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現(xiàn)代漢語中詞語誤解誤用現(xiàn)象的類型、原因及后果

2016-04-12 01:47:06
關鍵詞:洪荒詞語漢語

張 巍

(上海師范大學 對外漢語學院,上海 200234)

由于社會的發(fā)展歷史變遷以及詞義的引申發(fā)展,不同的人對某些特定詞語的理解和使用或多或少會存在偏差,這就是詞語的誤解及誤用。這種誤解和誤用在漢語史的不同歷史時期都能看到,如聯(lián)綿詞“狼狽”唐代已被誤解為兩種動物(段成式《酉陽雜俎》),到了清代則進一步因誤解而出現(xiàn)成語“狼狽為奸”,并一直沿用至今。對于漢語詞語的誤解和誤用,目前學界的看法并不一致。黃金貴、唐莉莉(2011)舉例說明了《辭源》等辭書對古代訓詁語的誤解誤釋;[1](P53)朱城(2015)也從準確性的角度列舉大型工具書《漢語大字典》中因誤解古注疏而產生的釋義不確問題,并提出改進意見。[2](P544)朱慶之(2010)則對“誤用”和漢語詞匯演變的關系加以探討,認為誤用也會產生新義。[3](P1)汪維輝、顧軍(2012)同樣認為詞語因誤解誤用而形成新義,指出其產生的根本原因是陌生化,并將這種詞匯現(xiàn)象稱為詞的“誤解誤用義”。[4](P1)顧軍(2013)還選取了三個詞語討論其在近代漢語中形成的“誤解誤用義”。[5](P56)李運富(2013)專門針對成語的誤解誤用,分別從詞義引申和同形異構兩個范疇加以解釋,認為這種新詞、新義、新用法符合詞匯發(fā)展演變的規(guī)律,具有不可扼殺的生命力。[6](P1)

詞語的誤解和誤用現(xiàn)象近年來出現(xiàn)了增長的趨勢,已經(jīng)引起了廣泛的關注。本文主要探討現(xiàn)代漢語中詞語(包括成語)誤解誤用的類別,分析其規(guī)律和深層原因及影響,并討論當前詞語的誤解誤用是否產生新義。本文例句主要來源于北京大學漢語語言學研究中心CCL語料庫、國學備要以及人民網(wǎng)、新浪網(wǎng)等網(wǎng)站檢索到的新聞報道、博客、微博等。為了便于行文和節(jié)省篇幅,所引現(xiàn)當代例句,除非特別說明之外,一般不標具體出處。

一、誤解誤用的種類

1.拆分聯(lián)綿詞——望文生義

一種情況是沿襲前人的誤解和誤用。對聯(lián)綿詞的拆解,漢代已較為常見,劉熙的《釋名》在詞源學上的成就眾所周知,在探索詞源的方法和途徑上對后來者啟發(fā)很大,然其局限性也是有目共睹的,如對于聯(lián)綿詞的拆解隨處可見。例如:“匍匐,小兒時也,匍猶捕也;藉索可執(zhí)取之言也;匐,伏也,伏地行也 ?!庇秩纾骸拌凌?,本出于胡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枇,引手卻曰杷,象其鼓時,因以為名也 ?!痹偃纭皦Α钡慕忉專骸坝种^之囹圄,囹,領也,圄,御也,領錄囚徒禁御之也 ?!睂⒙?lián)綿詞拆駢為單進行解釋,把探求復合雙音詞詞源的方法移植于性質不同的聯(lián)綿詞詞源研究,對聯(lián)綿詞進行結構上的分析是錯誤的,且產生了不良影響。當然,《釋名》的缺點和不足是時代的局限造成的,但若時至今日仍犯同樣的錯誤,就很不應該了。然而,對于前人誤解的沿襲,在現(xiàn)代漢語中并不少見,如“猶豫、望洋”等。

《顏氏家訓》對“猶豫”的解釋見于《書證》篇:“《尸子》曰:‘五尺犬為猶。’《說文》云:‘隴西謂犬子為猶?!嵋詾槿藢⑷?,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來迎候,如此返往,至于終日,斯乃豫之所以為未定也,故稱猶豫?;蛞浴稜栄拧吩唬骸q如麂,善登木?!q,獸名也,既聞人聲,乃豫緣木,如此上下,故稱猶豫?!边@種誤解延續(xù)到唐代,唐人孔穎達注:“猶,玃屬。豫,象屬。此二獸皆進退多疑,人多疑惑者似之,故謂之猶豫?!鳖亷煿庞终f:“猶,獸名,善登木,此獸性多疑,常居山中,忽聞有聲,即恐有人且來害之,每豫上樹,久之無人然后敢下,須臾有上,如此非一,故不決者稱猶豫焉?!?到了現(xiàn)在,人們還常說“猶猶豫豫”“猶什么豫”,甚至“猶而不豫”。

