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合租房也能成為刑法意義上保護的“戶”——由一起真實案例展開

2016-04-11 05:35:44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上海200052
關鍵詞:合租入戶租房

項 谷,耿 建(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 上海 200052)

合租房也能成為刑法意義上保護的“戶”——由一起真實案例展開

項谷,耿建
(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 上海 200052)

“入戶搶劫”是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穩(wěn)定和人民群眾安全感的多發(fā)易發(fā)刑事案件,長期以來一直是司法機關依法打擊的重點。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家庭結構日益多元,居住形式日益多樣,“戶”呈現(xiàn)出的形態(tài)也更加豐富多彩,特別是城市中合租房、群租房的大量涌現(xiàn),對刑法上“戶”的準確認定及法律適用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討合租房、群租房等一些新型居住模式是否影響刑法上對“戶”的認定,進而探討進入這些居所實施搶劫行為能否被認定為入戶搶劫,以強化刑法對合法合規(guī)合理居住場所的保護。

入戶搶劫;合租房;群租房;違法建筑

一、 問題的引出

2014年8月7日凌晨1時許,被告人程某潛入上海市某區(qū)被害人楊某暫住處,竊取蘋果牌4S手機1部及錢包1個,錢包內有現(xiàn)金人民幣400元。后被進入房間的楊某發(fā)現(xiàn)阻攔,程某將楊某推倒在門外走廊上,繼而二人發(fā)生爭搶,程某當場用隨身攜帶的刀具劃傷楊某左手背部,后劫取財物逃逸。經鑒定,楊某左手第1掌指關節(jié)橈側皮膚裂創(chuàng),構成輕微傷。經查,案發(fā)地系一幢三層私人出租民宅,楊某與另一租客分別住在三樓的304室和303室,共用衛(wèi)生間、廚房及室內走道,走道外有一鐵門,將該區(qū)域與外界隔離。一審法院判決認定被告人程某搶劫被害人楊某的行為構成搶劫罪,但未認定“入戶搶劫”。區(qū)檢察院認為程某系“入戶搶劫”并提出抗訴,市檢察分院支持區(qū)檢察院抗訴。二審法院經審理采納市檢察分院支抗意見,認定程某系“入戶搶劫”,并依法作出改判。

在本案審查處理過程中,圍繞楊某與他人合租房屋是否屬于刑法上的“戶”,暴力是否屬于發(fā)生在“戶”內,進而是否認定程某的搶劫行為構成“入戶搶劫”,有分歧意見。一種意見認為,被害人與他人合租的房屋系違章搭建而成,且合租房分為臥室專有空間和走道、廚房、衛(wèi)生間等共有空間,共用部分并非封閉、獨立的私密空間,因此合租房不符合刑法上“戶”的特征,程某的主要暴力行為發(fā)生于共用走道,并沒有發(fā)生在“戶”內,其行為不屬于“入戶搶劫”。另一種意見認為,被害人居住地雖系與他人合租房屋,但住戶人員單一,與外界相對隔離,能夠基本滿足被害人生活所需,應被認定為刑法上的“戶”,程某在合租房過道上實施的暴力行為,應當被認定為在“戶”內實施暴力。本案引發(fā)的問題在當前社會具有普遍性,即與他人共同居住的合租房能否被認定為刑法上的“戶”,當租客在這些居所被“入戶搶劫”時,是否受刑法的特殊保護。

