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巧英
(太原大學,山西 太原 030006)
三晉人文
山西佛寺道觀的文化意蘊
馮巧英
(太原大學,山西 太原 030006)
佛寺道觀的形制與擇址原則多遵從中國傳統(tǒng)思想,但由于理念不同而稍有區(qū)別。古代寺院和道觀不是供游玩的,而是以其顯見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輝映的清凈潛移默化地凈化和啟迪觀者的心神,提振觀者的精神,使之對崇高和善產生向往,具有深遠的文化意蘊。
佛寺;道觀;文化意蘊
20世紀90年代初旅游業(yè)興起時流行一句話:“白天看廟,晚上睡覺?!边@是人們對旅游活動的自嘲。走馬觀花趕場似的旅游,人們不但得不到休息,反而增加了浮躁情緒。原因有多方面,其中之一就是不知道參觀寺觀是為何,以至于不少人去寺觀就是為了祈福,求佛菩薩、老君、真人、娘娘……保佑發(fā)財、得子、無災無病、考上大學……去焚香頂禮。在寺觀里只是跟著導游走,或者聽導游講些經不起推敲的“神話”故事,或看看旅游介紹冊,等等,介紹冊雖富有知識性,但大部分看不懂,讓人覺得無趣。對寺觀的雕塑壁畫導游講得不多,只用概述性的詞句如“栩栩如生”、“表現出古代能工巧匠高超的智慧、工藝”等等來介紹,使游客產生隔膜感。復旦大學教授葛劍雄先生曾談道:“講文化離不開人,否則就不成其文化,譬如講酒,酒怎么好,用什么水,加的什么料……那是酒的生產過程,那不是文化。要有人去喝,才是文化。茶文化,茶產在哪里,怎么制作,這也不是文化,茶文化首先要有人,茶在人的生活中起了什么作用,人怎樣對待茶,才是文化。”
山西金元以前的古建筑占全國70%以上,其中絕大部分是宗教建筑,主要是佛教、道教建筑。它們表達了怎樣的人文情懷和宗教感情呢?佛教從東漢傳入(這是依照成說,實際還要早)后,漢(曹)魏時只許梵僧立寺,佛寺自然是依照天竺式樣呈宮塔式,即基座平面四方形,上面是按一、三、五……單數層級,層層疊加,一層比一層小,塔外每層墻面上布滿佛龕,象征“天宮千佛”,所以叫“宮塔”,也稱作佛圖、浮圖。宮塔形制在山西沒有記載。到北魏時佛事大盛,佛教建筑和中華傳統(tǒng)結合,出現了樓塔式寺院。依舊是單數層級的樓,方形,但里面是一尊處于正中的佛像,依據樓的層數決定佛像的高度,重樓的頂上置“相輪”,也叫承露盤、輪蓋,上面還加請花、傘蓋。下面的樓是漢地形制,上面的相輪、傘蓋則保留佛教特色。重樓四周繞以堂閣,堂閣之間以閣道相連??傊瑯撬降乃略菏且詷撬裙┓鹣駷橹?,其他建筑圍繞它而建。大致樓塔層數越多則級別越高。山西最早的樓塔記載出自平城(今大同),北魏道武帝剛建都平城便于天興元年(398)建造了五級浮圖,除佛塔外還有圣殿、講堂、禪堂、沙門座,是一處以佛塔為中心、功能齊全的大寺院。之后,獻文帝又在皇興二年(468)建造了七層浮圖永寧寺。除平城外,晉陽(今太原晉源區(qū))也有三級大寺,這座寺院的入志是以北魏末年爾朱兆于此殺死了孝莊帝而知名的。隋初,釋寶澄在河東(今運城)普救寺建造百尺大像,“像設三層,巖廊四合,上坊下院”,可知這座寺院也是以內設佛像的三層樓塔為中心。隋唐之后,佛教中國化完成,佛寺呈現出中國特色,就是以院落的形式把具備各種功能的堂宇組成一個院子,典型的叫七堂伽藍。七,表示完整,即需要有塔、金堂、講堂、鐘鼓樓、藏經樓、僧房、齋堂。后來寺廟越來越大,成為多院式,其他院落的配置不一定全具備七堂,視條件和情況而定,總之這都叫廊院式。最早的七堂伽藍都有回廊連接。