(1)他在窗口伸著脖子猶猶豫豫地打量了我老半天。

(2)我說她:嘿,猶什么豫??!我要是她早買回家。

(3)猶而不豫,豫而不決,要糾結。

“望洋”一詞出自《莊子·秋水》:“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意思是“(這時候),河神才掉過他的臉面來,對著海神仰天長嘆”。其中的“望洋”是疊韻聯(lián)綿詞,晉時郭象注文指出“望洋”又作“盳洋”,“仰視貌”。后來也寫作“望陽”“茫洋”“芒洋”“亡洋”,均仰望的意思。成語“望洋興嘆”本此,并非望著大洋興嘆的意思。然宋代已見誤而拆解,林希逸撰《莊子口義》卷六解釋“洋,海中也;若,海神名也”。元代繼續(xù)沿襲,陰時夫撰《韻府群玉》卷六注解“望洋”曰:“河伯至北海,向若而嘆。望,一音忙,仰視貌;洋,瀾也?!苯袢艘蜓`會并推而廣之,例如:

(4)我們嘗試想到小組會里面去堵他,但是就眼睜睜地看著我們內地同行們就進去了,說我們不符合規(guī)定,所以我們只能在外面望門興嘆。

(5)眾多蘋果手游用戶只能望輔助而興嘆。

(6)你是否還在為雇傭一個本地主持人的高價望而興嘆?

還有“望天興嘆、望海興嘆、望河興嘆、望景興嘆、望房興嘆、望車興嘆、望股興嘆、望題興嘆、望圖興嘆、望之興嘆、望渠興嘆、望魚興嘆、望蟹興嘆”等,形成一系列的“望X興嘆”,深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其中的X以單音節(jié)體詞為主構成常見四字成語格式,也有多字如“望價格而興嘆”“望大學門興嘆”;偶見謂詞性成分,如例(5)。它們表達贊嘆、羨慕、遺憾或無奈等豐富感情。已有學者(如白曉紅 1989[7]、趙付美 2013[8])對這種能產性結構從不同角度進行研究。

“落魄”表示邋遢不羈、潦倒失意,因其為聯(lián)綿詞,漢語史上有不同的書寫形式。明方以智《通雅》卷六:“落魄一作落泊、洛度、落度、樂托、拓落、托落。”“落魄”與“邋遢”之間的差別主要表現(xiàn)在意義的分化上,前者語義重心指向內心,而后者語義重心在于外形。這兩個詞具有音近義通的同源關系,都是形容詞。[9](P117)不過把“落魄”誤解為動賓式復合詞的大有人在:

(7)送給那些,失了足,落了魄,傷了心,失了戀的朋友。

(8)而是丟了魂,落了魄,傷了筋,動了骨,傷了元氣,沒了神氣。

不僅是普通大眾,甚至是以嚴謹著稱的《人民日報》報系旗下網(wǎng)站亦概莫能外地多次出現(xiàn)誤用,如例(8)引自人民網(wǎng)2009年8月3日的文章《莫讓玄武湖“丟魂”“失魄”》。

另一種情況是今人顧名思義。近年來拆分聯(lián)綿詞的現(xiàn)象呈上升趨勢,還有諸如“慷慨——慷他人之慨”“伶俐——伶牙俐齒”“滑稽——滑天下之大稽”“幽默——幽了他一默”等。這種拆分是否合法,主要從三個方面考慮。首先,對于聯(lián)綿詞的分解是有限的,并非所有的都能拆分;其次,可拆分的要看其群眾基礎,能否被大眾接受;最后要看其使用頻率。有的在近代漢語特別是元明時期基本定型且使用頻率較高的用法,比如“伶牙俐齒”“失魂落魄”等已被收錄在《漢語大詞典》以及《成語詞典》等當代常用工具書中,而且分開后的兩個音節(jié)相互呼應,意義上仍具有整體性。

2.仿動賓式

“仿動賓式”,顧名思義,就是模仿動賓結構,將本來不是動賓式的詞語理解并用作動賓式。這包括三種情況:一是單純詞,包括聯(lián)綿詞及外來詞;二是離合詞;三是其他結構合成詞。

“滑稽”,指能言善辯,言辭流利?!妒酚洝せ袀鳌罚骸按居邝照?,齊之贅壻也。長不滿七尺,滑稽多辯?!碧拼岩妼ⅰ盎狈珠_解釋者,最有名的是司馬貞對《史記》的索隱:“按:滑,亂也;稽,同也。言辨捷之人,言非若是,說是若非,言能亂異同也?!甭?lián)綿詞“滑稽”在現(xiàn)代漢語中作為一個整體,形容言語、動作行為引人發(fā)笑。但“滑X之大稽”的說法并不少見:

(9)背離了藝術創(chuàng)作的規(guī)律,其結果準是不倫不類,只能是“滑”藝術之大“稽”。

(10)掛出“中國收費”的牌子本是滑天下之大稽,因為中國并沒有專門以收費為己任的部門。

“幽默”,在古代漢語中是并列結構,有兩個常用義項:一是沉寂無聲,如《楚辭·九章·懷沙》:“眴兮杳杳,孔靜幽默。”二是昏暗,如唐張彥遠《歷代名畫記·唐朝上》:“張孝師為驃騎尉,尤善畫地獄,氣候幽默?!爆F(xiàn)代漢語的“幽默”可謂“借形外來詞”,音義上與英語humor對應,但詞形為漢語固有。仿動賓用法如:

(11)有志于幽默且又有著良好的幽默素質的女性,皆可以瀟灑地幽它一默。

(12)華老寥寥數(shù)語,不但幽了一默,而且又漫出一畫。

再如聯(lián)綿詞“慷慨”,可以說“大慷其慨”“慷國家之慨”“慷公家之慨”“慷集體之慨”“慷百姓血汗之慨”“慷他人之慨”等,不一而足。

“考試”,現(xiàn)代漢語中是離合詞,可以說“考一次試”,“考什么試”,“上好課,考好試”等。從結構上來看,“考試”是聯(lián)合式,“試”本動詞,有檢驗、檢試義。《書·舜典》:“敷奏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蓖瑯?,離合詞“洗澡”,也是聯(lián)合式。“澡”,《說文》言“灑手”,詞義引申擴大,可以洗身體其他部位乃至全身。如《禮記·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現(xiàn)在“洗澡”還可以說“洗個澡”“洗個熱水澡”等。受此影響,并非離合詞的聯(lián)合式合成詞“沐浴”也有說“沐個浴”的。如:

(13)給愛駒洗個澡,晚上自己也沐個浴,看實際裸重多少?

其他結構中仍以聯(lián)合式居多。“感冒”,近代漢語中作為動詞表感受,作為名詞指疾病。從結構上看,“感冒”是聯(lián)合式?!案小笔歉腥荆惺芗膊??!懊啊倍嘀该勺?。《醫(yī)宗金鑒·張仲景〈傷寒論·太陽病下〉》:“其人因致冒,冒家汗出自愈?!奔⒁讨唬骸懊罢?,神識不清,如有物為之冒蒙也。”意思是感冒之后,頭腦昏沉、神志不清,有如被蒙住一般。也有人主張,“冒”是冒犯或者冒出。此備一說。現(xiàn)也說“感了冒”。

聯(lián)合式動詞“采訪”本指探采尋訪。晉時干寶《〈搜神記〉序》曰:“若使采訪近世之事,茍有虛錯,愿與先賢前儒分其譏謗?!爆F(xiàn)指采集素材,調查訪問。如:

(14)哪天有空?我?guī)阆锣l(xiāng)看風景,順便采個訪。

常見的還有“旅游——旅旅游、旅個游、旅什么游”“奇怪——奇什么怪、奇了怪了”“遲到——遲了到”等。聯(lián)合式之外的其他結構還有“廢話(偏正)——廢什么話”“演出(述補)——演完出、演一場出”等。例如:

(15)演一場出,掙一場錢,能不高興嗎?

(16)演完出,我要帶著小妞兒回家過年。

3.對古語詞包括成語的誤解誤用

如“窩心”當前可以算中國大陸和臺灣地區(qū)兩岸的同形詞,指受到委屈、侮辱或誣蔑,不能表白或發(fā)泄而心中苦悶(見《漢語大詞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就現(xiàn)有的語料來看,“窩心”已見于清代文獻,沿用至今。例如:

(17)鄧九公滿臉發(fā)燒,兩眼含淚的道:“老弟,你不知道愚兄的窩心,我真對不住他么!”(《兒女英雄傳》下)

(18)劉云是一語全無,身上的兵刃也叫黃三太給搜出去啦,心中這個窩心,要多么難受有多么難受。(《三俠劍》中)

(19)他窩心,他不但想把那身新衣扯碎,也想把自己從內到外放在清水里洗一回。

(20)張老漢一出車站就遇見了一件窩心事,在車站旁的一家小賣部里,騙子用80元的零鈔兌換了他100元。

然而,與此相反,在中國臺灣地區(qū)現(xiàn)在卻解釋為因某種原因而感到溫暖、感動,心里產生的是愉快、舒服的感覺,大致與普通話中的“暖心、貼心、舒心”類似。如下面兩例分別出自臺灣詞作家方文山的《親愛的那不是愛情》和作家張小嫻的《愛變成了水蒸氣》。

(21)那溫熱的牛奶瓶在我手中握緊,有你在的地方我總感覺很窩心 。

(22)他做了令她感動的事,她會哭。他一句窩心的說話,就能讓她淌淚。沒有他在身邊,她會哭。

受流行文化的影響,這種用法近年來波及香港地區(qū)乃至內地。如:

(23)最讓我喜歡的橋段倒是樸仙女和老丁頭的家長里短,配合著“圍觀天團”的調侃戲謔倒顯出了幾分人情的溫暖窩心。

(24)他的體貼令她好窩心,可接下來聽他說了后半段,令她哭笑不得。

事實上,中國臺灣地區(qū)出版的最具權威性的《中文大辭典》對于“窩心”的解釋也是“受侮辱或污蔑、飲恨于心而不能表白之謂也”。[10](P357)可見,這種誤用是后起的,并于近年來開始盛行。

又如“望風披靡”,意思是草木隨風倒伏,喻軍無斗志,被敵對方強大的氣勢所壓倒,常用作貶義。見《漢書·杜周傳》:“天下莫不望風而靡,自尚書近臣皆結舌杜口,骨肉親屬莫不股栗。”也作“應風披靡”,如司馬相如《上林賦》:“應風披靡,吐芳揚烈。”例如:

(25)我將會驅逐魔多的黑暗軍團,全世界愛好自由與正義的人們將會望風披靡!

(26)恪盡職守,望風披靡。

由于成語的誤用,難以看出說話者的意圖。例(25)大概是想說人們順應時勢,云集響應。例(26)本來是某城市贊美穿越火線的消防戰(zhàn)士巨幅宣傳照下面的注解,而用了“望風披靡”之后,便不知所云了。

再如“洪荒之力”。先看“洪荒”,意指混沌、蒙昧的狀態(tài),借指遠古時代,如“洪荒時代”“洪荒世界”(見《漢語大詞典》《現(xiàn)代漢語詞典》第6版)。南朝陳徐陵《在北齊與楊仆射書》曰:“凡自洪荒,終乎幽厲 ?!痹倏此^的“洪荒之力”,其實漢語史上并無此說?!昂榛摹焙汀傲Α敝g也沒有必然的內在聯(lián)系,把兩者附會糅合成“洪荒之力”是當下流行的玄幻類型作家“腦洞大開”想象出來的“天地初開之時足以毀滅世界的神力”,成為玄幻劇、玄幻小說中的常用詞語;人氣偶像主演的玄幻仙俠劇《花千骨》大熱,令該詞語為許多不看小說的人所知,并受到部分青少年受眾的追捧。其實普通人與“洪荒”并無關系,更談不上“洪荒之力”。2016年里約奧運會8月8日女子100米仰泳半決賽中,傅園慧以58秒95的成績排名第三晉級決賽。賽后她接受央視記者采訪時稱沒想到“這么快”,對自己的表現(xiàn)很滿意:

(27)“你覺得今天的這個狀態(tài)有所保留嗎?”“沒有保留!我已經(jīng)……我已經(jīng)用了洪荒之力了!”

傅園慧脫口而出的“洪荒之力”一時間被人們津津樂道,借助媒體及網(wǎng)絡之力傳遍天下。傅也因此被稱為“洪荒少女”并一舉成為“網(wǎng)紅”。當然,大家都明白她所說的“洪荒之力”是指毫無保留地用盡所有力氣。包括英國在內的不少國家和地區(qū)也在媒體上報道她的事跡以及其率性言辭。傅讓更多不看小說、電視劇的人都知道了所謂的“洪荒之力”,使之一時之間成為當下熱詞而廣為傳播。例如:

(28)8月15日,財政部金融司司長孫曉霞在上海舉辦的第二屆中國PPP融資論壇上表示,“我們將使出洪荒之力來推動PPP健康持續(xù)發(fā)展”。

(29)“你們知不知道,我今天開上海演唱會,連洪荒之力都用上了!洪荒之力,就是你們上海話‘拼了老命’知道吧,拼了老命!”

還有“七月流火”。出自《詩經(jīng)·豳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笨追f達疏:“于七月之中,有西流者,是火之星也,知是將寒之漸?!边@是說到了農歷七月,大火星(心宿)位置逐漸西降下移,天氣轉涼了?!捌咴铝骰稹倍嗄陙韰s常被誤用來形容暑熱似火,甚至指熱情如火,至今不絕于各種媒體。此古語的本來含義已被通俗而異化。

汪維輝和顧軍(2012)指出,一個詞的某個意義一旦被語言社團所接受,它就取得了合法的地位,在語言交際中的作用是一樣的。對于在語言發(fā)展史上已經(jīng)完成了詞義變化、約定俗成的誤解誤用,只能尊重社會的選擇,“將錯就錯”。[4](P6)這個觀點筆者基本贊同。不過,將“七月流火”的這種用法作為誤解誤用而產生的新義,是值得商榷的。在一些重要的嚴肅場合,一旦發(fā)生這種誤解誤用,輕則有損斯文,重則鬧笑話而被人詬病。比如:

(30)校長紀寶成今日(12日)在向新黨主席郁慕明致歡迎詞時表示:“七月流火,但充滿熱情的豈止是天氣?!?/p>

該校長以“七月流火”指火一樣的熱情,一時在兩岸傳為笑談,給其本人和學校都帶來了負面影響。

4.否定式的誤用

比如“不盡人意”的說法是否合適?表達什么意思?先看兩個例子:

(31)國家發(fā)改委已經(jīng)對國內成品油價格進行了幾次升降,但實際效果卻不盡人意。

(32)和朋友一起看奧運會開幕式,雖然有些地方不盡人意,但總體感覺還是不錯的。

例句中的“不盡人意”想表達的是不能完全符合心意。但“盡”并沒有“符合”或“滿足”的意思。成語“盡如人意”意思是完全符合人的心意,事與愿合?!氨M”指“都,完全”。因此,“不盡人意”中并沒有動詞性成分,說話人是把“盡”當作述語,然而作為動詞的“盡”表示“完”或“全部用出”,跟“人意”搭配在一起是不合適的?!氨M如人意”的否定式是“不盡如人意”。例如:

(33)我們的工作有成績、有起色,但也還有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我們要努力改進。

雖然“不盡人意”屬于誤解誤用,但我們在北大CCL現(xiàn)代漢語語料庫中仍檢得317條,說明這種說法比較普遍,大家已經(jīng)習焉不察了。

“難免不VP”中,“難免”是難以避免。“難免VP”就是不容易避免VP,即VP動作行為會發(fā)生;那么“難免不VP”當然就是VP這個動作行為不會發(fā)生了。請看例句:

(34)可以說是身在民中不識民,如此,工作難免不脫離實際,群眾也就難免有意見了。

(35)人生總難免不遇到某種最尷尬、最狼狽、最無可奈何的境況。

例(34)到底“脫離實際”還是“不脫離實際”,用了“難免不”就容易誤解;后面的“難免有意見”是清楚的,群眾不免會有意見。這樣看來,前面應該是 “脫離實際”了,換成“難免”就清楚了。例(35)同此。江藍生(2008)指出,“難免不VP”最初也應該是不合乎邏輯的“病句”,只是由于句式簡短,使用頻率高,在使用過程中又發(fā)生了成分虛化,因而“習非成是”地合法化了。[11](P489)這種“習非成是”的否定式在美式口語以及美劇中也時有所聞。比如:“I don’t know nothing about computers.” 說話人用雙重否定強調自己對電腦一無所知,并非“我不是對電腦一無所知”。這種說法在標準英語里是不被接受的,準確的表達應該是:“I don’t know anything about computers.”或者:“I know nothing about computers.”口語對雙重否定不夠敏感,人們習以為常。再如:“I didn’t do nothing.(我什么也沒做。)”

5.臨時仿制詞

這是一種獨特的構詞方式,往往是更換現(xiàn)有詞語中其中一個語素,將兩個看似不易搭配的成分臨時組合在一起,仿造出新的詞語,表達某種特定的意義,以造成新奇的效果。黃伯榮、廖序東將類似的詞匯現(xiàn)象歸入辭格。[12](P258)

如“酸爽”?!八敝傅氖琼樂?,暢快?!八崴笔俏队X和感覺的混合(仿“酸甜”“涼爽”)。這個詞語被認為是具有較大影響力的某食品廣告捧紅的。[13](P45)現(xiàn)用來形容味酸但爽口的食物,在人體“通感”的作用下,其用法有擴大化的趨勢,可以形容感覺、感受或情緒。例如:

(36)陳皮拌黃瓜,酸爽可口。

(37)整套動作難度不大,30分鐘的練習,帶來30個小時的酸爽。

(38)國足輸球也能這樣酸爽,運氣好或能驚天逆轉。

又如“裸考、裸婚”?!奥恪笔锹冻觯瑳]有遮蓋的意思。這兩年出現(xiàn)的“裸考”主要指考前未復習;“裸婚”則是不買房、不買車、不買婚戒、不辦婚禮、直接領證結婚的簡單結婚方式。例如:

(39)我是去年裸考進的中直機關。

(40)用現(xiàn)在的話說,兩人也是裸婚一族。

還有“蛋洗”。狀中偏正式,即以蛋洗之。用雞蛋來表示抗議,一大堆雞蛋砸過去,蛋清蛋黃灑滿一身,故稱“蛋洗”(仿“水洗”)。例如:

(41)由民進黨帶領和煽動的民眾在街頭四處流竄,他們“蛋洗”傳播車,向維安人員潑糞。

其他還有“迷妹”以及進一步仿制的“迷弟”“迷哥”“迷叔”等。本文為了體現(xiàn)這類詞的“仿造”和“臨時性”兩個特點,均將其歸入臨時仿制詞。

總之,詞義的發(fā)展演變有其自身的規(guī)律,除了在語言的內因驅動下發(fā)生的詞義引申之外,社會生活的發(fā)展變遷、新舊事物的交替以及這種誤解誤用,均屬推動詞義發(fā)展變化的外部力量。