二、 “戶”具有特殊社會學意義和法學意義應受刑法特殊保護

當前,入戶搶劫、入戶盜竊均是高發(fā)、多發(fā)的犯罪形態(tài),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穩(wěn)定和人民群眾安全感,長期以來被列入上海市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的重要指標范圍,也是刑法打擊的重點。入戶搶劫、入戶盜竊結合了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和搶劫罪、盜竊罪的雙重罪質,具有加重的社會危害性,是立法旨在嚴厲懲治的犯罪行為??v觀世界各國和地區(qū)的刑法,多將入戶搶劫、入戶盜竊列為一種嚴重危害人們生活安定和人身財產安全的犯罪,通過規(guī)定為加重情節(jié)予以從嚴從重處罰的方式,實現(xiàn)對“戶”這一人們居住場所的特殊保護。如《德國刑法典》第243條將進入住宅等封閉性場所實施盜竊行為規(guī)定為情節(jié)特別嚴重的盜竊行為。[1]《俄羅斯聯(lián)邦刑法》第162條規(guī)定了對“不合法地侵入住宅、房間或者其他建筑物實施搶劫”行為的處罰標準。[2]1974年《日本刑法》對入戶搶劫做了詳細的規(guī)定,第325條規(guī)定:“侵入建筑強盜或者侵入其他住宅進行搶劫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3]《韓國刑法典》第334條規(guī)定:“闖入看守的房屋、住宅、建筑物、船舶或者其他人占有的房屋實施搶劫的,處五年以上徒刑或者無期徒刑”。[4]《美國刑法典》將入戶搶劫與夜間搶劫規(guī)定在一起,“夜間搶劫罪是指行為人在夜間侵入住宅或者其他建筑物內實施搶劫的行為,但如果該建筑物正處于對于公眾開放時期,或者行為人有權進入的,不構成此罪”。[5]我國臺灣地區(qū)刑法第330條亦規(guī)定了夜間侵入強盜罪,“其所為侵入住宅,乃人類日常居住之場所”。[6]

我國刑法第263條將入戶搶劫規(guī)定為搶劫罪加重處罰的八種情形之一,并對其適用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直至死刑的處罰幅度。①《刑法》第263條規(guī)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一)入戶搶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搶劫的;(三)搶劫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的;(四)多次搶劫或者搶劫數(shù)額巨大的;(五)搶劫致人重傷、死亡的;(六)冒充軍警人員搶劫的;(七)持槍搶劫的;(八)搶劫軍用物資或者搶險、救災、救濟物資的。刑法將入戶搶劫規(guī)定為搶劫罪加重處罰情節(jié)的立法本意,在于入戶搶劫在侵犯他人人身權和財產權之外,又侵犯了他人家庭生活的安全性和私密性,侵害了他人住宅不受侵犯的權利。住宅不受侵犯是公民的一項憲法權利,作為公民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最為依賴的庇護場所,“戶”既是公民安身立命的地方,也是公民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的最后屏障,傳統(tǒng)意義上還是家族繁衍、家庭存續(xù)的處所。正如有學者言,“戶”的生活安全屬于社會基本安全之一,是人類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最起碼條件,此種條件若得不到維持,則社會的穩(wěn)定性將被打破,社會將陷入一片混亂,一切社會秩序都將不復存在。[7]馬克思說,“社會不是以法律為基本的,那是法學家的幻想。相反,法律應以社會為基礎,法律應該是社會共同的,由一定的物質生產方式所產生的利益需要的表現(xiàn),而不是單個人的恣意橫行”。[8]我國刑法對入戶搶劫加重處罰體現(xiàn)了對“戶”的特殊保護,是對中國幾千年來歷史傳統(tǒng)與現(xiàn)實社會需求的深刻體察與反映。中國傳統(tǒng)奉行“家國一體、家國同構”的哲學思想,“國”與“家”休戚與共、不可分割,如果把國家比作是“大家”,那么作為家族和家庭繁衍居住的“戶”就是“小家”,“小家”的存續(xù)有賴國家的庇佑,國家的穩(wěn)固則建立于千千萬萬個“小家”安定之上,中國古代社會歷來將“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作為衡量政權穩(wěn)固、社會安定、人民安居樂業(yè)的重要標準,也是千百年來人民群眾對太平盛世美好向往的具象表達。

三、 符合功能特征、結構特征的合租房應被認定為刑法上的“戶”

2000年11月22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劫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對“入戶搶劫”作出明確解釋,“入戶搶劫”是指為實施搶劫行為而進入他人生活的與外界相對隔離的住所,包括封閉的院落、牧民的帳篷、漁民作為家庭生活場所的漁船、為生活租用的房屋等進行搶劫的行為。2005年6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搶劫、搶奪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又進一步對“戶”作出界定,“戶”是指住所,其特征表現(xiàn)為供他人家庭生活和與外界相對隔離兩個方面,前者為功能特征,后者為場所特征。根據此司法解釋在界定“戶”時,強調要把握“供他人家庭生活”的功能特征和“與外界相對隔離”的場所特征,且兩個特征缺一不可。

