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音
后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變得像挨了錘的牛一樣??墒俏疫^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yù)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么也錘不了我。
——王小波《黃金時代》中主人公對人生的感悟
每當(dāng)看到一位朋友碰上倒霉的事,我的心里就會感到溫暖。
——法國公爵、作家拉羅什富科談嫉妒
隨著時光流逝,我慢慢地明白了,只有存在的東西才會消失,不管是城市,愛情,還是父母。
——卡爾維諾在《看不見的城市》里談?wù)?/p>
有一天,太上李老君站在云端看人間。他的一位部下跑過去跟他閑聊:“你在干什么呀,老頭?”“看看世界呀?!崩罾暇f。部下也俯首看看人間,看到千千萬萬在奔忙的人群:“我的天,他們究竟是在干啥?”“找死路?!碧侠罾暇蛉さ卣f。
—— 1971年,陳瑞獻接受采訪時,如此闡述自己的人生觀
古時候/口罩是一種小小道具/我在這頭 強盜在那頭/小時候/口罩是我的小小恐懼/我在這頭 護士的針頭在那頭/后來呢 口罩是03年的集體記憶/我在這頭SARS在那頭/而現(xiàn)在 /口罩是路人的防霾武器/我在這頭卻看不清 誰在那頭。
——網(wǎng)上熱傳的一首仿詩《霾愁》
再過三、五十年,沒有人會記得那些股票,黃金股票、世界大事都只是過眼煙云??墒且粋€好的劇本,五十年、一百年,依然有人欣賞,就算我死了,我的名字我的戲,沒有人會忘記,這就叫做文章有價!
——出自舞臺劇《南海十三郎》,“粵劇鬼才”唐滌生剛出道時的宣言
每天早晨,柏林各日報的編輯以及德國其它地方的報紙駐柏林的記者,都聚集在宣傳部里,由戈培爾博士或者他的一個助手告訴他們:什么新聞該發(fā)布,什么新聞要扣下,什么新聞怎么寫和怎么擬標(biāo)題……為防止誤解,除了口頭訓(xùn)令外,每天還有一篇書面指示。對于小地方的報紙和期刊,則用電報或信件發(fā)出指示?!?/p>
—— 美國駐德記者夏伊勒描述納粹宣傳部對報紙嚴格管制的場面
V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