二、誤解和誤用現(xiàn)象的原因和后果

本文所討論的誤解誤用不同于修辭上的“飛白”或“擬誤”,[14](P109)這種表達方式表面上違反了會話原則,實際產生了言外之意的語用效果。因誤解而導致誤用,首先是理解上出現(xiàn)了偏差。出現(xiàn)詞語的誤解和誤用,究其根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漢字表意體系文字的特點,容易讓不少人因形求義、望文生義

如果碰巧字面理解似乎還具備一定的解釋力時,這種可能性就大大增強。對聯(lián)綿詞的拆分理解和使用,就是一種望文生義,實際上并不明白詞的確切含義,僅看中書寫形式,從字面上牽強附會,從而對該詞的使用也建立在不確切解釋的基礎之上。聯(lián)綿詞當因聲求義,清代學者王念孫說:“大抵雙聲疊韻之字,其義即存乎聲。求諸其聲則得,求諸其文則惑矣?!?《廣雅疏證》卷六)漢語聯(lián)綿詞是一聲之轉,兩個音節(jié)聯(lián)綴而成一個語素表示特定含義的雙音單純詞,構成聯(lián)綿詞的兩字是一個整體,只取它們的聲音,而不能隨意分開從字面上去拆解。

2.認知凸顯:轉喻機制在起作用

對于詞語的認知,人們很容易關注詞語的首字,往往第一個字其常用義項多多少少和整詞意義相關(或看似相關)。比如“遲到”的“遲”,“演出”的“演”,“奇怪”的“奇”,“廢話”的“廢”,“感冒”的“感”,“考試”的“考”,甚至“滑稽”的“滑”(油滑)。以部分(首字)轉喻整體(整詞),以具體動作指代行為事件。拉考夫和約翰遜(Lakoff & Johnson,1980)指出,轉喻是用突顯、易感知、易記憶、易辨認的部分代替整體或其他部分。[15](P37)那么突顯易感知的第一個字“遲”來指代“遲到”這一行為事件,用“考”指代“考試”這一行為事件,是很自然的;至于原本非動詞的“廢話”等,人們是把首字當作動詞看待,有了動詞中心語,然后模仿動賓結構,將動作后面的成分處理為動作行為支配或關涉的對象“賓語”,就不難理解了。在說出這些“仿動賓式”的時候,其實語義中心及重音均落在前面的首字。

3.對現(xiàn)有結構模式的類推、模仿

類推的前提雙方具有某些相同的屬性和特征,在此基礎上推斷出其他屬性和特征具有相同性。比如由“裸體”“裸視”類推出“裸婚”“裸考”。否定式“不盡人意”的形成有兩個可能:其一,“盡”可以有“盡情”“盡興”“盡責”“盡力”等組合,據(jù)此類推出“盡人意”、進而否定式“不盡人意”的說法;其二,據(jù)成語“不近人情”直接類推出“不盡人意”。臨時仿制詞的形成主要通過模仿和類推。

4.受現(xiàn)有相關詞語的干擾

“窩心”之所以成為當前誤解誤用較為多見的一個詞,這跟“心窩”“暖心”等常用詞的語義干擾是分不開的;同樣,人們說“洗個澡”“沐個浴”的時候必然要受“洗個腳”“洗個手”“洗個臉”“梳個頭”等述賓結構的影響。

5.網(wǎng)絡新媒體的快速即時推廣傳播

建立在數(shù)字技術和網(wǎng)絡技術的基礎上,新媒體表現(xiàn)形式日趨多樣化,其顯著特點是交互性強,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一旦具有一定社會影響力的人物(名人、明星等)對某詞語誤解和誤用之后,更加劇了推廣和傳播速度。如參加奧運的體育明星傅園慧和近期在上海開演唱會的歌星田馥甄,對于“洪荒之力”的傳播發(fā)揮了極大的推波助瀾作用;“酸爽”一詞能廣為人知,恐怕也得益于明星的廣告代言。

6.求新求異

成語的誤解和誤用須區(qū)分兩種情況:一是有意活用的“陌生化效果”,或者是出于語用要求;另一種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明就里地誤解誤用,一旦被模仿傳播,進而造成“集體無意識”地以訛傳訛,這對于語言的規(guī)范化和言語交際的順利進行都是有損害的。

語言的約定俗成不能成為誤解誤用的托詞和借口。畢竟不規(guī)范的語言現(xiàn)象不利于交際,不利于保持語言的純潔性;而隨意的錯解誤用,更容易造成語言使用上的誤會和混亂。針對以上應分四種情況區(qū)別對待:第一種是具有較強大的生命力和接受度比如已經(jīng)經(jīng)過權威性的語言文字機構核查并收錄進了工具書的,如“伶牙俐齒”“失魂落魄”等自不待言;第二種是正在接受大眾的考驗,具備了一定的群眾基礎,越來越多的人在使用和推廣的,如“裸考”“裸婚”等;第三種情況是像“洪荒之力”“酸爽”等還需要時間的沉淀以及實踐的檢驗,再來最終確定其去留問題;第四種情況是“迷妹”(表義含混)、“窩心”(兩種相反傾向,易造成混淆誤會)、“七月流火”(理解偏誤)等,是要規(guī)范的對象。