合租一般是指城市中的年輕人、外來務工人員、經商人員因經濟實力不足以購買房屋或單獨承租房屋,為降低生活成本,而選擇與他人共同承租一套房屋居住,這是當前城市中比較經濟、廣為流行的一種居住模式。合租房具有以下法律特征:一是合租人為二個自然人或二個家庭以上,如果只有一個人或一個家庭承租,則為普通租賃房;二是合租人分別與房屋出租人簽訂房屋租賃協(xié)議,多個承租人分別與出租人之間形成房屋租賃民事法律關系;三是合租人依照協(xié)議內容各自對臥室等專有區(qū)域享有專有使用權,對走道、客廳、廚房、衛(wèi)生間等共有區(qū)域享有共同使用權;四是合租人的承租權具有排他性,合租人以外的其他人未經允許不得進入合租房區(qū)域,包括房屋專屬區(qū)域和共有區(qū)域。對照刑法和司法解釋的規(guī)定,合租房成為刑法上的“戶”,必須要解決以下兩個問題。

一是合租房能否滿足“供他人家庭生活”的功能特征。在日常生活中,典型的家庭生活表現(xiàn)為具有親屬關系的成員比較固定地共同生活在一處房屋內,也就是說一處房屋一般住一戶,室與戶保持一致性。合租房的不同之處在于,一套房屋(如三室一廳)內住著幾戶人家,這些人家的成員彼此之間并不具有親屬關系,甚至原本就不認識,他們過著各自獨立的家庭生活。我們認為,在考察“戶”的功能特征時,不應將“家庭生活”簡單限定為“具有親屬關系的人員共同生活”,彼此之間無親屬關系的人員長期“同處屋檐下”形成的較為穩(wěn)定、相對熟悉的共同生活也是一種家庭生活。隨著我國社會的發(fā)展和進步,家庭結構和形式會越來越多元豐富,單身、分居、同居、離異獨居、鰥寡孤獨等現(xiàn)象大量存在,留守兒童、空巢老人等社會現(xiàn)象也屢見不鮮,如果將這些少數(shù)群體和弱勢群體的住所排除在刑法對“戶”的保護范圍之外,顯然有違刑法平等保護原則。刑法將“入戶搶劫”規(guī)定為搶劫罪情節(jié)加重犯的立法本意是要最大限度地保障公民在自己居住的住宅內的人身財產權利,不應因房屋內居住的人員是有親屬關系的家庭成員,還是不具有親屬關系的合租人而有所不同。

二是合租房能否滿足“與外界相對隔離”的場所特征。合租房一般不改變房屋結構和居住格局,而是按照一套房屋原有的使用功能進行劃分布置,最為典型的合租是多人合租一套二居室或三居室,合租人按照承租協(xié)議單獨使用臥室等專屬空間,對于過道、客廳、廚房、衛(wèi)生間等區(qū)域則共同使用,房屋結構完好無損,生活設施一應俱全,房屋的整體功能不受影響,對于每位合租人來說,其臥室等專屬空間與附屬的過道、客廳等共有空間共同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完整的居住環(huán)境,并與外界環(huán)境和人員隔離,在此意義上,合租房的相對封閉環(huán)境與普通住宅無異。若有人進入合租房內實施搶劫,不論暴力行為發(fā)生在臥室內,抑或過道、客廳、廚房間、衛(wèi)生間,均是暴力發(fā)生在“戶”內。綜上,通過分析可以得出,合租房只要能夠滿足“供家庭生活使用”的功能特征和“與外界相對隔離”的場所特征,就可以被認定為刑法上的“戶”,而進入這些合租房實施搶劫的行為就應當被依法認定為“入戶搶劫”。

四、 群租房一般不應被認定為刑法上的“戶”