寺院從漢末到南北朝400多年間的形制變化,反映的是對佛法理解由梵而華的變化。宮塔式是一元獨尊的,無論塔身有多少小龕,都是同一樣式,表示佛的無量化身。人們瞻禮時感覺到這就是佛的宮室,巍峨高聳、莊嚴肅穆,令人心生崇敬、立意歸向。樓塔式是佛教與中華傳統(tǒng)結合的產物,寺廟主建筑外觀是樓,它的性質是佛塔,內供佛像。由于這一時期佛教盛傳,所以有了具備各種功能的殿堂屋宇。其中為主的是禮佛課誦的殿堂,別的是為禮佛課誦之人——僧人服務的。
完全漢式的廊院式,蘊含了中國佛教的多種宗教與文化內涵。寺院的大門叫山門,也叫三門,表示進入空、無相、無作的三解脫門。塔內安置佛舍利(一般是法身舍利)是佛法的象征。金堂,通常稱佛殿、大殿,因時代或宗派的不同,大殿內安置本尊佛,供瞻仰禮拜祈禱。莊嚴的佛像使人心生敬仰。早期塔和大殿是伽藍的中心建筑。講堂(法堂),是演說佛法、皈依集會的地方。殿內高高的佛像前設法座,也叫“獅子座”,當初佛以無畏音說法,如同百獸之王的獅子(印度以獅子為百獸之王)發(fā)出吼聲,令菩薩起勇猛心求菩提,也使外道、惡魔生畏懼。獅子座喻后世高僧講說佛法也會產生這樣的效果。
隋唐之后,七堂伽藍形制發(fā)生了大的變化?;乩葲]有了,增設了許多殿宇。五代時流行設羅漢殿,供養(yǎng)五百羅漢。宋代以后大都大殿兩旁或另立別院,分別供養(yǎng)觀音殿、地藏殿、伽藍殿、祖師殿。根據地域或所尊宗派,有的是文殊殿、普賢殿……釋迦佛(或三世佛、五世佛)令人景仰,但成佛大不易,菩薩就成為人們更感親切、便于親近的精神寄托。據佛經說,眾生如果遇難,只要一心稱念觀音名號,“菩薩即時觀其聲音”前往拯救,使其得到解脫。所以在諸多佛菩薩中,觀音菩薩在普通民眾中受到最為廣泛的崇拜和信仰。又據佛經說,釋迦牟尼佛曾囑咐地藏菩薩,要他在釋迦佛入滅而彌勒佛尚未降生世間之前的這段時間里普渡眾生,為此他發(fā)大誓愿:人生渡盡,方成正覺,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他也是擁有最多信奉者的一位菩薩。唐末以來佛教普及于大眾,根據不同的精神需求各色人等也在佛門中尋求自己的心理寄托,寺廟中便出現了諸菩薩、羅漢。還有一個重大變革,便是寺院不再以塔為中心。許多寺院沒有塔,即使建塔也另辟塔院,或置于寺后、兩側。寺廟依中軸線縱深布置作院落布局。
漢晉六朝時期,寺院大多建立在通都大邑,這是由于早期梵僧建寺受皇家、貴族供養(yǎng),多數由貴戚“舍宅為寺”,只需在寬闊的院中立塔,便成為禮佛場所。隋唐開始,佛教昌盛,各宗紛紛創(chuàng)立,僧眾為了潛心修行,證悟佛果,許多開山祖師便避開喧鬧的城市,建寺于山林間。由于當時朝廷政策,寺院都有“常住田”(國家給寺院土地,或僧人開荒種的地以土地收入維持日常生活開銷)“口分田”(僧人廿歲受田,六十歲退田),僧人自己種地解決溫飽,寺院可以不必依附權貴,寺院逐漸進入山林。特別是禪宗提倡農禪,“一日不作,一日不食”成為禪門代代奉行的清規(guī),以至出現了“天下名山僧占多”的說法。