另外,還要注意,第二種其實還包括雖然不合邏輯、不合語言規(guī)則,但使用頻率很高的,如:仿動賓式結構、雙重否定以及部分拆分聯(lián)綿詞如“猶什么豫”。從交際效果的角度看,雙重否定以及部分拆分聯(lián)綿詞應該列入規(guī)范對象,可以減少交際雙方的糾結,提高交際效率。至于仿動賓式結構,這應看作漢語動詞內部表現(xiàn)出的一些離散性特點,值得進一步討論。

詞語的誤解誤用在其他語言中同樣存在,可以說是語言的普遍特征之一。不能按字面理解的,如英語中的“proceed(前進)”和“procede(方法)”被混用(這種詞語的誤用類似于漢語中的“擬誤”)。再如:

(42)Adlai Stevenson was called aneggheadby Richard Nixon during the 1952 U.S. presidential race.[16](P171)

句中的“egghead”在美國俚語中指有知識學問但古板的書呆子,若按字面來理解(禿頂/圓臉)就容易鬧笑話。英語中專門有一個詞語“Malapropism”(飛白辭格),通俗點說就是“荒唐的用詞不當”,來自英國戲劇家里查·布林斯利·謝里丹(Richard Brinsley Sheridan)1775年的喜劇《情敵》(TheRivals)中的女主角馬拉普洛太太(Mrs. Malaprop)。[17]此人才疏學淺卻偏偏喜愛華麗辭藻,可惜往往一知半解、音形混淆、弄巧成拙,令人忍俊不禁。例如:

(43)I have since laid Sir Anthony’s preposition before her.

句中“preposition”(介詞)當為“proposition”(建議)。后來人們普遍地把用詞不當稱作“馬拉普洛風格”,并為此專門造詞“Malapropism”。

日語中也存在類似的誤用現(xiàn)象。例如名詞“メモ”(筆記),日本人往往直接在該名詞后面加一個動詞的詞尾“る”,把它變成動詞來使用,即“メモる”。目前這種用法比較普遍,但并不合乎語法規(guī)范,因為顯然“メモをする”更為標準。再如,表示可能的“られる”,很多人覺得說起來麻煩,直接把“ら”去掉變成“れる”,而這種省略已經(jīng)被日本學術界所承認。這是在簡約化和省力原則的作用下,人們說話時為了輕松省力,在不影響交流、不違背聽感清晰原則的基礎上做出的省減。

可見,誤解誤用現(xiàn)象是普遍存在于不同語言中的,自覺的誤用(明知故“誤”)主要是出于表達的需要,希望達到某種特殊的語用效果。而不自覺的誤用原因是多樣的。或者是音近或形近誤用,或者是使用者對于詞語的一知半解和不求甚解等。其遵循的途徑一般是:個人的誤解誤用——小眾的認可傳播——大眾的接受(高頻復現(xiàn),習非成是)——約定俗成——最終辭書收錄。