“群租”與合租具有嚴格區(qū)別,兩者在社會學和法學上的意義截然不同。合租是當前居住形式中的一種“新趨勢”和“新常態(tài)”。近年來,在我國的大中城市,特別是以北京、上海、廣州等大都市為代表的高房價城市,合租作為對單獨承租房屋或購買房屋等形式的有益補充,已經成為人們居住方式的“新常態(tài)”。對于上海市的外來務工人員、中低收入者來說,價格相對低廉、居住形式靈活的合租房成為他們在城市中解決居住問題的首選。在“大眾創(chuàng)業(yè)、萬眾創(chuàng)新”的當下,合租房也為許多在滬創(chuàng)業(yè)者提供了更為經濟方便的居住選擇,有助于激發(fā)城市的創(chuàng)新活力。不僅在中國,歐美日韓等發(fā)達國家的大城市和我國香港等地區(qū),合租也早已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并為社會廣泛接受。從法律上來說,合租房是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所允許的,是傳統(tǒng)居住形態(tài)的必要補充,有利于緩解大中城市居住資源日益緊張的情況,滿足不同群體的居住需求,能夠最大限度實現(xiàn)住房資源的優(yōu)化配置,若具備“與外界相對隔離”的場所特征和“供家庭生活使用”的功能特征,應當被認定為刑法上的“戶”。

“群租”則是將普通住宅通過擅自改變房屋結構和平面布局的形式,把房間分割改建成若干小間,分別按間出租或按床位出租。群租房的電線亂布亂拉,房間被肆意分割,客廳、廚房甚至衛(wèi)生間都住滿了人,在消防、治安、管理等方面存在諸多隱患,由“群租房”引發(fā)的公共安全事件和各類糾紛、矛盾也屢見不鮮,“群租房”因此被稱為城市化進程中的“頑疾”。從法律上來說,群租房具有違法性,是法律法規(guī)和規(guī)章取締的對象,“群租房”改變了房屋結構和平面布局,把房間分割改建成若干小間,按間出租或按床位出租,缺少“與外界相對隔離”的場所特征;改變房屋整體功能,缺少必要家庭生活設施,喪失了基本生活居住條件,難以“滿足家庭生活需要”,因此一般不能構成刑法意義的“戶”。

對于“群租房”范圍的界定,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應從嚴把握,避免打擊范圍過大。近年來,上海市曾多次對“群租房”現(xiàn)象展開集中整治行動,在綜合治理“群租房”方面積累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2014年5月上海市綜治辦、市高級人民法院等十部門聯(lián)合制訂的《關于加強上海市住宅小區(qū)出租房屋綜合管理的實施意見》中明確,具有以下五類行為之一即可被認定為“群租”,包括:(1)單位集體宿舍設在住宅小區(qū)內;(2)將一間原始設計為居住空間的房間分割、搭建后出租,或按床位出租;(3)將原始設計為廚房、衛(wèi)生間、陽臺和地下儲藏室等非居住空間,出租供人員居?。唬?)任一出租房間的人均居住面積低于5平方米;(5)任一出租房間的居住人數(shù)超過2人(有法定贍養(yǎng)、撫養(yǎng)、扶養(yǎng)義務關系的除外)。以上五種“群租”行為不受法律保護,是法律取締的對象,一般不應被認定為刑法上的“戶”。當然,“群租房”的內涵和外延也在不斷變化,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對“群租房”的范圍將會做進一步的調整,司法機關應及時關注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的變化調整,不斷適應司法實踐的最新需要。

五、 合租房具有違法建筑性質不影響刑法對“戶”的認定

所謂違法建筑,是指未經規(guī)劃土地主管部門批準,未領取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或臨時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擅自建造的建筑物和構筑物。在本文開頭引用的案例中,被害人楊某居住的合租房即為業(yè)主私自搭建,系違法建筑。有人認為,違法建筑不應被認定為刑法上的“戶”,不能受刑法的特殊保護。我們認為,合租房能否被認定為刑法上的“戶”,關鍵在于合租房是否具備法定的功能特征和場所特征,合租房是否被認定為違法建筑性質,并不影響刑法和妨礙刑法對“戶”的認定。合租房具有違法建筑性質,應當通過行政手段進行整治,但不能就此否定違法建筑居住人的人身財產權利。