不過僧人們在山林中開墾荒地、植樹造林、保護水源,大凡山寺周圍一般山青水碧、百靈自由。山本無名,是僧人結茅行道于前,徒眾和信眾共襄佛事于后,經過長期草創(chuàng),經歷多少代才形成“名山”,現代人才享受到優(yōu)美的自然景觀和燦爛的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的清凈地,得以蕩滌靈魂,得一時的心神凈化。
道教從創(chuàng)立時便依中華傳統(tǒng)居住原則建造宮觀,它所遵守的是以宜居為第一。寺院山林化并不是隨意找處僻靜地方便罷,而是多遵從中國傳統(tǒng)思想立寺?lián)竦亍F浠疽笫紫仁且馈暗婪ㄗ匀?,因地制宜”。以原地形為主,宜山則山,宜水則水,適當改造,不作大的改動。其次要觀察形勢,即要搞清山形水勢。先考察山川大環(huán)境,再省察建址的水源、氣候與外界溝通便利與否等。雖然有“深山藏古寺”的說法,但決不會有居于風道上、沒有水源、與村落過于遙遠的寺觀。具體說一要依山傍水?;蛘摺吧桨荨保嫒荷江h(huán)繞,凹中有曠、一面敞開;或者“屋包山”,成片的房屋覆蓋山坡,從山腳至山腰。而水源或清泉或水井必得充足。二是坐北朝南。根據我國地理位置,古人早就總結出以坐北朝南為正的建屋原則。這樣采光好還可以避北風,居住才可以長久。有些北方寺廟,遵從歷史上某些少數民族習俗,采取坐西朝東的朝向,也自有道理。三是廣植樹木,包括花草。環(huán)境綠化的好處,現代人體會更加深刻。所以寺觀環(huán)境往往是最宜人的。還有論者提出適中居中,順應生氣等條件要求,都是古人生存經驗的積累,道理其實并不玄虛。
在寺觀建造上,佛教和道教由于理念不同,立廟選址也稍有不同。比如,道教建筑往往修到山頂或山的盡可能高處,因為山頂離天近,便于道士采仙氣、集甘露。佛教自從由通都大邑轉向山林,禪學思想已經深入各宗,寺院建造時,一般不造在山頂而是在山腰或山谷內高處,背山面水,山有來龍,水作環(huán)抱,地址寬大,口處有收縮。禪宗講“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就是要以心為宗,領會佛的正覺,才能修得佛果。追求的是自見本性,不必求云霧繚繞的仙境,在于修行人靜止念慮散亂,在自然山水之間潛心修行,證悟佛果。
留存至今的寺觀大部分都保留了古代佛、菩薩、帝君、神仙的造像,還有壁畫、雕塑(懸塑)等等?,F在,人們多以藝術眼光來欣賞,這是只見其一。古代工匠造像時都以虔誠的信念觀照心中的理想,付之于木石泥土,像成時要經過高僧、高道鄭重開光??梢哉f,這些像由可見的高尚和優(yōu)美啟迪觀者心靈升華,使人精神振作,對崇高和善產生向往。寺觀造像對人的影響是直觀的,卻又是潛移默化的。
古代寺院和道觀不是供游玩的,燒香祈福的人是求個心安,更多的人來寺觀隨喜,尋找的是那個“境”,試想一個清風徐徐、垂柳依依、花影映動、鳥叫蟬鳴的環(huán)境,聽著隱隱鐘磬聲和悠揚誦經聲,你還會煩躁不安、妄念頻起嗎?
(責任編輯 王怡敏)
B9
A
1008-9012(2016)04-0073-03
2016-09-25
馮巧英(1940— ),女,河北清河人,原太原大學中文系主任,教授。