都非常勉強”。
斯萬本性善良,對動物生命充滿了悲憫之情。在狩獵途中他看到了那些獵物的悲慘下場:“那些從河里釣上來的魚,如果走近可看到它們圓鼓鼓的眼睛簡直可以照出你的臉,蒼白的唇部肌肉被魚鉤撕扯?!?11周圍的人為了滿足自己的食欲不惜犧牲動物的生命,而斯萬幼年就開始讀《動物自然史》,他知道每種生物都有價值,比如說鷹吃死去的生物從而有利于地球的清潔。309他認為人與動物都是進化的產(chǎn)物和平等的主體,人類無權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而踐踏動物的生命。斯萬難以忍受人們捕捉動物為食的殘忍行徑,對這些魚和雞慘遭殺戮的命運充滿了同情與痛惜:這些魚和雞都是有感覺能力的主體,它們和人一樣也能感受到疼痛,人類不應該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將它們殘忍地殺死,這些思想都體現(xiàn)斯萬對動物生命的尊重與憐憫。
斯萬看到人們吃肉時感到非常惡心與無法忍受:“‘當你將肉從骨頭上撕下來時,你可以看到它是什么樣子的……當你咀嚼牛肉時,你是用舌頭感覺到的那些肌肉啊?!痆3]303只有斯萬孤單地坐在那里盯著看,感到胃里翻江倒海地想嘔吐。他擔心自己嘴里的肥肉、瘦肉與骨頭會馬上噴出來。在他嘴中,肉組織、軟骨塊、脂肪、骨頭碎渣,都既清晰又活生生的。卡萊拉顫抖著說:‘如果心臟復活在嘴里跳動怎么辦呢?’大家都哄堂大笑,里維爾也禁不住笑了。只有斯萬瞪著嚼吃動物心臟的卡萊拉,他當然非常生氣,但不得不閉口,因為卡萊拉早就提醒過他了。”310這些細節(jié)刻畫了人們對待食用動物的截然相反的態(tài)度,凸顯了斯萬等道德素食主義者在食肉成風的社會中的困境:如果食肉,會違背自己的道德,產(chǎn)生痛苦的罪惡感;如果不食肉,連母親都不會理解他,他母親就曾向人抱怨:“斯萬怎么會有這樣的想法,他跟這里的任何人都不像?!?12人類食肉文化的內(nèi)涵顯示了人類征服與控制自然的能力,而這正是斯萬所代表的非人類中心主義所深惡痛絕的。
西方許多現(xiàn)代哲學家提倡素食主義思想,堅決反對為了滿足人類盤中餐的需要而飼養(yǎng)或獵殺動物,認為食肉行為是物種歧視的核心,由此造成動物痛苦的程度超過了人類物種歧視的其他方式,要制止這種做法,人類就必須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22人類為了動物的生存應該選擇素食,更應該為自己的生活承擔責任,并盡可能避免殘忍的行為,道德素食主義者為了結束動物遭受屠殺的命運而做出了很多努力。144-145斯萬拒絕食肉,既減少了動物的痛苦,又解決了他對動物的同情心與家人飲食習慣之間的矛盾。恰如沃倫所說:“道德素食主義者之所以選擇素食,并非為了健康、經(jīng)濟或環(huán)境的原因,而是因為他們認為從道德的角度選擇素食是正確的,是他們對所有有感覺能力的動物應當擁有的權利而作出的反應。在他們看來,動物也應當擁有道德地位,因為它們是有感覺能力的生命的主體,它們有道德權,不應當受人們食物來源的影響或文化習俗的影響?!睔W茨通過對斯萬這個道德素食主義者的塑造,展現(xiàn)了自己關愛動物、敬畏生命的非人類中心主義情懷。
三、跨越人類中心主義的藩籬
人類中心主義思想是人類精神的痼疾,統(tǒng)治人類長達數(shù)千年之久,其思想源頭可上溯到《圣經(jīng)》?!妒ソ?jīng)》中關于人類的權利表述為“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種行動的活物”[10],將人類凌駕于自然之上。人類在建構動物倫理觀的過程中大致經(jīng)歷了五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人類是動物主宰者階段,表現(xiàn)為人類偏袒自己的利益,壓制其他物種的觀念;第二個階段,強調(diào)動物解放與動物權利,正如史懷澤的動物保護思想所提倡的,動物和人一樣,也是生命的主體,也擁有被尊重的權利[11];第三個階段,生物中心主義階段,道德關懷的范圍擴展到了植物界;第四個階段,生態(tài)中心主義階段,道德關懷的范圍擴展到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第五個階段,生態(tài)整體主義階段,與人類中心主義將人與自然對立的思維模式不同,生態(tài)整體主義的核心思想是去中心化,以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整體利益為最高價值,把是否有利于維持和保護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完整、和諧、穩(wěn)定、平衡與持續(xù)存在作為衡量事物關系的根本尺度,并以此評判人類的生活方式、科技進步、經(jīng)濟增長和社會發(fā)展目標[12]。
跨入現(xiàn)代工業(yè)社會,人類中心主義觀念表現(xiàn)得更為突出,這一階段,“人與土地的關系發(fā)生了深刻的變化,以前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如今卻成為自然的開發(fā)者”[13]。20世紀60年代以來,生態(tài)危機愈演愈烈,人類越來越意識到人類中心主義觀念對自然與人類關系的戕害,人類中心主義觀念因此成為許多生態(tài)文學家批判的對象。要緩解和消除生態(tài)危機,人類必須跳出自我中心的苑囿,從生態(tài)系統(tǒng)整體出發(fā)去考慮問題,并以這樣的觀念約束自己的思想與行為。
在《人間樂園》中,歐茨淋漓盡致地抒發(fā)綠色情懷,盡到了一位現(xiàn)實主義作家的責任,“把最惡劣的描寫出來, 讓這個時代最邪惡、最恐怖的可能情況深入人們的意識,這樣問題就能夠得到處理而不僅僅是令人害怕?!盵14]歐茨透視了美國19世紀早中期人類與動物的關系,表達了對生態(tài)危機的關注與憂慮,譴責了殘害動物生命的人類中心主義者,并通過刻畫動物權利主義者與道德素食主義者斯萬這一形象,弘揚了敬畏動物生命的理念,力圖跨越人類中心主義的藩籬。
注釋:
①關于喬伊斯·卡羅爾·歐茨的系列文學成就,取材于維基百科,網(wǎng)址為https://en.wikipedia.org/wiki/Joyce_carol_oates.原文為英文,選入本研究時對內(nèi)容進行了提煉并翻譯成漢語.