違法建筑具有違法性,應當依法拆除或恢復原狀。違法建筑是影響城市發(fā)展的“瓶頸”,是城市肌理上的“牛皮癬”,會帶來一系列社會治理問題,如生態(tài)環(huán)境污染、治安管理混亂、安全生產隱患、公共資源緊張等。近年來,上海市大力推進拆違和環(huán)境綜合整治工作,通過補短板、守底線、防風險,全面消除違法用地、違法建設、違法排污、違法經營、違法居住等“五違”現(xiàn)象,改善了社會環(huán)境、調整了產業(yè)結構、優(yōu)化了資源分配、改善了城市形象。

依據行政法處理違法建筑與刑法打擊“入戶搶劫”、保護“戶”內居民人身財產權利的意旨并不矛盾。對違法建筑的處理與刑法對“入戶搶劫”的懲處是兩種性質不同的處理程序,對于違法建筑,政府機關可依據有關規(guī)定責令當事人停止建設、限期拆除或強制拆除、恢復土地原狀、處以罰款等,但是對于居住者人身財產權利等法益,刑法則應當予以尊重和保護,不能因違章建筑的行政違法性,否定居住其內的居住人的人身財產權利的合法性。

違法建筑的實際居住人不應被排斥在刑法保護之外。刑法對“入戶搶劫”從重處罰的本意是其體現(xiàn)出的犯罪行為具有更強的人身危險性,不因被害人居住的是違法建筑還是合法建筑而有任何差別。從目前來看,違法建筑多集中分布于城鄉(xiāng)結合部和“城中村”等區(qū)域,違法建筑的實際居住人除了少數(shù)本地村民以外,更多的是租住于此的外來務工人員等處于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如若將違法建筑不加區(qū)分地排除在刑法上“戶”的范圍之外,那么居住在違法建筑內的大量社會底層群體的人身財產權利將得不到刑法的同等保護,甚至使?jié)撛诜缸锶诵纬梢环N錯誤認識,即同樣是搶劫,搶劫違法建筑內居住人的犯罪成本要比搶劫其他住宅居住人的犯罪成本低得多,不利于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六、 司法機關應加大對“入戶搶劫”的懲治力度

公檢法辦案機關在辦理“入戶搶劫”刑事案件中,應當著重強化以下辦案理念和方法。

一是樹立司法為民的辦案理念。司法因應社會需求產生,為解決糾紛矛盾、懲惡揚善而存在,因而必須回應社會關切,不能置身社會之外,無視國情社情民情。司法機關在辦理具體案件中,辦案人員應深刻把握人民群眾對司法活動的新要求和新期待,認真體察社情民意,審視個案的社會意義,實現(xiàn)法律效果與社會效果的有機統(tǒng)一。本文開頭案例的處理即體現(xiàn)了司法機關不就案辦案,而是從一起普通案例中見微知著,深刻認識到刑法將合租房納入到“戶”的范圍,對廣大合租人人身財產權利保障的重大意義,具有典型示范意義。

二是重視實地勘察的辦案方法。司法辦案過程是一個不斷接近事實真相的過程,它需要司法辦案人員通過大量、細致的調查取證活動,通過對證據資料“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艱辛過程方能實現(xiàn)。這些調查活動既包括訊問犯罪嫌疑人、詢問證人與被害人,也包括對案發(fā)現(xiàn)場的勘查勘驗、實地走訪等。本文開頭提到的案例中,檢察機關提起抗訴后,上級檢察機關及時派員對案發(fā)地點實地調查走訪后,發(fā)現(xiàn)被害人楊某居住的合租房與普通住宅并無不同,雖然被告人程某的暴力行為發(fā)生于合租房的共用走道上,但是該合租房內臥室、走道、廚房、衛(wèi)生間等所有區(qū)域共同形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并對外相對封閉、隔離,且家庭生活施舍齊全,具備刑法上“戶”的功能特征和場所特征,應當被認定為刑法上的“戶”。