三、結語

本文討論所涉及詞語處理建議也適用于網(wǎng)絡詞語或新詞新語。當然,新詞語離不開網(wǎng)絡的傳播,或者本身就是網(wǎng)絡流行詞語。2008年流行的網(wǎng)絡用語 “囧”成為表情符號,以其楷書外觀貌似失意的表情,在網(wǎng)絡上迅速流行,因字形而被賦予了悲傷、郁悶、尷尬、無奈等新意,于是“囧照”“囧途”“又囧又萌”等詞語一時間大行其道。作為流行語的“囧”是網(wǎng)絡語言對漢字的一種重新解讀,是發(fā)揮了想象力的“以形索義”,但與其造字本義(像窗牖之形,明亮義)相距甚遠。對于跟本義相左或者不合邏輯、違反語言規(guī)則的詞匯現(xiàn)象,人們往往習慣用語言的社會約定俗成性來解釋。我們必須承認,語言在發(fā)展演變過程中存在一些成分的不規(guī)則變化;但這種不規(guī)則變化,從開始傳播到普遍認同和使用并且“習非成是”,最終達到約定俗成而形成新的約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語言社團對不規(guī)范用法具有相當大的寬容度,詞語的誤解誤用必將在一定時期內存在。在人們的話語中,經(jīng)歷了語言的大浪淘沙,它們是去是留,語言的發(fā)展規(guī)律自會做出決定。詞語出現(xiàn)新用法,其存在狀態(tài)大體表現(xiàn)為三種趨勢:一是短期流行之后歸于沉寂消失;二是繼續(xù)在特定語言社團或較小范圍內(如網(wǎng)絡社區(qū)、學生群體)使用,但并不穩(wěn)定;三是廣泛傳播,被普遍接受且漸趨穩(wěn)定。那些只能短時間活躍在網(wǎng)絡上而缺少現(xiàn)實基礎的詞語,以及詞語的不規(guī)范用法,最終必然會被淘汰。在相信漢語“自凈能力”的同時,我們也要考慮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屬于規(guī)范對象的如何處理?總之,正誤并非絕對,傳播效果才是試金石。本文認為,詞語的誤解誤用現(xiàn)象不僅在網(wǎng)絡上而且在日常生活中得到廣泛傳播,需加以關注(2005年迄今,國家語言資源監(jiān)測與研究中心每年依據(jù)10億字的大規(guī)模動態(tài)流通語料庫,利用語言信息處理技術統(tǒng)計詞頻,跟蹤漢語語言生活熱點,獲取語言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并進行深度分析[18](P1))。這種用法若出現(xiàn)在較為嚴肅、嚴謹、覆蓋范圍廣的新聞媒體和報刊上,是其得到社會承認的強烈信號;而作為新用法收錄于具備一定權威性的相關辭書,則是其產生的“誤解誤用義”取得合法地位的標志。具體來說,使用范圍廣、傳播時間長、出現(xiàn)頻率高是衡量的主要標準。真正得到大眾的認可和接受,并經(jīng)歷了時間檢驗的“誤解誤用”詞,才能在現(xiàn)代漢語詞匯大家族中生存下來。

[1] 黃金貴,唐莉莉.辭書誤解古代訓詁語三例[J].古漢語研究,2011,(2):53-58.

[2] 朱城.從準確性看《漢語大字典》釋義誤用古注的問題[J].語言科學,2015,(5):544-551.

[3] 朱慶之.論“誤用”在漢語歷史演變中的作用——社會語言學理論與漢語史研究札記之一[A].國際中國語言學學會第 18 屆年會 (IACL-18)[C].哈佛大學,2010.

[4] 汪維輝,顧軍.論詞的“誤解誤用義”[J].語言研究,2012,(3):1-8.

[5] 顧軍.論近代漢語中幾個詞的“誤解誤用義”[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3,(6):56-58.

[6] 李運富.從成語的“誤解誤用”看漢語詞匯的發(fā)展[J].江蘇大學學報,2013(3):1-8.

[7] 白曉紅. 談談“望×興嘆”[J].語文學習,1989,(9):36-37.

[8] 趙付美.從模因論的角度分析“望×興嘆”[J].遼東學院學報,2013,(3):66-69.

[9] 張巍.派生構詞音義的歷時分析——以邋遢、落魄、垃圾及其同源詞族為例[J].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3,(5):111-118.

[10] 林尹,高明.中文大辭典(24)[Z],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90.

[11] 江藍生.概念疊加與構式整合——肯定否定不對稱的解釋[J].中國語文,2008,(6):483-575.

[12] 黃伯榮,廖序東.現(xiàn)代漢語(增訂三版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13] 徐瑞.“酸爽“的味道是什么[J].咬文嚼字,2015,(9):45-47.

[14] 李應洪,覃先美.英語誤用詞的理解與翻譯[J].外國語文, 2013,(3):108-111.

[15] Lakoff, G. & M. Johnson.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16] Wentworth, H. & S. B. Flexner. Dictionary of American Slang[Z]. New York :Thomas Y. Crowell, 1960; 2nd supplemented, 1975.

[17]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third ed.)[Z].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18] 教育部語言文字信息管理司.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5.

猜你喜歡
洪荒詞語漢語
容易混淆的詞語
學漢語
金橋(2022年6期)2022-06-20 01:36:16
洪荒記
青年作家(2021年1期)2021-05-22 01:43:16
找詞語
輕輕松松聊漢語 后海
金橋(2020年11期)2020-12-14 07:52:56
追劇宅女教漢語
漢語不能成為“亂燉”
華人時刊(2017年17期)2017-11-09 03:12:08
“洪荒之力”竟然不是最大的力
學生天地(2017年7期)2017-05-17 05:49:26
詞語欣賞
洪荒力
海峽姐妹(2016年9期)2016-02-27 15:21:43
镇康县| 华容县| 同心县| 桃园市| 新平| 合作市| 东平县| 高雄县| 于都县| 洛隆县| 社会| 南投市| 天长市| 罗山县| 宜川县| 宕昌县| 聂拉木县| 康马县| 青海省| 房山区| 东丽区| 策勒县| 曲松县| 旌德县| 屏东市| 京山县| 杨浦区| 合水县| 汶上县| 册亨县| 古田县| 承德县| 大渡口区| 扎鲁特旗| 瓮安县| 陇南市| 高阳县| 卫辉市| 荆州市| 兰溪市| 阜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