參考文獻:
[1]GARY V.Is Nature’s Interests? Interest,Animal Rights and Environmental Ethics.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100-101.
[2]MARTI K.Eco-feminism and Deep Ecology:Reflections on Identity and Difference.San Francisco:Sierra Club Books,1990:134.
[3]OATES J.A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New York:Modern Library,2006.
[4]KENNETH S.The Caring Sleuth: Portrait of an Animal Rights Activist.Beyond Animal Rights.New York:Continuum,1996:133.
[5]PETER M.Nature’s Web:An Exploration of Ecological Thinking.New York:Simon Schuster Press,1992:70.
[6]睿根,湯姆,彼得·辛格.地球也是它們的.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2007:3.
[7]STEVE S.Food for Thought:The Debate Over Eating Meat.New York:Prometheus Books,2004:11.
[8]辛格.動物的解放.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1999.
[9]KAREN W.Ecofeminist Philosophy:A Western PersPective on what It is and Why It Matters.New York:Rowman & Little Field Publishers,2000:128.
[10]DIETER H,ROSEMARY R.Christianity and Ecology:Seeing the Well-Being of Earth and Humans.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2000:136-137.
[11]史懷澤·阿爾貝特.敬畏生命.陳澤環(huán),譯.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92:47.
[12]王諾.歐美生態(tài)批評:生態(tài)文學研究概論.上海:學林出版社,2008:97.
[13]LYNN W.The Historical Roots of Our Ecologic Crisis,From The Eco-criticism Reader:Landmarks in Literary Ecology .Athens:The University of Georgia Press,1996:6-14.
[14]JOYCE O.New Heaven,New Earth:The Visionary Experience in Literature.New York:Vanguard,1974:13.
責任編輯:張文革
A reinterpretation of the animal ethics inAGardenofEarthlyDelights
LIANG Fang
(School of Chinese, Hebei Norm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24, China)
Abstract:Joyce Carol Oates is a modern American author, and her A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beings and animals. Oates describes the conflicts between hunters and persons who boycott the hunting and opposition between meat packers and vegetarians, which highlights the predicament of animal right activists and ethical vegetarians in the society. Oates aims to not only condemn the anthropocentrism ecological ethics which deprive animals of their lives casually, but also make great efforts to promote the ecological ethics of non-anthropocentrism.
Key words:Joyce Carol Oates; A Garden of Earthly Delights; animal ethics
收稿日期:2016-04-10
基金項目:2016年度河北師范大學研究生創(chuàng)新資助項目(xj2016055)
作者簡介:梁芳(1975-),女,河北石家莊人,河北師范大學2014級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生,石家莊市藝術學校副教授,碩士,主要從事西方文學研究.
文章編號:1009-4873(2016)03-0044-04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志碼: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