三是把握法律適用的辦案標準。我國是一個成文法的國家,刑事司法活動高度依賴刑法文本和各種形式的司法解釋、指導意見,但是,法律的制定遠遠落后于社會實踐的發(fā)展,法律的不周延性也難以包容全部的現(xiàn)實情況。正如“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葉子”一樣,世界上也不存在完全相同的案件。盡管刑法及司法解釋對入戶搶劫“戶”的規(guī)定只有寥寥數(shù)語,但是司法實踐中“戶”的情形多種多樣,且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還將涌現(xiàn)出更多的“戶”的形態(tài),這給司法機關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不能簡單機械辦案,盲目套用法律條文,而是充分運用社會學和法學的基本理論,深入分析“戶”對人民群眾生活的重要意義。司法機關應充分理解刑法將入戶搶劫規(guī)定為搶劫罪加重情節(jié)的立法目的,以及合租房與群租房的根本區(qū)分,在此基礎上得出符合刑法本意的結論,明確辦理“入戶搶劫”案件適用法律的辦案指導意見和標準。

[1] 許久生,莊敬華.德國刑法典[M].中國法制出版社,2000:174.

[2] 俄羅斯刑法典[M].趙薇,譯.法律出版社,2003:175.

[3] 日本刑法典[M].張明楷,譯.法律出版社,2006:208.

[4] 韓國刑法典[M].金永哲,譯.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

[5] 張旭.英美刑法論要[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6:277.

[6] 金澤剛,張正新.搶劫罪詳論[M].知識產權出版社,2013:210.

[7] 張文顯.法理學[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398.

[8]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六卷)[M].人民出版社,1961:291-292.

A Co-rented Apartment is also a Household Protected by Criminal Law——Develop the Paper via Analyzing a Real Case

Xiang Gu, Geng Jian
(First Branch of Shanghai Municipal People's Procuratorate, Shanghai 200052, China)

Invasion and robbery is a common crime, which seriously endangers social stability and triggers judicial agencies to combat. With fast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families vary in structure and residing ways. A household appears in different forms. Especially the appearance of co-rented residences, group accommodated apartments challenges the legal definition of a household and related laws. This paper takes a real case in Shanghai as a beginning to further probe into the new residing modes such as co-rented apartments, group accommodated ones and illegal buildings to see whether they can be legally defined as households so as to discuss whether robbery in such residing places can be defined as invasion and robbery and to strengthen the protection of such places by criminal law.

Invasion and Robbery; Co-rented Apartment; Group-Accommodated Apartment; Illegal Building

D631

A

1008-5750(2016)05-0072-(07)

10.13643/j.cnki.issn1008-5750.2016.05.009

2016-04-26責任編輯:何銀松

項谷(1960—),男,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研究室主任、檢察官,全國檢察業(yè)務專家;耿建(1983—),男,上海市人民檢察院第一分院檢察官助理,法學碩士。

猜你喜歡
合租入戶租房
困境與調適:“合租型”考研群體的社會交往研究
基于城市合租人群的公用型概念廚房家具設計
租房也是家 “租一代”90后的租房觀
遵義(2018年10期)2018-05-25 01:25:02
城市青年合租戶型設計探討
設計(2017年7期)2017-10-30 11:23:02
“要被逼瘋的節(jié)奏”英文怎么說
租房客
廉政瞭望(2017年2期)2017-03-13 11:41:56
淺議房屋征收穩(wěn)評入戶應注意的問題——以某舊城區(qū)改建項目入戶調查為例
аРЕНДа жИЛЬя В пЕКИНЕ
中國(俄文)(2016年7期)2016-11-28 12:14:30
破解租房難,路還有多遠?
時代風采(2016年12期)2016-07-21 15:07:45
探討三網融合及光纖入戶技術的應用
馆陶县| 邯郸县| 蛟河市| 洛宁县| 普陀区| 定襄县| 栾城县| 商南县| 紫阳县| 黑河市| 泾阳县| 秦皇岛市| 得荣县| 磐石市| 霍山县| 桂平市| 托里县| 延吉市| 大余县| 黎川县| 安岳县| 连平县| 河池市| 来安县| 长春市| 孙吴县| 万全县| 黑河市| 安新县| 咸阳市| 新宁县| 黄浦区| 中西区| 临朐县| 大姚县| 佳木斯市| 襄垣县| 萝北县| 大田县| 齐齐哈尔市| 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